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陈琳奉袁绍之令,写檄文大骂曹操祖宗三代,气得曹操头疼病都好了。后来袁绍兵败,陈琳被曹操抓获,曹操责问陈琳为什么骂自己的长辈?陈琳回答后,曹操笑道:“佩服你!”
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汉灵帝时期,他担任国舅、大将军何进的主簿。
汉灵帝去世后,皇子刘辩继位,因为刘辩才13岁,所以朝廷的大小事务,都是他的母亲何太后,与舅舅何进掌管。
当时,何进想诛杀张让、赵忠、郭胜等扰乱朝纲的十常侍,可是,十常侍到何进的妹妹何太后那里,不住的求情。
何太后、何进本是屠户出身,能有今天的地位,十常侍也曾经帮忙不少,因此,何太后不同意何进诛杀十常侍。
何进是个没主意的人,见何太后不同意,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时,司隶校尉袁绍,出了个足可搅乱天下的计策,他告诉何进:让四方诸侯,率重兵入京师诛杀宦官,那时形势紧迫,由不得何太后不同意了。
当时的主簿陈琳,和典军校尉曹操,都非常反对这个计策。
陈琳很有眼光的向何进说道:大将军如今掌管天下兵马,要诛杀十个宦官,就如同烧红的火炉燎毛发一般简单,只要您一句话,立马就把十常侍解决了,若让各路诸侯率兵入京,到时英雄相聚,各有想法,这正是授人以柄,将来,不但做不成事,反而会生出祸乱的。
陈琳说的话非常对,要诛杀十个宦官,怎能让各路诸侯率兵入京呢?
可惜,何进就是听不进去,他把反对的陈琳、曹操一人骂了一顿。
结果,未等各路诸侯入京,做事拖延、不机密的何进,反被十常侍杀害。
后来,董卓率重兵入了京师,东汉的天下,便出现了不可控的局面。
之后,陈琳曾经的同事袁绍、曹操纷纷起兵,争霸一方。
公元200年,袁绍、曹操各率重兵,展开了你死我活的官渡之战。
当时,陈琳在袁绍手下任文职官员,奉袁绍之令,写了一篇征讨曹操的檄文。
檄文中不仅把曹操骂了一顿,连曹操的祖宗也问候了。
文中,骂曹操的祖父曹腾,是祸害百姓的太监、妖孽。
曹操的父亲曹嵩,原本是个乞丐,后来成了太监曹腾的假儿子,靠着贿赂权贵,在朝廷一路攀升,其实就是个祸乱天下的逆臣。
而曹操这个阉人的后代,能有什么德行,就是个彻头彻尾、喜欢制造灾祸的家伙。
檄文中把曹操骂了一番后,又把袁绍美美的夸了一番。
当时的曹操正患头疼病,吃了多少药也没有治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难受。
见到陈琳骂自己的檄文后,霎时惊出一身冷汗,一会儿就觉得神清气爽,原来,曹操的头疼病都被骂好了。
曹操是又气又喜,气的是骂我就算了,怎么还骂我的祖宗,喜的是头疼病被骂好了,这回,可以组织兵马,一心一意的和袁绍决战了。
曹操脑袋清醒后问侍卫:这檄文是谁写的?
侍卫告诉他是陈琳,曹操当即感叹道:陈琳的檄文写得虽好,可惜,袁绍的武略不济啊!
确实,袁绍的军事才干,真的无法与曹操相比,官渡之战相持一年多后,曹操以少胜多,将袁绍一举击溃。
此战,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袁绍兵败身亡后,陈琳追随袁绍的儿子袁尚,驻守在邺城。
后来,曹操攻破邺城,陈琳被俘投降。
曹操看着这个曾经骂过自己祖宗三代的人,不禁怒道:当初你为袁绍写檄文,骂我就算了,为何连我的祖宗也骂?他们惹你了吗?你气得我当时的头疼病都好了。
陈琳十分悔恨的说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此时,众人都以为陈琳死路一条,可曹操却放了他,并说道:对你的才华,我还是很佩服的。
之后,曹操任命陈琳为从事。
曹操之所以放过陈琳,首先说陈琳已经真诚的认错了。
其次,陈琳的文章确实写得好。
曹操是一个非常爱人才的人,只要是人才来投奔自己,不管以前有什么恩怨,曹操是都能放下的。
因此,陈琳才保住了一命。
陈琳后来在曹操这里,一直担任文职类的工作,每次由他书写的稿件,曹操看后都会赞叹道:一个字不能加,一个字不能减。
217年,许昌一带爆发瘟疫,陈琳不幸染病去逝。
陈琳作为一名大骂过曹操祖宗三代,后来又投降曹操的文人,结果是染病而死,没有死在曹操的刀下,这种结局也算是不错的。
那么,您对曹操放下恩怨,任用陈琳一事,如何看待呢?欢迎讨论。
素材来源: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