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侯徽真的是被司马师谋害的?(魏国最顶级家族与司马氏的关系)

夏侯徽真的是被司马师谋害的?(魏国最顶级家族与司马氏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迪哥说娱乐 访问量:3222 更新时间:2024/1/13 19:55:14

丞相走后,魏国西线数年没有战事,对于功高震主的司马懿,曹叡早就对他有所防备。

为啥呢?

曹魏顶在国防前线的将领,没有一个是曹魏宗室子弟,军权不掌握在自己人手里,对皇帝来说是一件极具威胁的事情。

曹丕当皇帝时军权在这些人手里

到了曹叡这一代,变成这样了

曹叡心理也很明白,对于整个国策,他做了一个180度的大调整:

打压士族、提拔皇族。

协助推行这一政策的就是他的帝师:高堂隆。

高堂隆,字升平,泰山郡人,西汉经学家高堂生的后代(鲁高堂生后也)他曾当过曹叡的老师,和曹叡感情笃深。

对于士族不断执掌战区军权,高堂隆建议曹叡,让诸王在封地内建立军队,拱卫皇室保护中央,维护首都所在的京畿(可选诸王,使君国典兵,往往釭跱,镇抚皇畿,翼亮帝室。昔周之东迁,晋、郑是依,汉吕之乱,实赖朱虚,斯盖前代之明鉴。夫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咏德政,则延期过历,下有怨叹,掇录授能。由此观之,天下之天下,非独陛下之天下也)

这一招利弊都很明显。

后来曹叡走的早,魏国没有很好的执行,但是晋朝可是完美的贯彻了这个方案,可惜的是,司马氏防住了权臣,却彻底乱了汉人的江山!

235年正月,曹叡突然颁布诏书,任命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雍凉都督的职权维持不变。

一时间朝野哗然,从大将军转任太尉,实际上算降了半级。

为啥这么说呢?

大将军、大司马历来有执掌兵权的惯例,三公则属于没有实权的荣位。

曹叡这么干的目的很明显:他要夺司马懿的兵权。

但他不敢冒着激起雍凉军界震荡的风险强召司马懿入朝(主要是找不出第二个可以坐镇雍凉防御蜀国的人选),曹叡采取折中方案,司马懿继续以三公的身份留守魏国西战区,只是不能随意征调军队。

剥夺司马懿军权的同时,曹叡顶着来自公卿朝臣的巨大压力,宣召燕王曹宇入朝参政。

曹宇是曹操幼子,论辈分是曹叡的叔叔,年龄则跟曹叡相仿。曹叡年少时,颇与曹宇亲近(明帝少与宇同止,常爱异之。及即位,宠赐与诸王殊)

皇族崛起,必然影响士大夫的利益!

曹宇进京后,几乎动不动就被弹劾,干了两年,承受不了压力的曹宇就主动辞呈,回邺城去了(青龙三年,徵入朝。景初元年,还邺)

这是曹宇的第一次退缩,之后在权力斗争最紧张的时候,这一软弱的特点还会被再次放大。

曹宇失势也说明一个严重的问题,朝廷里,士大夫既得利益集团的实力是有多么雄厚!

东汉的小皇帝们靠着外戚、太监压制了士族

东汉党锢之锅上部:五巨头的盛衰史

东汉党锢中:士大夫集团的“真面目”

东汉党锢之变下部:太监与士大夫的巅峰之战

曹魏虽然肃清了外戚、太监干政的乱象,但士族的权势却日益强盛,所以太监有时候真的就是皇帝对抗朝臣的最佳拍档,未来权力舞台上还会有他们的身影。

曹叡竭力稳固皇权的同时,身在雍州的司马懿也愈加谨小慎微。

235年秋,关东饥荒,司马懿主动从自己辖区征调了五百万斛粮食运往关东赈灾。

蜀汉暂停北伐后,曹叡开始安于享乐,大兴土木。杨阜、高堂隆等人曾多次直谏,明帝虽未纳谏,对待谏臣也非常优容(是时,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百姓失农时,直臣杨阜、高堂隆等各数切谏,虽不能听,常优容之)

司马懿没有直谏,而是拐弯抹角说到:当年周公营建洛邑,萧何造未央宫,现在让领导都没宫殿玩了是我的责任啊!要打仗了,您还是先缓缓再上马工程吧(昔周公营洛邑,萧何造未央,今宫室未备,臣之责也!然自河以北,百姓困穷,外内有役,势不并兴,宜假绝内务,以救时急)

此时的司马懿表面上看绝对是大魏的功臣,但有一件事情,让曹氏皇族和司马家彼此有了心结。

早年间,夏侯氏实力最强的时候,司马懿为长子司马师迎娶了夏侯尚的女儿夏侯徽,夏侯徽很有见识和器度,常常从旁策划协助司马师(每有所为,必豫筹划)

但随着曹叡对司马懿的猜忌越来越深,司马师对出身夏侯家族的妻子也相当顾忌。

234年,夏侯徽暴毙,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司马家做的手脚呢?

