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之师苌弘故里在四川资中

孔子之师苌弘故里在四川资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华西都市报 访问量:4445 更新时间:2023/12/25 10:28:32

资中一中艺术墙上的孔子问乐苌弘图。

资中县城苌弘大道花园中央的苌弘塑像。

苌弘洞文物保护石碑。

苌弘青年时的读书处——“苌弘洞”。

  被西方学术界誉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的政治家、著名教育家,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历代被尊为圣人、万世师表。

  而孔子的老师苌弘的故里,就在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资中。

孔子“入周学礼”

专程问乐于弘

  苌弘(约公元前565年-前492年),字叔,四川省资中县人,周朝贤大夫,我国古代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他博学多才,见多识广,通晓天文、历数,精于音律乐理,为我国音乐学界的开山鼻祖。孔子在“入周学礼”期间,专程“问乐于弘”,向苌弘请教和探讨音乐和天文知识。唐朝韩愈《师说》曰:“孔子之师郯子、苌弘……”明代曹学佺的《蜀中名胜记》载:“苌弘氏,孔子尝问乐焉,死之三年而血化为碧。”《孔子演义》(丁寅生著)书中“赴周京师事老子,问武乐敬服苌弘”一章,详述了公元前518年,孔子前往周国拜师苌弘,“孔子趋前致敬礼”,虚心向苌弘请教的故事。据传,孔子删诗书、订礼乐常引用苌弘的见解,孔子修订的《乐经》,也大多得益于苌弘原著《乐经》的第二稿。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有孔子问乐苌弘图示。

  苌弘还是一个见义勇为、刚直不阿、精忠报国之士。他毕生尽心竭力扶正周室,却为诸候所忌,周敬王轻信谗言,将苌弘治罪。苌弘英勇不屈,剖腹自杀。死后血流不止,蜀人藏其血,三年后化为碧,成语“碧血丹青”和“碧血化珠”即由此而来。

苌弘以死表忠心

首级被埋河南偃师

  苌弘年轻时出游河南洛阳,入朝廷为官,帮助周灵王谋划中兴统一大业。周景王在位后,苌弘参谋迁都辅佐兴邦有功,被封为大夫,掌管天文历数。他常向景王谈论星象吉凶征兆,影射诸候割据称雄的阴谋,遭政敌忌恨诬陷。公元前492年,周敬王中离间之计,一怒之下将苌弘治死罪,幸得朝臣求情,苌弘被放逐回乡。

  传说苌弘回到蜀地龙水桥(今四川资中发轮镇龙水村),仍遭奸臣派人秘密追杀,苌弘闻讯带仆人乘舟顺龙水河而下,舟泊到资江(今沱江)牛碾沱,进入牛碾溪(今资中甘露镇)的龙洞河隐居。不久奸臣秘探追踪而至,苌弘知道难逃脱追杀,便告诉仆人将他的血收藏好,三年后让它再见天日。随即苌弘祭拜天地后,剖腹自杀,以死表忠心。赶到的追杀者将他的首级带回报功,其首级被掩埋在河南偃师,故今人有的误传偃师为苌弘故里,其实非也。

  相传后人遵照苌弘的遗嘱,将其鲜血密封窖藏于龙洞河岩穴里,三年后取出,见苌弘的血已凝成一颗澄碧闪光的宝珠,因不慎珠坠地滑入龙洞河,随波逐流滚进资江,顿时霞光冲天。从此经资阳进入资中境内的这一段流域,被称作“珠江”。苌弘避难乘舟途经的资中球溪河,古时也被称为“珠溪河”。

《蜀中名胜记》有载

苌弘是资州资中人

  资中开发较早,历史悠久,资中县名出现于秦朝,秦朝廷改蜀国为蜀郡, 蜀郡下辖“成都、郫县、临邛、广都、资中、梓潼、汉阳等19县”,距今已二千二百多年历史。自西魏始,历代多为州、郡、专署所在地。由于资中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古迹众多,山川秀丽,历来是无数文人墨客、官吏富贾向往和荟萃之地。大量国史方志文献证明苌弘故里在资中。

  《庄子》《汉书》《华阳国志》记载苌弘是蜀人,而《诸道图经》《蜀中名胜记》《四川通志》《资县志》《资州直隶州志》记载他是资州、资中县人。

  《汉书·艺文志》(东汉)庄子·外物篇载:“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为碧。”东晋《华阳国志》载:“苌弘之血变为碧珠。”唐代《庄子疏》载:“苌弘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椟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宋代《庄子口义》载:“苌弘被放归蜀,刳肠而死,蜀人以櫃藏其血而化为碧玉。”北宋《诸道图经》载:“苌弘,资中人,有祠在青泥坊,数里之内,土色尚青。”明代著名史学家曹学佺(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万历末年任四川右参政,迁按察使)的《蜀中广记》中载:“苌弘,资中人,事刘文公为其属大夫,孔子尝问乐焉。”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修《资县志》序:“……山川毓秀,灵气攸钟,宜苌弘为孔圣师”。清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刊行雍正版《四川通志》载:“宏(即苌弘),资中人。”

