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那些年寸土不争的燕国人,那些年担惊受怕的燕桓侯

那些年寸土不争的燕国人,那些年担惊受怕的燕桓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莹子小趣 访问量:3391 更新时间:2023/12/10 3:17:48

燕宣侯以来,燕国的国力似有衰退,对周边如山戎、孤竹等族群的威慑力大为削弱。燕穆侯、燕宣侯大概都曾主动诸侯国们请求政治庇护,可见燕国当时所属区域是呈现收缩策略的。

公元前771年的镐京之乱而后,整个天下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其中又以北方的戎狄部族和南方的蛮夷部族为最强,但这些部族处于边缘地带,而且长期处于多部落族群分散而居,其在军事上的凝聚力就大大的逊色于诸侯列国。

当时的周天子东迁而后,列国诸侯们对于失衡的格局并没有找到良好的处理办法,众多诸侯内心的不安全感就演化成为疆土的纷争和掠夺,燕国推行保守政策或跟此有关。

凡事皆为此消彼长,戎狄部族当年曾经攻破周天子的都城,对周人而言戎狄可能被认为是“戎祸”。而燕国数百年低调发展而后,由于地处相对偏远,又是长期与戎狄杂居,可能多少年间就与戎狄之间产生过诸多冲突。

作为诸侯列国们的北大门,燕国人对戎狄之感情相对要复杂得多,即惧其偷袭,又要与之共存,燕国人对戎狄的恨,可能要比其他诸侯要弱得多。而且在镐京之乱后的百余年间,诸侯列国们极少与戎狄产生规模化战争,这即让戎狄部族赢得了宝贵的生存时间,与燕国的保守不同,这段时间戎狄部族的发展可能是更为迅猛,燕国正是感受到这种变化,才会逐渐加强与列国的外交联络。

燕国最早的都城是在今天北京的西南地区,跟其他诸侯国不同的是,燕国人始终缺乏安全感,就是对都城的所在地也存在疑虑,自建国之时就没有完全集中所有精力建设一座都城,而是分散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去建设更多城池,大约是在春秋时代燕国至少就有了几座比较像样的城池,如最早的都城蓟丘,其后的都城良乡窦店,再而后则是临易。

燕桓侯有关系的就是这座临易都城。燕国的主体区域位于太行山、燕山以东的区域,而在这些山地之上,往往活跃着大量戎狄部族。在两座山脉的这个区域以西,就有当年黄帝蚩尤大战的逐鹿之地,可见这里本身在当年就是异族人活跃的区域,作为外来者的燕国人,数百年间也无法彻底征服他们,反而是常常受到山戎族群的侵扰,山戎族群甚至无视燕国直接绕过燕国地界侵扰齐国。

《史记》载:“宣侯十三年卒,子桓侯立。桓侯七年卒,子庄公立”,《世本》载:“桓侯徙临易”,燕桓侯对戎狄部族的抵抗能力显然是持续削弱的,只是燕桓侯可能就连抵抗戎狄的半点儿信心也没有,面对突袭而来的戎狄族群,直接就是选择了迁徙都城以避“戎祸”,燕桓侯的这种忧虑之心贯穿于其执政期间。跟众多燕国先祖执政时间都较长的情况相比,燕桓侯的执政时间相当的短暂,大约也就在六年左右时间就驾鹤西去,期间还包括了迁徙都城如此重大的政治事件。

燕桓侯一生之中所做过的最为重大的事情,即是这次迁徙都城。而这座临易城,后来又成为了燕国后代国君的重要城池。燕桓侯时代的中原,齐鲁郑卫等国正致力于稳固郑庄公而后的乱局,列国们都还在努力的试图完成政治的稳固。谁又能帮助北方的燕国呢?燕桓侯无力,诸侯们也很无力。

更多文章

  • 身为秦相又是秦王政姻亲的昌平君,为什么选择叛秦成为末代楚王?

    历史解密编辑:告诉航海家标签:秦王政,昌平君,楚王,嬴政,秦国,秦王,秦昭襄王,秦相,周朝,先秦,春秋战国

    昌平君是秦王政亲政后极为重要的人物,不但是封君,而且高居相国之位,还与秦王政有两重亲戚关系。可以说,昌平君位高权重,尊贵之极。然而,昌平君最后还是选择叛秦归楚,在明知楚国已经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接手了楚国,与楚国大将项燕一起抵抗秦国到了最后一刻。为什么身为秦相,又是秦王政姻亲的昌平君,要选择叛秦成为末

