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纣王与姬昌的关系,被史书隐藏得太深,原来周武王有多个兄长

纣王与姬昌的关系,被史书隐藏得太深,原来周武王有多个兄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3550 更新时间:2024/1/26 21:17:01

商朝灭亡后,周朝扶持纣王兄长微子建立宋国,之后微子启二弟微仲接任宋国国君,孔子是微仲的第十四代传人。因此,孔子姓子,货真价实的商代王族后代,名门望族之后。

周朝建立后,武王册封一批亲族,其中将同母三弟姬鲜封在管地,因此他就被称为“管叔鲜”。武王去世后,管叔鲜不满老四周公摄政,于是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兵败身亡、管国灭亡。管叔鲜的后代以“管”为姓,若干代后管仲出生,辅佐齐桓公称霸,被誉为千古第一相,深得孔子赞誉。

以《史记》记载来看,孔子是殷商后代,管仲是姬周后代,两人似乎没有什么亲戚血缘关系。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姬昌是纣王的姑父,孔子祖上微仲与管仲祖上管叔鲜是标标准准的老表关系,只是由于司马迁隐藏了一件极为重大的历史事件,才导致他们关系被后人遗忘。

孔子祖上来历比较清晰,没有什么争议之处,但司马迁却搞错了管仲祖上的情况。

《史记·管蔡世家》记载:周文王与正妃太姒育有十子,“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厓季载(姬载)。”

在司马迁看来,太姒是周文王元配正妻,伯邑考是长子,周武王是次子,管叔鲜第三子,他们身上有着一半夏人的血脉。所谓“太姒”,是“有莘国”之女,夏朝大禹的后代,周文王娶太姒,意味着周夏联姻。

但以目前先秦史料来看,至少没有明确的、正式的原始材料支撑“文王与太姒生育十子”,也没有说管叔鲜母亲是太姒,不知道司马迁为何如此判断。因此,管叔鲜的母亲到底是不是太姒,其实存在很大的疑问。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司马迁隐藏了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而这段历史对判断管叔鲜的母亲至关重要。

姬昌继位后,娶的第一个正妻,实际上是帝乙妹妹,《周易》中记载相对简略,主要就是“帝乙归妹”这四个字,但《诗经·大明》中记载的比较详细:

《诗经·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

结合周易与诗经来看,帝乙将妹妹嫁给了姬昌,而周人将之视为“天作之合”,整个婚姻场面非常庞大,周人非常兴奋,姬昌在渭水河畔迎亲,且是“造舟为梁”,造船相连作为渡桥。因此,姬昌是商纣王的亲姑父。

当时,在周人的眼里,殷商是“大邑商”,周人是“小邦周”,那么姬昌娶的帝乙妹妹,会成为侍妾还是正妻?毫无疑问,帝乙妹妹必然是姬昌的正妻。值得深思的是,博览群书的司马迁,只字不提“帝乙归妹”,单纯地用无心之过无疑说不过去,只能说他有意隐藏了这一段历史。

后来,可能是帝乙妹妹生病去世,于是若干年后姬昌续弦,娶了“有莘国”之女“太姒”,就是诗经中说的“缵女维莘”,太姒生下了伯邑考与姬发(周武王)。

帝乙妹妹与姬昌有无子女,文献上没有记载,但从时间与习俗上来说,两人应该有子女。

《礼记》中记载的“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生姬发”,正确解读不是13岁生伯邑考,而是帝乙妹妹去世、续弦了太姒之后,大约是继位13年时生伯邑考,继位15年时生姬发。

由于父亲季历被文丁囚杀,姬昌是在继位第二年攻打殷商,为父报仇,为了缓和商周关系,帝乙采取和亲的办法,出嫁妹妹安抚姬昌。因此,姬昌与帝乙妹妹生活了10余年,之后才娶了太姒。

当时,大势力一旦确定联姻,就必然要确保生下儿子,因此嫁女往往不是只嫁一个,同时还会出嫁几个地位较低的同族之女,就是为了提升生儿子的概率,最终她们生下的子女,都会交给主母或嫡母抚养,称呼嫡母为“母亲”;同时,其他庶出的儿子们,也会称呼嫡母为“母亲”,反而不能称生母为“母亲”。“太姒十子”的原因大概也在于此,并不是说太姒亲生了十个儿子,她成为嫡母后,帝乙妹妹之子们等都会称她为“母亲”。可见,在这十余年间,帝乙妹妹不太可能没有子女。既然如此,帝乙妹妹的儿子会是谁呢?

