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赵云知道:颜良文丑的武功,在三国二十四将中能否排进前三?

关羽赵云知道:颜良文丑的武功,在三国二十四将中能否排进前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 访问量:1263 更新时间:2024/3/21 1:24:59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文丑颜良分列第二十一、二十二,仅在邓艾、姜维之前,尚在魏延张绣之后,手下败将张辽徐晃,居然比他们还高七八位,您说这事儿上哪说理去?

三国二十四将的排名依据,肯定不是《三国志》或《三国演义》,《三国志》中的关羽不会排在第四位,婶子被曹操笑纳的张绣,在《三国演义》中一手没露,在三国名将中可能连前一百都排不进去。

不管是以史料记载为依据,还是按小说描述来排序,颜良文丑的武功都不弱。《三国志·卷十》中的荀彧在贬低袁绍集团实力的时候,说这二人是“一勇之夫”,孔融则说他们“勇冠三军”。

不管是一勇之夫还是勇冠三军,孔融荀彧不提张郃高览而只说颜良文丑,显然这二人在袁绍那里的地位很高,敌人对他们也很重视。

在《三国演义》里,这二人就更厉害了:文丑与赵云大战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在延津口一箭撂倒张辽战马,又把徐晃追得沿河奔逃;颜良四刀砍死吕布八健将中的宋宪、魏续,二十回合打跑徐晃,曹营诸将“栗然”变色,连虎痴许褚也没敢强出头。

许褚不敢单挑颜良,还是很聪明的,因为他知道自己上去也是白饶:在曹营猛将中,用双戟的典韦、用大刀的许褚、用大斧的徐晃,相互之间有过单挑,但最后都是不分胜败。

徐晃这家伙有点意思,他有时候胆子比许褚还大,在白马坡、延津口两战中,他先单挑颜良不胜,又想跟张辽联手对付文丑,结果张辽被摔得晕头转向,徐晃被打得抱头鼠窜。

我们细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徐晃并不比许褚聪明,许褚很少打无希望之战,徐晃则是该不该出手都出手,只有见了赵云才会望风而逃。

徐晃敢和许褚一起联手阻击关羽,但是和张郃搭档,远远望见赵云就跑,于是我们今天的问题就出来了:文丑曾跟年轻的赵云单挑过,颜良文丑都曾击败徐晃,最后又都被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送上路,那么在关羽和赵云眼里,颜良文丑的武功实力如何?他们的综合实力,在三国二十四将中能否排进前三?

对这两个问题,关羽和赵云肯定会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在三国名将中,文丑遇到的第一个强劲对手就是赵云,那时候赵云还是一个“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的少年将军,并不像电视剧演的那样清秀,而是一个大脸盘子双下颌的壮汉,也许还腆着一个将军肚。

年轻的壮汉为了救公孙瓒而跟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后来又跟关羽张飞组队,跟袁绍、颜良、文丑混战,当时应该是平分秋色,双方相持不下一个月,才在董卓干涉下罢战休兵。

如果让赵云来评价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的颜良文丑,他肯定会说“这二人武功不在我之下,真悍将也!”

九年后,也就是建安五年(200年),颜良文丑已经成长为打遍曹营无敌手的名将,但是他们在刚击败许褚徐晃联手的关羽看来,却不过是插标卖首的土鸡瓦犬而已。

事实证明,关羽的骄傲是有实力支撑的,他万马军中斩颜良,或许有突然袭击的意思,但是跟文丑单挑,凭的可是实力:“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在赵云眼里,颜良文丑是旗鼓相当的好对手,在关羽眼里,则是两个不堪一击的小怪兽,于是前面的问题,我们就有了两个答案:赵云的答案,是颜良文丑都不愧为三国顶尖高手;关羽的答案,则是此等鼠辈,也不过就是比徐晃张辽强上一些,杀他们不难,只可惜弄污了自己的青龙偃月刀。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请三国一流猛将关羽赵云来品评颜良文丑,能得到两个完全不同的答案,而在枪尖刀锋下侥幸逃生的张辽徐晃看来,颜良文丑都是不可战胜的,要是真搞一个三国猛将排名,自己是没有资格与之并驾齐驱的,就更别说位居其上了。