  • 楚国末代楚王芈启:秦国的昌平君,秦昭襄王的外孙,秦始皇的表叔

    历史解密编辑:校草不咋帅标签:嬴政,秦昭,楚国,秦国,昌平君,秦王

    楚考烈王熊完在位25年,前238年去世之后,其四个儿子先后都当上了楚王,分别是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负刍和楚王启,其中楚王启的一生经历颇为传奇,今天就来说一说楚国末代楚王芈启:秦国的昌平君,秦昭襄王的外孙,秦始皇的表叔。战国时期列国有质子于他国的惯例,楚国也不例外,比如楚顷襄王先后质子于秦国和齐国,其

  • 谁是昌平君?秦国丞相,也是末代楚王,找到他的真名用了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昌平君,丞相,秦国,嬴政,吕不韦

    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存在着诸多至今都无法解释的疑点。秦始皇陵作为中国第一座规模庞大的陵墓,迄今为止都无人敢挖掘。它把秦朝的所有神秘都一同深埋在了地下。两千年过去了,秦王朝还是那样能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关于它有很多的记载,有传说也有史实。但我们对其所有的认知都来源于史料记载或者墓葬挖掘之

  • 神秘的昌平君:秦国丞相,末代楚王,真名在2000多年后才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明鉴标签:昌平君,秦国丞相,秦国,嬴政,王翦,秦军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秦朝是一个让大家都充满了感慨的时代,一方面它一扫六国,统一全国,第一次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但是另一方面它又做出了不少为百姓所抗拒的事情,所以二世而亡。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在那个时代,除了有秦始皇、李斯这样的名人,还有着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这个

  • 楚幽王并非春申君黄歇所生,这个谎言是楚王负刍为争夺王位而编造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黄歇,楚王,楚幽王,春申君,秦国,嬴政,楚王负刍,周朝,先秦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积累了大量的历史典故。有的典故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故事,也有的典故是因种种原因而诞生的历史谎言。战国时楚国宰相李园利用春申君黄歇移花接木生下楚幽王的故事便是其中的典型,而这个故事一度被认为是真实的,数千年来的各种典籍中广为流传,甚至连司马迁的《史记》也对其进行了收录。然而翻开当时

  • 楚幽王墓挖出一对“双胞胎”,各有铭文39字,却证实了曾国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帝王霸朱标签:铭文,古国,墓葬,周朝,先秦,楚幽王,曾侯乙,青铜器,考古专家

    说起曾国,那是存在于3000年前的神秘古国,或许由于存在的历史过于的短暂,为此历史上对曾国的记载那是几乎没有的,可是后来曾侯乙墓的出土无疑是打破了这个局面,也直接证明了这个神秘的3000年古国是确实存在的。可是其实早在40年前的时候,民国考古队就意外发现了曾国的痕迹,虽然说比不上曾侯乙墓那么的大张旗

  • 楚考烈王是怎么成功继位的?装扮成车夫,混出秦国,假称生病!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黄歇,秦国,春申君,齐国,信陵君,楚国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讲谈到,有了范睢的运筹帷幄,秦国一路狂飙突进,而就在这个时间里,楚顷襄王忽然病危了。按照惯例,这种时候就要做好太子继位的准备,但问题是,楚国太子没在楚国。时间需要追溯到9年前,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年).《资治通鉴》的第一条记载就是楚

  • 楚考烈王无儿子,很着急,黄歇巧用移花接木之术“送”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黄歇,楚考烈,春申君,秦王,秦国,李园

    战国时期有四大公子。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皆在当时名噪一声,他们牢牢把持着本国的朝政,以致臣民只知有君,不知有王。所以就君臣之礼而言,这些旧贵族的公子哥也并不能被称之为君子,当然信陵君或许是个例外,这里暂不表。就政治体系而言,这些养数千门客的贵族公子哥,其

  • 楚考烈王有四个儿子,在他去世后,这四个人相继为楚王!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楚考烈,春申君,昌平君,秦国,黄歇,王翦

    在战国后期,楚考烈王是一位比较著名的君主。楚考烈王(公元前290年-公元前238年),芈姓,熊氏,名完(《史记》作元),战国时期楚国君主,楚顷襄王之子,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38年在位,共25年。《战国策》、《史记》记载: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对此非常忧虑。后来春申君采纳赵国人李园的建议,娶李园

  • 《大秦赋》之楚考烈王:救赵国,退秦军,灭鲁国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秦军,赵国,秦国,鲁国,白起,先秦,周朝,大秦赋,古装剧,楚考烈王,四大名将

    《大秦赋》是由延艺、顾其铭、强龙、刘永涛执导,李梦、张健编剧,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等人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该剧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故事。虽然《大秦赋》的主角,是秦始皇嬴政等秦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