关于帝乙妹妹与姬昌的儿子们,从史书记载来看,应该是“五叔”或“五叔”中的部分人。

《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太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叔无官,岂尚年哉。”

二千年来,“五叔”到底是哪五个人,一直争论不休,西晋杜预注释《左传》“五叔”为“管叔鲜、蔡叔度、成叔武、霍叔处、毛叔耼也”,唐代司马贞注释《史记》“五叔”为“管叔、蔡叔、成叔、曹叔、霍叔”。但无论怎么解读,管叔鲜都是五叔之首。

问题在于,以管叔鲜为首的“五叔”,到底是不是帝乙妹妹的儿子们呢?

首先,周文王诸子中,除了伯邑考与周武王之外,真正得到重用的就三个,即周公旦、卫康叔、聃季载(姬载),为何其他人没能得到重用?儒家以他们三人贤德来解释,但实际上当时“论血脉”,龙生龙、凤生凤,王侯将相有种,因此这三人与姬昌是真正的同母兄弟,而其他人不是,所以其他人即便年纪大,在朝中也没有官职。其实,如果周初就以贤德、才华选官的话,陈胜吴广就不会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

其次,“尚年”的意思是尊崇年长者,但按照史记记载,“五叔”中除了老三管叔之外,其他人都比周公旦小,又如何能使用“五叔尚年”来说明?因此,“五叔”年龄必然很大,至于有没有周武王大不好判断。

除此之外,武王去世后,三监管叔、蔡叔、霍叔联合纣王之子武庚起兵叛周,儒家解读是管叔嫉妒周公摄政,但政治人物计算的是政治利益,不太可能脑袋发热就造反,三监反周成功有何好处,武庚会与他们平分天下,或者真心重用他们?如果三监母亲是太姒的话,武庚不可能真正信任灭国与杀父仇人的兄弟,唯有三监母亲是帝乙妹妹,与武庚是亲老表的关系,才会得到武庚的信任,三监也才会与武庚结盟造反,因为认为成功后会获取、并能保住更大的政治利益。

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可见:姬昌与帝乙妹妹生下了管叔等,由于帝乙妹妹去世、姬昌续弦了太姒,于是太姒之子伯邑考、姬发、姬旦等地位上升,变成了嫡子,管叔等地位下降,变成了庶子,因此伯邑考成了老大、姬发成了老二,管叔鲜等反而排在了后面。说到底,这不是按照年龄来排序的,而是按照嫡庶地位排序的,至于司马迁记载的“太姒十子”,则是糅合了两种排序,变得不伦不类。

综上,管叔鲜等是帝乙妹妹之子,伯邑考、周武王真正的兄长,与商纣王、微子启、微仲是表兄关系,是武庚的表叔,他的后代管仲与微仲后代孔子,无疑也是真正的亲戚关系,只是相隔较远而已。

参考资料:《史记》、《诗经》、《左传》等

标签: 姬发姬昌纣王周文王周公旦文王

更多文章

  • 姬发兄长死因:殷墟揭开残酷一幕,难怪姬昌会谋划“翦商”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姬昌,姬发,商朝,纣王,周人,殷墟,伯邑考

    根据史记记载,周文王姬昌育有十子,长子伯邑考,次子姬发、第四子为姬旦,因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于是姬昌舍弃伯邑考而立姬发为太子,姬发继位时伯邑考已经去世,似乎是正常死亡。帝王世纪记载,纣王囚禁姬昌时,为了试探姬昌野心,就将质子伯邑考“烹为羹”,并说“圣人当不食其子羹”,但姬昌还是吃了,于是纣

  • 孙胜、姬静伟:早发现、早治疗,做好乳腺癌的早期筛查至关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健康大河南标签:治疗,孙胜,乳腺癌,姬静伟,孙主任,恶性肿瘤,癌症患者

    主持人前言:说到乳腺癌,近几年大家的关注度都很高,不仅仅因为它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且还和女性朋友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关系。其实大家不必谈癌色变,经过规范化的综合治疗,乳腺癌的预后相对较好,尤其是早期乳腺癌,甚至可以治愈。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为重要。那乳腺癌的筛查方法主要都有哪些?对

  • 苏妲己被冤枉了几千年!河南发现妲己墓,珍贵史料出土,揭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作战标签:商朝,河南,先秦,商纣王,苏妲己,烽火戏诸侯

    我们古代诞生了许多封建王朝,但没有一个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其中有不少朝代延续了上百年,也有的仅仅只有几年时间。古代的这些王朝最后的灭亡,有可能是因为诸侯叛乱,比如周朝;也有可能是因为反抗起义,比如秦朝、唐朝、明朝等。除此之外,古人还将一些朝代灭亡的责任推到女人身上,比如说商朝就是因为妲己而亡。在小说和

