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湖南人圈子里,曾子剑算小有名气,多次听老乡说他是一个有趣幽默、急公仗义略带“侠气”的人。也经常在朋友圈里看过他写的各种时评文章、产经文章,于是萌生了要见面的念头。
待到第一次接触他,是在编辑部,给他递了烟,才开始打量他。他的头发造型有点酷酷的感觉,身材不高,典型的南方小男人,其貌不扬,但却实是浓眉大眼,眼神中有英气的光芒,脸上阳光灿烂,自带与人相处的温暖与真诚。
在饭局上,他给人敬酒,从尊长敬起,从大到小,而且必须保证自己的酒杯在对方酒杯的下方,两杯轻碰,然后一饮而尽,尽显豪爽之风。
他告诉我,其实他本身不怎么爱喝酒,酒量也不大,而且他肝不好,喝酒只有坏处,没有益处。
只不过就如认识他的人所评价,就是一股“侠气”:怕啥,能一下子喝死还是怎么的,他就是这样希望将朋友们招待好,希望每个人都能尽兴而归,他就是这样的人。
我对曾子剑说,您平时写这写那的,请允许我也来写写您。
曾子剑就连忙摆手,使不得,我一北漂中年,又不是世俗意义的成功者,无功无名亦无钱,惭愧得很,没有任何好写的。
通过采访,发现还真能与他结下不解之缘。
同为湖南老乡, 我是邵东人,他是祁东人,两县接壤,亲近感油然而生。
说起祁东县,那可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隶属于湖南省衡阳市,这里被誉为和平年代的将军之乡,将军级别人数达14人之多;新中国成立以来,从该县培养及走出的两院院士,省部、厅局级干部、处级干部多达近两千人;祁东县又是全国知名的黄花菜之乡。祁东人素以“会读书、会当兵,会经商”而闻名天下,并形成了“包容含蓄、顽强拼搏、与人为善”的黄花菜精神,或许就是以这种精神,百万祁东人民既有南方人的心思细腻,又有北方人的豪气干云。
曾子剑出生于祁东西部农村,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地地道道摘黄花菜长大的。难怪读他的几篇关于家乡、关于黄花菜的文章,诸如《人道黄花美》、《渴望总书记也到祁东来看黄花》、《祁东县,岂止是黄花之乡》、《神舟13号飞船上天了,黄花菜也“火”上了天》等,文字情真意切,令人动容,阅读量与传播量巨大,充分表达了这个曾经摘黄花菜的少年挚朴的家乡情怀。
中学时候,曾子剑疯狂地爱上了文学,及高中毕业时,就已在三十余家中学生报刊与杂志上发表了作文与诗歌。其中发表在《全国优秀作文选》的诗歌《山村姑娘》,发表在《东方少年》的诗歌《蝉鸣》在中学生群体中颇有影响。
在语文老师雷莅、团支部书记邹兴宏老师及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曾子剑拿到了那个年代第一笔“天使投资”,由学校出钱,曾子剑创办了激光胶印的文学社报《乡野风》,担任执行主编,成为了当年的校园文坛小有名气的学生,传达室的老师经常捧着一摞厚厚的读者来信来稿,曾子剑处理得乐此不疲。
不知道热爱文学的人是否有个通病,那就是文史成绩好,数理化基本很差。
曾子剑告诉我他从小就数学不行,感性思维能力强,数理思维差得一塌糊涂。再加上一门心思放在文学上,高考的时候,那时候已经是标准试卷,胡乱填一下ABCD答案,150分的数学估计考不了几十分,上大学肯定是没门的。
没办法,只能曲线救国,读了一个中文自考大专。
毕业后踏入职场,湖南人去往珠三角打工的居多,曾子剑也不例外。
2000年—2015年长达15年的时光里,曾子剑历任广州大新光电珠宝公司企业文宣总监,南方都市报广深佛公司媒介策划,广州真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服务企业与品牌。
做来做去,始终坚持在是跟文字、跟宣传、跟策划、跟推广有关的工作,这也使曾子剑在传媒行业历练越来越深,对传播营销越来越有深刻的理解。
到北京来工作更是机缘巧合,曾子剑表示,当年在校园文坛“混”时,同为祁东人的曾高飞才是那个时候真正的“大腕”。曾高飞是他的高中校友,亦师亦友亦兄长,中学生时代就出版了诗集与小说著作,对自己指导与关照良多。后来曾高飞一直在中央媒体工作,现在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作家、产经观察家,评论家。
2015年底,就是蒙当年的这位兄长相邀,曾子剑来了北京发展。
