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灵公为何因一碗甲鱼汤被大臣杀害?一文解读奇葩故事背后的真相

郑灵公为何因一碗甲鱼汤被大臣杀害?一文解读奇葩故事背后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说新史 访问量:3087 更新时间:2024/1/13 14:00:14

一看谥号“灵”,人们的心里就不禁咯噔一下,凡是被它盯上的国君基本上都“不灵”,十之八九不得善终。郑灵公就是如此,他即位还不到一年,就“魇暴死”了。

魇,就是民间传说中的“鬼压身”,意思是说,郑灵公睡梦中被鬼压死了。

当然,所谓“魇暴死”只是照顾郑灵公面子的说法,真实的情况是他被人用沙包给活活闷死了。凶手是一个叫“公子宋”的人,他杀害郑灵公的理由居然是因为一碗甲鱼汤。

某一天,公子宋和公子归生受邀入宫。刚走到宫门口,公子宋的食指不由自主地跳动起来。公子宋大喜,他对公子归生说:“今天好口福,一定有好吃的东西等着咱们。”

咱也搞不清楚这伙计哪来的这个特异功能,后人因此还创造了一个成语——食指大动,比喻有美食出现的预兆。

公子归生将信将疑,等进了宫才发现,公子宋的食指简直就是高灵敏度的探测器,真的有一鼎美食正等着他们。简直怀疑,“食指”的命名就来源于公子宋的特异功能。

原来,楚国给郑灵公送来一只巨大的鼋,郑灵公心情大好,下令炖了,并邀请朝中的大佬们进宫一起分享美味。

公子归生彻底服了,他在大殿上替公子宋的食指大做推广宣传,公子宋则一脸傲娇地众人展示着他那根神秘武器。

看着公子宋得意的模样,郑灵公突然“脑筋急转弯”:你不是自吹食指大动就一定能享受到美味吗?我偏要恶搞你一下,让你的神奇武器失灵。

于是,等甲鱼汤做好被分给众人时,郑灵公故意使坏,唯独缺了公子宋那一份。

这个场面很好玩,所有人大快朵颐地吃肉,咝咝哈哈地喝汤,唯独提前预测了口福的公子宋傻傻地在一旁竖食指。

面对嘲讽的眼神,公子宋怒了,他冲到大鼎跟前,把手指伸进汤锅蘸了点汤汁吮吸起来,那意思是:你不是不分给我嘛,我自力更生,也算是喝到汤了。

这个故事又成了一个成语——染指于鼎。

正常情况下,郑灵公应该赶紧终止游戏,否则恶搞就成了恶斗了。可郑灵公玩过头了,他觉得公子宋破坏了游戏规则,国君没有赏赐你就擅自动手,那是藐视君。于是郑灵公大怒,发誓要杀了公子宋。

在众人的劝慰之下,事件总算没有演变为当堂互殴,一场好端端的宴席不欢而散。

事后,郑灵公把这事忘在了脑后,而公子宋的仇恨之火却越烧越旺。于是他找到公子归生:“咱联手干掉国君,换你的男闺蜜子良上位,如?”

公子归生吓了一跳:“那哪成?即便养个牲口都不忍心杀,何况是国君?”

公子宋见公子归生不答应,便玩了个釜底抽薪,逼公子归生就范。他四处放风说:公子归生跟子良整天关起门嘀嘀咕咕,他们正在密谋废掉国君。

果然,公子归生吓坏了,只好求公子宋:“你想干啥我都支持你,只求你别再给我挖坑了。”

公子归生是郑国的执政大臣,手上捏着郑国的军政大权。得到他的默许公子宋如虎添翼,于是在某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买通侍卫潜入宫中,帮郑灵公做了个噩梦……

为一碗甲鱼汤送命,这类奇葩事在春秋时期多得数不过来。难道那个年代的人都那么“二”?当然不是,比如“甲鱼汤事件”,其背后隐藏了一道后人看不见的“暗门”,走进去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在打开“暗门”之前,我们先追问一个问题:公子宋是何方神圣,他哪来的本事,能恐吓公子归生、能轻松干掉郑灵公?

