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灭蜀之战”后,钟会、姜维、卫瓘共同构建的权谋修罗场

“魏灭蜀之战”后,钟会、姜维、卫瓘共同构建的权谋修罗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体验娱乐说 访问量:4126 更新时间:2024/1/15 20:15:34

此座倾危不信人,此身便合去朝廷。

凌云莫道非真醉,直到身亡更未醒。

在魏景元四年(即公元263年),钟会诸葛绪邓艾数路大军伐蜀。钟会攻破汉中,在剑阁与姜维的主力相拒;邓艾则偷渡阴平,轻兵奔袭成都。最后刘禅投降,蜀汉灭亡,钟会、邓艾建立不世奇功。不过后来曹魏内部发生巨大的兵变,邓艾、钟会、姜维都死于这场兵变之中。策划这场兵变的是一个叫做卫瓘的人,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卫瓘这个人,以及“钟会之乱”的首尾始末。

“魏灭蜀之战”后,邓艾和钟会都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在“魏灭蜀之战”中,钟会侵占汉中平原,攻陷阳安关口,深入到剑阁牵制蜀汉的主力;邓艾作为偏军,偷渡阴平、江油、涪城,击败诸葛瞻的援军,逼迫刘禅投降。二人都立下大功,也都开始膨胀起来。也正是因为二人的膨胀,导致后来的覆亡。

失去戒心的邓艾

邓艾的“偷渡阴平”可以说是灭蜀的第一功,有些小骄傲很正常。但他不该得意忘形,以至于失去应有的警惕和自保心理。邓艾消灭蜀汉以后,马上将目光投向东吴。邓艾认为,应该“不战而屈人之兵”,直接想方法让东吴主动归顺。那么邓艾想了什么样的方法呢?

一、休养生息,整修军备

蜀汉灭亡后,长江天堑已经不成问题,接下来就该考虑伐吴的事情。但曹魏刚刚大动刀兵(曹魏伐蜀合“四方之兵十八万”),再打东吴消耗太大。于是邓艾提出“休养生息,整修军备”的建议,在益州留曹魏的陇右兵两万,本土蜀兵两万,进行经济生产;同时制造战船,可以为将来战争做准备,也可以威慑东吴。

《三国志·魏书·邓艾传》:“留陇右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豫顺流之事。”

二、厚待蜀人,收买人心

邓艾提出的另一个建议,就是厚待刘禅以及蜀汉官员,以收买东吴的人心。为此邓艾建议将刘禅留在益州,制度还按照蜀汉原有的制度,蜀汉官员也都进行封拜。等到曹魏恢复过来以后,将刘禅迁徙到扶风,仍然给予超高待遇。邓艾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瓦解东吴君臣的抵抗意志。

《三国志·魏书·邓艾传》:“今宜厚刘禅以致孙休,安士民以来远人。”

《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

邓艾的想法很好,也是忧心国事,但他被巨大的胜利冲昏头脑,失去戒心。一是违抗命令,邓艾本身拥有大功,又厚待蜀人,虽然他收买的是东吴的人心,可蜀人感谢的可是他邓艾啊。在这种情况下,邓艾势必要受到曹魏的实权人物司马昭的猜疑。司马昭命令邓艾:“事当须报,不宜辄行”,猜疑的意思已经很明显,可邓艾偏偏就闻不出来,仍然上书坚持自己的做法。

二是失去了防人之心。小编相信邓艾是没有野心的,但在有野心的人眼中就是一块挡路石。那么谁是有野心的人呢?就是被堵在剑阁吃沙子的钟会。钟会将邓艾给司马昭的上书做了一番修改,使里面的内容变得傲慢无礼;同时又截获毁掉司马昭的回书,自己伪作一封给邓艾。钟会通过这种手段,让司马昭和邓艾之间的矛盾加深,并且令邓艾无法对司马昭的不满做出及时的反馈。等到时机成熟以后,钟会、胡烈(跟随钟会伐蜀)、师纂(跟随邓艾伐蜀,第一次进攻诸葛瞻失败,差点被邓艾所杀)、卫瓘等人构陷邓艾谋反,司马昭命令将邓艾放入囚车送回。

