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四大叛将:张辽于禁名不副实,关羽糜芳是叛将还是降将?

三国时期四大叛将:张辽于禁名不副实,关羽糜芳是叛将还是降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 访问量:4961 更新时间:2024/2/13 19:08:05

纵观五千年战争史,最著名的名将莫过于后汉三国时期:《十七史百将》名将十三人,七十二名将清雍正八年的武庙,还有皇甫嵩和邓小平。艾、张飞、吕蒙、陆抗、张辽、关羽、周瑜、鲁迅、杨祜、王甫等十一人与三国有关。

后汉三国有很多名将,最叛逆的将领投降了。三国人心惶惶,东吴西蜀汉(曹)中原。三国时期,不仅百姓不安,将军也不安。他们换主就像换衣服一样容易,但被俘投降的人却不一定是汉奸。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题目:三国时期四大奸将,张辽、于禁名不副实,关羽、糜芳是叛徒还是投降?

于禁那么有名,为什么连入选三国四大奸的资格都没有?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看降将与汉奸的区别。

读者一定还记得二战时期各国的规定:有的国家规定士兵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口气,有的国家规定弹尽粮绝可以投降,而别国军队的投降请求被拒绝了,还有他们狂暴地进攻,直到对手让自己投降。

看来,在全力拼杀,内外缺粮,无援军的情况下,投降也不是不能接受的。数以万计甚至数百万的战俘就是这样过来的,但有些国家却称他们为俘虏,却刻意抹去他们是如何俘虏的:他们是在白刃战中被俘,还是自愿放下手中的战俘?武器并停止抵抗?

以上问题,读者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这点我就不用多说了。但我们必须清楚一件事:投降后被关进俘虏营,和投降后转枪杀掉原来的战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叛徒。

如此解释,读者便明白于禁为何没有资格被选为三国四大奸臣了:他投降后一直被软禁在狱中。与其说是汉奸,不如说是投降将军,说白了,他是个高级战俘。

三国投降的将领不计其数。金乐文谦也易主,其中张辽和张文元易主最多,其次是黄忠和黄汉升。

我们今天说的是三国正史的汉奸,依据自然是《三国》等史料,而不是《三国平话》和《三国演义》。

三国正史中,张辽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曹操是他的第五任主公,张辽并没有被打败被俘,而是在看到吕布即将打完投降时主动带兵投降,投降后立即被授予大将军衔中郎将关内侯——关羽在为颜良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汉朝寿亭侯,可见曹操在贯彻汉朝军功制度方面还是比较严格的:张辽主动投降的人数,按歼敌人数计算,一千人以上,可封侯;关羽战败被俘,并没有主动与下邳守军一起投降,所以一开始并没有封侯。

张辽虽然换了四个主角,但说他是汉奸似乎并不客观:他从来没有和丁原、何进、董卓翻脸,也没有机会带兵自打吕布以来,既然没有和原来的阵营交手,那叛军将领就无从谈起了。张辽离开吕布,也可以说是为先主丁原报仇。我们可以从《三国志卷十七》中找到蛛丝马迹:张辽先是跟随丁原,他的本职是从事劳动。吕布先跟在丁原身后。职位是主子,张辽和吕布的官职好像就相当于丁原的副官和秘书,应该是平起平坐的。

张辽、于禁只是降将,不是汉奸,那么关羽、糜芳到底是汉奸还是降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杀自家旧主甚至直接斩首自家旧主的四位叛将:论杀主,吕布排名第二,无人敢做第一,因为丁原来丁建阳和董卓、董仲颖都与吕布是父子关系,但都死在了吕布的手上。《三国志》里有记载,如果作者胡说八道,读者可能会觉得反感。

吕布背叛了有父子情的丁原、董卓,杀死了老主子,因此被列为三国四大奸贼之首。大家不会有什么异议,但是马超和马梦琪总不能算是三国的第二个汉奸吧。读《三国志》和《三国志》会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

言情小说颠倒了马腾被杀与马超造反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没有写马超在马腾生前对韩遂说过的话:

“今晁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应弃子以晁为子。”

韩遂是马腾的弑妻仇人,而马腾之所以入朝做官,也是被韩遂打败了。而马超却主动做韩遂的儿子,置父亲马腾和弟弟马修马铁于死地。这种残忍的背叛,恐怕只比吕布略逊一筹。

当马超带着马腾留下的军队与韩遂结盟对抗汉军时(汉军一直由曹操统领),他的父亲马腾还是汉朝九朝的卫尉朝,品级两千士,地位仅次于三公。马超的两个弟弟也是汉朝的都尉风车和骑都尉。如果曹操派钟繇西征马休马帖,就会出现弟弟为官,哥哥为谋反的滑稽局面。

