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的始封君姜太公姜子牙据说去世时已有一百多岁,其子吕伋继位,是为齐丁公,丁公死,齐乙公继位,乙公死,癸公继位,癸公死,其子不辰(不臣)继位,是为齐哀公。
齐哀公没能像祖先们一样勤勉治国,是一位昏庸的国君。史料记载他:荒淫失政,致使国愤民怨;贪恋床第之欢不上早朝;沉溺于田猎,使齐国百姓田猎成风;号令不时,使君臣手足无措等等,把国家治理得一塌糊涂。而在外交中齐哀公也不能正确处理和临国的关系,与纪国交恶,导致了纪侯在周王面前说坏话,更不巧的是此时的周王朝江河日下,周王急需重拾天子的权威,于是齐哀公不幸被当众烹杀,从此齐国和纪国结下了世仇。
到了齐庄公、齐僖公时期周王朝动荡,春秋五霸尚未真正到来,齐国社会相对稳定,生产得以发展,国力日强,父子俩在位长达一个世纪之久,都算是有作为的君主,被称为庄僖小霸。公元前720年,齐国和郑国在石门会盟,成为了战略合作伙伴,这对组合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值得一提的是齐僖公对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情有独钟,三番五次要把女儿嫁给公子忽。
公元前710年,宋国发生内乱,曾经在郑国避难的宋公子冯回国继位,是为宋庄公。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世,公子忽继位,是为郑昭公,宋庄公设计赶走了公子忽送子忽的弟弟公子突回国继位,这就是郑厉公,宋庄公可不是给郑厉公送温暖,他是想趁机狠捞郑国一把,又是割地又是赔款,郑厉公就请鲁桓公从中协调希望可以减轻一点负担,要说鲁桓公真够卖力,一国之君腿儿都跑细了,几次会面下来宋庄公是一点儿面子不给,气得鲁桓公大骂:“匹夫贪而无信,尚然不可,况国君乎?”于是掉转车头与郑厉公会于武父,约定联兵伐宋。
宋庄公听说鲁侯生气了,就派公子游往齐结好,齐僖公虽然没能当成公子忽的老丈人,但内心始终是偏爱他,十分厌恶郑厉公,晚年的齐僖公一心图纪,他同意助宋攻郑,但眼下攻打世仇纪国是最重要的事,公子游辞别了齐侯,返回宋国。
此时鲁、郑联军已经开到前线,鲁侯和郑伯在营中正商议攻宋之策,忽报:“纪国告急,齐兵的炮火正在猛攻纪国,亡在旦夕。”鲁桓公大惊,对郑伯说:“谅他宋公也不敢再来索赂,纪君告急,不得不救啊。”郑厉公说:“既然这样,我愿意从旁协助。”鲁侯大喜,当即传令拔寨,往纪国进发,鲁侯先行三十里,郑伯引军断后。
宋庄公听说敌兵往纪国去了,长舒一口气。太宰华督说:“齐国既然答应了帮助我们攻郑,我们也应当助其攻纪。于是宋国发兵车二百乘,星夜助齐。齐僖公约会卫侯,并征燕兵,组成了三国联军,郑、鲁、纪也组成了三国联军。鲁桓公与齐僖公相遇于军前,鲁侯说:“您看我们与纪国是挺不错的亲戚,听说他得罪了上国,我亲自来讲个情面,您就赦免他吧。”齐侯说:“我的先祖哀公因纪侯进谗言,被烹于周,到如今八世了,此仇还未报,你帮你的亲戚,我报我的仇,今日必有一战。”
鲁侯大怒,即命公子溺出车。此时宋军还未到,六国兵车,混做一处相杀。齐国联军战败,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正在危急时刻,宋国兵到,鲁、郑这才收军。然而宋军刚到,还没喘口气儿,便被鲁、郑各遣一军突袭,宋军大败,于是各国收拾残兵,各回各家了。齐侯回顾纪城,发誓:“有我无纪,有纪无我,决不两存也!”
齐僖公因兵败于纪,怀愤成疾,是年冬天含恨离世,临终前嘱咐世子诸儿:“纪,吾世仇也,能灭纪者,方为孝子。汝今嗣位,当以此为第一件事。不能报此仇者,勿入吾庙!”
纪国,是商朝时期就存在东方的诸侯国,西周成立后,国力弱小的纪国一度周旋在由功臣和宗室分封的齐鲁两大强国之间。到了春秋时期,齐国加速扩张,一直伺机吞并纪国,报仇是一个原因,而灭纪是齐国扩张的必经之路。纪国一面选择与鲁国结好,借齐鲁两强国的矛盾而自保,一面将国君的女儿嫁给周王为后,想以此抵消齐国对纪国的威胁,然而都没有取得成效,公元前690年齐国灭亡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