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有很多''三国神将'',比如陈到、马谡、柳隐,还有本文要提到的戏志才。这个是带有一些调侃味道的,因为戏志才等人在史料中的记载并不算特别详细,成绩也不算太辉煌,却由于各种原因成为后人眼中的奇才。
像陈到、马谡、罗宪、柳隐多多少少还有一些具体事迹,也有过高光表现,最离谱的就是戏志才。戏志才在史料中既没有具体表现,也没有个人传记,基本上就是''江湖只有哥的传说''的状态。那么戏志才在历史上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形象,又为什么成为''网红''呢?
戏志才的史料记载
戏志才的史料记载,已经不能用匮乏来形容,简直就是贫瘠。在《三国志》、《后汉书》这种正史当中没有个人传记,甚至连个豆腐块的小传的都没有;也没有地方志(关于柳隐的大部分资料就是在《华阳国志》中找到)或者别传给他吹嘘,在其他人的传记当中可能会提到戏志才的名字,不过大多数也仅仅是个名字而已。小编把找到的史料记载分列在下面: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
《彧别传》:''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彧荐嘉。''
《后汉书·荀彧传》:''及钟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戏志才等,皆称其举。''
从上述的内容来看,基本上能够捋清一个简单的脉络:荀彧在加入曹操集团初期向曹操推荐戏志才,戏志才作为谋士深得曹操器重,但是不幸早逝。曹操再向荀彧寻求人才,于是郭嘉被荀彧推荐给曹操。除此以外几乎没有其他信息。戏志才在史料上出现也是为了印证荀彧的识人之明,作为荀彧的陪衬。
戏志才在历史上的形象
戏志才的史料如此贫瘠,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根据有限的史料对戏志才的历史形象进行一个大概的推测,也算是对得起他''网红''谋士的身份。
戏志才的出身
戏志才的出身,在史料中没有详细的说法。有很多人认为戏志才包括后来的郭嘉是寒门出身,小编也不知道这种说法从何而来。只知道郭嘉所在的颍川郡有一个法学世家——颍川郭氏,郭嘉在年少时期能够''交结英隽,不与俗接'',二十七岁辟为三公府掾,大概率不是所谓的寒门子弟。
郭嘉好歹有郭躬勉强往上面靠一靠,戏志才确实没有找到戏姓的大人物,《三国志集解》中提到东汉末年有个名士叫戏子然,可惜也不是颍川郡人,而是青州北海人。虽然戏志才在史料记载中无根无蒂,但也未必是寒门出身。我们看史料中记载的荀彧给曹操推荐的这些人物:郭嘉、荀攸、钟繇、陈群、司马懿、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严象、韦康,大部分都是世家望族、官宦子弟、名士豪强,以此类推的话戏志才大概率也不是寒门出身。
戏志才加入曹操集团的时间
戏志才加入曹操集团的具体时间难以判断,大概的时间段还是比较容易推测的,因为有荀彧和郭嘉两个''坐标''。戏志才投奔曹操和去世都是在这两个''坐标''之中。根据《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中的记载,荀彧在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脱离袁绍加入曹操。
郭嘉加入曹操集团的时间比较模糊,因为《郭嘉传》没有明确记载。《郭嘉传》引注的《傅子》中提到郭嘉提出《十胜十败论》,背景是袁绍因为曹操控制汉天子对曹操心生不满,两家出现裂痕,按《荀彧传》的记载,时间是曹操在''宛城之战''之后,也就是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也就是说郭嘉加入曹操集团最迟在建安二年之前,戏志才作为曹操谋士的时间段就是在初平二年到建安二年之间。
戏志才的表现
从初平二年到建安二年,曹操集团经历了以下几个大事件:击败''黑山军''成为东郡太守;击败青州黄巾成为兖州牧;与袁绍、刘表联盟,击败袁术并且迫使袁术从南阳转移到淮南;两伐徐州;与吕布争夺兖州;迎接汉献帝迁都许县;进行屯田;进攻宛城张绣但是溃败。可以说这段时间内曹操集团的经历相当丰富,但是史料中却没有戏志才参与的详细记载。
戏志才作为曹操非常器重的谋士,尤其有''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的评价,他在曹操创业初期应该是比较活跃,参与过上述的一些事件。之所以没有记载,很可能是因为史料的缺失。事实上《三国志》中不独蜀汉有史料缺失的问题,曹魏、东吴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问题。我们举几个例子:荀彧在临自杀之前,将自己的手稿全部焚毁,所以''奇策密谋不得尽闻'';荀攸作为谋主有十二奇策,只有好友钟繇知道。钟繇去世后也失传。戏志才未必不是因为同样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戏志才虽然没有奇策上的表现,却有形貌上的标签。《彧别传》评价戏志才有''负俗之讥'',与郭嘉同样行为放荡、不拘小节。虽然戏志才、郭嘉被评价与世俗相悖,但是在社会动荡、儒家思想受到冲击的社会背景下,这种情况也并不罕见。
戏志才为什么成为''网红''
戏志才为什么会成为''网红''呢?第一个原因反而是因为史料缺失,既让戏志才成为一个冷门人物,又给他大片的想象空间。戏志才是历史上的冷门人物,将他塑造成网红,符合人们标新立异的口味,同理还有《三国志》中仅有一个豆腐块的陈到;而想象空间配合''筹画士''、''以智策举之''的评价,让戏志才立于不败之地。
史料缺失只是前提条件,戏志才能够收获后世殊荣的最大原因还是因为与其他名人绑定,就是荀彧、郭嘉、曹操。荀彧是东汉尚书令,在前期与曹操的关系就像诸葛亮与刘备,后期因为反对曹操进位魏公被逼自杀,悲剧式的结局给他吸引了更多的人气。
郭嘉在史料记载中几乎算无遗策,尤其在''官渡之战''中预测孙策死于刺客之手简直神乎其神(虽然蜀汉张嶷也有类似的预测,但却没有郭嘉这么赶巧),''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种莫名其妙的网络流行语更是给郭嘉赚足了噱头。被荀彧推荐给曹操;作为郭嘉的老前辈;获得曹操的认可,戏志才蹭了三个大佬的热度,他能够成为''网红''也就不难理解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