马超与韩遂结盟不久,就陷入曹操、贾诩的反制,与“继父”韩遂背道而驰。马超背着马超与曹操达成密约,是马超自己评判别人。这件事在《三国志》第一卷和第十卷中都有记载。

除了被戏称为“方天画戟刺义父”的吕布,还有真正杀了自己的父亲反“假父”的马超,那些挥刀向原营,投降造反杀曹昂、曹安民、典韦将军张绣——张绣投降造反,造反又投降。自然任性,好下场。不管儿子有没有参加叛乱,曹丕都不会放过他们一家。

张绣对无常的反叛可能是隐藏的,但他是在杀人曹操的长子、侄儿、宠将后来都敢降服曹操,说明他的降服术已经炉火纯青,但最后却丢了自己儿子的性命。

我们已经提到了正史记载的三位造反名将。剩下的一个留给关羽或者糜芳。这是读者的最终结论。 .

在三国正史中,没有关羽降汉不降曹的事,也没有过五关打六将单骑万里的事。徐州下邳与关羽一起被曹操攻陷后,糜竺的妹妹失踪了,甘夫人充当了刘备集团的女主人。这在《三国志》卷三十四《二妃列传》中写得很清楚。

判断关羽是降将还是奸臣,要看他是否帮助曹操打败了刘备,或者说他在斩颜良时是否知道刘备也在袁绍的军队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两军交战,不可能不知道对方的将领是谁。遗憾的是,《三国志》卷六和《后汉书》卷七十四都留下了这样的记载:

”绍渡江,墙延晋南,刘备、文丑前来挑战。 “绍派刘备、文丑前来应战,曹操又将他们击溃,杀了文丑。再与二将交战,绍军大震。”

前面说了,芈夫人可能是被关羽丢到曹营去了,所以芈氏在蜀汉,芈芳和关羽不和。吕蒙攻打荆州,糜芳向东吴投降,荆州卫家属全部牺牲。这也让关羽的军队心灰意冷。 “吴”名声在外,却不能阻止手下纷纷逃走。

芈芳没有杀马忠,逃回刘备大营,像小说中一样被砍死。他比刘备长寿。 223年,糜芳还在带兵为孙权而战:“魏以为蕲春太守数次犯境。 ”

糜芳就读的蕲春与曹魏一战,对手是曹魏,算不上对小舅子刘备的反击,但他投降南郡,造成荆州失守的罪行,是不可饶恕的。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如果说三国四大奸臣的数量一定在关羽和糜芳之间,笔者希望这个恶名属于糜芳,因为他毕竟是刘备的亲家,而且不应该投降,至于关羽杀颜良时是否知道刘备带兵讨伐颜良,这个问题就留给各位读者细说了……

标签: 张辽关羽于禁糜芳曹操刘备

更多文章

  • 长坂坡时,糜芳进谗言:狂怒的张飞几回合能把赵云挑落马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张飞,赵子龙,刘备,长坂坡,曹操,糜芳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中,人们最羡慕的,莫过于当朝的皇上。因为皇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着最大的权利。但并不是所有的皇帝,一开始都是九五之尊。相当一部分的皇帝,一开始都是平民出身,比如三国时期的刘备。他年轻时期就是卖草鞋的,在成名之前被曹操追着打。刘备在被曹操第一次,打

  • 忠心追随刘备20年的糜芳,为何突然投降东吴?他之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刘备,糜芳,关羽,曹操,孙权,东吴

    事实上,糜芳投降东吴后的结局非常凄惨,他在东吴的待遇,远远比不上在蜀汉的待遇!那么问题来了,忠心追随刘备20年的糜芳,又为何突然投降东吴呢?忠心追随刘备麋芳出生于徐州的一个富商家庭,由于他家世代经商,所以非常有钱,据说他家中的仆役,已经达到了上万的规模,可见其财富规模是多么的庞大,放在现在来算,他家

  • 如果糜芳不听傅士仁的话,死守荆州等待关羽回援,关羽会被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关羽,糜芳,傅士仁,吕蒙,徐晃,刘备,麋芳,荆州(古代),汉朝,三国,曹操麾下

    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诸葛亮。诸葛亮在评价关羽,张飞,和马超的时候,认为马超和张飞是属于英布这样一类豪杰,而关羽则比张飞,马超更胜一筹。的确,关羽可以说是汉末蜀汉阵营中为数不多的统帅型武将,他既能带兵打仗,又能杀敌冲锋,是整个汉末时期少

