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老人在银行取60万, 给孙子买婚房, 银行, 赶紧还钱, 否则吃牢饭

老人在银行取60万, 给孙子买婚房, 银行, 赶紧还钱, 否则吃牢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是老七 访问量:4366 更新时间:2024/1/24 21:36:10

江苏南京,一老人在银行取60万,给孙子买婚房。结果几天后,银行让老人将钱退还银行,却遭老人拒绝,银行便将其告上法庭。老人找银行讨说法,该行却称弄错了,钱不是老人的。银行:赶紧还钱,否则送你吃牢饭。

婆婆是位75岁的老妇人,她的丈夫王大爷几年前去世,留下一本60万的存折。

王婆婆疼爱的孙子王明马上要结婚,她决定将这60万取出来,给孙子买婚房。

婚礼前一周,王婆婆带着儿子王成来到银行,出示王大爷的存折和身份证明,成功提取了60万现金。

没过几天,银行突然打来电话,说根据相关规定,账户资金的所有权属于存折持有人,需由王大爷本人提取。

由于王大爷已经去世,其账户资金应由其合法继承人提取,王婆婆尚未办理继承手续,无权提取该笔资金。

银行批评王婆婆故意隐瞒丈夫去世的信息,要求立即退回60万,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

王婆婆一听大怒,存折明明就是老伴留给她的,提钱有什么不对?王婆婆找来儿子王成一同去银行理论。

银行坚持认为,资金所有权属于已故的王大爷,需要其合法继承人到场提取。如果知悉王大爷去世,银行会暂管该笔资金直到继承人出现。王婆婆未告知银行此信息,属于恶意隐瞒,提取资金非法。

王婆婆声称,虽然王大爷已经去世,但作为老婆的她,和儿子王成是王大爷的法定继承人,两人一起提取资金不违法。

银行坚持认为,继承需要遵循一定程序办理继承手续,没有这些手续,银行无法确定资金该由谁继承。

银行只能按照存折持有人的姓名暂存资金,直到有合法继承人身份出现。

王婆婆气得高血压犯病,被紧急送到医院就诊,王婆婆心想,那60万已经给了孙子,也不想再去办什么手续。

谁知,银行见王婆婆仍不配合,决定采取法律手段,以非法侵占罪将王婆婆告上法庭。

王婆婆大惊失色,那60万元已经帮孙子买了新房,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于是询问法庭是否有其他解决方法。

法庭告知,若能提供继承相关手续证明,可不必退还资金。

王婆婆和儿子王成将王大爷的死亡证明、婚姻证、户籍证以及其他相关件交到公证处进行继承认证。

公证员核对文件无误后,开具了继承人公证书,确认王婆婆和王成为王大爷的合法继承人。

经过一番更述,法庭判决王婆婆此次提取属合法,但也责备王婆婆未及时告知银行丈夫去世的消息。

鉴于王婆婆与儿子已办理继承公证手续,法庭准许王婆婆提取王大爷遗存折上的资金。

王婆婆虽被指责隐瞒信息,但终于可以放心地把钱送到孙子手里,欢喜迎接三代同堂。

1.王婆婆初次提取60万属违法。

根据《民法典》1077条规定,超过10万元的继承遗产需办理继承登记。

王婆婆为给孙子结婚礼金,在银行提取了王大爷名下存款60万。但根据民法典规定,这样高额的遗产继承需办理继承登记。

王婆婆初次提取时未提供任继承证明,属直接违反法律规定,其行为构成违法,应承担主要责任。

2.银行初次处理不当,也有过错。

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应加强客户身份核查,根据《民法典》第491条规定,法定继承遗产应由继承人本人提取。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对资金流和客户身份应严加核查。

但在本案中,银行仅凭已故王大爷的存折,就允许王婆婆提取高额现金,未验证其是否具有合法身份,属管理疏忽。

其过错虽次要,但也应承担责任,向客户赔礼道歉。

3.办理继承登记后提取合法。

根据《民法典》1077条规定,继承人办理继承登记可继承遗产。

虽初次提取违法,但王婆婆后提供相关证明,补办继承登记,取得合法继承权。

此举合法化了其提取行为,解决了纠纷,避免造成其不必要损失。

法律追诉裁量权,酌情准许其提取资金,体现法律的公正与人性。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法院判决的是提取合法,而不是判决承认继承,这是因为存在开庭时间差的原因。

