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仁、曹休、曹真、曹彰、曹爽与曹操是什么关系,谁是曹操心腹?

曹仁、曹休、曹真、曹彰、曹爽与曹操是什么关系,谁是曹操心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及所幼 访问量:3153 更新时间:2024/1/13 22:01:50

在研究三国历史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对曹操身边的一些大将与曹操的关系比较模糊,尤其是曹姓宗室后人,我们就更加分辨不清了,在曹魏的历史中,出现过太多曹姓狠人,比如曹洪、曹仁、曹休、曹真、曹爽、曹彰等人。

这些人都是很厉害的角色,而且与曹操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那么这些人究竟与曹操是什么准确关系呢?在这些人当中,曹操最信任的人又到底是谁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曹操的家族历史。

曹操家族的奠基者

曹嵩也就是曹操的父亲,至于曹嵩的亲生父亲是谁,史料中并没有更加详细的记载,所以我们也就无从得知了,不过曹嵩在成为曹腾子之后,在宗室之内还是有其余兄弟的,比如曹鼎、曹炽等人就是曹嵩的同族兄弟。

曹炽是曹褒的儿子,后来曹炽又生了两个比较厉害的儿子,分别是曹仁和曹纯。换言之,曹操、曹洪、曹仁、曹纯,实际上就是同族兄弟,类似于我们自己和大伯家儿子那种关系,还是十分亲近的。

当然了,在一些史料当中,也有说曹操是曹嵩养子的说法,主要原因就在于曹操的亲兄弟们在史料中记载过于模糊,基本上只记载了二弟曹彬、五弟曹玉以及六弟曹德,曹操还有两个弟弟的姓名以及生平事迹就没有任何记录了。

甚至连有记录的3个兄弟,也几乎是一笔带过的,比如六弟曹德,生平事迹很少,几乎只知道他最后是跟着父亲曹嵩一起被陶谦派人所杀,其余的信息就少有记载了,我们想要知道更多也实在太难。

曹操的亲兄弟们的记载颇少,然而曹操的同族兄弟记载却颇多,这就让人比较怀疑曹操到底是不是曹嵩亲生的了,但是因为没有足够证据说明他不是曹嵩亲生的,所以这个也比较难以定论。

不过我们可以很明确看到曹操在同族兄弟中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在曹操开始创业之后,自己的同族兄弟曹仁、曹洪、曹纯都加入到了曹操的队伍中,并且成为奠定曹操后来事业的关键人物。

曹仁在三个兄弟中算是曹操最信任,并且实力最强,帮助曹操最多的,当初他加入曹操的时候,实际上自己就已经拥有一部分人马,在他加入曹操之后,不管是开始阶段的攻徐州、打吕布、征张绣,还是后来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襄樊之战等,都有曹仁的身影,他在其中给了曹操太多帮助,曹操对他的信任,已经达到可以允许曹仁直接进入自己寝宫之中,足以说明兄弟两人关系和睦,曹操对曹仁信任有加。

除了曹仁之外,就应该算是曹洪了,曹洪在曹操开始打天下的首次战争汴水之战中就已经加入了曹操队伍,在此战中,曹操被董卓手下大将徐荣击败,慌忙之中差点丢了小命,幸亏曹洪把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曹操才因此捡回一条小命,由此可见曹洪对曹操是有救命之恩的,曹操当然也比较信任曹洪。

不过曹洪的能力比起曹仁来,还是有所差距,这一点从后边的一些战争表现就能看出来。曹纯比曹洪能力又稍微差一些,他20岁就开始跟随曹操起兵,后来成为了曹操手下最精锐的虎豹骑骑兵统领,在南皮之战中击败袁谭,给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后来曹纯还参与了白狼山之战,在战争中以少胜多击败乌恒,只是可惜曹纯去世比较早,在公元210年就去世,阻碍了他继续前进和建功立业的步伐。

综上所述,在曹魏基业奠定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就是曹操、曹仁、曹洪、曹纯,这四人属于同族兄弟,要论信任程度,曹仁排在第一,曹洪第二,曹纯因为去世得早只能排在第三,要是活得久一些,可能情况会有所改变。

曹魏政权的稳定者

在曹操死后,把江山交给了曹魏的第二代掌门人曹丕,曹魏政权的稳定与发展,就只能交给曹丕这一代人来完成了。曹丕是曹操的嫡长子,他还有三个兄弟分别是曹植、曹彰、曹熊,这三人当中曹植就是七步成诗的大才子,可惜英年早逝了,曹彰、曹熊建树不多,在当时没有太大影响力。

在曹魏政权的二代当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除了曹丕之外,就应该算是曹休与曹真了。曹休是曹洪的亲侄子,至于父亲是谁,没有明确记载,他从小就没有父亲,一直跟随母亲居住在江东避难,曹操起兵之后,曹休就去投靠了曹操。

曹操对这个侄子也算不错,在曹休投靠曹操之后,曹操任命其担任虎豹骑中的一个宿卫,给了曹休建功立业的机会。曹休一生当中,丰功伟绩众多,包括开始阶段在汉中之战中识破张飞诡计,取得胜利,还有后来曹操去世后跟随曹丕南征孙权,取得不俗战绩,同时也赢得曹丕信任。