比拼综合战绩,在三国二十四将中排名第三的典韦,其实也就是许褚和徐晃的水平,他没有斩杀任何一流大将,反而死在一群小兵手里,他排名第三,显然是有些虚高了,如果他有机会面对颜良文丑,取胜的希望也不会超过一成。

即使典韦活到建安五年,也一定会败在颜良文丑刀枪之下,关羽白马、延津两战,成就了关羽的威名,颜良文丑也成了关羽武圣之路的垫脚石。

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不公平,颜良文丑曾打得曹营诸将噤若寒蝉,但是在三国二十四将排名中却落后于许褚、夏侯惇、夏侯渊、张辽、张郃、徐晃 ,关羽也屈居典韦之下,马超也压了张飞一头——张飞是唯一与吕布大战一百回合不败的三国名将,一向比较自信的关羽,见了吕布也尊称其为“吕将军”,全不像张飞那样一口一个“三姓家奴”。

夫战,勇气也。在三国二十四将中,张飞的悍勇无人能及,关羽刀沉马快,巅峰状态下罕逢敌手,后期的赵云威震敌胆,要评选吕布之后的三国第一高手,关张赵应该是三国前、中、后三个时期的巅峰,谁能把他们击败,就有可能一战成名。

要评价颜良文丑的武功高低,以及他们在三国二十四将中应有的排名,肯定不会有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说法,这是因为怎么说都有漏洞:文丑与赵云武功不相上下,却连关羽四刀都接不住,倒在关羽青龙偃月刀下的颜良文丑,打徐晃却如壮汉揍小童,这忽高忽低的武功,总会让人想起冒充裘千仞的裘千丈。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当关羽张飞赵云还寂寂无名的时候,颜良文丑就已经是袁绍麾下数一数二的名将,其年龄应该不会太小,文丑在初平二年与赵云旗鼓相当,九年后人力马力都有衰减,在巅峰状态且有赤兔马加持的关羽面前,可能就不够看了。

说来说去,颜良文丑是站错了队伍,如果他们的主公是曹操或刘备,那么五子良将和五虎大将中就会有他们一席之地,在三国二十四名将的排名中,是不是也可以挤进前五?

更多文章

  • 如果文丑没有胆怯的话,他能在关羽刀下支撑多少回合?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关羽,文丑,赵子龙,张辽,徐晃,许褚

    三国中,关羽关二哥可以说是威风八面,名扬天下。他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留下了一段段传奇故事。今天我们暂且不论关羽别的战绩,只说一说关羽斩文丑这一场大战。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威震沙场,但争议也非常大。文丑是袁绍麾下的大将,也是“河北四庭柱”之首,武艺非常了得。可文丑

  • 以颜良文丑为参照,三国二十四将中,赵云典韦等五人都排名虚高?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颜良,文丑,赵子龙,典韦,许褚,张飞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这是三国二十四将中的前十二名,前面六位无需解释,后面六位分别是黄忠、许褚、孙策、太史慈(太史慈不姓太而姓太史)、夏侯惇、夏侯渊,颜良文丑被排在了二十一位和二十二位,仅高于邓艾和姜维。三国二十四将的排名,好像既不是按出道时间,也不是按个人武功,如果是按出

  • 闲话三国名将之二:文丑被关羽所诛,乃心怯所导致

    历史解密编辑:暮光春色标签:关羽,文丑,颜良,吕布,张辽,闲话,汉朝,三国,赵子龙,公孙瓒,曹操手下

    文丑,袁绍阵营猛将,与颜良、张郃、高览,称为“河北四庭柱”,排名在颜良之后,与颜良齐名,排名在张郃和高览之前,被认为综合战力要强于同一阵营的张郃和高览。磐河之战,袁绍军在桥东,公孙瓒军于桥西。文丑策马挺枪,直杀上桥。与公孙瓒在桥边交锋。战不到十余合,公孙瓒抵挡不住,败阵而走。与虎牢关,公孙瓒挥槊,亲

  • 关羽3回合砍杀文丑,赵云50回难敌,单挑一决雌雄定分高下!

