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将孟达造反投蜀,司马懿获悉军情,连夜奔向孟达新城,擒斩孟达

魏将孟达造反投蜀,司马懿获悉军情,连夜奔向孟达新城,擒斩孟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还文楼主 访问量:1214 更新时间:2024/1/15 11:01:16

孔明打败曹真的大军后,镇守永安宫李严令子李丰来见,告诉孔明昔日蜀将孟达降魏,乃不得已,曹丕对其甚好,曹睿主政,朝中多人嫉妒,孟达日夜不安,现差心腹见家父,教代禀丞相,今在新城,听知丞相伐魏,欲起大军,举事取洛阳。丞相取长安,两京可成。孔明非常高兴。忽军情报称,魏主驾幸长安,司马懿复职,加封平西都督。孔明修书与孟达,叫孟达小心司马懿。孟达回信言,司马懿如知此事,须奏魏主,来回需一个月,我这边城池已修固,军事作好准备,司马懿来,不足惧。孔明看完信,道:"孟达必死于司马懿之手。"

司马懿听到金城太守申仪差人来报孟达造反消息,令大军星夜赶去新城,兵围新城,忽然两路兵马自外杀来,军旗大书"申仪"、"申耽"。孟达以为救军至,引本部兵马大开城门杀出,发现申仪、申耽两路兵马早背叛他,急回城,城上守将关闭城门,乱箭射来,早投靠司马懿。孟达被申耽一枪刺死。司马懿平定孟达叛变,魏主赐金钺斧一对,凡机密事不必奏闻,可便宜行事。司马懿举魏将张郃为伐蜀先锋,引大军讨伐蜀军。

孔明为何知道孟达必死?

孔明深知司马懿的才学高。孔明数次与司马懿暗中才智交锋,深知此人才智谋略极高。孟达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孟达以常理推断司马懿行军路程必败。孟达只是普通人,思考问题只是以常理推断,司马懿所在的宛城离洛阳约八百里,至孟达所在新城一千二百里。司马懿如果知道自己的造反事,必须向奏魏帝,来回要一个月时间,孟达这边军事准备早作好。

孟达过于自负,言孔明心思多,不相信孔明的判断。孔明听到司马懿重新挂帅,执掌兵马。担心孟达造反事瞒不过司马懿,孟达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孔明令人前来告知孟达,让孟达小心提防司马懿。孟达将孔明的建言不当回事,只言孔明做事太多心思了。

孟达为何举事造反失败?

孟达做事不周密,造反事泄露。孟达有勇无谋,以前是一位骁将,为刘备平蜀立下大功。后来关羽兵败被东吴所杀,刘备责罪刘封、孟达见死不救。刘备杀刘封,欲杀孟达,孟达得知消息,被逼投降魏国,深受曹丕欣识重用。但是,曹丕逝世后,曹睿继位,朝中新贵嫉妒他,中伤他,他为自己的身家性命,家族利益,欲造反归蜀。孟达做事不周密,将造反事提前告诉部下,金城太守申仪听到此消息,令人密报司马懿。

孟达不识人,所用心腹心向魏朝。孟达不会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他看人识人能力差,看不清部下忠诚度。很多部将心向魏朝而不自知,见新城被司马懿大军所包围,帐下大将李辅、邓贤投靠司马懿,趁孟达领军出城攻击魏军,关闭城门,将新城献于司马懿。

孟达不识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孟达只听过司马懿,不识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司马懿在曹操、曹丕主政期间只是从事文职,没从事军职。曹操、曹丕认识司马懿有异心,野心勃勃,必不甘于人下,两父子爱惜司马懿的才能,不让他掌军事。孟达没听到司马懿打过胜战,不识司马懿的军事才能。

司马懿为何能打败孟达?

司马懿军事才能高。司马懿熟读兵书,通晓兵法,兵法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司马懿的见识与孔明一样。当司马懿得知孟达造反,急命大军迅速奔向孟达的新城。

司马懿懂权衡利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司马懿做事善变通,灵活运用自己的权力。面对魏廷的重大威胁。司马懿不走国家法律程序,为节省时间,兵贵神速,不奏明魏帝,直接自作主张,引大军伐孟达。

司马懿令参军梁畿赶至新城,打消孟达的疑心。孟达为了稳住孟达,打消孟达对自己的疑心。司马懿令参军梁畿赶至新城,假装向孟达司马懿将令:"司马都督今奉天子诏,起诸路军以退蜀兵。太守可集本部军马听侯调遣。"孟达问"都督何日起程"参军答:"此时离开宛城,前往长安了。"孟达中计,真的认为司马懿已经去往长安,没有时间赶至新城了。孟达没有派军中斥侯沿途侦察敌军,直接报申耽、申仪两位太守知道,明天举事,换上大汉旗号,发诸路军马,径取洛阳。没想到,时间过不了多少,司马懿的大军已经将新城围起来。

司马懿平定孟达之反,取得了魏帝曹睿的信任,开始真正的执掌军权,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司马家族真正掌握实权。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

喜欢三国的朋友,请加关注。

更多文章

  • 三国:从刘备对孟达的态度,谈刘封、孟达拒绝相助关羽北伐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刘备,刘封,关羽,孟达,法正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关羽起兵北伐,自江陵出兵攻襄阳、樊城。在围攻襄、樊期间,也就是当年的七月末到十月末这段时间里,关羽曾多次要求在东三郡(西城、上庸、房陵)镇守的刘封、孟达出兵相助。但关羽的要求被刘封、孟达拒绝,《三国志·刘封传》中记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

