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香港发现一批楚简,内容重塑历史,学者:难怪纣王会释放姬昌

香港发现一批楚简,内容重塑历史,学者:难怪纣王会释放姬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史名人堂 访问量:4747 更新时间:2023/12/8 16:55:50

武王伐纣之前,纣王曾经囚禁周文王,但纣王释放周文王姬昌的原因,却让人充满了怀疑。

《史记》: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

所谓西伯,即是周文王姬昌。按照司马迁的《史记》记载,闳夭等人求购美女、奇物、善马送给纣王,然后纣王就放了姬昌。

为什么说这段记载不靠谱,先来看一看这么三个疑问。

一,古公亶父时期(距武王伐纣百余年),周国就执行了“剪商”战略,此后周与商经常爆发战争,纣王囚禁姬昌,有着打压周国的目的。因此,纣王由此放过姬昌,不能不让人怀疑。

二,姬昌被囚约7年,如果送上这些美女、奇物、善马等,就能“赎回”姬昌,那么周人是不是太笨,需要7年才领悟要行贿纣王、行贿宠臣这一道理?

三,区区一些美女、奇物、善马,就让纣王双眼发亮?纣王贵为天子,司马迁说纣王穷奢极欲,那么对这些奢侈品更该有免疫力才对,为何纣王像土包子一般,见到宝物就放过姬昌?

《史记》中对纣王的第一句描述即为“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然而从上述三个疑问来看,纣王就是一个四肢发达、大脑简单的傻子+土包子。

显然,司马迁这么写,一下子就勾勒出了纣王穷奢、枉顾国家大事的亡国之君形象。

除了司马迁之外,纣王释放姬昌的原因还有一种,春秋史书《左传》中有记载。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纣囚文王七年,诸侯皆从之囚,纣于是乎惧而归之。

这句话非常“嚣张”,说纣王囚禁姬昌后,诸侯都跟着一起坐牢,于是纣王害怕了,就放了姬昌。客观的说,这句记载更不靠谱,姬昌如此深得人心,纣王可能不是放了他,而是砍了他的脑袋才对。

或许,正因过于荒唐,所以司马迁也没有采用《左传》说辞。

既然如此,纣王为何要放姬昌(文王狱中推算八卦),背后隐藏着什么谋划?香港发现的一批楚简,揭开了背后真相!

香港,是中国文物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聚集了大量文物贩子。上世纪90年代,香港文物市场就流出一批战国楚简,幸好后来被上海博物馆购入,这就是鼎鼎大名的“上博简”。在上博简中,有一篇叫《容成氏》的失传古文,就记载了纣王释放姬昌的原因,内容重塑历史!

(九邦叛纣)文王闻之,曰:‘虽君无道,臣敢勿事乎?虽父无道,子敢勿事乎?孰天子而可反?’纣闻之,乃出文王于夏台之下而问焉,曰:‘九邦者其可来乎?’文王曰:‘可。’......

九个邦国背叛纣王时,周文王向纣王表态,虽然君王无道或父亲无道,臣子或儿子难道就不侍奉了吗?纣王听了姬昌这番表态之后,就问周文王“你能让这九邦归顺吗”,姬昌说“能”,于是纣王就派姬昌去降服这九国。

客观的说,《容成氏》的记载依然不能说是历史真相,因为姬昌不可能用“虽君无道”来作比,而且下面还有大段姬昌靠仁义德行就平定叛乱的赞美之词,但《容成氏》的这一记载却又包含真实历史,原因很简单,在《礼记》中记载了“文王抚九国”的说法。

《礼记·文王世子》: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

而周国大本营就在西方,所以想要平定西方之乱,纣王就不得不借助周国势力。

当然,关于具体是哪九个国家叛乱,如今就说不清了,《容成氏》和传世文献中,都有不靠谱的记载,因为部分邦国是殷商的铁杆,却被说成参与叛乱,明显不靠谱。但从考古与文献来看,西边九邦叛乱是纣王释放姬昌的真正原因,因为纣王急需姬昌帮忙。