    历史解密编辑:阿星说史标签:关羽,文丑,刘备,单挑,袁绍,赵云,汉朝,三国,赵子龙,曹操手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名著,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风云,塑造了一批英雄人物和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是最为人们所熟知和敬仰的武将,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他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各有所成,各有所败。他们之间的实力高低,也是三国迷们常常讨论和争议的话题

  • 紫竹物业高管变动:曹芳等出任董事,饶兰等出任监事

    历史解密编辑:物业K线标签:曹芳,监事,退任,出任,饶兰,三国,曹魏,紫竹物业,公司董事会

     乐居财经 吴文婷 2月11日,据企查查,南京紫竹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竹物业”)高管变动,李大龙、冯欣等退任董事,曹芳、郑承章等接替;李庆、张哲等退任监事,饶兰、秦媛等接替。 据乐居财经了解,紫竹物业成立于2002年10月28日,注册资本1176.47万元,法人代表为张胜,经营范

  •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魏少帝曹芳的亲生父亲曹楷为何坐视不管?

    历史解密编辑:日落看比俺还标签:曹芳,曹楷,曹叡,曹爽,汉朝,三国,司马懿,魏明帝,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变,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大事件,不但改变了三国历史的走向,还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如果司马懿继续忠于曹魏,没有发动高平陵之变,相信历史对于司马懿的评价,绝对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司马懿很可能会成为西蜀之诸葛亮和东吴之周瑜一样的光辉人物。但是,就因为司马懿发动了这次事变,哪怕最后司马氏成了晋朝皇室

  • 高平陵之变,如果曹芳下诏讨伐司马懿,曹爽的胜算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曹芳,司马懿,曹爽,曹魏,高平陵,毌丘俭

    高平陵之变是司马懿的绝地反击,此前他被曹爽步步紧逼,不得不装病闭门不出,可以说错过这次机会,司马懿几乎再无翻身的可能,不过说到底高平陵之变其实是一场风险极大的军事冒险行动,其他的不说,如果曹爽不认输,和天子曹芳南下曹魏五都之一的许都宣布司马懿叛乱,并下诏天下兵马勤王讨伐司马懿,那么曹爽的胜算有多大?

  • 曹睿、曹芳、曹髦、曹奂都做过曹魏的皇帝,他们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多多生活馆标签:曹睿,曹芳,曹髦,曹奂,曹魏,曹叡

    正式回答之前,先说几则有趣的历史谶语。1、秦始皇在世时,社会上流传着一则谶语:“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以为“胡”是指胡人,出兵击胡,但秦朝其实是在其子胡亥手中灭亡掉的。2、王莽篡汉时,社会上流传着一则谶语:“刘秀当为天子。”当时有一个名叫刘歆的人,就改名叫刘秀,结束被王莽宰了。真正的刘秀,光武帝却灭

  • 曹叡临终时,为什么要传位给养子曹芳?原因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曹叡,曹芳,曹丕,魏明帝,司马懿,曹魏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篡汉自立,取代了东汉王朝。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去世后,年轻的曹叡即位。和曹丕一样,曹叡也属于英年早逝的情况。公元239年,曹叡在洛阳病逝,年仅36岁,庙号烈祖,谥号明帝。在曹叡去世后,养子曹芳即位,并且由司马懿和曹爽担任辅政大臣。当然,大家都知道,正是曹芳在位期间,

  • 曹叡曹芳曹髦曹奂都当过曹魏皇帝,他们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曹叡,曹芳,曹髦,曹奂,皇帝

    三国时期,曹魏出现过5位皇帝,不过我们大多数人除了对开国皇帝曹丕有印象,对其他四位皇帝似乎都没啥印象了,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这四位皇帝。曹魏皇帝曹魏第一任皇帝曹丕,是曹操的儿子。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不过他在位没有多久,才短短七年,就英年早逝了。曹魏第二任皇帝曹叡,是曹丕的儿子,曹操的孙子。这个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