1、以司马懿的谨慎作风,应该没必要做此下作之事,毕竟曹叡一直盯着他,这不是主动送把柄给别人嘛?

2、司马师当时没有任何官职,而夏侯徽的兄长夏侯玄可谓名重天下,是年轻一代的翘楚人物。司马师要维护这段姻亲关系还来不及,怎么会刻意谋害?

3、 晋武帝司马炎后来追谥夏侯徽为景怀皇后,说明最起码西晋皇室是认可夏侯徽的地位的。此外234年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是年夏,大疫;冬,又大病)是不是能说明一些问题?

咱们读历史,有时候很容易会陷入一种偏见,因为司马懿后来发动政变,夺去了曹魏政权,所以司马家之前做的很多事情都被人代入了谋逆、阴谋的标签。

还是一直说的那个观点:人是复杂的,不要随便一棒子就打死别人。

但是夏侯徽的死,让曹家和司马家的隔阂越来越深了。。。。。。

但司马氏在士族集团的核心地位却日渐牢固,曹魏时期,最强的几大家族如下

司马懿通过种种手段不断拉拢几大顶级士族。

1、联姻

夏侯徽死后,司马懿又为司马师迎娶吴质的女儿。

吴质与司马懿、陈群、朱铄一起被称做曹丕的“四友”,曾持节度幽、并诸州军事,可自从230年吴质病故后,吴家势力渐渐衰败,没多久,吴氏就被司马师休掉。

司马师的第三任夫人是羊衜的女儿羊徽瑜。

泰山羊氏早在汉朝便是闻名天下的望族,羊衜的夫人是“建安七子”之首孔融的女儿,原配死后,羊衜续弦汉末名儒蔡邕的女儿(蔡文姬的妹妹)。仅通过这两段婚姻即可看出羊氏在当时的社会地位。

往后,泰山羊氏将成为司马家族的坚实后盾,尤其是羊祜,作为配享武庙的顶级名将,他历任中领军,掌领禁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是司马氏在军队里的左膀右臂!

2、提携、举荐

魏国初年的名门望族以颍川荀家、钟家、陈家等为首,这三家彼此扶持,一度形成魏国政坛最强的颍川派。

随着代表人物荀彧、钟繇相继故去,陈群也日渐衰老,荀、钟、陈三家虽依旧声名显赫,但也不得不为家族的未来做打算。

司马懿及时送来了橄榄枝,他一手将荀顗直接提拔上来,先后担任散骑侍郎、侍中。

而钟会早年就与司马兄弟交往,深受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的赏识,是司马氏的重要幕僚。

陈泰则在司马懿的安排下担任雍州刺史,代替郭淮执掌西部战区军权(陈泰与侍中许允一道上前劝说曹爽,使其接受了交权条件,是政变的重要功臣!)

243年,陈群亡故,包括颍川派在内的绝大部分士族全转投到河内司马氏帐下。

而在军队中真正具备影响力的太原王氏、太原郭氏、琅琊诸葛氏,司马懿又是如何​结交的呢?​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被司马师重用,为何还要起兵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诸葛亮,诸葛诞,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懿

    三国时期,诸葛亮三兄弟,在魏蜀吴都获得了重用。对于诸葛亮来说,在公元221年被刘备任命为丞相,执掌了蜀汉大权。对于诸葛瑾来说,则被孙权册封为大将军,同样拥有显赫的地位。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诸葛诞,按照辈分,他是诸葛亮的族弟。曹魏中后期,诸葛诞受到了重用,担任了征东大将军等官职。不过,诸葛诞却背叛曹魏,

  • 司马昭让司马炎继位,司马炎称帝,司马师养子司马攸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司马昭,司马炎,司马师,司马攸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取了曹魏大权,司马懿死前把大权交给了其长子司马师,司马师后因文鸯袭击大营,惊吓过度,因为他有眼疾,眼珠子崩出眼眶,不久就死了。司马师死前,养子司马攸年幼,还没成人,只有十岁,因此,司马师将大权交给了其弟司马昭,司马攸是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昭长子是司马炎,因司马师无子,便将司马攸

