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元前607年,郑灵公请卿大夫们吃鳖肉,一个玩笑为自己招来大祸

公元前607年,郑灵公请卿大夫们吃鳖肉,一个玩笑为自己招来大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三公子观察 访问量:2643 更新时间:2023/12/19 3:15:41

公元前607年,郑灵公请卿大夫们一起吃鳖肉,席间,郑灵公跟公子开了一个玩笑,没想到,却为自己招来大祸!

当时,一个楚国人不知道从哪儿淘来了一只大鳖,送给郑灵公。郑灵公从来没见过如此大的鳖,很高兴,打赏了楚国人。

然后他命令御厨,把大鳖洗干净了,炖着吃。

可这么大一个鳖,自己一个人也吃不完呀,于是,郑灵公就命人去请卿大夫们一起来分享。

为了给他们一个惊喜,郑灵公特别吩咐,先别告诉他们来干什么。

公子宋和公子子家结伴而来,边走边猜测主公的意图。

快到宫门的时候,公子宋的右手食指突然跳了起来。

公子宋高兴地喊道:“子家快看,我的食指每次一挑,就是有好吃的,主公这回肯定是请我们来吃饭的。”

果然,一进宫,他们就看见一只硕大无朋地鳖摆在大盘子里,厨师正忙着切肉呢。

公子宋和公子子家相视一笑,而且笑得很得意。

郑灵公觉得奇怪,公子子家就把刚才的事儿说了一遍。

郑灵公听了也笑了,不过他有个好玩儿的主意,可以让更多的人一块儿笑。

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等到卿大夫们都到齐了,郑灵公就命厨师分肉,每个人都分了一块肉,唯独公子宋没有。

其实,郑灵公给他留了一大块儿,不过这个时候,只是想逗他玩儿。

公子宋在吃饭前,就已经把自己通过食指跳动预测到有好吃的事,告诉了大家。

现在大家一看,所有人都有肉吃,唯独公子宋没有,都哈哈大笑起来。

公子宋哪儿受得了这个呀?从小到大,他就没受过什么委屈,如今郑灵公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羞辱自己,简直是奇耻大辱!

于是,他站起来,不管不顾地大声喝问:“主公,为什么大家都有肉,唯独我没有?”

郑灵公戏谑道:“我不知道啊,你的那个食指这么灵,问问你的手指头啊。”

看着公子宋长得像茄子一样的脸,郑灵公觉得很有趣。

郑灵公这句话又引得卿大夫们哄堂大笑,有的人甚至把嘴里吃的肉都给笑喷了出来。

公子宋气得浑身发抖,他恨恨地扫视了一眼在场的人,快步走到煮鳖的鼎前面,把右手食指伸了进去,沾了一点汤,放在嘴里尝了尝,然后迈开大步扬长而去。

这样一来,大家都有点发愣。公子宋竟然敢在国君面前如此放肆,这是大家没有想到的。

郑灵公过了好一阵才回过神来,当时就一拍桌子:“好啊,公子宋目无寡人,反了他了,给我抓回来砍了!”

原本是一件与民同乐的好事儿,如今反而要弄出人命,大家就赶紧劝郑灵公。

郑灵公发着牢骚:“姥姥的,一点儿幽默细胞都没有,不就拿他找个乐嘛,我还给他留了一大块肉呢。”

就这样,郑灵公算是消了火,大家也觉得没趣儿,早早散去了。

公子子家从宫里出来后,特地跑去看公子宋,并把后来发生的事儿告诉他。

公子宋一听郑灵公为了一块肉竟然要杀自己,就更来气了,前面的火还没消,后面的火又顶上来了。

他越想越气,最后也一拍桌子:“他要杀我,老子先杀了他。子家,咱们联手把他做掉怎么样?”

公子子家一听就傻眼了,心说,为了一块儿八肉,犯得着吗?