  • 三国名将孟达一战斩杀徐晃,足见英雄了得,孟达的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徐晃,孟达,蜀汉,诸葛亮,张郃,张辽

    孟达不是名将,徐晃才是。徐晃和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在《三国志》里面合为一传,并有评论:“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人们称这五人为“五子良将”。另外,蜀汉集团中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在《三国志》里面也合为一传,是为“蜀汉五虎将”,与之遥相对应。平心而论,“蜀汉五虎将”的武勇有余,但用兵谋略

  • 孟达能斩徐晃?诸葛亮为何要出卖孟达,孟达之死对蜀国也弊大于利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徐晃,诸葛亮,孟达,蜀国,司马懿,刘备

    孟达曾杀死诸葛亮的姐夫,诸葛亮准备阴孟达一下,没想到最终鸡飞蛋打。《三国演义》孟达斩徐晃历史上,徐晃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曾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徐晃也是心仪有加,不乏夸赞之词,但是他的死却极其窝囊。最后登场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身处上庸的孟达暗中与诸葛亮联络,企图叛

  • 刘封被刘备处死时,曾仰天长叹:后悔没听孟达的话!孟达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刘封,刘备,孟达,关羽,诸葛亮,徐晃

    公元220年,刘封收到了养父刘备送来的东西,打开一看,一下子变了脸色,大惊失色地喊道:“没有听孟达的话,现在我悔不当初啊!”仰天长啸后,他挥刀自刎。孟达究竟说了什么,对刘封有那么大的影响呢?这事儿还得从头慢慢说起。早年的刘备颠沛流离,曾经寄居在刘表处,暂住在荆州,也就是那个时候,他认识了刘封,当时他

  • “关西吕布,关东潘凤”,虎牢关五虎之一的潘凤为何千年后爆红?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兄弟标签:吕布,潘凤,袁绍,文丑,虎牢关,三国演义

    集仁义礼智信于一身的上将潘凤,曾力挫大将颜良文丑,为了在群雄面前维护主公韩馥的颜面,心系“天下太平,百姓安危。”的他,毅然决然的拖着日趋严重的病躯在关前与华雄展开殊死的搏斗,试问手握180斤大斧以一力降十会见长的潘凤,又怎会是敏捷系华雄的对手呢,即便如此,虽然潘凤最终被斩,但其气势绝不落华雄分毫:“

  • 韩馥:吾有上将潘凤可斩诸葛村夫

    历史解密编辑:天X蓬标签:潘凤,诸葛亮,姜维,诸葛村,庞统,吕布

    战略天蓬说: #三国志战略版#大家好!我是天蓬!潘凤在二次元火起来之后,立马成为三国中的一个网红人物,被封为无双上将的美名。原本在三国演义中一句台词都没有,只露一面就被华雄斩杀的人物。潘凤没有大火之前,三国中无双只有一人号称那就是吕布。潘凤枪兵与骑兵双a兵种属性的三星武将。天蓬的这个潘凤是44级没有

  • 三国上将潘凤那么有名,他的战斗力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潘凤,吕布,董卓,武艺,三国,张郃

    无双上将潘凤,这个梗在三国的圈子里流传了好多年。潘凤,在三国演义故事中,用自己的生命实力打脸主公韩馥的同时也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潘凤的登场其实很有气势,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大军在汜水关前挑战华雄。结果华雄武艺高强,连续斩杀联军两名战将,18路诸侯的形势非常不好。就在这个时候,冀州牧韩馥,开口说道我

  • 假如你穿越成了潘凤,听见: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潘凤,华雄,关羽,刘备,董卓,汉朝,三国,曹操手下,中国古文献

    威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这首是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时赞关羽的诗词关羽温酒斩华雄,关羽扬威立万的一场单挑,在《三国演义》为关羽增色不少,在关羽枭了华雄之前,华雄是连挑下了十八路诸侯的几位大将,我们来看看华雄的表现,和罗贯中为关羽的铺垫,在汜水关前,鲍忠不到一

  • 潘凤一百八十斤的开山斧耍得那么威武,为何刚出场就被华雄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今古元小小标签:潘凤,华雄,董卓,曹操,关羽,袁术,汉朝,三国,开山斧,中国古文献

    都说三国是人才辈出的时代,里面随便一个故事情节搬到课文上都能收割一大片三国迷。在文中,个个都特别能打,似乎随便拎一个出来,都会是一场精彩的个人秀。不过,文中潘凤的武功却愣是让人搞不懂,他不仅身材比普通人结实,就连所用的武器也非常夸张,是一把一百八十多斤的开山斧。可是,看似如此厉害的人物,偏偏成不了主

  • 曹魏宗室第二代, 曹真曹休手握大权, 为何夏侯霸却不受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川妹子在日本标签:曹真,曹休,蜀汉,三国,夏侯霸,曹魏宗室,曹操手下

    东汉末年,曹操能够成为最强大的诸侯,一方面是吸收了天下各地的人才,另一方面则是曹氏和夏侯氏等宗室力量的支持。正所谓亲疏有别,伴随着曹魏集团的壮大,这些宗室也获得了重用。比如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第一代宗室将领,都手握一方兵权。至于曹真、曹休、夏侯尚等第二代宗室,也是位极人臣。不过,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