  • 苏妲己是傅艺术的经典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你我塔18标签:傅艺伟,狐狸精,封神榜,苏妲己,傅艺术

    这么多个版本,大家最喜欢哪个版本的苏妲己呢?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傅艺伟!未入宫前清淡温婉毫无攻击性的长相和妆容!后面刚进宫的时候的神态太有攻击性,是妖上身,必须傅艺伟,一举一动一看就是妲己本尊无疑。90年代看黑白电视,到现在我还记得当年妲己的美貌,以至于后来的妲己感觉都没有她美。小时候看她眼睛她一说话我

  • “苏妲己”温碧霞:嫁豪门21年无生育,丈夫收养南京孤儿做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摩西观娱标签:温碧霞,妲己,何祖光,艳星,吴孟达

    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封神演义》中,作为祸国殃民的大反派,苏妲己身世凄凉,父亲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预言,对她非打即骂,还不允许她读书识字。而在现实生活中,作为苏妲己的扮演者,温碧霞的童年生活同样不幸,受尽自己父亲的打骂,甚至还差点被卖给别的人家。不幸的原生家庭让温碧霞感到十分痛苦,为了摆脱这个

  • 步步生莲的潘玉儿:被人称为苏妲己转世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潘玉儿,妲己,萧宝卷,萧衍

    作者:青灯自古长相绝美的女子,都有着不由人的一生,因为凭她们自己,根本守不住这份美貌。南北朝时期的齐国皇帝萧宝卷,有一个宠妃,名叫潘玉儿。潘玉儿又叫潘玉奴,本名俞妮子,因为家境贫寒,长相美貌,所以到了当时大司马王家做歌妓。美丽的姑娘,总是被人一眼看中,所以当时的皇帝萧宝卷一眼看中潘玉儿,带回了宫中做

  • 苏妲己帮女娲办事,为何落得个悲惨下场?你看当年女娲如何吩咐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女娲,轩辕,商朝,先秦,商纣王,姜子牙,苏妲己,水生动物

    风神03风乱堡帐篷的景色很美,满满的都是精致的妆容。曲曲远山飞翡翠,舞袖映霞衣。梨花带雨争艳,牡丹笼烟霞妆。不过非要妖娆的话,可以搬来让常乐侍奉君王以上是封神演义中商纣王题于女娲宫的诗,仅适用于封神演义,因为商代没有规范的诗词。商纣王诗亵渎女娲圣人,仿唐代“太白体”,《梨花带雨》改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

  • 苏妲己与纣王夜夜笙歌,为何没有生儿育女?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商朝,帝辛,先秦,商纣王,伯邑考,苏妲己

    在封神演义中苏妲己无疑在商周交替中扮演着女主角的角色,无论是哪个版本,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形象永远是苏妲己,不仅仅是绝世美貌还有那极其残忍的手段。相传妲己以美色迷惑纣王,而纣王则沉醉于声色犬马,不理朝政,致使被纣王打败。后人常以“红颜祸水”来比拟以色乱政的后宫姬妾,而“剖腹观胎”则成了历代朝廷闻

  • “苏妲己”温碧霞, 34岁嫁豪门, 对公婆孝顺有加为何选择领养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柴小帮标签:领养,艳星,商朝,先秦,温碧霞,何祖光,刘德华,林青霞,苏妲己

    那年,结婚丁克10年之后,温碧霞哭着对富二代老公何祖光说:“离婚吧,我生不出孩子。”老公随即抛出一张检查报告:“亲爱的,错不在你,你别多想,我们领养一个就好了。”提起温碧霞,不少人脑中浮起的第一印象肯定是《封神榜》中的美艳妲己,剧中的一颦一笑都那么摄人心魄。确实温碧霞很美,就算现在已经步入婆婆级年纪

  • 九尾狐苏妲己被商纣王强奸预示着商朝即将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甜腻小猫迷PLUS标签:商朝,姬发,朝歌,帝辛,先秦,商纣王,九尾狐苏妲己

    #中国妖怪故事会#最近《妖怪传》里第一集就是给狐妖苏妲己翻案,苏妲己仅仅是一名苏国公主和狐妖无关,也和商朝灭亡无关。把九尾狐妖和苏妲己联系在一起的是明朝许仲琳写的《封神演义》。最早记录九尾狐狸的是在《山海经·海外东经》,里面记载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九尾狐有九条尾巴,声音像婴儿哭声。在夏商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