曹丕去世之后,曹休官至大司马,在当时而言,曹休已经是曹魏政权拥有实权的最高指挥官,不过曹休没有迷失自我,继续联合曹真等人一起为曹魏政权的稳定奋斗。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其亲生父亲是曹操的一名下属,在父亲战死之后,曹操看着年幼的曹真可怜,就将其收为养子进行培养,结果曹真不负曹操众望,为曹魏的江山稳定效了犬马之劳。

曹真最开始阶段的培养与曹休几乎一致,只是后来曹操对其进行明确分工,曹真负责镇守西部地区,讨伐河西,成为曹魏在西部地区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后来更是成功抵御住了诸葛亮的前两次北伐,只是可惜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曹真病死。

从曹魏政权的第二代人各方面综合情况来看,要论能力,曹休比曹真更胜一筹,要论信任度,曹操肯定信任自己的儿子曹丕,至于曹休与曹真,无法谈论曹操对他们的信任程度,反而是曹丕对他们信任有加,尤其是曹休,曹丕更是对其寄予厚望。

曹魏政权的灭亡

三国就是这么凄惨,不管是蜀汉、东吴还是曹魏,都有着类似的命运,从开始阶段兢兢业业的奋斗,到有了一定基础,好好静下心来稳定江山,结果所有努力最后都在一辈人或者是一个人的手里转瞬即逝,让人悲哀叹息。

曹魏政权在第二代人曹丕这群人的手里成长稳定下来,到了第三代人曹叡时期,基本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尤其是曹爽的一些举动,将曹魏政权彻底推向了深渊。

在曹魏政权的第三代人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曹叡和曹爽,其中曹叡是曹丕的嫡长子,在曹丕去世之后,让其继承了大业,曹丕去世前就告诉曹叡,要小心提防司马懿,不过后来因为战争以及用人问题,曹叡对司马懿还是经过逐渐信任到怀疑再到信任的过程。

也就是最终曹叡听信了宠臣孙资刘放两人的建议,在自己临死之前,任命司马懿与曹爽两人为辅政大臣,这一举动直接加速了曹魏政权的灭亡。

曹爽是曹真的长子,按理来说是没有曹操家族的血脉的,不过受益于父亲曹真的奋斗,曹爽得以在曹魏拥有较高地位,因此在曹叡去世之前,才会任命其为辅政大臣。

奈何曹爽与自己的父辈们,能力相差实在太远,自己明明手握曹魏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并且已经将司马懿架空了,一手好牌即将王炸顺利宣布成功,却被司马懿和司马师等人发动高平陵政变搞定了,简直可悲可叹。

要说到曹爽最终的结局,其实也是他一手造成的,要是他在手握大权的时候,不要胡作非为得罪朝中士族阶级官员,想必司马懿家族想要造反也没有机会,单纯从阴养三千死士这件事情,就足以说明一切,要是曹爽没有彻底失去人心,司马师阴养三千死士,肯定会有人发现禀报的,那样一来,司马懿想要发动高平陵政变也无能为力,曹魏政权自然就不可能被司马家族窃取了。

结语

曹操家族这些人的准确关系,我们最后梳理总结一下,曹操、曹仁、曹洪、曹纯是同族兄弟,并非亲兄弟,曹休、曹真、曹彰也算是兄弟关系,曹休是曹洪侄子,曹真是曹操养子,曹彰是曹操亲生儿子,曹爽又是曹真亲生儿子,从法律意义上而言,应该叫曹操爷爷,但是他们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

曹操家族的发展历史,就是曹魏政权的兴衰史,当人才济济的时候,曹魏就在不断向前发展壮大,比如第一代人曹操、曹仁、曹洪、曹纯时期,兄弟齐心,和力断金,曹魏迅速建立起来,当人才失去之后,曹魏就逐渐走下坡路乃至灭亡,比如第三代曹叡、曹爽时代,真正的人才越来越少,曹魏灭亡就快了!

标签: 曹仁曹休曹真曹彰曹爽曹操

更多文章

  • 曹魏宗亲二代将领中,最厉害的是谁?不是曹彰,也不是曹休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曹彰,曹休,曹魏,汉朝,三国,夏侯霸,诸葛亮,曹操手下

    魏国一代将领,也就是跟随曹操打天下的第一批将领,他们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如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张辽、张郃等人。但是人总有老去的时候,这些人退居二线后,二代将领们便涌现出来了。这就是“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魏国宗亲二代将领也非常多,比吴国、蜀国多许多,其中比较厉害的有五个人,分别是

  • 曹仁、曹休、曹真戎马一生, 却都在战败后惭恨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小马同学的智能家标签:曹仁,曹休,曹真,蜀汉,汉朝,三国,魏明帝,司马懿,曹操手下

    东汉末年,曹操能够成为最强大的诸侯,离不开宗室将领的辅佐。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曹仁、曹休、曹真,不仅立下了赫赫战功,也都在曹魏位极人臣。不过,对于这三位宗室将领来说,都在战败后郁郁而终,这可以说是十分憋屈了。曹仁:进攻濡须被朱桓击败黄初三年(222年),十月,孙权复叛,曹丕亲率各路大军伐吴,派曹仁

