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的一天,总理躺在病床上,突然问身边的医护人员:“有没有六安瓜茶片?我想喝点六安瓜茶片。”
医护人员立刻派人去找,最后在一家商场里买了一点,回来给他泡上了。
总理喝着茶,神色凝重,对身边的医护人员说:“麻烦你们了,我想喝六安瓜片,是因为想起战友们了,想起了叶挺将军,想起了许继慎将军,喝到六安瓜片,就好像见到了他们一样。”
原来,当年叶挺知道许继慎被害后,心情非常沉痛,当他抵达重庆后,把一大筒六安瓜片送给了总理,因为许继慎就是安徽六安人。
总理知道,这是叶挺对许继慎无声的思念,因此他一见到六安瓜片,也如同见到故人一般。
那么,许继慎是什么人,竟让总理如此挂念呢?
许继慎1901年生于安徽六安县,长大后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因表现非常积极,成为周公的得力助手,两人亦师亦友,关系非常好。
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许继慎也加入了其中,被任命为叶挺团第2营营长,成为叶挺将军的部下。
当部队打下平江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贺胜桥。当时,敌军准备充足,严阵以待,如果硬冲的话,损失会非常大,能不能拿得下贺胜桥,也是一个未知数,许继慎说:“既然强攻不行,那咱们就智取,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1926年8月29日晚上,满天繁星被乌云遮住,整个大地散发着蒸人的热气,让人烦躁不安。许继慎率第2营和第3营,沿着铁路东西两侧,悄悄接近了敌军阵地,第二天凌晨4点多时,许继慎下达了总攻的命令,霎时间,枪声大作,杀声震天,寒光的刺刀加上势如虎狼的战意,打得吴佩孚顿时乱了手脚,忙令第8师支援。
在战斗中,许继慎被一颗流弹打穿肺部,血流如注,但他强忍伤痛,继续指挥作战,率领战士们顶住了敌军的轮番进攻,坚持到了援军的到来。
贺胜桥一役,北伐军以胜利告终,而许继慎则被将士们誉为“铁军中的铁将”。
1927年,老蒋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同时又勾结驻守宜昌的第14师师长夏斗寅发动叛乱,兵锋直指武汉,形势骤然变得危急起来。
许继慎接到叶挺的命令,率部赶往离武汉20公里远的纸坊截击敌军。不幸的是,敌军已经先期赶到纸坊,抢占了纸坊火车站和纸坊镇,许继慎别无选择,向将士们大声喊道:“我们的背后就是武汉,那里有我们的妻儿老小和父老乡亲,此战,绝不可败,更不能退!”
在许继慎的鼓舞下,将士们如下山猛虎,当晚便攻占了纸坊镇和纸坊火车站。第二天拂晓时分,敌军又增兵支援,许继慎临危不乱,率领将士们拼死抵抗,打退了敌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最终保住了纸坊。
此战,许继慎始终冲在最前线,胸部和腹部中弹,由于伤势严重,战斗一结束,就被紧急送往上海治疗。
两个多月后,我党策划南昌起义,许继慎也申请加入,但周公说:“现在党给你的任务是疗伤,等伤好了,有你立功的机会。”
1930年,红一军成立后,经周公亲自点名,许继慎担任红一军军长,副军长更有名,叫徐向前,下面还有王树声、王宏坤等名将。
以许继慎的资历和能力,如果正常发展,到了1955年授衔时,应该也是元帅的有力竞争者,上世纪90年代初,军委评定了我军36位军事家,其中就有许继慎的名字。
但可惜的是,因得罪了张国-焘,许继慎于1931年11月被杀害,年仅30岁。
在今天的安徽省六安许继慎将军陵园中,有一座被苍松翠柏掩映着的汉白玉雕像,墓碑上镌刻着徐帅的亲笔题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军长许继慎同志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