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反复无常的孟达和孟达转变阵营的原因

反复无常的孟达和孟达转变阵营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毛迪说教育 访问量:2427 更新时间:2024/1/21 1:45:25

在广义上的三国时期,虽然也崇尚“忠臣不事二主”的风气,但更多的是人才在各个军阀之间的流动的现象。这种转变阵营的行为在当时虽然不是什么值得夸赞的事情,但也非十恶不赦,甚至还会得到新旧两个主公的认同。

比如刘备阵营中的黄权。不过有一种人的转变阵营的行为是令人不齿的,这些人转变阵营并非出于极端的情况下,而且有多次背叛的举动。

投靠新主公后,往往调转枪口转向旧主公。吕布就是这样一个人,先后投靠刘璋、刘备、曹丕、刘禅的孟达也是这样的人。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个反复无常的孟达,以及孟达屡次转变阵营的原因。

刘备的侵入,孟达率先竖起降旗

孟达是司隶右扶风人,因为天下大乱来到益州避难。就是所谓的“东州士”中的一员。“东州士”是外来人口组成的力量,原先刘焉统治益州的时候,是刘焉针对益州大户的力量,得到不少待遇和资源,也干了不少跋扈的事情。

“东州士”与益州本土积怨颇深,他们肯定要受到益州本土的敌意和排挤。只不过有刘焉撑腰,这才风光了一阵。

《华阳国志·刘二牧志》:“时南阳、三辅民数万家避地入蜀,焉恣饶之,引为党与,号“东州士”。”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

后来刘焉一命呜呼,益州本土拥护刘璋上位,继承益州牧的位置。刘璋这个人优柔寡断,既不想得罪益州本土,也不能放弃“东州士”。由此还引发了益州本土的叛乱。

另一方面“东州士”虽然不得不依附于刘璋,但对益州本土的反扑和刘璋的仁弱态度也是有一定的忧惧的。再加上“东州士”对益州根本没有太多的乡土情怀,谁能给他们更优厚的待遇,他们就支持谁。刘备的侵入并不被“东州士”视作一次入侵,反而提供了改变生存状态的契机。

刘备图谋益州的时候,孟达和法正、张松出了很大的力,是率先与刘备接触的。其中张松是益州本土,法正和孟达都是“东州士”。孟达和法正各带着两千兵力迎接刘备,孟达彻底成为刘备的部将,留屯在江陵。

从《三国志》当中的记载来看,这件事似乎是由张松和法正主导,不能单纯地视为“东州士”对刘璋的反叛。但孟达的态度明显是支持、参与了这个阴谋,这就比较符合“东州士”的特点。

《三国志·蜀书·刘封传》:“初,刘璋遣扶风孟达副法正,各将兵二千人,使迎先主,先主因令达并领其众,留屯江陵。”

遭受刘封欺压,孟达忿而降魏

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平原后,令孟达沿水路到秭归,再北上攻取房陵、上庸,也就是所谓的“东三郡”(房陵、上庸、西城)。

或许是担心孟达作战不利,又或许是对孟达这样的降将进驻相对偏远、隔离的“东三郡”不放心,刘备又派义子刘封到上庸,夺取了孟达的军权。上庸太守申耽,也是上庸地头蛇投降刘封。“东三郡”归入刘备的势力范围中。刘封和孟达就驻守在这里。

刘封和孟达之间,小编以为是不存在什么私怨的。但是刘封是来统领孟达的部队的,孟达的部队又是从益州带出来的,与孟达的关系更亲近。这就很容易导致两个人之间出现矛盾。刘封又是一个性情刚猛的人,对孟达的态度很不好,这是促成孟达后来投降曹魏的原因之一。

另外还有一点。在汉中平原以及“东三郡”到手之后,关羽贸然进行了北伐,进攻襄阳和樊城。襄阳和樊城处于“东三郡”右侧,如果成功拿下襄樊,就会让荆州和益州增添一条连通的道路——汉水,使刘备的地盘联合得更加紧密。

关羽取襄樊这件事是对的,但是时机是错误的。刘封和孟达刚刚在“东三郡”站稳,他们很难出兵呼应关羽。最后关羽失败。虽然小编不认为刘封、孟达的决定有问题,但当事人肯定不是这么想的。孟达害怕刘备会迁怒于自己。于是在愤怒和恐惧的双重因素下,孟达转投曹魏。