  • 晋世宗司马师:你们别光看我弟弟司马昭啊,也多关心关心我呗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司马师,司马昭,曹魏,诸葛恪,司马懿,曹芳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三国待机王”司马懿去世了。这位旷世名臣历仕四朝,终于在人生的尽头一举架空曹魏皇室,当上了曹魏王朝权力金字塔上的人物。小皇帝曹芳成了他的掌上玩物,朝政大权也被他悉数掌握。对给曹魏帝国打了一辈子工的司马懿来说,这无疑已经是他最好的结局。司马懿一死,权力就落到了他的长子,司马师的

  • 张春华被司马懿逼得自杀,夏侯徽被司马师毒杀。司马家的媳妇真难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汉朝,张春华,司马懿,夏侯徽,司马师,史说三国

    俗话说:祖上积德,福荫子孙。同样的还有:祖上无德,殃及子孙。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无疑都是冠绝一时之才,但是在私德上却一直为人诟病,所以这才让司马氏的晋朝惨遭胡人凌虐。在古代,讲究三纲五常,君为父,民为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华夏民族遭殃,晋朝百姓被胡人当做两脚羊,这是不是都是“君父”太过失

  • 司马师养了三千死士,史书上这么写说明什么,这些死士来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司马师,司马懿,司马昭,死士,曹操,曹爽

    司马师偷偷养士的事情,记载在《晋书》中:“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说的是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头天晚上把这件事给两个儿子说了。两个儿子是截然不同的反应,一整晚都没有睡觉。而司马师不但像平常那样呼呼大睡,而且第二天早上就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并且突然就冒出了三千

  • 曹操、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四人为何至死也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曹操,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史说三国

    三国时期,有四大权臣,分别是曹操、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俗称“三马一曹”。这四位权臣,每一个都是权倾朝野,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随时都能改朝换代,称帝的角色。那么他们四人为何至死也不称帝呢?曹操为何不称帝?有三个原因。其一,曹操不愿当一个篡位的奸臣。虽然许邵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但

  • 边陲猛将选中司马昭,司马师遭遇最大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司马昭,司马师,毌丘俭,曹魏,蜀汉,曹爽

    曹魏舞阳侯、太傅司马懿通过“高平陵政变”,诛杀武安侯、大将军、侍中曹爽等人掌握朝政,司马懿死后,他的大儿子舞阳侯、大将军司马师又通过废立皇帝,来巩固地位。这引发了安邑侯、镇东将军毌丘俭,前将军、扬州刺史文钦等人的反叛,魏帝曹髦夹在中间,也有新的想法。曹髦评功封赏曹魏正元元年,蜀汉延熙十七年,东吴五凤

  • 司马懿一共有九个儿子除了司马昭和司马师外其他人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曹操,曹爽,三国,汉朝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因东汉朝廷被曹操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是,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自此开始,司马懿成为曹操麾下的一位谋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开始对曹操存在抵触的情绪,但是,真正来到曹魏之后,司马懿不仅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支持曹操

  • 她本是司马师的贤内助,究竟发现了什么东西,被司马师毒死?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司马师,曹魏,司马懿,曹叡,晋书,曹爽

    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惨案,而且这些惨案发生后甚至没有留下原因,因此会遭到后人的猜测。这些惨案或许正是历史中的黑洞,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今天就来说说司马师鸩杀夏侯徽一事。夏侯徽被毒杀夏侯徽,字媛容,沛国谯县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亳州人,是司马师的妻子,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的女儿,母亲曹

  • 司马师为什么要杀妻子夏侯徽?司马昭第一眼看到嫂子就暗恋她

    历史解密编辑:雅馨唠史标签:曹丕,司马师,夏侯徽,司马昭,司马懿,史说三国

    《军师联盟》和《虎啸龙吟》中,司马师的妻子夏侯徽是一个温柔美丽、贤惠能干的女子,她的父亲是征南将军夏侯尚,哥哥夏侯玄是当时人们心中的白月光,品貌才华一流,有人形容他如日月入怀。她的舅舅是大将军曹真。夏侯徽13岁嫁给司马师,这说的还是虚岁。司马师与夏侯徽成亲时,新郎15岁,新娘12岁。以前认为女子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