《世语》:会善效人书,於剑阁要艾章表白事,皆易其言,令辞指悖傲,多自矜伐。又毁文王报书,手作以疑之也。

内怀异志的钟会

如果说邓艾的膨胀是失去戒心,钟会的膨胀则是彻底的野心的暴露。这一点在消灭蜀汉之前就能够体现出来。本来司马昭是集四方之兵十八万,分三个方向进攻蜀汉:邓艾进攻沓中的姜维;诸葛绪进军桥头切断沓中和汉中;钟会进攻汉中。负责堵截姜维的诸葛绪反而被姜维晃飞,让姜维得以驻守剑阁。之后诸葛绪拒绝邓艾的共同偷渡阴平的建议,跑到剑阁找钟会玩。没想到钟会为了掌控诸葛绪这三万兵力,构陷诸葛绪怯懦畏战,诸葛绪也被囚车送回去了(这对诸葛绪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躲过后来的“钟会之乱”)。由此可以看出,钟会的自立的计划早已出现端倪,开始实施起来。

后来钟会又设计除掉邓艾的威胁,一同伐蜀的两个将领都被囚车征还,伐蜀大军尽在掌握,钟会的野心终于彻底暴露出来。钟会本想率领军队反攻长安,然后水陆并进进攻洛阳,但是其实司马昭也嗅出钟会内怀异志,提前做好准备。司马昭派中护军贾充率领一万士兵由褒斜道进驻乐城堵截钟会,司马昭率领十万大军向长安进军。钟会知道反攻的计划已经失败,退而求其次,决定割地自立,做第二个刘备。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会得文王书云:‘恐邓艾或不就徵,今遣中护军贾充将步骑万人径入斜谷,屯乐城,吾自将十万屯长安,相见在近。’”

姜维利用钟会策划的复国大计

刘禅投降,蜀汉这个历经二帝四十二年国祚的政权灭亡,但仍然有一点余烬,那就是姜维。姜维是一个毁誉参半的历史人物,有穷兵黩武之嫌,但他对蜀汉,或者是汉室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钟会的野心让姜维看到希望,制定出一条足以震古烁今的复国大计。

邓艾进逼成都的时候,姜维搞不清刘禅的动向,到底是守成都,还是往南中或者东吴逃。如果径直回救成都,容易陷入邓艾和钟会的夹击,于是绕路巴西郡。结果刘禅投降,姜维被命令放弃抵抗,到涪城向钟会投降(姜维放弃剑阁,钟会进军涪城)。钟会这个人虽然心胸狭隘,但喜欢结交英俊名士,对姜维极为厚待。姜维也看出钟会的野心,故意劝说钟会在功成名就时要懂得明哲保身,隐居江湖,实际上是加深钟会的危机感,而且因此得到钟会的信任。钟会反攻长安,就打算让姜维率领五万军队作为前驱。

那么姜维的复国计划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其实很简单,蛊惑钟会割地自立,劝说钟会杀死跟随自己伐蜀的曹魏将领,随后姜维再找机会杀死钟会。这样一来曹魏的士兵群龙无首,蜀汉的士兵还有刘禅、姜维以及一批蜀汉军官的统领。暂时的复国是很有可能的。不过这条计划听上去简单,实施起来却是九死一生。其过程之凶险、目标之宏伟、覆亡之悲壮,足以令人震撼心神,即便这个复国计划最终失败,也无法掩盖它的炫目光彩。

《华阳国志》:“(姜维)密书通后主曰:‘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陆续除掉姜维、钟会、邓艾的“牛人”——卫瓘登场

灭蜀图吴的邓艾、割据自立的钟会、计划复国的姜维,他们都是做“大事”的“大人物”,但最后都死于卫瓘之手。相对于姜维、邓艾、钟会这些领兵的大佬,卫瓘可以说是缺兵少将,却能够凭借自身的智慧,将三人的计划(邓艾虽然是钟会搞掉的,但卫瓘是实行者)全盘搞乱,并且将他们一网打尽。可见卫瓘也是一个权谋上的高手。下面小编就来简单说说卫瓘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平定“钟会之乱”的绝妙手段。