他试图劝说公子宋,可公子宋就是铁了心要杀郑灵公。子家一看劝不住,赶紧脚底抹油,告辞走了。

过了几天,公子宋主动上门给郑灵公道歉,两人又重归于好。

可这之后,公子宋就开始在郑灵公面前说些不阴不阳的话,并提醒郑灵公要当心子家这个人。

还“无意”间在郑灵公面前提到,那天子家跑去跟他说了一些话。可当郑灵公问他说了什么时,他又装出说漏嘴的样子,闭口不语。

郑灵公就把子家叫来,问他那天跟公子宋说了什么。

子家就把那天劝说公子宋的话说了一遍。当然,公子宋要杀郑灵公那段隐去了。

郑灵公一听,这些话也没病啊。

不放心,又问了一遍,子家的回答跟第一遍一样。

郑灵公没看出有啥不对,就让子家离开了。

可子家这下却懵了,不明白郑灵公这是为哪般?

一头雾水的他跑去找公子宋,公子宋也很爽快,把自己在郑灵公面前说的话和盘托出。

最后,公子宋说:“现在主公已经对你心生怀疑,我再吹几次风,你恐怕离死也不远了。现在你要么跟我联手杀了主公,要么你被主公杀,你自己看着办吧。”

公子子家一听头都大了,要么主公死,要么自己死,合着公子宋倒成局外人了。

他算来算去,觉得自己挺冤的。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为了保命,只能跟公子宋联手了。

于是,那年夏天,公子宋和公子子家找了个机会,把郑灵公给杀了。

当初好心好意请大家吃鳖,结果把自己弄成了鳖,郑灵公算是死得最冤的人之一了。

哪些人、哪些场合能开玩笑,其实都是有讲究的。如果郑灵公不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或者玩笑对象不是公子宋而是公子子家,那结果肯定会不一样。

我们平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来形容一个人太圆滑。但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这尝不是一种沟通的艺术?

标签: 郑灵公公子宋子家楚国国君天子

更多文章

  • 郑灵公为何因一碗甲鱼汤被大臣杀害?一文解读奇葩故事背后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郑灵公,公室,周天子,公子宋,公子,国君,周朝,先秦

    一看谥号“灵”,人们的心里就不禁咯噔一下,凡是被它盯上的国君基本上都“不灵”,十之八九不得善终。郑灵公就是如此,他即位还不到一年,就“魇暴死”了。魇,就是民间传说中的“鬼压身”,意思是说,郑灵公睡梦中被鬼压死了。当然,所谓“魇暴死”只是照顾郑灵公面子的说法,真实的情况是他被人用沙包给活活闷死了。凶手

  • 春秋时的郑灵公,为何因一碗甲鱼汤而被大臣杀害,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紫陌阁标签:郑灵公,周平王,周宣王,郑国,郑庄公,国君

    郑国大夫子公曰:“我有个很奇特的本事,一旦发现了非同寻常的美食,预感马上能吃到,食指就会自己抖动起来,看来今天有美味享用了!”。郑灵公曰:“啥,你再说一遍!今天寡人偏不让你如愿!”。子公曰:“行,当着一众大臣面羞辱我是吧!你看我搞不搞你就完了!”。郑国是周朝姬姓诸侯国,在西周后期被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

  • 郑灵公煮了一锅甲鱼汤,大臣用手指吮了一口,不久后郑灵公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郑灵公,郑国,公子宋,楚王,楚国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与周围的人开玩笑,以此带来乐趣并调剂乏味的生活,善于开玩笑的人也会受到周围人的欢迎,算是一种情商高的体现。不过开玩笑时需要注意场合和对象,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不但不会让气氛变得轻松愉悦,反而会起到不好的效果,历史上由于不适当的玩笑而引发的血案屡见不鲜。早在春秋时期,郑国就曾

  • 除了《宰相小甘罗》中的“邯郸姬”,洪欣还参演过这些剧

    历史解密编辑:娱叨叨标签:洪欣,乔乔,慈禧,邯郸姬,宰相小甘罗

    1.新半生不熟推出日期1989;发挥了作用张珊珊;介绍老徐是《知情人》周刊的主编。在拳击馆教拳击的桑飚刚刚被解雇。他来杂志社应聘。他提议改成娱乐周刊,以女演员的灵异经历和丑闻为题材。编造可以作为头条新闻的八卦。二、怪人一枝梅推出日期1994;安东尼·黄。介绍民国初年,军阀雷震天横行霸道,却对妻子畏惧