我查了一下史料,公子归生是郑公的儿子、郑穆公的兄弟、郑灵公的叔叔,公子宋的出身却没查到。但从称呼来看,他应该是郑穆公或者郑文公的儿子。

如果您有幸出现在“甲鱼宴”上就会发现,所谓的朝中重臣都姓“姬”,要么叫“公子某某”,或者“公孙某某”,都是郑灵公的血亲。

这不奇怪,因为春秋时期就是个“家天下”的治理模式,周天子的卿大夫是天子的叔伯兄弟,各诸侯国的卿大夫都是国君的叔伯兄弟。

也就是说,那是一个以家族为基础的权力结构,国君是家族利益的代言人,国家的权力由国君与家族的各房大佬们(公室子弟)共同执掌,而不是帝制社会时期皇帝一言堂的格局。

比如公子归生,作为执政他就掌握了郑国的军政大权,手上的实际权力一点不比郑灵公低。

好了,现在可以打开“暗门”了,“甲鱼汤事件”背后的逻辑是:郑灵公与公室子弟之间矛盾重重,有人支持郑灵公,有人希望推出自己的代言人,国君的位置危如累卵,甲鱼汤事件仅是导火索!

郑国当时的政治格局相当混乱,郑文公在位45年,天天忙着甩仔,儿子多得不计其数。因为“家天下”的模式,每个儿子就代表了一股政治势力,所以晚年的郑文公被儿子们搞得头晕脑胀。

后来他一咬牙一跺脚,连杀了两位太子,又把所有的儿子们全都驱逐出境,仅留下太子子兰(郑穆公)。其实子兰也不是郑文公心目中的人选,而是受到晋文公的威逼,迫不得已才立了他。

郑穆公即位后,兄弟们又陆续回国“辅佐”国君。郑穆公虽然不像老爸那么高产,但史书明确记载的就有十三个,其中七个儿子后来演变为世代控制权力中枢的七个家族,即大名鼎鼎的“七穆”。

这些历史背景说明什么呢?它表明,公子宋就是郑灵公的反对派代表人物之一,公子归生也一样,他最想支持的人选就是“七穆”之一的子良。

原来郑灵公从即位那天起,就一直坐在火山口上!可惜这家伙脑瓜“不灵”,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机,竟然因为一碗甲鱼汤激化了自己与公子宋的矛盾。

原来如此,“甲鱼汤事件”仅仅是导火索,“家天下”模式下的公室势力是火药桶,它早晚会被点燃!

其实,不光是正果如此,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是如此,比如鲁国有“三桓”,齐国有“国高二氏”,楚国有“屈景昭三族”,晋国前有“曲沃桓叔”,后有“六卿”等等。

一碗甲鱼汤,背后不光是故事,全是文化呐!

更多文章

  • 春秋时的郑灵公,为何因一碗甲鱼汤而被大臣杀害,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紫陌阁标签:郑灵公,周平王,周宣王,郑国,郑庄公,国君

    郑国大夫子公曰:“我有个很奇特的本事,一旦发现了非同寻常的美食,预感马上能吃到,食指就会自己抖动起来,看来今天有美味享用了!”。郑灵公曰:“啥,你再说一遍!今天寡人偏不让你如愿!”。子公曰:“行,当着一众大臣面羞辱我是吧!你看我搞不搞你就完了!”。郑国是周朝姬姓诸侯国,在西周后期被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

  • 郑灵公煮了一锅甲鱼汤,大臣用手指吮了一口,不久后郑灵公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郑灵公,郑国,公子宋,楚王,楚国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与周围的人开玩笑,以此带来乐趣并调剂乏味的生活,善于开玩笑的人也会受到周围人的欢迎,算是一种情商高的体现。不过开玩笑时需要注意场合和对象,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不但不会让气氛变得轻松愉悦,反而会起到不好的效果,历史上由于不适当的玩笑而引发的血案屡见不鲜。早在春秋时期,郑国就曾

  • 除了《宰相小甘罗》中的“邯郸姬”,洪欣还参演过这些剧

    历史解密编辑:娱叨叨标签:洪欣,乔乔,慈禧,邯郸姬,宰相小甘罗

    1.新半生不熟推出日期1989;发挥了作用张珊珊;介绍老徐是《知情人》周刊的主编。在拳击馆教拳击的桑飚刚刚被解雇。他来杂志社应聘。他提议改成娱乐周刊,以女演员的灵异经历和丑闻为题材。编造可以作为头条新闻的八卦。二、怪人一枝梅推出日期1994;安东尼·黄。介绍民国初年,军阀雷震天横行霸道,却对妻子畏惧