卫瓘其人

卫瓘出身河东卫氏,文化世家。他的父亲叫做卫觊,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也是曹魏老臣。在卫瓘十岁的时候,卫觊去世,但爵位和影响力还在;卫瓘本身“至孝过人”、“明识清允”,也算是清流名士。有这两层原因,卫瓘的仕途不会太坎坷。在“魏灭蜀之战”前,卫瓘官拜廷尉,位列九卿;在伐蜀时,卫瓘持节为监军,直接掌控的兵力只有一千。

计收邓艾

钟会和邓艾不合,把邓艾搞到囚车里面。但司马昭的命令是一回事,执行命令是另一回事。钟会让卫瓘去收押邓艾,如果邓艾反抗杀死卫瓘,这样既除掉卫瓘,又能加深邓艾的罪责。卫瓘知道这项的危险性,但是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

《晋书·卫瓘传》:“会遣瓘先收艾。会以瓘兵少,欲令艾杀瓘,因加艾罪。”

卫瓘连夜赶往成都,他的第一个步骤是剪除邓艾的羽翼。卫瓘对邓艾的部将说,自己是奉诏收押邓艾的,其余人一概不问。如果主动投靠,灭蜀的封赏没有影响;如果帮助邓艾,不仅封赏没有,还会株连三族。这明显是一道送分题,在卫瓘的威逼利诱下,邓艾的部将都主动投靠卫瓘,只有邓艾和其子邓忠在帐内酣睡,被卫瓘所擒。

卫瓘的第二个步骤则是安抚情绪。邓艾的部将虽然暂时没有反抗卫瓘,但对司马昭的诏令仍然非常不解和不满,到卫瓘的军营前施压。这时卫瓘轻身出迎,假意写一份奏表,帮助邓艾开脱罪责。卫瓘用这种方法安抚住邓艾的部将,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顺利地将邓艾父子押送回北。

对抗钟会

钟会想要起兵造反,但跟着一起来的曹魏将领显然是不太可能愿意的。正好魏太后郭氏去世,钟会就以为其发丧的理由,将曹魏将领和蜀汉官员都召集到一起控制起来,谎称接受郭太后遗诏,要奉诏讨贼(司马昭)。为了对军队绝对掌控,钟会让心腹之人分领军队,将曹魏将领囚禁起来,严兵看守,接下来就准备尽数杀死。

但是在这一步上吗,钟会表现得非常谨慎,犹豫不决。他和卫瓘商议这件事,卫瓘不同意,但小编以为他表现得也不会那么坚决,导致钟会对他放松警惕。

卫瓘借着上厕所的机会,将钟会的计划告诉钟会的“亲信”丘建。丘建是钟会的人,更是胡烈的旧将(胡烈将丘建推荐给司马昭,钟会又将丘建收为帐下)。丘建请求允许给胡烈和其他曹魏将领一个亲兵照顾饮食,并且通过这些亲兵将钟会的计划泄露出去。胡烈又将消息送给自己的儿子胡渊。

因为卫瓘、丘建的干预,钟会的计划已经千疮百孔,但他还不知情,逼迫卫瓘做决定。两个人一人拿着一把刀大眼瞪小眼,整宿不敢睡觉。钟会派卫瓘暂时安抚众将的情绪,转眼又后悔,想把卫瓘追回来。卫瓘则装作重病不起,成功麻痹了钟会。

一网打尽

胡渊和胡烈部曲终于反攻钟会,其他人的部曲也行动起来。钟会派人诛杀被幽囚的曹魏将领,但一时半会无法破门而入。后来乱兵杀了进来,众将出门与自己的部曲汇合。姜维击杀五六人后战死,钟会以及他的几百部曲也尽数被杀。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蜀汉官员死于这场兵变之中。