天然石洞“苌弘洞”

旧传为苌弘青年读书处

  自古以来,资中民间也有许多关于苌弘的传说。

  四川资中县(古称资州)发轮镇龙水村,古时曾为资中龙结乡所辖,此村又有“老封君”之称,因苌弘受封大夫之官职,此地名沿用至今,曾称为“苌弘村”。村里有一深为15米、宽约25米的天然石洞,大量史书史料记载为“苌弘洞”(又名书岩洞),旧传为苌弘青年时的读书处。洞下面即为龙潭,故古时称“龙洞”,洞前方建有龙洞观,其遗址尚存。洞壁有不少凿于唐代以来的石刻摩崖造像,洞顶壁上的“苌弘洞”石刻,三个大字丈余长,系北宋赵宗所题,《苌弘洞古碑》今已风化,不能辨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苌弘小学”于此。

  苌弘洞摩崖石刻造像分布在长24米、高7米的洞口上方及两侧,现有10余个造像及文字龛遗迹。其中有北宋资州龙水县令宋克昱建的《龙水县龙潭碑记》(行书)和华阴杨捐记大宋政和三年建《龙洞观碑记》,反映了苌弘在此生活、学习情况。据当地老人回忆,过去苌弘洞正前方并列写有“孔子拜师,苌弘授乐”文字的两块大石碑,现已不知去向。

  据《诸道图经》《舆地纪胜》《四川通志》《资中县续修资州志》等记载:“资中祀苌弘其来旧矣”。古时资中人为纪念周大夫、忠臣苌弘专门修建了“苌公祠”。一说建在“县北”,即资州龙水县城北二里许;一说建在“青泥坊”,即资州龙水县城关外。

  始建于隋末恭帝义宁二年(618年)的龙水县城仅距苌弘洞二里,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范祖禹到此任过县令,并设龙水书院,大兴教育。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的诗人梅尧臣,也曾从千里之遥的安徽宣城来到龙水县访古寻幽。南宋状元赵逵也将苌弘洞作为隐居处。历史上不少外地官员和文人名士曾游历此地,皆因苌弘生长生活于此。

  距资中县城西北约25公里的甘露镇甘露寺附近有龙洞河,又曰“龙洞”,据资中州、县志等记载苌弘曾在河边避难和修身养性。

  自唐代以来,龙洞河崖壁留下许多石刻题记。明代道家一代宗师张三丰(辽东懿州人)游历华南、西蜀来到资中,曾在苌弘隐居的龙洞河修炼,并在龙洞右壁上题赞颂苌弘的崖壁诗:“无价明珠一颗,光吞法界尘沙,圣凡人物天地,流通点滴何差。”清嘉庆壬戍年(1802年),资州直隶州州牧赵遵律游历甘露龙洞河后留下“狰狞怪石老龙盘,洞口泉飞夏月寒。疑有忠魂消不尽,泪河泻作怒潮看”诗句。

  明、清、民国时期,资中州、县志均记载,古代资中人为缅怀苌弘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早在明代成化年间就在州城正东街建了祀苌弘的乡贤庙。清代乾隆年间,又在城北郊两路口建有“苌弘故里坊”,1958年修建资安公路时,石坊才被拆除。资中人还在始建于北宋的资中文庙忠孝祠内,立有苌弘牌位。据南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记载,资中文庙内最初供奉的是“相传三国时石工为之”的“古夫子像”。

  现资中文庙(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大成殿内,塑着据传为全国文庙大成殿内唯一的孔子站像。由于孔子历来尊师重教,便一直躬身站立在老师苌弘的故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资中人为了纪念先祖孔子的音乐老师——苌弘,再现资中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在成渝高速公路资中站出口立有苌弘塑像,并将所在的大道命名为“苌弘大道”,县城城南还建有“苌弘大剧院”。

  大量国史方志和诗文及传说证明,苌弘出生于今四川资中西北(今发轮镇)与资阳市相邻一带,今资中之发轮、顺河场、甘露等地是传说中苌弘在蜀地活动过的地方。

文图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标签: 孔子庄子华阳国志乐经韩愈苌弘

更多文章

  • 苌弘.问道资中

    历史解密编辑:光祥财经标签:孔子,书生,音律,贤士,仁义,苌弘,纵横家,问道资中

    美文品鉴:苌弘.问道资中文/祥子纵使孔子拜你为师纵使通晓天文地理 音律医术即便如你这般的智慧却也参不透人性你 终究敌不过一封伪造的书信权谋之人不懂音乐千古奇冤啊赤胆忠心也只能血化为碧故国三千里历史的尘埃淹没故事与传奇今天 你躬身而坐将精神的雕像化为亭台楼阁正道直行 匡救时世你以一个贤士的风骨诠释仁义

  • 【文史英华】孔子之师苌弘——苌弘故里考‖宋国英

    历史解密编辑:方志四川标签:孔子,宋国英,庄子,比干,史记,苌弘

    孔子之师苌弘——苌弘故里考宋国英被西方学术界誉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的政治家、著名教育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历代被尊为圣人、万世师表。孔子思想学说不但影响华人,对西方也有很大影响,世界各地祭孔的庙宇达1300余座。美、日、韩和马

  • 苌弘李获国家植物新品种认定,快去高洞村摘果子啦!