  • 秦始皇要吃公鸡蛋,命令大臣3天找到,甘罗:这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阿欢谈世界标签:嬴政,甘罗,皇上,丞相,皇帝,周朝,先秦,吕不韦,秦始皇,汉高祖刘邦

    秦始皇要吃雄卵,命令大臣3天之内找到。甘罗:这个很简单。生气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句话一直被后人牢记在心,尤其是朝廷大臣们,在与皇帝的相处中总是战战兢兢。是对人智商和能力的考验。和皇上相处,还真是讲究机智。历史上那些忠臣不就是因为不跟皇帝打交道而丢掉性命的吗?任何一个朝代,总会有一个暴君,发脾气

  • 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甘罗:这还不简单,后甘罗官拜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玲姐标签:甘罗,秦王,嬴政,皇帝,秦国,丞相

    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岁月长河当中,出现过诸多的少年英雄,放在今天的时代来讲就是“天才少年”。比如说7岁就能《咏鹅》的骆宾王。六岁就能听弦知雅意的蔡文姬,但这些天才少年中,有的就像“伤仲永”一样,长大之后“泯然众人矣”,还有的就却像甘罗成为少年贤臣,甚至在后来的政治王朝当中展露头角。甘罗是秦国左丞相甘

  • 《哑舍》甘罗cos:欢迎来到哑舍,请噤声

    历史解密编辑:二次元cosplay大全标签:哑舍,甘罗,噤声,棋子,秦朝

    《哑舍》是玄色创作的小说作品,讲述的是一件件承载了许多年的古董的故事,也讲述了活了两千多年的哑舍老板甘罗,寻找秦朝大公子扶苏的故事。coser@唐羽罗(糖喵)给我们带来了《哑舍》的甘罗cosplay,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组cosplay吧!“欢迎来到哑舍,请噤声。”“棋子,若我也是棋子之一,那其他

  • 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甘罗:这还不简单,后来甘罗官拜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罗掌柜体育汇标签:甘罗,秦王,丞相,秦国,齐王,公鸡,吕不韦

    导语:我国上下五千年,自有人才辈出,其中不乏少年成名的,比如七岁能作诗的骆宾王被誉为“神童”,他所作的很多诗流传至今。六岁能分辨弦音的蔡文姬,小小年纪就已经展露锋芒,更有小小年纪就与群雄角逐的甘罗,从小聪慧过人,年仅十二岁就成为丞相。十二岁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还处于懵懂的年纪,但甘罗却能在这个年纪就成为

  • 秦王想吃公鸡下蛋。甘罗, 那还不是件容易的事。甘罗以后官至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穆姿伊数码知识标签:甘罗,秦王,丞相,秦国,齐王,吕不韦,大秦赋

    导语:我们国家上下五千年来,自是英才辈出,许多人少年得志,如7岁就能写诗的骆宾王就被人们誉为“神童”,所做许多诗歌一直传为美谈。蔡文姬六岁时便能辨别弦音,年纪轻轻便已显露锋芒,还有年纪轻轻便与群雄针锋相对的甘罗自幼聪明伶俐,十二岁时便当上丞相。十二岁对许多孩子而言还是懵懵懂懂的年龄,但是甘罗在这年龄

  • 民间故事:甘罗解梦

    历史解密编辑:小职场那些事儿标签:甘罗,解梦,宰相,皇上,皇帝

    甘罗的父亲多年在京城太学研究文史,有一天,甘罗问母亲∶“父亲到哪里去了,怎么好久未见回家”母亲说∶“他到太学读书去了。”甘罗说∶“我要去看望他。”母亲说∶“你才十二岁,年纪这么小,怎么能去?”甘罗说∶“没关系,我有办法。”母亲懂得甘罗聪明过人,就叫家人陪同前往。经过七八天的日行夜宿,甘罗到了京城,来

  • 皇帝:我要吃公鸡下的蛋,甘罗:这有何难?后甘罗官拜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甘罗,秦王,张唐,吕不韦,秦国,丞相

    古往今来听过不少神童事迹,古有伤仲永五岁作诗;曹冲六岁称象;骆宾王七岁写出《咏鹅》;今有十二岁考上大学;四岁创作音乐。每每听到这些事迹都让我们这些普通人不免感叹一番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这些孩子或为名门之后或为寒门贵子,相同的是他们年纪轻轻便拥有超乎同龄的智慧与见识,有的甚至还敢同君王做交谈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