孟达部的离开让镇守“东三郡”的力量变得薄弱,加上曹魏的压力,申耽、申仪兄弟叛变,“东三郡”又到了曹魏的手里。曹魏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郡,以孟达为太守。也就是说,孟达此时就介于汉中平原和荆襄之间,魏、蜀、吴三个政权的交界处。

不过在魏黄初二年(即公元221年),曹魏又分西城为魏兴郡,以申仪为魏兴太守,分化了孟达的力量,避免孟达与蜀汉接触。即便如此,孟达的新城郡也与蜀汉较近,而且与蜀汉渊源较深,日后自然也会成为蜀汉争夺的对象。

《三国志·蜀书·刘封传》:“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以〕达领新城太守。”

《华阳国志·汉中志》:“黄初二年,文帝转仪为魏兴太守。”

孟达复投诸葛亮,遭司马懿平复

曹丕对孟达是很好的,还有夏侯尚等人也是孟达的朋友。但随着这些人去世后,孟达就产生了一种不安感。毕竟他的身份特殊,在曹魏没有根基,又是降将。这种感觉让他很不舒服。另外还有一件事。也促成了诸葛亮和孟达之间的连接。

李严手下有一个叫做王冲的人,投降到曹魏那里去了。王冲到孟达这里,说诸葛亮的坏话。说孟达投降的时候,诸葛亮非要处死孟达的家眷,刘备不听从而已。

孟达很敬重诸葛亮,没有听信王冲的话。一个叫做李鸿的魏人又投降到蜀汉,把这件事告诉了诸葛亮。诸葛亮发现自己在孟达心里还是很有地位的,于是产生拉拢孟达的想法。

《资治通鉴·魏纪二》:“初,孟达既为文帝所宠,又与桓阿阶、夏侯尚亲善;及文帝殂,阶、尚皆卒,达心不自安。”

于是诸葛亮和孟达互通书信,赠送礼物,李严也与孟达通书信。诸葛亮和李严都是刘备安排的托孤大臣,地位崇高,尤其是诸葛亮,更是蜀汉的实际执政者。

这两个人的话是有分量的。在蜀汉实权人物的拉拢,以及孟达本身对曹魏的疏离感的双重作用下,孟达决定反叛曹魏,重回蜀汉。可惜由于诸葛亮处理不当,加上孟达本身准备不当。这次兵变就被司马懿轻易消灭了。

小结

纵观孟达这个人,从刘璋到刘备,从刘备到曹丕,再从曹魏到诸葛亮,进行了三次易主。而且投靠刘备时,参与了法正等人的卖主的阴谋;投靠曹丕时,又帮助魏军进攻“东三郡”;投靠诸葛亮,就会成为进攻和防御曹魏的桥头堡。

在小编看来,孟达距离吕布这样的人物还是有一定距离,但是也是没有显示出什么气节的。孟达的评价不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资治通鉴》、《华阳国志》

标签: 孟达刘备蜀汉诸葛亮关羽法正

更多文章

  • 魏将孟达造反投蜀,司马懿获悉军情,连夜奔向孟达新城,擒斩孟达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孟达,大军,曹丕,刘备,魏将,三国,汉朝,司马懿,诸葛亮,曹操手下

    孔明打败曹真的大军后,镇守永安宫李严令子李丰来见,告诉孔明昔日蜀将孟达降魏,乃不得已,曹丕对其甚好,曹睿主政,朝中多人嫉妒,孟达日夜不安,现差心腹见家父,教代禀丞相,今在新城,听知丞相伐魏,欲起大军,举事取洛阳。丞相取长安,两京可成。孔明非常高兴。忽军情报称,魏主驾幸长安,司马懿复职,加封平西都督。

  • 三国:从刘备对孟达的态度,谈刘封、孟达拒绝相助关羽北伐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刘备,刘封,关羽,孟达,法正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关羽起兵北伐,自江陵出兵攻襄阳、樊城。在围攻襄、樊期间,也就是当年的七月末到十月末这段时间里,关羽曾多次要求在东三郡(西城、上庸、房陵)镇守的刘封、孟达出兵相助。但关羽的要求被刘封、孟达拒绝,《三国志·刘封传》中记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

  • 三国名将孟达一战斩杀徐晃,足见英雄了得,孟达的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徐晃,孟达,蜀汉,诸葛亮,张郃,张辽