另外,《史记》记载的内容,也佐证了这一点,“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纣王封姬昌为“西伯”(西方诸侯之长),又给了代表军权的弓矢斧钺。显然,这是让姬昌去平定九国之乱。

不妨设想一下当时的情形,西边九国发生叛乱,纣王无可奈何,只能释放姬昌,让他去领兵平叛,但这其中有两个疑问:

一,九国为何叛乱,是不是周国挑起?这种可能性极大,因为看似姬昌靠嘴皮子、靠仁德就平定了叛乱,说明周国策划营救姬昌遭遇多次失败之后,到了第7年时采用了这一极端办法。

二,九国叛乱之后,周国是不是贿赂了纣王宠臣和纣王?可能性也很大!姬昌在狱中“义正言辞的谄媚”表态,肯定需要有人传话,才能传到纣王耳朵,由此需要贿赂纣王宠臣。同时,表示对纣王的真心臣服,周国上贡一些美女宝马之类,也实属正常。

因此,从姬昌脱困来看,所作所为未必光明,其中阴谋诡计、献媚纣王之类,估计难以避免。正因如此,也有学者指出姬昌形象大受影响,史书中的所谓“仁者无敌”,只是美化而已!

所以,将《容成氏》、《史记》、《左传》综合起来,就能看到纣王释放姬昌的基本真相,根本不是纣王昏聩或贪图享受,而是形势所迫,无奈而放之。只是,历史是胜利者的宣言,周朝的史官自然要想方设法贬低抹黑纣王,而塑造一个高大上的文王姬昌。

简单的一个纣王释放姬昌,都搞了这么多名堂,可见史书上的纣王,到底有几分真实,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更多文章

  • 纣王与姬昌的关系,被史书隐藏得太深,原来周武王有多个兄长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姬发,姬昌,纣王,周文王,周公旦,文王

    商朝灭亡后,周朝扶持纣王兄长微子启建立宋国,之后微子启二弟微仲接任宋国国君,孔子是微仲的第十四代传人。因此,孔子姓子,货真价实的商代王族后代,名门望族之后。周朝建立后,武王册封一批亲族,其中将同母三弟姬鲜封在管地,因此他就被称为“管叔鲜”。武王去世后,管叔鲜不满老四周公摄政,于是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发动

  • 姬发兄长死因:殷墟揭开残酷一幕,难怪姬昌会谋划“翦商”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姬昌,姬发,商朝,纣王,周人,殷墟,伯邑考

    根据史记记载,周文王姬昌育有十子,长子伯邑考,次子姬发、第四子为姬旦,因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于是姬昌舍弃伯邑考而立姬发为太子,姬发继位时伯邑考已经去世,似乎是正常死亡。帝王世纪记载,纣王囚禁姬昌时,为了试探姬昌野心,就将质子伯邑考“烹为羹”,并说“圣人当不食其子羹”,但姬昌还是吃了,于是纣

  • 孙胜、姬静伟:早发现、早治疗,做好乳腺癌的早期筛查至关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健康大河南标签:治疗,孙胜,乳腺癌,姬静伟,孙主任,恶性肿瘤,癌症患者

    主持人前言:说到乳腺癌,近几年大家的关注度都很高,不仅仅因为它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且还和女性朋友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关系。其实大家不必谈癌色变,经过规范化的综合治疗,乳腺癌的预后相对较好,尤其是早期乳腺癌,甚至可以治愈。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为重要。那乳腺癌的筛查方法主要都有哪些?对

  • 苏妲己被冤枉了几千年!河南发现妲己墓,珍贵史料出土,揭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作战标签:商朝,河南,先秦,商纣王,苏妲己,烽火戏诸侯

    我们古代诞生了许多封建王朝,但没有一个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其中有不少朝代延续了上百年,也有的仅仅只有几年时间。古代的这些王朝最后的灭亡,有可能是因为诸侯叛乱,比如周朝;也有可能是因为反抗起义,比如秦朝、唐朝、明朝等。除此之外,古人还将一些朝代灭亡的责任推到女人身上,比如说商朝就是因为妲己而亡。在小说和