只要在开庭前,完成继承登记并举证,则在民事判决时则可以判决提取合法。

但是如果开庭前没有完成登记,则法院会判返还60万,待办理完继承登记后,再重新提取。

小编总结

从这起老人与银行之间的纠纷案例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应是“温情与理性并重”。

温情体现在王婆婆对孙子的深切爱,她为孙子付出60万元婚房首付,这份偕老相伴数十年的爱意,令人动容。王婆婆虽然75岁高龄,但对子孙仍然那么照顾,这份家族情谊与亲情,是社会进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石。

而理性则体现在法律程序与社会制度上。虽然王婆婆的初衷是出于爱,但直接提取高额资金却违反了法律规定,这要求我们在处理涉及法律经济利益的问题时要理性和审慎。同时,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也应适当关怀客户,在管理上采取人性化理念,理性判断客户情形,这需要在制度设计与实践中兼顾温情与理性。

公证制度和法院的宽限,则体现了法律程序上的人性关怀。通过追缴公证手续,王婆婆的行为得到了合法化,法院也酌情准许其提取资金,这让法律在严谨中体现出宽容,在程序中显示出人性,这也是社会进步中理性与温情并重的体现。

生活中,理性可以化解纠纷,避免损失,确保权益;而温情可以舒缓人际关系,找到生活的意义。理性使生活有序与高效,温情给生活带来情趣与意义。两者缺一不可,这也许是人类发展至今,社会能够长期稳定运转的重要基石。

这起民事纠纷案例就体现出理性与温情并重的重要性。不仅王婆婆需要在生活中理性与温情并重,我们每个人也都需要。处理好人际关系需要温情,守护好权益需要理性,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与习得。而社会各制度设计与运作也需要在严谨中体现人性,在理性中关注温情,这有助于社会长治久安,各机构间的紧密合作。

理性让生活高效,温情让生活美好。理性可以化解纠纷,温情可以缓解情绪。理性与温情并重,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重要课程。这也许,是此案中最值得我们学习与体会的价值所在。生活不只需要理性,也需要温情。理性与温情,两全其美,方是上策。

更多文章

  • 山西11岁男童惨遭亲生母亲和继父毒手,奶奶知道孙子死亡当场晕倒

    历史解密编辑:123来哥傻子1标签:离婚,尸体,奶奶,毒手,男童,山西省

    近日,山西11岁男童张某侨失踪的消息,牵动了无数网友的心,随着孩子失踪时间越来越长,很多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5月24日,警方一则通报孩子终于有了结果,孩子已经找到了,令人遗憾的找到的是孩子的尸体。从通报中来看,孩子是被害的,嫌疑人也已经被抓获,犯罪嫌疑人是谢某某和王某某,目前从网上了解到谢某某是被害

  • 儿媳只为娘家花钱连厕纸都给买了,我赌气不给带孙子,她不敢吱声

    历史解密编辑:菠萝吹雪鸽标签:结婚,彩礼,儿媳,厕纸,终身大事

    自述人:张国英我叫张国英,66年的今年57岁。我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是一名初中英语老师,儿媳妇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按理说我作为孩子们的奶奶利所应当帮着一起带孩子,但是我没有。不是我不喜欢孙子,而是儿媳妇的做法让我心寒,我们对她掏心掏肺也没见她为家里花一分钱,她娘家的一切,小到厕纸她都给包了。我和

  • 她63岁,做保姆、看孙子、倒贴钱,1800万“老漂族”何去何从?

    历史解密编辑:艺述史标签:保姆,金华,老漂族,两代人,小家庭,三代同堂,全职妈妈

    1不久之前,在广州地区一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有一位老人在广州南站检票口冒着凛冽寒风瑟瑟发抖,似乎无家可依。几经辗转,警方终于联系上了老人的家人,这才知道这位老汉是不满在大城市的生活,一气之下与家人不辞而别,想要买票回到老家遂宁。当代社会,不仅众多年轻人扎堆来到北上广,有许多老人也被子女接到身边。美其名

  • 案例:安徽老太偷邻居水仙包饺子,导致孙子中毒住院,法院判了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清晨,盛开,水仙,包饺子,阳台上,王太太,李老太