促使曾子剑来北京的,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插曲缘由。曾子剑在访问中对我说,因为艺术类高考不要考数学,所以高中毕业那年时,曾子剑还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的编导专业,来京考试,租了朝阳劲松一招待所的楼道加床,呆了一个月,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人到中年,才来北京北漂,似乎是为了寻求某种慰藉与机遇吧,很理解曾子剑这种心境。
来北京之后,曾子剑先后担任北京迪卡思文化传播公司副总、核心价值发现者《发现》网编辑部主任,先后服务了众多跨国企业、知名民企,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快消品牌等。
说起传播与营销,曾子剑神采飞扬,手舞足蹈的在受访中表示说:随着媒体生态的革新、技术的进步,作为所谓的“资深”媒体人,自己也在“迭代”,并不是大家认为传统意义上搞宣传、搞公关、搞推广的,新媒体与(移动)互联网传播营销也是他们时刻研究与更新的课题。作为业内资深媒体人、曾子剑正在努力使自己向策划、品牌传播推广、网络营销导流领域专家型看齐与深耕。
如何让传播一步到达,如何将销售一步到位,真正为企业、品牌、IP成长、增长、转化赋能,曾子剑筹划创办的商报头条传媒科技融合了传播推广+销售转化合二为一的全链路“传“”销”体系正在紧锣密鼓的搭建中,目前已接触多家投资机构商洽落地。接下来就是找懂互联网产品的人员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找技术人员具体开发了。
“写人间不平事,为弱者作不平鸣“。
采访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了解曾子剑,我翻看了他的朋友圈内容,而这一句话像座右铭似的多次出现,并附有他为别人维权的文章。诸如《闫X无故被控蒙冤入狱,私有财产划拨不知所终?》、《长生生物,我送你一幅“长生”》、《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被曝虚假招生,违规办学,家长投诉无门》、《经营多年的酒店竟然是非法建筑,合约的背后竟然是欺诈?》等等,无一不是文笔犀利辛辣,嘻笑怒骂,看了使人掩卷沉思。
他用笔来关心社会、关心民生,关心国家。我问曾子剑为什么经常冒着被404的风险来写作。
曾子剑笑着说,本人身体孱弱,打架肯定不是别人的对手。父亲是个乡村读书人,经常教导他说“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所以长大“混”社会了,没钱没权没力气,只能靠文章来帮弱者发声了。
闻言莞尔之余,内心为他点赞。
或许曾子剑身上的“侠气”就是这样来的吧。
迄今为止,曾子剑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与网络上发表、新闻、散文、诗歌、通讯、小说、产财经评论等各类作品百余件。并定期推送《子剑说》时事评论文章、产财经观察文章,在互联网人群、商界中初具影响力。其个人新闻评论散文集《看鉴》、个人诗集《野风》即将结集出版。
来京工作之余,在前辈与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跟在京湖南祁东老乡一道,曾子剑满腔热情地参与北京祁东企业商会的筹建工作,2019年初成功获北京市民政局颁牌成立。参与商会各项活动、服务在京乡亲、整合资源,为家乡招引资吆喝、迎接每年进京的家乡新生,曾子剑忙的不亦乐乎;身在北京,情系桑梓,初心不改。在会员的推举下当先后当选为商会副秘书长、秘书长,秘书处工作受到了众多商界同仁及在京乡亲的好评。
文章写完,给曾子剑看了一眼。曾子剑认为过奖与谬赞,连呼不敢当。直言自己只不过作为一介北漂中年,尚在努力挣扎与活着,养家糊口,哪有文字上写得这么美好,不过就是一个勉强维持生活的中年人,混在北京,仅此而已。
是的,诚哉斯言,现实中北漂生涯没有那么轻松,不同的出生,不同的家世,不同的生活,造就不同的人,这个我们无法决定;我们只有忍受一切的屈辱,一切的痛苦,并每天抱有翻身的希望。
正如曾子剑在自己文章中写道,这里是北京,繁华又颓废、热闹又冷清。
我就在想,一个赤子之心的人,一个朴素知礼的人,一个尊重他人的人,一个自带真诚的人,命运一定会垂青他。
祝福所有在北京奋斗的人们!
采写|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