  • 秦始皇要吃公鸡蛋,命令大臣3天找到,甘罗:这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阿欢谈世界标签:嬴政,甘罗,皇上,丞相,皇帝,周朝,先秦,吕不韦,秦始皇,汉高祖刘邦

    秦始皇要吃雄卵,命令大臣3天之内找到。甘罗:这个很简单。生气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句话一直被后人牢记在心,尤其是朝廷大臣们,在与皇帝的相处中总是战战兢兢。是对人智商和能力的考验。和皇上相处,还真是讲究机智。历史上那些忠臣不就是因为不跟皇帝打交道而丢掉性命的吗?任何一个朝代,总会有一个暴君,发脾气

  • 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甘罗:这还不简单,后甘罗官拜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玲姐标签:甘罗,秦王,嬴政,皇帝,秦国,丞相

    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岁月长河当中,出现过诸多的少年英雄,放在今天的时代来讲就是“天才少年”。比如说7岁就能《咏鹅》的骆宾王。六岁就能听弦知雅意的蔡文姬,但这些天才少年中,有的就像“伤仲永”一样,长大之后“泯然众人矣”,还有的就却像甘罗成为少年贤臣,甚至在后来的政治王朝当中展露头角。甘罗是秦国左丞相甘

  • 《哑舍》甘罗cos:欢迎来到哑舍,请噤声

    历史解密编辑:二次元cosplay大全标签:哑舍,甘罗,噤声,棋子,秦朝

    《哑舍》是玄色创作的小说作品,讲述的是一件件承载了许多年的古董的故事,也讲述了活了两千多年的哑舍老板甘罗,寻找秦朝大公子扶苏的故事。coser@唐羽罗(糖喵)给我们带来了《哑舍》的甘罗cosplay,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组cosplay吧!“欢迎来到哑舍,请噤声。”“棋子,若我也是棋子之一,那其他

  • 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甘罗:这还不简单,后来甘罗官拜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罗掌柜体育汇标签:甘罗,秦王,丞相,秦国,齐王,公鸡,吕不韦

    导语:我国上下五千年,自有人才辈出,其中不乏少年成名的,比如七岁能作诗的骆宾王被誉为“神童”,他所作的很多诗流传至今。六岁能分辨弦音的蔡文姬,小小年纪就已经展露锋芒,更有小小年纪就与群雄角逐的甘罗,从小聪慧过人,年仅十二岁就成为丞相。十二岁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还处于懵懂的年纪,但甘罗却能在这个年纪就成为

  • 秦王想吃公鸡下蛋。甘罗, 那还不是件容易的事。甘罗以后官至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穆姿伊数码知识标签:甘罗,秦王,丞相,秦国,齐王,吕不韦,大秦赋

    导语:我们国家上下五千年来,自是英才辈出,许多人少年得志,如7岁就能写诗的骆宾王就被人们誉为“神童”,所做许多诗歌一直传为美谈。蔡文姬六岁时便能辨别弦音,年纪轻轻便已显露锋芒,还有年纪轻轻便与群雄针锋相对的甘罗自幼聪明伶俐,十二岁时便当上丞相。十二岁对许多孩子而言还是懵懵懂懂的年龄,但是甘罗在这年龄

  • 民间故事:甘罗解梦

    历史解密编辑:小职场那些事儿标签:甘罗,解梦,宰相,皇上,皇帝

    甘罗的父亲多年在京城太学研究文史,有一天,甘罗问母亲∶“父亲到哪里去了,怎么好久未见回家”母亲说∶“他到太学读书去了。”甘罗说∶“我要去看望他。”母亲说∶“你才十二岁,年纪这么小,怎么能去?”甘罗说∶“没关系,我有办法。”母亲懂得甘罗聪明过人,就叫家人陪同前往。经过七八天的日行夜宿,甘罗到了京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