    安徽老太偷邻居水仙包饺子,导致孙子中毒住院,法院判了,李氏的名声在她的故乡小村中,如同雷霆一般响彻云霄。在本村的乡亲们眼中,她是一位极具分歧的存在。村民们赋予她一个形象鲜明的封号——“霸王”,这名号源自她那肆无忌惮的霸占欲望,她渴望得到别人的所有,无论是价值连城的珍宝,还是不起眼的琐碎小物。其中,她

  • “就养出你这种打丈夫的女儿?”生完孩子,公婆才知道有孙子了

    历史解密编辑:琪琪故事记标签:结婚,王韵,婆婆,打丈夫,婆媳关系,家庭条件

    都说婆媳关系难,但事实上,婆媳相处之道无非就是保持距离,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相信婆媳关系还是能和谐的。无奈,有太多的人看不透这相处之道,王韵的婆婆就是这样,非常没有分寸感,以至于婆媳之间的相处一直不太和谐,后来还升级为两家父母的矛盾......图源网络结婚之前,王韵其实一直没有担心过自己的婆媳关系,

  • 孙子把爷爷名字从墓碑上铲除,法院判其恢复原样!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周鹏,周明,墓穴,碑文,骨灰,法院

    清明祭扫时,子女发现父母合葬的墓碑上,父亲周峰的名字竟然被铲除了,而“罪魁祸首”竟是其亲孙子周鹏,姑侄于是在上海青浦法院对簿公堂。那么,老人的名字还能回到墓碑上吗?墓碑上爷爷的名字被孙子铲了周峰与妻子共生育了5个子女,包括周英、周明等。周明英年早逝,周明的妻子王丽作为认购人,与墓园方签订了墓穴购销合

  • 女婿给外孙买的东西,被我送给了孙子,从此外孙不喊我外婆

    历史解密编辑:心灵纪实汇标签:女儿,读书,女婿,外孙,外婆,新衣服

    导语孙子亲还是外孙亲?想必大多数人都会说,那肯定是孙子亲啊,毕竟外孙是别人的,孙子才是自己的。但其实很多老人在晚年,对于这点并不是太看重,在他们眼里,这都是儿女的孩子,本质上都一样。但有时候,总是会有一些无心之举,容易让人产生误会,认为老人偏心。61岁的黄阿姨,因为儿子和女儿都在外地工作,所以自己承

  • “既然你女儿都有了我家的孙子,那彩礼不必再那么讲究”“好!”

    历史解密编辑:琪琪故事记标签:彩礼,结婚,婚姻,女儿,父母,上门女婿,未婚先孕,家庭条件

    陶阿姨的女儿怀孕了,两月有余。女儿是未婚先孕,陶阿姨因此心里有些生气:她仅知道女儿有一个谈了两年多的男友,但因为从未见过面,也不知道男方人品究竟如何。为此,陶阿姨把女儿数落了一番,之后,她便告诉女儿:和男方沟通一下,约个时间、地点,双方父母见面、商量婚事。本来陶阿姨想着见面当天,和男方一家好好谈一谈

  • “这点钱够干什么?”婆婆不想带孙子,给儿媳5千,让她请保姆

    历史解密编辑:娜娜故事汇标签:保姆,婆婆,胖小子,全职妈妈,家里照顾孩子

    青青生完孩子的时候,婆婆已经退休了,儿子就想让她帮忙带孩子,可婆婆却不同意,青青对此很不理解,又给婆婆去了电话,婆婆却说给她5千请保姆。对此,青青更不解了,反问婆婆“钱够吗”,然而婆婆却说她愿意掏钱,已经够大方的了......图源网络青青和丈夫恋爱的时候,因为工作的缘故,没去过公婆家里几次,只知道公

  • 2014年,江苏八旬老太太状告儿媳和孙子“套路”卖房,被法院驳回

    历史解密编辑:金子史记标签:李强,看病,婆媳,女儿,儿媳,卖房,法院,老太太,江苏省

    父母含辛茹苦将孩子养大,子女给他们养老送终是天经地义。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有些父母和子女因为赡养问题闹上了法庭,搞得一家人关系很僵。2014年8月,江苏南京六合区80岁的老太太卞秀珍就因养老问题,一纸诉状将大儿媳和孙子告上了法庭。她要求法院撤销她与儿媳宋桂云之间签订的赠与协议,想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