    孟达不是名将,徐晃才是。徐晃和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在《三国志》里面合为一传,并有评论:“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人们称这五人为“五子良将”。另外,蜀汉集团中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在《三国志》里面也合为一传,是为“蜀汉五虎将”,与之遥相对应。平心而论,“蜀汉五虎将”的武勇有余,但用兵谋略

  • 孟达能斩徐晃?诸葛亮为何要出卖孟达,孟达之死对蜀国也弊大于利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徐晃,诸葛亮,孟达,蜀国,司马懿,刘备

    孟达曾杀死诸葛亮的姐夫,诸葛亮准备阴孟达一下,没想到最终鸡飞蛋打。《三国演义》孟达斩徐晃历史上,徐晃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曾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徐晃也是心仪有加,不乏夸赞之词,但是他的死却极其窝囊。最后登场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身处上庸的孟达暗中与诸葛亮联络,企图叛

  • 刘封被刘备处死时,曾仰天长叹:后悔没听孟达的话!孟达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刘封,刘备,孟达,关羽,诸葛亮,徐晃

    公元220年,刘封收到了养父刘备送来的东西,打开一看,一下子变了脸色,大惊失色地喊道:“没有听孟达的话,现在我悔不当初啊!”仰天长啸后,他挥刀自刎。孟达究竟说了什么,对刘封有那么大的影响呢?这事儿还得从头慢慢说起。早年的刘备颠沛流离,曾经寄居在刘表处,暂住在荆州,也就是那个时候,他认识了刘封,当时他

  • “关西吕布,关东潘凤”,虎牢关五虎之一的潘凤为何千年后爆红?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兄弟标签:吕布,潘凤,袁绍,文丑,虎牢关,三国演义

    集仁义礼智信于一身的上将潘凤,曾力挫大将颜良文丑,为了在群雄面前维护主公韩馥的颜面,心系“天下太平,百姓安危。”的他,毅然决然的拖着日趋严重的病躯在关前与华雄展开殊死的搏斗,试问手握180斤大斧以一力降十会见长的潘凤,又怎会是敏捷系华雄的对手呢,即便如此,虽然潘凤最终被斩,但其气势绝不落华雄分毫:“

  • 韩馥:吾有上将潘凤可斩诸葛村夫

    历史解密编辑:天X蓬标签:潘凤,诸葛亮,姜维,诸葛村,庞统,吕布

    战略天蓬说: #三国志战略版#大家好!我是天蓬!潘凤在二次元火起来之后,立马成为三国中的一个网红人物,被封为无双上将的美名。原本在三国演义中一句台词都没有,只露一面就被华雄斩杀的人物。潘凤没有大火之前,三国中无双只有一人号称那就是吕布。潘凤枪兵与骑兵双a兵种属性的三星武将。天蓬的这个潘凤是44级没有

  • 三国上将潘凤那么有名,他的战斗力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潘凤,吕布,董卓,武艺,三国,张郃

    无双上将潘凤,这个梗在三国的圈子里流传了好多年。潘凤,在三国演义故事中,用自己的生命实力打脸主公韩馥的同时也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潘凤的登场其实很有气势,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大军在汜水关前挑战华雄。结果华雄武艺高强,连续斩杀联军两名战将,18路诸侯的形势非常不好。就在这个时候,冀州牧韩馥,开口说道我

  • 假如你穿越成了潘凤,听见: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潘凤,华雄,关羽,刘备,董卓,汉朝,三国,曹操手下,中国古文献

    威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这首是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时赞关羽的诗词关羽温酒斩华雄,关羽扬威立万的一场单挑,在《三国演义》为关羽增色不少,在关羽枭了华雄之前,华雄是连挑下了十八路诸侯的几位大将,我们来看看华雄的表现,和罗贯中为关羽的铺垫,在汜水关前,鲍忠不到一

  • 潘凤一百八十斤的开山斧耍得那么威武,为何刚出场就被华雄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今古元小小标签:潘凤,华雄,董卓,曹操,关羽,袁术,汉朝,三国,开山斧,中国古文献

    都说三国是人才辈出的时代,里面随便一个故事情节搬到课文上都能收割一大片三国迷。在文中,个个都特别能打,似乎随便拎一个出来,都会是一场精彩的个人秀。不过,文中潘凤的武功却愣是让人搞不懂,他不仅身材比普通人结实,就连所用的武器也非常夸张,是一把一百八十多斤的开山斧。可是,看似如此厉害的人物,偏偏成不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