  • 背错锅了?失荆州,关羽占主要责任,糜芳的贪生怕死是次要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关羽,糜芳,刘备,马超,法正,麋芳,汉朝,三国,曹操手下,荆州(古代)

    背错锅了?失荆州,关羽占主要责任,糜芳的贪生怕死是次要责任?首先糜芳是守城,三千人的确不多很难守住。但东吴是白衣过江偷袭的,那么容易聚集几万人?如果聚集几万人这么大动静岂能说不知道,三千人正面厮杀肯定不行,糜芳没那个能耐。但是守城岂能因为自己人少连仗都不打直接投降,难道两军交战比人数吗?朱元璋的侄子

  • 刘备身边的卧底糜芳,一路骗过诸葛亮,坑赵云,害关羽,杀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九天历史记标签:刘备,诸葛亮,赵子龙,关羽,张飞,糜芳,赵云,麋芳,曹操麾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最令人热血滂湃的莫过于三国。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成就了无数的风云人物:乱世奸雄曹操,战力滔天的吕布,智多近妖的诸葛亮,仁者无敌的刘备……刘备能够从一个卖草鞋的,一步一个脚印成就三分天下的伟业,离不开他

  • 如果面对吕蒙白衣渡江,糜芳坚守荆州,关羽还会败走麦城吗?

    历史解密编辑:深度军事标签:吕蒙,关羽,糜芳,荆州,刘备,孙权

    老周摘要: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从荆州出兵北伐,进攻襄阳、樊城。东吴吕蒙趁机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安排留守荆州的糜芳、傅士仁投降,导致关羽的后路被截断,被迫从襄樊前线紧急撤军,结果在途中遭到东吴伏击,兵败麦城。如果糜芳不投降,坚守荆州,关羽还会败走麦城吗?【本号原来关联公众号“老周的深度

  • 糜芳、傅士仁投降东吴,导致关羽兵败被杀,两人最终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糜芳,关羽,刘备,孙权,陶谦,麋芳,汉朝,三国,傅士仁

    记得以前读《三国演义》,最痛心的时刻就是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傅士仁、糜芳投降,害关羽没了退路,败走麦城被杀害。糜芳、傅士仁两人最终下场如何,真的如《三国演义》里那样被刘备凌迟处死了吗?集团元老,不战而降糜芳和傅士仁其实都是很早追随刘备的一批人。傅士仁是幽州广阳郡人,和刘备是同乡,从刘备起兵就一直跟随

  • 糜芳为了刘备拒绝曹操,为何投降东吴?或因“护身符”消失19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文史旅途标签:糜芳,刘备,关羽,袁术,麋芳,汉朝,蜀汉,曹操手下

    糜芳是三国时期刘备手下大将,被大家所熟知的是,他和刘备有姻亲关系,妹妹是刘备夫人啊,而且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糜芳还是南郡太守,最终却投降了孙吴。其实糜芳和傅士仁都是受到了关羽重用的,不然也不会将江陵和公安两座重要城池交个他们,可惜啊,两个并无忠义,加上关羽为人,轻慢两人,导致了最后糜芳傅士仁投吴,荆

  • 孟达降魏封散骑常侍,黄权降魏封车骑将军,糜芳降吴受尽了窝囊气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黄权,糜芳,孟达,孙权,关羽,刘备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与曹操方鏖战,先后击败驻守樊城的曹仁,又水淹七军,生擒了救援樊城的于禁,斩杀大将庞德。战事正酣之时,曹操派人联合孙权,让孙权从关羽背后偷袭,镇守江陵的糜芳和镇守公安的(傅)士仁,因办事不力,被关羽责骂,心生恐惧,便献城投降了孙权。关羽腹背受敌,在曹操和

  • 历史上,关羽北伐襄樊时,为什么会留下糜芳、傅士仁这样的三流将军守大本营?

    历史解密编辑:城南太守标签:关羽,糜芳,傅士仁,刘备,曹操,张飞

    有人问:"历史上,关羽北伐襄樊时,为什么会留下糜芳、傅士仁这样的三流将军守大本营?"糜芳和傅士仁的情况还是不一样的。傅士仁是关羽的部将,他驻屯公安,大概率是关羽的安排。糜芳不是关羽部将。他担任的南郡太守也不是一般的职务。必须要由刘备亲自安排。为啥说南郡太守必须要由刘备亲自安排呢?因为南郡是刘备在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