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武公首创郡县制,王位传弟不传子留下美谈

秦武公首创郡县制,王位传弟不传子留下美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1263 更新时间:2023/12/7 14:22:30

本文已加入区块链原创全网维权,无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上回章节我们说到秦武公设计把祸乱朝政的三位辅佐大臣诛灭三族后,秦国上下一片叫好之声,被弗忌等三人把持朝政近二十年的秦国天空终于迎来了一片朝阳,秦武公把三人宗亲近千余人全部枭首示众以后,又大刀阔斧将他们的追随者和作恶者都绳之以法。那么,在秦武公继位二十年里,他是怎样把一个频临绝境的秦国带向繁荣中兴的呢?

大秦帝国历史上,如果没有战功就不能算是有贡献的人,这是西秦人在痛苦求索中得出的结论,所以他们不断地向东拓展领土,向西打击西戎开辟新的根据地。但秦武公却是秦国历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有创新精神的国君,虽然他开创了活人殉葬的先例,但并不能否定他挽救秦国于危难之中的功绩。

功过分明,整治朝纲。本来,秦武公是弗忌、威垒和三父三个顾命大臣拥立登基的,他应该感激才对。但是,秦武公继位时虽然只有十五六岁,心里却跟大人一样明辨是非,他从弟弟秦出子的死,完全看清了这三个人的真面目。不除掉这三人,朝政永远都不会落到他手上,所以,秦武公上任前两年一直隐忍不发,偷偷培养了一大批武士和谋臣。

由于这三人占据朝政时间太久,又是秦文公亲自安排的顾命大臣,他们的势力在秦国上下已经根深蒂固了。这一点,秦武公从王姬夺权之争的下场中已经看出他们的厉害,所以,在一切准备妥当的第三年,秦武公也在讨伐西戎中获得了军队的支持,他才设计将三人一网打尽。而后又密不外宣,迅速对他们的追随者进行抓捕,最后才召开宣判大会公布罪状,诛灭三族。

可以说,秦武公这一系列的举动根本想不出是一个少年所为,因为历史上有很多因夺权而失败的先例,从这一点就能看出,秦武公是个做事稳重,善于谋划全局的人。

开疆拓土,改革创新。扫除了朝政内外障碍,秦武公把眼光放在先祖制订的东征西伐国策上。虽然从秦文公开始,接连几代人对西戎的打击一直没有间断,但都是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状态,所以,大部分的西戎领土又物归原主。而这一时期,中原各诸侯国的发展已经领先秦国好几个朝代,加上紧挨秦国的晋国发展迅速,成了横在秦国东进路上的一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秦武公想要突出重围,也是件很苦恼的事。

但秦武公英雄出少年,他向东把领地拓展到了华山脚下,向西收复两个西戎小国,为了改变秦军撤走后地盘又回归西戎的历史,他创新出设立郡县制的管理制度,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设县制度的历史先河。这一制度的好处就是,郡县的县长直接归秦武公管辖,他的职责是全面负责所在县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方面面,直接对国君负责,这是中国最早的有明确记载的郡县行政管理体制,也为秦武公直接了解基层状况避免了中间环节。

以史为鉴,公而忘私。秦武公在位二十年,也可能是积劳成疾,身体一直不太好,不到四十岁他就要找接班人了,虽然他有个儿子,但他一直没有立为太子的想法,原因让后世都很敬佩。秦武公认为,他的父亲秦宪公和他的弟弟秦出子,都是因为年少继位惹出了托孤大臣乱政的事来,就他本身也是几经周折才坐上王位。因此,他不想让尚在幼童的儿子重蹈覆辙。

为了好不容易才稳固的大秦江山,也为了儿子小白不再走前辈的老路,秦武公果断把弟弟秦德公找了过来,要把国君之位传给他。当秦德公坚决不受时,秦武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将秦国上下历史和将来可能预见的危害说与他听,秦德公才答应接受。

秦武公传弟不传子的做法,改变了秦国国君世袭的传统,自他以后,秦德公的三个儿子也都是贤者上庸者下,从而造就出了秦穆公称霸春秋的历史功绩。

从上面的历史解读可以看出,秦武公是一个经历三个朝代历史的人,他深知王位不好坐,只有以史为鉴、公而忘私才能治理好大秦帝国。所以,在他继位以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巩固政权和开疆拓土上,正是由于他不把王权占为私有,才给后人留下了王位传弟不传子的美谈。(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史明理,知史悟道,关注岛主说事,了解更多原创历史资讯。

标签: 秦国王位西戎国君周朝先秦秦武公郡县制

更多文章

  • 刘邦夺魏王豹之妻薄姬,真的是因为薄姬“当生天子”?真相更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刘邦,王豹,薄姬,魏王豹,生天子,吕雉

    刘邦跟曹操一样,对女人不挑剔,只要姿色说得过去就行。他连女婿的女人都能享用,何况一个战俘的女人。只是魏王豹的女人不一样,其中有个被预言会生天子的奇女子,刘邦即兴而上,一发子弹命中目标,生了个儿子,此子果然当上了皇帝。故事的结尾,我会故意“跑题”,顺着它再给您揭示一段,远比故事本身还要精彩的真相。魏王

  • 刘邦为什么要宠幸魏王豹的宠妾?这件事对历史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尘埃未浅标签:项羽,秦国,薄姬,韩信,魏豹,汉朝,先秦,周朝,魏王豹,汉高祖刘邦

