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周公曾经践位称王?

揭秘:周公曾经践位称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09 更新时间:2024/1/30 12:56:04

西周周武王去世之后,由其子周成王继位。由于成王年幼,不能主持朝政,便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佐摄政。关于周公“摄政"一事,历史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周公只是辅政,并未践位称王; 一种现点则认为周公一度践位,实行王权。

《左传》中的周公是“股肱周室,夹辅成王”之人,”相王室以尹天下;《史记 · 周本纪》中也写到,成正年少继位周公为了天下与周室才摄政当国。从这些史书上来看,周公是一个大公无私的辅政大臣,他一心辅助侄子,并无篡夺天下的野心。孟子更是称赞周公“不有天下”,意思是周公完全没有想过要将天下占为已有。

然而,在《荀子 · 偶效》和《淮南子 · 汜论训》中对周公当政的史实,却有另一番解读。两文中均提到,周公“履天子之籍”也就是说周公有“君临天下”。《礼记 · 明堂位》称周公“践天子之位”,《尚书 · 大传》则言周公“身居位,听天下为政”。另外,根据近代人的考证,基本可认定《尚书大诰》中的“王”称周文王为“宁王”或“宁考”,“考”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所以这个“王”只能是周公,而不可能是文王之孙周成王。《尚书 · 康诰》还有一段文字,文中提到:“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在这里,“封”指的是周公的弟弟康叔,所以这个“王”应该是周公。若是这些史料记载非虚,那么周公显然有身居王位的经历。

那么,周公“称王”有什么历史原因呢?据《商书 · 金滕》所言。周公曾向朝中重臣召公和太公解释道:“如果我不掌握政权,那将来我就无法跟先王交代了。”当时周朝正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武王刚去世,成王年幼,国内局势不够稳定,东方诸小国还有叛乱发生。面对这样的局势,周公担心诸侯欺成王年幼发生叛乱,武王的事业无法继续推行下去,便选择了即位。《逸周书 · 度邑解》记载,武王十分欣赏自己的弟弟周公,认为他才干超群,而自己的儿子年幼恐怕无法稳定当时的政局,因此在弥留之际曾说了“乃今我兄弟相为后”的话,既要将王位传给周公,但是周公却诚惶诚恐地拒绝了。可见,周公并非想篡位,只是为了稳定天下局势而已。

然而,《荀子 · 儒效》却称周公专横篡位,职责他“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意思是说周公废除成王,而自己继承了武王的天下。《史记 · 燕召公世家》中记载了“召公疑之”,《鲁周公世家》中则记载了周公是如何与召公和太公解释的。因此后人便发出疑问:召公、太公是周朝中的两大贤人,以他们的智慧不难看出周公的用心,如果周公真的没有半点篡位之嫌,他们两人怎会生疑呢?又有《史记 · 管蔡世家》中写“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于是发兵征讨,从而引发大乱。而根据《逸周书》中的《文政》、《大匡》等篇的文字记载,管叔、蔡叔“开宗循王”、“受赐于王” ,所以两人并无叛周之意,反而一度是武王的得力干将。

从诸多文献看来,周公的确称王了,可他为什么又在成王成年后还政呢?在有些学者看来,召公与太公的怀疑、管叔和蔡叔的武装反杭、关中地区的骚乱相继出现,加之“西土人亦不静”,使得周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所处的位置。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周公终于做出如下决定先平定管叔和蔡叔,再还政成王,最后拉拢召公并与之共享朝中实权。

迄今,周公去世已有三千多年了,关于他的点点滴滴,人们只能从历史书籍中获得,然而史料无法还原一个真实的周公。他到底是个大公无私的辅政大臣,还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篡位者,答案仍有待寻找。

标签: 周武王周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匈奴单于真的向吕后写情书“求爱”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雉,汉朝,吕后,野史秘闻