  • 周鲂断发赚曹休!东吴诈降为何能屡获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周鲂,曹休,东吴,孙权,陆逊,司马懿,东吴诈降,三国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44随着黄初七年(226年)东吴对石阳和襄阳的进攻分别宣告失败,孙权的称帝大业只能被迫继续推迟。然而与此同时,他又将遭遇一大打击。由于东吴当时将主要进攻方向放在荆州,坐镇淮南的扬州都督曹休抓住了机会,决定发动一次进攻。当然,经过之前的先胜后败,曹休也意识到自

  • 曹家‘千里驹’——曹休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曹休,曹洪,曹丕,孙权,三国,曹家‘,千里驹,汉中之战,曹操手下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曹魏八虎骑中最后一位姓曹的名将——曹休。前几期讲了曹仁、曹纯等人,这一期我们要讲的曹休和他们比起来算是年轻一辈的武将,比曹真大三岁,后来他们的官职也是相同,都是曹魏大司马。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曹洪的亲侄子,曹操对于曹休十分赞赏,称其为“此吾家千里驹也。”曹休字文烈,早年过的也不算是安

  • 盘点魏蜀吴之外的十大猛将,吕布屈居第二,祝融夫人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娱塘闲话标签:吕布,猛将,关羽,刘备,张飞,祝融,汉朝,魏蜀吴,赵子龙,曹操手下

    魏蜀吴三国争霸,一时名将辈出,猛将如云。如赫赫有名的蜀国五虎上将,魏国虎贲双雄,以及江东十二虎臣,个个都是能征惯战之将。但广义上的三国时期应该从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开始,而当时的曹操,刘备,孙权等人还处在萌芽时期,甚至孙权还在襁褓之中。所以此时的天下并非时孙刘曹三家,而是群雄割据的局面。虽然魏蜀吴

  • 三国演义中仅有的两个女将,孙夫人和祝融夫人,两人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刘备,三国演义,祝融夫人,赵子龙,孙尚香,诸葛亮

    纵观三国演义中,仅有两个女将,一个是孙权之妹,刘备之妻孙夫人(民间戏曲称其为孙尚香,下文孙尚香与孙夫人是一个意思,都是指刘备之妻),另一个是南中之主孟获的夫人祝融。孙夫人和祝融夫人两人如果单挑,谁更厉害呢?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孙夫人战力刘备的甘夫人去世之后,东吴周瑜使出“美人计”,计划将刘

  • 三国彪悍女将祝融夫人:为夫上战场,生擒马忠战败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魏延,孟获,赵云,赵子龙,诸葛亮,祝融夫人,三国演义,中国古文献,马忠(蜀汉)

    三国乱世,战火纷飞,群雄并起,风起云涌,诸侯争霸,在那个乱世,争霸天下似乎只是男人的游戏,我们在所有有关三国的历史上很少找到女性的身影,但在三国后期,还是有一位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她将诸葛亮手下的大将马忠战败,就连常胜将军赵云也曾输在她的手下,这位女将就是孟获的太太祝融夫人。祝融夫人的出场是在诸

  • 三国杀:都说谋黄忠输出爆炸,一刀六血!单挑神郭嘉文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三国杀移动版标签:郭嘉,黄忠,单挑,三国杀,武将

    近期三国杀新出的谋武将之中最为突出的武将必有谋黄忠!相信不少玩家也用谋黄忠上场测试过强度,那么究竟输出如此爆炸的谋黄忠相继与神郭嘉、文鸯单挑结果如何?不妨一起来看看吧!谋黄忠的烈弓技能因太强被修改,在未装备武器的前提下出杀只能当作普通杀。在自己使用牌或成为其他武将使用牌的目标后,若此次花色未被“烈弓

  • 少年名将文鸯,是如何辅佐父亲征战沙场,最终得以扬名天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过期的童年标签:文鸯,司马师,曹爽,司马昭,吴国,司马炎

    昔日当阳喝断桥,张飞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应无敌,又见文鸯胆气高。——《三国志演义》乱世出豪杰,三国这个持续百年的乱世便出了不少豪杰,张飞、赵云、典韦等等。文鸯也是其中之一,三国演义中写他与父亲文钦守乐嘉城,吓得司马师眼珠迸出。虽然说这段跟正史相比是有些夸张,可在历史上,司马师的死还真与这少年将军有关

  • 为何有人会说文鸯是三国第一猛将?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说话请投币标签:文鸯,司马师,毌丘俭,猛将,邓艾,司马昭

    在《三国演义》中,文鸯的笔墨并不多。他是曹魏大将文钦之子,登场于“淮南二叛”,也就是文钦、毌丘俭反抗司马师之战。当时司马师专权,废黜曹芳改立曹髦,文钦、毌丘俭占据寿春发起叛乱,文鸯随父亲驻守乐嘉城。司马师率军亲征,邓艾、诸葛诞、胡遵等人为先锋。文鸯认为司马师劳师远征,我军以逸待劳,应趁其立足未稳而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