“钟会之乱”被平定,邓艾的部将趁机劫回邓艾。因为卫瓘也参与了构陷邓艾的行动,害怕邓艾会生变,于是派人追杀邓艾。也就是说,“魏灭蜀之战”中的主角邓艾、钟会、姜维尽数死于卫瓘之手。

《晋书·卫瓘传》:“瓘自以与会共陷艾,惧为变,又欲专诛会之功,乃遣护军田续至绵竹,夜袭艾于三造亭,斩艾及其子忠。”

死于内乱

在西晋初期发生了规模巨大的宗室内斗,即大名鼎鼎的“八王之乱”。卫瓘就死于“八王之乱”中,准备的说,是死于“八王之乱”的第一个阶段。

晋武帝司马炎去世,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外戚杨骏成为辅政大臣。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想要执掌国政,于是将楚王司马玮调入京城,杀死杨骏;杨骏死后,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共同辅政。司马亮曾经建议让各籓王回到自己的籓国,满朝文武只有卫瓘附和,卫瓘因此得罪了司马玮。

杨骏虽然被杀,但贾南风还是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得知司马玮与司马亮、卫瓘有矛盾,于是又矫诏司马玮除掉二人。卫瓘就这样死于“八王之乱”,子孙中只有两个孙子卫璪、卫玠(传说帅到被活活看死那个)在医者家中躲过一劫。

小结

“魏灭蜀之战”后,钟会、姜维、卫瓘甚至远在长安的司马昭,在蜀汉的废墟上共同构建出一个权谋的修罗场。其实就如司马昭所说,消灭蜀汉之后,“中国将士,人自思归,蜀之遗黎,犹怀震恐”,钟会谋反势必要将自己放在众人的对立面,诛杀曹魏将士更是如同坐在炸药桶上玩火;姜维的复国之计的难度也近乎登天一般。这种非常不稳定的情况下,卫瓘趁势而起,利用忠于司马昭的曹魏将士将二人击杀。

卫瓘杀钟会和姜维是正确的、合理的,另一方面他先是构陷邓艾,后来又追杀邓艾,虽然是处于特殊情况,但还是遭人非议。后来卫瓘同样冤死于权力斗争的旋涡之中,可谓固其宜矣了。

参考文献:《晋书》、《三国志》、《华阳国志》

标签: 姜维钟会邓艾蜀汉司马昭曹魏

更多文章

  • 卫瓘只是一个文官,为何能以一己之力,除掉邓艾、钟会和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卫瓘,邓艾,姜维,钟会,魏国,司马昭,书法家,曹操手下

    卫瓘的经历再次证明,不是你做了什么,不是你立下了多大的功劳,而是你能不能笑到最后。三国早期的袁绍、袁术、公孙瓒、吕布、刘璋、张鲁这些诸侯,都是一时豪杰,独霸一方。但是他们最终被刘备、曹操、孙权建立的三国所代替。然而刘备、曹操、孙权的三国,也没有笑到最后。三国乱世最终结束了,但是统一三国的既不是魏国,

  • 三国末期将领卫瓘,是如何除掉邓艾、钟会的?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邓艾,钟会,蜀汉,司马昭,曹魏

    卫瓘,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重臣,官至尚书令、侍中、太保。在三国时期,卫瓘的评价是两极分化的,有人认为他是忠臣,如司马炎就说他:“忠允清识,有文武之才”,他认为卫瓘是位文武双全的大忠臣,知识渊博、清风亮节、正直公允,可谓是完臣。也有人说他是小人,杜预就说他:“身为名士,位居总帅,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

  • 卫瓘早期能干掉三国三员名将,最后为何却死在了一个女人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卫瓘,钟会,司马昭,邓艾,曹魏,司马炎

    卫瓘早期能够干掉三国三大名将不是他的能力有多大,而是他的后台有多硬,还有就是他的老板司马昭要杀人,与卫瓘无关,卫瓘不过是执行者而已,但卫瓘最后死于女人之手。则恰恰说说明了卫瓘是无能之辈,他干的那些露脸的事情,不过是狐假虎威罢了。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曹魏后期至西晋初重臣,曹魏尚书卫觊

