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好好学习,子女天天向上!走进孟母大讲堂,一起学做好家长。
2022孟母大讲堂暨家长课堂系列讲座第三讲
7月31日晚,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主办,济宁市正德青少年服务中心、梁山县家庭教育学会、鱼台县家庭教育学会联合协办,孟子研究院家长学校承办的孟母大讲堂暨家长课堂第三讲开讲。本期讲座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研究员徐爽担任主讲人、孟母教子与家长教育研究所工作人员秦婧文担任主持人。活动主会场设在孟子研究院,寿光市传统文化办公室设立线下分会场。
徐爽教授从古人教子的家风典范、典型社会事件、身边事例等角度入手,做题为《培育良好家风 做智慧父母》的精彩分享。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国的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理想。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更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一个家庭的整体风气不仅关乎着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影响着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徐教授从家风文化的角度,给大家聊了家庭教育的三个话题。
话题一: 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两千多年前孟母“三迁教子”“断机喻学”家教故事给我们亮出了两面家教旗帜:首先是“后天成才”的旗帜。孩子能否成才,不是上天恩赐,也不是祖宗荫德,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引导。其次是“环境育人”的旗帜。“孟母三迁”的实践证明,孩子的成长环境影响着他的个人发展。
徐教授指出,现代家庭教育中,孩子对社会的基本判断是来自于他所处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的教育不仅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对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及其人生走向有着重要意义。作为父母要思考清楚如何在家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话题二:家教的两个方向是“选贤”和“好学”
“选贤”和“好学”是《颜氏家训》中主导的两个教育方向。徐教授通过孔母和孟母“选贤”教子的故事,以及孟子提出的“易子而教”的家教方法,提醒家长们需要思考应该为孩子树立一个什么样的榜样。
在讲到“好学”时,徐教授指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比如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苏洵,他对苏轼和苏辙的教育是从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出发,采用“偷偷看书”和“藏书”的方式,积极引导,诱其入门,从而使他们也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
徐教授指出父母勤奋好学,本身就可以激发孩子用功读书。所以从“选贤”的角度看“好学”,作为父母应该树立“自己是孩子好学榜样”的理念。
话题三:培育良好家风的五个维度
徐教授从中国家风文化的角度出发,探究了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修德为先。父母要守住孩子道德教育的底线,家教其实是人生的底线教育。培育良好家风,家长要从培养孩子德、行教育的五个维度出发。
第一个维度是正直,要培养孩子的担当与责任感。第二个维度是仁心,中国家风文化里面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仁爱之心”,我们要重亲情,讲仁义,更要教会孩子爱自己保护自己。第三个维度是义举,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地帮助别人且要做到公平公正。第四个维度是权变,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做事态度,家教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教会孩子拥有强大的神经和内心。第五个维度是信足,让孩子从小养成讲道理的习惯。通过古人“五不怨,七不责”的黄金原则说明家庭教育不一定是严格的苛责,为了让家庭教育落到实处,家长需要择时机择方法,达到最佳效果。
讲座的最后,徐教授强调家教的背后其实就是这个家庭家风构建的过程,家长的言行举止形成宽容的家风,能够更科学地鼓励人性的光芒,这样才能将家庭教育落到实处。
线上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