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主角是在东汉末年名声赫赫的“仙人”于吉。于吉是东汉末年的著名道士,在当时的百姓眼中他就是行走在人间的仙人,声望非常高,可也就是因为他在百姓之间的声望所以最后招来了杀身之祸。
于吉和左慈、南华老仙被后世称为“汉末三仙”,在历史上他是黄老道家的杰出代表人物,被怀疑是道教《太平经》的编著者。在《三国志》中记载:“时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于吉居住在江东地区,也就是东吴,他在当地建造了道观在其中修道,东吴的许多百姓都会去往观内祭拜祈祷。而于吉也经常以“符水”来为百姓治病,颇为神奇,东吴的百姓甚至是官兵将军都十分尊敬他,威望极高。
但是因为他过高的名望让当时的江东之主孙策对其愈发不满。在《三国志》中记载孙策曾在城门楼上和将士宾客聚会,正逢于吉从此路过,街道两旁的人纷纷为其让路对其跪拜,就是楼上的宾客将士也有一大半去楼下迎接于吉。孙策见此大为光火,大声喝止却无人听令。此事过后孙策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感,今天将士可以不顾他的命令去迎接于吉,那明天就可以听着于吉的命令来干掉自己,这老家伙必须铲除,江东不能有这种不稳定的因素。
事实上孙策也是这么做的,当下就把于吉拿下,有人去找孙策之母求救,孙策的母亲吴氏劝孙策于吉先生经常治病救人不应该杀他,但是孙策是这么说的:“此子妖妄,能幻惑众心,远使诸将不复相顾君臣之礼,尽委策下楼拜之,不可不除也。”说白了就是这个人的威望太大了,见到他我的将士都不是我的了,不砍了以后他造我的反怎么办?随后便将其砍了。在《搜神记》中还记载孙策给了于吉一个机会让他求雨,但是最后于吉将雨求来了孙策说:“晴雨乃天地之定数,妖人偶乘其变,你等何得如此祸乱。”然后就砍了。
这件事看起来好像于吉很可怜,没做什么坏事就被孙策给砍了,但要是在当权者角度想的话孙策做的还真没错,自己领地里有一个比你还有威望,说的话比你还管用的人不砍他砍谁。当时孙策砍于吉的时候压力是真的大,自己的将士劝阻,母亲劝阻,百姓也是一片跪地求情。但是谁求情也没用,最后孙策还是砍了。说实话,在封建时代能够对迷信不屑一顾的人还是极少的,在于吉死后众人还为其找了“尸解升天”这种理由。
而且我们返回来想一想于吉治病是以符水,符水真的能救人吗?这一点不得而知,后来孙策中暗箭而死在演义评书中还经常被加上于吉诅咒的原因,不得不感叹迷信害人。
关于于吉就到这里,大家对他的下场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