  • 苏妲己是傅艺术的经典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你我塔18标签:傅艺伟,狐狸精,封神榜,苏妲己,傅艺术

    这么多个版本,大家最喜欢哪个版本的苏妲己呢?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傅艺伟!未入宫前清淡温婉毫无攻击性的长相和妆容!后面刚进宫的时候的神态太有攻击性,是妖上身,必须傅艺伟,一举一动一看就是妲己本尊无疑。90年代看黑白电视,到现在我还记得当年妲己的美貌,以至于后来的妲己感觉都没有她美。小时候看她眼睛她一说话我

  • “苏妲己”温碧霞:嫁豪门21年无生育,丈夫收养南京孤儿做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摩西观娱标签:温碧霞,妲己,何祖光,艳星,吴孟达

    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封神演义》中,作为祸国殃民的大反派,苏妲己身世凄凉,父亲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预言,对她非打即骂,还不允许她读书识字。而在现实生活中,作为苏妲己的扮演者,温碧霞的童年生活同样不幸,受尽自己父亲的打骂,甚至还差点被卖给别的人家。不幸的原生家庭让温碧霞感到十分痛苦,为了摆脱这个

  • 步步生莲的潘玉儿:被人称为苏妲己转世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潘玉儿,妲己,萧宝卷,萧衍

    作者:青灯自古长相绝美的女子,都有着不由人的一生,因为凭她们自己,根本守不住这份美貌。南北朝时期的齐国皇帝萧宝卷,有一个宠妃,名叫潘玉儿。潘玉儿又叫潘玉奴,本名俞妮子,因为家境贫寒,长相美貌,所以到了当时大司马王家做歌妓。美丽的姑娘,总是被人一眼看中,所以当时的皇帝萧宝卷一眼看中潘玉儿,带回了宫中做

  • 苏妲己帮女娲办事,为何落得个悲惨下场?你看当年女娲如何吩咐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女娲,轩辕,商朝,先秦,商纣王,姜子牙,苏妲己,水生动物

    风神03风乱堡帐篷的景色很美,满满的都是精致的妆容。曲曲远山飞翡翠,舞袖映霞衣。梨花带雨争艳,牡丹笼烟霞妆。不过非要妖娆的话,可以搬来让常乐侍奉君王以上是封神演义中商纣王题于女娲宫的诗,仅适用于封神演义,因为商代没有规范的诗词。商纣王诗亵渎女娲圣人,仿唐代“太白体”,《梨花带雨》改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

  • 苏妲己与纣王夜夜笙歌,为何没有生儿育女?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商朝,帝辛,先秦,商纣王,伯邑考,苏妲己

    在封神演义中苏妲己无疑在商周交替中扮演着女主角的角色,无论是哪个版本,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形象永远是苏妲己,不仅仅是绝世美貌还有那极其残忍的手段。相传妲己以美色迷惑纣王,而纣王则沉醉于声色犬马,不理朝政,致使被纣王打败。后人常以“红颜祸水”来比拟以色乱政的后宫姬妾,而“剖腹观胎”则成了历代朝廷闻

  • “苏妲己”温碧霞, 34岁嫁豪门, 对公婆孝顺有加为何选择领养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柴小帮标签:领养,艳星,商朝,先秦,温碧霞,何祖光,刘德华,林青霞,苏妲己

    那年,结婚丁克10年之后,温碧霞哭着对富二代老公何祖光说:“离婚吧,我生不出孩子。”老公随即抛出一张检查报告:“亲爱的,错不在你,你别多想,我们领养一个就好了。”提起温碧霞,不少人脑中浮起的第一印象肯定是《封神榜》中的美艳妲己,剧中的一颦一笑都那么摄人心魄。确实温碧霞很美,就算现在已经步入婆婆级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