    秦朝末年,随着陈胜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秦的帷幕就此拉开,各路野心家、政治家、原六国残存贵族纷纷登上了历史舞台,魏王豹就是其中之一。魏王豹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宗室子弟,原本可以安稳地享受荣华富贵,结果秦国的虎狼之师把他的安稳贵族生活梦打碎,成为了一个亡国之人,魏豹内心里是恨透了秦国,但是先前的

  • 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这件事巧合之下,改变了汉朝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君悦的生活标签:刘邦,王豹,魏王豹,薄姬,吕雉,刘恒

    这是文章头部好色有理,刘邦这个老小子,贪财好色,没想到自己这个毛病,不但没给自己带来灾难,反倒是救了自己的江山。刘邦这个人,是个标准的小混混,要不是秦朝突然统一了全国,需要大量的人来充实地方政权,刘邦是绝不可能当上亭长的。在这个岗位上,正好是显露出刘邦的本色,吃吃喝喝,缉拿盗贼,手底下有一帮小兄弟跟

  • 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 这件事带来怎样的历史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大刘与美食标签:刘邦,王豹,魏王豹,薄姬,吕雉,刘恒

    二千多年前,三个漂亮的少女成为好闺蜜。她们三人相互约誓,将来如果哪个富贵了,千万不要忘记同伴好友。一个美好的约誓,改变了一个女子的命运,进而影响了一个王朝的兴衰。这三个女孩中有一个姓薄,她的母亲叫魏大妈。魏大妈出身魏国王室,与一个姓薄的男人私通,生下了她。这个姓薄的男人太薄幸,与魏大妈生下这个女孩后

  • 反秦先锋魏王豹,何以活成了笑话?想当然害死人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刘邦,项羽,薄姬,章邯,魏豹,魏王豹

    魏豹是战国魏景愍王之子,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魏豹加入了反秦武装,因为战功被项羽封为西魏王。楚汉战争爆发后,魏豹脑子短路,屡屡发生判断失误,先背项羽投刘邦,后又叛刘邦自主创业,结果被刘邦打败俘虏,最后被杀,连老婆都成了别人的财产。相对于楚汉战争期间,轰轰烈烈的各大诸侯王,魏豹把自己活成了笑谈。本来可以

  • 魏王豹的小妾被刘邦冷落一年多,是何原因被临幸,生下完美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邦,魏王豹,薄姬,吕雉,魏国

    刘邦虽然爱江山也爱美人,但他临幸的薄姬长得并不十分出色,还是个二婚女,她是魏王豹的小妾。刘邦能宠幸她,不仅是因薄姬两个闺蜜的无意搭桥,最主要的是薄姬说的一句话。刘邦对薄姬唯一的一次宠幸,让她生下大汉最完美的帝王汉文帝刘恒,母仪天下。一、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1、薄姬从小经历苦难,造就适应恶劣环

  • 薄姬是魏王豹的宠妾,却跟刘邦生了个儿子,还培养成为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纯良的大叔标签:薄姬,魏王豹,刘邦,刘恒,吕雉,魏国

    薄姬是魏王豹的宠妾,却跟刘邦生了个儿子,还培养成为千古一帝落日半海2022-06-2711:08广东关注“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薄姬薄姬不与他人争高下,只钻研好自己的事情,让她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生为女人,她已经享受到了至高的荣誉,丈夫没有给她的,儿子统统都给了她。丈夫没能给她的爱,儿

  • 刘邦临幸魏王豹的宠妾,生下汉文帝,改变了汉朝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邦,王豹,魏王豹,刘恒,薄姬,吕雉,汉文帝,魏豹,国防政策,中国古文献

    刘邦临幸魏王豹的宠妾薄姬,看似是机缘巧合,实乃命中注定。在薄姬还是魏王豹的女人的时候,相士就说她面相不凡,将来必生下天子。结果,在刘邦的一夜宠幸之下,薄姬就顺利生下了刘恒。也幸亏有了刘恒,在吕雉报复后宫的时候,刘邦的后代江山得以延续。薄姬是吴郡人,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姑娘。她有着南方女子与生俱来的古典

  • 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宠妾?巧合之下,改变了汉朝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刘邦,王豹,魏王豹,吕雉,薄姬,项羽

    俗话说想要知道一个男人是否好色,方法很简单,只要看他鼻孔出不出气就可以了。尽管这样的说法有些夸大,但就中国古人给出的答案而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也算是人类的本性之一。只不过,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都因美色而耽误了自己原本应有的大好前程。正因如此,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叫做:美人乡是英雄冢。汉高祖刘邦,

  • 刘邦为何要临幸魏王豹的姬妾?这件事带来怎样的历史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刘邦,王豹,薄姬,魏国,魏王,周亚夫,周勃,魏王豹,魏豹,周朝,先秦,汉朝

    魏豹还是天真了,他以为许负说他的女人生的孩子将来能做天子,那他这个孩子的父亲肯定就是一个王朝的建立者。他哪里想到,他的女人薄姬确实生了一个天子,但天子的父亲压根就不是魏豹。说起来许负这个秦末汉初相当有名气的女相士,出生的时候就自带祥瑞,后来无论是相面还是预言,几乎都应验了,其他的不说,其中有两个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