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思想家申不害,所主持的变法究竟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

战国思想家申不害,所主持的变法究竟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4137 更新时间:2023/12/20 23:50:07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图强,都先后实施了变法。比如著名的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和商鞅在秦国变法。今天与大家说说战国思想家申不害在韩国实施的变法。

我们讲述的重点是:申不害所主持的变法,究竟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请听下面详细分解。

一.变法背景与人选确定

申不害之所以能在韩国实施变法,基于二大因素:一是当时韩国的生存发展需要进行变法;二是申不害在处理外交事务的二次卓越表现,获得韩昭侯的信任,于是委以重任。

申不害原来是郑国京邑(今郑州荥阳东南京襄城)人,曾为郑国小吏,公元前375年(韩哀侯二年),韩国灭掉了郑国,他成为韩人,并做了韩国的低级官员。

郑国被韩国灭亡后,郑地自然纳入韩国版图,韩国的版图扩展到中原一带,与楚国接壤。但是,韩国与其他大国相比,无论从国土面积,还是从国力上讲,都不能算是强国(地理位置使韩无扩张空间)。

此时,各国的变法运动正风起云涌,哪个国家不变法就有落后和被别人吃掉的危险。在已经进行的变法中,魏国的李悝变法是比较成功的一个榜样。李悝是法家人物,所以,韩昭侯也想用一个法家人物来主持本国变法。

正在这时,申不害的二次突出表现,让他进入了韩昭侯的视野。公元前354年(韩昭侯四年),素与韩有矛盾的魏国出兵伐韩,且包围宅阳(今郑州市北)。面对重兵压境的严重局面,韩昭侯及众大臣均束手无策。

危急关头,低级官员申不害站出来了,他审时度势,建议韩昭侯去向魏惠王示弱。他说:要解国家危难,最好的办法是示弱。今魏国强大,鲁国、宋国、卫国皆去朝见,您执圭(古时臣下朝见天子时所执的一种玉器)去朝见魏王,他一定会心满意足、自大骄狂。韩昭侯采纳了申不害建议,亲自执圭去朝见魏惠王,并表示敬畏之意。魏惠王果然十分高兴,不仅立即下令撤兵,还与韩国约为友邦。

公元前353年,魏国又起兵伐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成侯派人向齐国和韩国求援。韩昭侯一时拿不定主意,就询问已经得到信任、并成为自己重要谋臣的申不害,该如何应对?

申不害在摸透了韩昭侯的心思后,便进谏说应当联合齐国,伐魏救赵。韩昭侯果然十分高兴,即听从申不害意见,与齐国一起发兵讨魏,迫使魏军回师自救,从而解了赵国之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原来“围魏救赵”还有韩国及申不害的功劳)

在韩国迫切需要变法时,韩昭侯发现这位“郑之贱臣”,原来是难得的治国人才,于是他便力排众议,于公元前351年,破格拜申不害为相,让他来主持本国变革图强。

二.变法内容及其效果

申不害是战国时期法家重要创始人物之一,他除了与其他法家人物一样讲法治外,还主要强调君主的统治之“术”,即任用、监督、考核臣下的方法。他认为君主委任官吏,要考察他们是否名副其实,工作是否称职,言行是否一致,对君主是否忠诚,再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拔和清除。

申不害在韩国变法改革,第一步就是整顿吏治,以加强君主集权统治。在韩昭侯的支持下,他果断收回挟封地自重的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强族特权,推毁其城堡,清理其府库财富,充盈国库。这不但稳固了韩国的政治局面,而且使韩国实力大增。

与此同时,申不害大行“术”治,整顿官吏队伍,对官吏加强考核和监督,“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这有效地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使得韩国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

随后,申不害又向韩昭侯建议整肃军兵,并主动请命,自任韩国上将军,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申不害为富国强兵,十分重视土地问题;他还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所以,在战国时代,韩国冶铸业是比较发达的。当时就有“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说法。

申不害在韩国主持改革15年,通过“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术”治,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最终产生的效果是:韩国虽然处于强国的包围之中,却能相安无事,成为与齐、楚、燕、赵、魏、秦并列的战国七雄之一。

三.变法的不足之处与后遗症

由于申不害在韩国实行以“术”为主的法制,而“术”则取决于君主本人的才能,若君主本人比较正确,有能力,国家就会比较兴旺;相反,国家就会陷入混乱,老百姓就会遭殃。

正是因为申不害与韩昭侯在韩国用“术”有余,定法不足,因此申不害的变法虽然当时效果明显,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韩国的问题。当韩昭侯一死,韩国很快又衰落了,所以说:申不害变法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

申不害重“术”的法制思想,还产生了一个后遗症,即它为后来历代封建帝王加强君主集权,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也为一些人搞阴谋诡计开了先河。真是后患无穷啊!

总之,战国思想家申不害所主持的变法,是针对当时韩国实情而实施的,由于采取了对症下药的一系列措施,所以在韩国产生了明显的效果,让当时处于强国包围之中的韩国,既能相安无事,又成为与齐、楚、燕、赵、魏、秦并列的战国七雄之一。

又因为申不害与韩昭侯在韩国用“术”有余,定法不足,因此他的变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韩国的问题。当韩昭侯一死,韩国很快又衰落了,所以说:申不害变法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还为后来历代封建帝王加强君主集权,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也为一些人搞阴谋诡计开了先河。

申不害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敢于站出来大胆改革变法的精神值得人们敬佩与赞扬;但是他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政权,提倡重“术”的法制思想,甚至纵容君王搞阴谋与特务活动,无形中给后人开了不好的先例,留下后遗症,是非常可悲与可耻的。

我们应当大力提倡法治强国,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标签: 变法申不害魏国魏惠王齐国法家