    历史解密编辑:资阳发布标签:高洞村,弘李,李子,种植,村主任

    6月雁江区丰裕镇高洞村的苌弘李进入了采摘季简直让不少吃货欲罢不能!更让人欣喜滴是6月11日苌弘李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认定新闻发布会在高洞村举办喜获国家级认定就问你们,高端不?苌弘李以其脆甜可口的风味受到大家喜爱当天苌弘李也正式开园供游客采摘不少游客一早便来到李子园等待采摘据悉,苌弘李是由高洞村当地早甜

  • 东周王朝第十二任周景王-姬贵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周景,齐国,晏婴,周王朝,齐景公,东周王朝,周景王,姬贵,周朝,先秦

    姬贵,中国诸侯争霸时代东周王朝第十二任王。其祖父为东周王朝第十任周简王姬夷,其父是东周王朝第十一任周灵王姬泄心。周灵王二十七年(丙辰,公元前545年),在位27年的周灵王姬泄心卒,其子姬贵继位,是为周景王。这段时期的周王朝财政窘困,就连器皿用具都得向各诸侯国讨要。一次,周景王姬贵宴请晋国大臣荀跞,指

  • 东周王朝第十七任周威烈王-姬午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周威烈,周王朝,魏文侯,三家分晋,周天子,国君

    姬午,中国诸侯争霸时代东周王朝第十七任王,其祖父为东周王朝第十五任周贞定王姬介,其父是东周王朝第十六任周考王姬嵬。周考王十五年(乙卯,公元前426年),在位15年的周考王姬嵬卒,其子姬午继位,是为周威烈王。同年,卫公子亹杀卫昭公卫纠,嗣位,是为卫怀公。周威烈王元年(丙辰,公元前425年),秦大臣围国

  • 东周王朝第十五任周贞王-姬介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周贞,赵襄子,周王朝,越王,定王,晋国

    姬介,中国诸侯争霸时代东周王朝第十五任王,其祖父为东周王朝第十三任周敬王姬匄,其父是东周王朝十四任周元王姬仁。周元王八年(壬申,公元前469年)冬,在位8年的周元王姬仁卒,其子姬介继位,是为周贞王。清朝学者黄式三在其《周季编略》记载,周王介的谥号‘贞定王’是个错误,并且指出:《史记·周本纪》中周王介

  • 房县尹吉甫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着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西柚幽幽子标签:尹吉甫,调解人,接访,大接访,尹吉

    为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将矛盾纠纷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房县尹吉甫镇探索推行“1343”工作模式,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找痛点、疏堵点、解难点,全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围绕一个目标,强化组织领导该镇紧紧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人员不上行”这一目标

  • “尹吉甫”邀江城朋友到房县感受诗酒文化之乡的魅力!

    历史解密编辑:房县圈圈爱房县标签:房县,十堰,武汉,文旅,诗经,诗酒,先秦,周朝,尹吉甫,文化之乡

    3月1日,“水美武汉,山美十堰 走进自然,相约春天”2023年武汉•十堰文旅春季宣传推介活动在武汉隆重举行,来自房县的文旅推介人中华诗祖尹吉甫手持竹简,带着房小陵、诗小雅在山间田野行走,在学堂沐手抄经,以情景剧场景化的方式推介房县文旅康养资源,带领现场嘉宾和旅行社朋友们沉浸式感受千里房县•诗酒远方的

  • 西周名臣尹吉甫与仲山甫,以及姓氏尹、吉、樊的起源,成语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尹吉甫,仲山甫,周宣王,周成王

    周王国八百年,包括三个阶段:西周、春秋、战国。西周晚期,周宣王在位,他算是西周后期的一位有为国王,但也做了不少错事。周宣王之所以威风了一阵子,是因为他有一班能臣,包括:虢文公、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申伯,韩侯,程伯,显父,任叔,方叔,南仲,张仲,奄父,薛甫,等等。这里就来说说尹吉甫和仲山甫。尹吉甫

  • 犯官之女朱满月,入东宫为奴,意外当上了皇后,最终惨死于尼姑庵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宇文护,宇文赟,宇文邕,宇文毓,杨坚,宇文泰

    北周是一个先天不足、后天发展又有些畸形的朝代。北周太祖宇文泰自然是一时之雄杰,他立足于关陇,争战东魏,蚕食南梁,奠定了好大一片基业。但寿数不永,仅49岁就溘然病逝,且在其有生之年,并未登基称帝,他的庙号“太祖”,是他的儿子北周孝闵帝宇文觉追尊所得。宇文觉于父亲逝后第二年,便废西魏恭帝元廓自立为周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