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桃华龍華軒画馆监制
吴子英,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中央文史馆书画研究院南吴子英 1970年出生,原中央文史研书画院南方分院特聘研究员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艺术创作中心 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设计系国画专业客座教授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湖南省美协会员 广州市美协理事 广州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广东省青年美协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佛山市青年美协市场部艺术顾问 三宜堂艺术中心艺术顾问 广州香雪书画会副会长 广州市老干部书画协会鉴赏交流书会专委会副会长 香港东方书画会名誉副会长
自幼酷爱美术,在祖辈与父亲吴静山的熏陶下,少年时期就得到国画大师陆俨少、邓白先生的指导和赏识。1993年赴新加坡留学,结识当地著名书画、摄影家任佰年先生,成为忘年之交,回国后先后参与一些艺术活动。后师从王贵胜老师、古棕老师,着力于深入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1997年作品《大好河山》《山水清音》入选“广东省当代百名书画家作品展”;2000年作品《秋居图》入选“广州青年美术家作品展”;2003年5月参加由广州青年美协举办的“新艺展”第四回展,同年作品《春意浓》获广州美术作品创作奖,后又入选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2006年3月应马来西亚总商会邀请在吉隆坡举办“父子三人展”,同年7月应总参管理局邀请至北京作画;2012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举办吴子英个人展,得到各界认可。近年来作品在多份杂志、报刊上发表,深受海内外人士关注和收藏。在国内外举办多次个人画展及联展。
已出版有《吴子英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吴子英画选》(中国文艺家出版社)等十余本作品集。
林泉之心
文/王贵胜
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人,常怀有一颗林泉之心殊为不易。子英是一个山水画家,他是有林泉之心的人。这当然与他天性就热爱自然,钟情于山水树石,沉醉于春夏秋冬,四时山水有关,也可能与他并非固定于体制内的某个单位供职,而是来去自由,像闲云野鹤般的自由职业有关。因此,他才会有更多的精力沉浸在绘画创作之中,有更多的时间云游四方,搜尽奇峰,游遍天下名山,有更多的时间读书交友,阅尽天下名迹。所以,子英才在很年轻的时候,在山水画创作上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子英是个勤奋,笃学,高产的画家。每隔不长时间,他就会有一批新作,谦逊地请师友们给予批评指教。我看他的作品,取法倪云林和黄公望,上追董源,巨然,尤擅画平远景色,一派南宗韵致,浑沦天成,把几家的技巧精髓融会贯通,而不留痕迹。气韵生动而又氤氲蒸腾,整体感很强,细审画面,细节描绘也十分精到。
近年来,子英又意识到师法自然与对景创作的重要性,经常外出写生,浙江慈溪,安徽黄山,山西太行等地都留下了他奋笔写境的身影。在写生的休息时间里,他还抓紧时间苦练书法,平时也注意研读画史画论,常常和师友们探讨和畅谈创作的体会和经验。看得出来他是在自觉地全方位地磨练,丰富,提高自己,向着更高,更理想的境界迈进。
相信他坚持不懈地求索,精进,不久成为当代山水画艺术创作的翘楚之才是指日可待的!(王贵胜,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读吴子英的中国山水画
文/古棕
吴子英是著名山水画家吴静山之子,受到家庭影响,自幼开始习画。我与他2014年10月在广西程阳桥侗寨写生时相识,他喜欢游山玩水,结交朋友。这一点从他的山水画中可以见得。可能是因地域的原因,他喜欢画传统味道的山水画,在他的山水画里有着一份对传统山水画的敬重和传承,同时也受当代学院派画家王贵胜教授的影响,多次与王贵胜教授一起到大自然环境中写生,收集第一手的生动资料来丰富自己的创作手法,也能注意艺术理论上的学习,多次到中国美院和国外艺术学院进修学习。近两年来,在他的作品中有了当代绘画的理念,从客观到主观,又从主观回到客观,反复研习取得可喜的进步!
今天吴子英先生把自己近两年的作品汇集成册,向社会各界展示自己的新收获,新感悟!我祝愿他在艺术创作上不断取得好成绩!(古棕,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