更多文章

  • 讨论申不害变法和商鞅变法的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商鞅,商鞅变法,秦国,申不害变法,申不害

    一、“术治派”和“法治派”申不害,战国时期法家创始人之一,以“术”著称,通过变法让韩国十五年内便强大起来,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以“法”著称,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二、“申不害变法”与“商鞅变法”

  • 都说“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历史上丑女钟无艳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钟无艳,齐宣王,夏迎春,齐国,丑女

    “以色侍人终究是有截止日期的,以才侍人才是一种婚姻正确。”翻开历史,我们发现,真正能够流芳百世的“千古名女”,永远是那些有才华、有贤德的女子。唐朝的长孙皇后如是,明朝的马皇后如是,清朝的孝庄太后如是。出身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丑女钟无艳更是“以才侍人”的超典型代表。比如说标题这一句“典故”,就是对它才女

  • 带你了解胎记的前世今生,让你更好地避免宝宝成为“钟无艳”

    历史解密编辑:张女子育儿经标签:宝宝,胎记,孕妈,胎儿,钟无艳,新生儿,怀孕期间,前世今生

    大家好,我是张女子育儿!宝宝身上的胎记是怎么形成的呢?带你了解胎记的前世今生,让你更好的预防宝宝成为钟无艳。胎记是比较常见的,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的胎记。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就如古代的钟无艳一般影响了颜值,让人痛恨不已。但也有人因为胎记而庆幸不已的,因为一些将孩子弄丢,走失的,也不

  • 48岁郑秀文:“经典钟无艳”,29年痴恋“渣男”许志安

    历史解密编辑:静默的薄暮标签:郑秀文,许志安,李玟,刘德华,杨千嬅

    当谈到1990年代中期的香港娱乐圈时,只有极少数的女歌手在当时如此受欢迎。尤其是1995年以后,梅艳芳也被誉为“东方的麦当娜”,她的演艺事业也走到了巅峰。叶倩文与林青霞被誉为“电影界四大美女”之一,钟楚红和张曼玉也宣布她从音乐界消失。更不用说很早就亮相的有实力的女歌手林忆莲了。那么在1995年至20

  • 看似苦大仇深钟无艳,实则“保湿护肤”赛西施

    历史解密编辑:《买手客buyerkey》标签:面霜,洁面,精华液,护肤品,钟无艳,赛西施,保湿护肤

    这两天看新闻,欧洲竟然挖出了一罐2000年前的古罗马遗物,科学家们一开始以为是动物油脂做饭用的,结果研究来研究去发现这货竟然是用动物脂肪和淀粉铅混合做成的“面霜”。就像很多时尚单品一开始诞生并不是给女人用的,面霜发明出来也是为了给古罗马战士攻打干旱的东欧时用的。这可巧了,别说2000年前欧洲有多干,

  • “钟无艳”郑秀文罕见出镜,身材火辣曲线完美,如今49岁依旧迷人

    历史解密编辑:聚合大娱标签:郑秀文,许志安,娱乐圈,梁家辉

    多数人都拥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机会,都有可能做到未曾梦想的事情。——戴尔·卡耐基郑秀文当年也是很火的,开了很多场演唱会,也给大家留下了很多经典歌曲,《眉飞色舞》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当年也是火遍全网。郑秀文不仅歌唱的好,她的戏也演的很不错,之前也出演过一些角色,尤其是当年演“钟无艳”的时候,灵气十足。

  • 齐宣王为什么要娶40岁的丑女钟无艳?钟无艳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齐宣王,钟无艳,钟离春,齐国,丑女,黄帝

    钟无艳向齐宣王自荐枕席,齐宣王见她不仅长得奇丑无比,而且年过四旬,就问“我凭什么娶你?”没想到钟无艳一番话,让齐宣王果断杀死原本王后,娶了钟无艳为王后。自荐枕席战国时期,齐国出了一位比较有名的国君,算不上一代明君,可是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比如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就是在齐宣王时期。公元前312

  • 《钟无艳》:男女关系,总有一种是“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历史解密编辑:蟹黄堡论探标签:钟无艳,夏迎春,有事钟无艳,薇薇,齐宣王,恋人

    01重刷《钟无艳》之后,对“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有了更深刻地理解,这句俗语从古至今,形容某些男女关系,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钟无艳和夏迎春两位都是虚构的历史女性,只不过两个人被迫成为情敌。前者丑而有才,后者美而无能。故事中讲述的是她们同为战国时期齐宣王身边的女人,但是两人生来相貌有着天差地别之分。

  • 《理想之城》赵显坤的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历史解密编辑:琪琪谈故事标签:赵显坤,理想之城,夏迎春,有事钟无艳,钟无艳

    看完《理想之城》赵显坤与汪炀、汪明宇两人之间的关系,让我想到了一个二战时期犹太人的故事。二战时期,老父亲让两个儿子逃命。两个儿子对去找什么人帮助产生了分歧。哥哥去找了他们曾经帮助过的人,结果哥哥被出卖丢了性命。弟弟去找了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躲过了一劫。如果说,人都是有两面性的,赵显坤在遇到问题时的两

  • 中国四大丑女之一的钟无艳,长得到底有多丑?她为何能当上王后?

    历史解密编辑:聞學天史标签:丑女,齐国,秦国,钟无艳,齐宣王,钟离春,烽火戏诸侯

    钟无艳名列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由于她“黝黑”的肤色,以至于有人怀疑她不是纯种的中国人,这样一个长着异国肤色的丑陋女子,自然是很难被当地的齐国男子们接受,所以钟离姑娘一直到四十多岁还是单身,成了超级剩女。那么后来她又是如何当王后的?虽奇丑无比,但文武双全钟无艳是战国时期的齐国人,也有人叫她钟离春,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