  • 卫瓘仅有一千兵马,钟会邓艾掌兵20万,为何卫瓘能除掉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手工匠人标签:钟会,邓艾,姜维,司马昭,刘禅

    263年8月,魏国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率领18万精兵三路攻蜀。其中,还有一位特殊人物——卫瓘,以监军的身份监督邓艾、钟会,代理镇西将军军司,统兵一千人。蜀国灭亡之后,钟会邓艾出现异动,其中钟会密谋造反,割据蜀国故地为王,但这两人掌兵20余万,而卫瓘仅有一千兵马,双方兵力严

  • 卫瓘害死邓艾,诛杀姜维、钟会,他的结局如何?被满门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卫瓘,邓艾,姜维,钟会,蜀汉,司马昭

    姜维、邓艾、钟会被人们称为三国后期的三大名将,可是蜀汉灭亡后,他们三个人居然被一介书生害死。杀死“三杰”的人名叫卫瓘!263年,卫瓘作为监军,单独率领一千余人,“以本官持节监艾、会军事”。蜀汉灭亡后,成都爆发钟会之乱,卫瓘平定了叛乱,杀死了钟会、姜维,并派人害死了邓艾!那么,卫瓘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呢

  • 钟会、邓艾灭蜀汉,却都死于卫瓘之手(四)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钟会,邓艾,姜维,司马昭,刘备,蜀汉

    原创(紧接上期)钟会矫诏逼将钟会唯一忌惮的就是邓艾。邓艾被抓,钟会立即进入成都,将邓艾装入槛车送往洛阳。蜀中军政大权全部落入钟会之手,一时间,钟会威震西土,自以为功名盖世,不能再为人下,准备谋反。还没进成都前,钟会在涪城和姜维已经商议好了计划,大致是先到成都接管军政权力,然后重新装备姜维等(蜀)汉降

  • 三国毒师卫瓘,是如何连番干掉三大名将邓艾、钟会和姜维的?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邓艾,姜维,钟会,司马昭,三国,刘禅

    卫瓘,是杀死三国名将最多的人,他不是用刀剑杀人,而是用计谋,说他是三国最厉害的阴谋家都不为过。三国后期三大顶尖名将钟会、姜维和邓艾,皆死于他一人之手,而且死于同一个时间段。卫瓘是谁?他为何要杀掉三个名将呢?卫瓘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是曹魏尚书,十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卫瓘因为有才学,接了老爹的班,做了尚

  • 史说三国:三八八 卫瓘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太子,司马炎,司马衷,司马玮,贾南风,晋惠帝,史说三国,三八八卫瓘

    十月,晋朝廷征召征北大将军卫瓘入朝任尚书令,加侍中。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太子司马衷糊涂愚蠢,担心他不能担负起皇位继承人的重任。卫瓘几次想向晋武帝司马炎陈说这件事,但每次话到嘴边,都没敢开口。有一次,卫瓘陪司马炎在陵云台宴饮,假装喝醉了酒,跪在司马炎的床前说:“我有件事情,要向你启奏。”司马炎问:“你

  • 吴书·吴范刘惇赵达传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吴书,吴范,孙权,刘表,范曰,刘惇,赵达传

    吴书·吴范刘惇赵达传原文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知风气,闻於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於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初,权在吴,欲讨黄祖,范曰:“今兹少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荆州刘表亦身死国亡。”权遂征祖,卒不能克。明年,军出,行及寻阳,范

  • 关于吉水县新增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通告

    历史解密编辑:吉水圈标签:电信局,症状,核酸,新冠病毒,鉴湖

    9月1日,我县在封控区核酸筛查中发现1例阳性人员,经省、市复核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该人员已转运至定点医院治疗,相关流调排查、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环境消杀等处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对已排查到的密接、次密接人员已依规进行相应管控。现将有关情况通告如下:阳性人员刘某某,女,60岁,现居解缙园小区。活动轨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