    老丈人刚死,女婿就给丈母娘写情书,这是最早的性骚扰短信吧,字不多,赤裸裸的挑逗,玩的是政治、生活双重流氓。其实刘邦、吕后先耍流氓,冒顿不过是在报复。冒顿单于写得很直白冒顿单于写给吕后的短信非常直白:“你死了老公,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很寂寞吧,一个人玩多没意思,我愿意用我的长处,弥补你的短板。”“陛

  • 明末大臣陈奇瑜简介:因镇压农民起义军甚力,名噪关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嘉庆皇帝在处置了和珅之后,内心真的萌生出悔意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嘉庆,和珅,文史百科

    虽然皇帝是一朝天子,但是天子毕竟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所以很多皇帝不仅会听信奸臣,还会对他们纵容,而这些人之所以可以获得皇帝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对皇帝的心思非常了解。乾隆时期可以说和珅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和珅平时会想各种方法来讨皇帝的欢心,乾隆作为一国之君对于和珅的巴结和奉承也很是受用,因此明知

  • 高楼寨之战农耕兵战斗力有多强?远高于清政府草原兵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高楼寨之战,清朝,战史风云

    高楼寨之战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今高庄集)歼灭僧格林沁部的一次著名战役。参战双方:清政府军由僧格林沁指挥。僧格林沁: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第26世孙,科尔沁左翼后旗第10代札萨克,科尔沁左翼后旗札萨克多罗郡王,博尔济吉特氏,晚清名将,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属内蒙

  • 揭秘:透过历史背景和结局,了解大汉十三将的传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近日看到新闻,说《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网络电影即将上线,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开始有影视作品反映耿恭等人激越壮烈、感人肺腑的事迹,毕竟影视剧的受众要远大于历史爱好者群体,这会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历史故事;忧的是不知道这部片子能不能真实反映那段历史,害怕看了让人失望。所以在此,唐封叶想把“十三将士渡

  • 四十岁的合答安已是寡妇,成吉思汗为什么还要娶她?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合答安,蒙古,野史秘闻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合答安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她都有什么秘密呢,请听我详细道来。塔里忽台这个家伙实在是坏透了,他不但夺取了人家的家产,还要斩草除根,他率人袭击铁木真的一家!铁木真为了家人,引开塔里忽台,被困在森林9天9夜,这是什么概念!能坚持这么长时

  • 廖化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 廖化生平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廖化,蜀汉,风云人物

    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叁国时蜀汉将领。建安二十四年冬天,孙权派兵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杀之后,廖化塬本想归顺东吴,由于廖化心里想着汉主刘备,于是诈死,骗过众人,之后带着母亲趁夜西行,逃向蜀汉。之后的廖化和刘备相遇,被任命廖化为宜都郡太守。夷陵之战失

  • 宋朝为什么不杀文人,不杀士大夫?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宋朝为什么不杀文人,不杀士大夫?因为“不杀文人”的祖训,这是宋太祖赵匡胤立下的规矩,与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有关。据说,宋朝太庙刻着一块誓碑,宋太祖留下祖训。子孙若违反,则遭天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一祖训在历代子孙中执行最好。笔者认为,宋太祖立下这条祖训有几点原因:一是担心武

  • 鸿门宴刘邦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团队的自信心是事业成功的核心!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刘邦,刘邦,战史风云

    鸿门宴刘邦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团队的自信心是事业成功的核心!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鸿门宴,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赌博了。赌赢了:功成名就,流芳千古,黄袍加身,荣光万丈。赌输了:五马分尸,亲友受死,不光丢脸,还要丢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王朝的皇帝。拥有的土地面积,大

  • 揭秘:昏君卫懿公是怎么被赶下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卫献公,春秋,历史解密

    前面的故事中我们曾讲过卫宣公“扒灰”和卫懿公“爱鹤”的故事,卫国历史上出了很多君子,但国君多数是昏君,甚至是极品昏君,今天我们讲的卫献公就是极品之一。公元前577年,卫定公去世,太子卫衎继位,是为卫献公。卫定公去世时,卫献公竟然一点哀伤的意思都没有,行为十分无礼,气得卫定公夫人定姜悲叹说:“这个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