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昏君卫懿公是怎么被赶下台的?

揭秘:昏君卫懿公是怎么被赶下台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432 更新时间:2024/1/10 3:32:41

前面的故事中我们讲过卫宣公“扒灰”卫懿公“爱鹤”的故事,卫国历史上出了很多君子,但国君多数是昏君,甚至是极品昏君,今天我们讲的卫献公就是极品之一。

公元前577年,卫定公去世,太子卫衎继位,是为卫献公。卫定公去世时,卫献公竟然一点哀伤的意思都没有,行为十分无礼,气得卫定公夫人定姜悲叹说:“这个人一定会让卫国败亡,而且必定会从我这个未亡人身上开始动手。上天要降祸给卫国啊!为什么不让子鲜来主持卫国呢?(子鲜是定姜的儿子,也叫鱄,卫献公是卫定公与宠姬敬姒的儿子)”卫国一众大夫听到之后,吓得纷纷转移财产。

卫献公继位后的好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孙子和定姜等人的制约,倒也不敢胡作非为,但随着他坐稳国君的位置,逐渐变得轻慢蛮横起来。

卫献公有位宠姬,十分爱好音乐,提出要学习弹琴,卫献公抵不出宠姬三番四次请求,就派了宫中乐师师曹来教这位宠姬。这位宠姬哪里真心想学音乐,只是图个新鲜而已,学得非不认真。师曹是个死心眼,见这个女学生学得三心二意,就拿起手板在她手心重打了几板。宠姬什么时候受过这等委屈,仗着卫献公宠爱,一把鼻涕一把泪跟卫献公哭诉,说师曹无视卫献公的威严,无端责打自己。世界上什么风最厉害,当然是枕头风。卫献公一听,你一个小小乐师敢瞧不起国君,欺负国君的女人,胆子是不是太大了点?也不仔细问原由,召来师曹,让卫士狠狠打了他三百大板,直打得皮开肉绽。师曹无端挨了一顿痛打,嘴上虽不敢说,心中恨不得将卫献公剥皮抽筋。这一年是公元前564年。

孙文子是卫国执政正卿,掌握着卫国大权,卫献公对他又恨又怕,欲除之而后安心。公元前559年,卫献公约请孙文子和宁惠子(宁喜)一起吃饭,既然国君有请,两位大夫不敢怠慢,早早去穿好朝服等在朝堂上,等呀等,太阳都快要落山了,也不见卫献公的踪影。卫献公去了哪里呢?他正在苑囿里射雁,把宴请孙文子和宁惠子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两位大夫听说国君在狩猎,就饿着肚子来到苑囿里。卫献公听说两人求见,就才想起宴约的事。

如果卫献公保持理性和清醒的话,至少应该两位国家重臣表达一下歉意,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昏了头,竟然连打猎的皮帽皮帽都不脱下来,穿着猎装就接见两位大臣,还装模作样地说:“两位大夫这么晚过来,是有什么要事吗?”似乎完全忘记了请人吃饭的事。

春秋礼制,国君接见臣下,要穿上朝服,以显示庄重。孙文子和宁惠子见卫献公穿着猎装接见自己,就已经觉得受到侮辱,又听卫献公对爽约一事满不在乎,心中顿时火起,但碍着对方是国君,自己是国家重臣,总不能为一顿饭当场翻脸,两人就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孙文子一气之下,连国事都不管,直接回到自己的封邑戚地去了。派儿子孙蒯代表自己去朝见卫献公。

卫献公设宴招待孙蒯,席间,卫献公让大乐师唱诵《诗经.巧言》中的最后一章,诗歌有一句是这样的:“那个站在河边的人啊,你既没有勇气武力,又没有什么才干,只会制造祸乱”,暗中讥讽孙文子没有才能,却飞扬跋扈,对国君有不臣之心。

孙文子是卫国权臣,大乐师不敢得罪他,就推辞说声音嘶哑,不能诵唱。一旁的师曹主动请求诵唱,不仅唱得有声有色,还在唱完后又高声朗诵了遍。师曹明显是想刺激孙蒯,让孙文子一家报复卫献公,以报自己被卫献公痛打的耻辱。所以谁都可以得罪,千万不要得罪心胸狭窄的小人。

孙蒯果然害怕,回去后向父亲孙文子禀报。孙文子听后,叹了口气说:“国君对我们有忌恨之心了,如果不先下手为强,就会被他杀死。”决定对卫献公下手。

孙文子将家属、族人和家臣们都召集到戚地,告诉他们,自己要推翻卫献公。族人和家臣们都靠孙文子生存,自然积极响应孙文子的号召。于是一众人从戚地出发,向国都开进。

半路上,孙文子遇见大夫蓬伯玉,就对蓬伯玉说:“国君的暴虐,是你所知道的,我很担心国家会随时倾覆,蓬大夫你有什么看法?”其实就是想拉蓬伯玉入伙做垫背,为叛乱寻找借口。蓬伯玉回答说:“国君掌管着国家大权,作臣子的怎么能够冒犯?即使推翻他另立新君,谁又能保证他一定比旧主强呢?”拒绝了孙文子的邀请。蓬伯玉觉得留在卫国很危险,回到家略作收拾,就从最近的关口逃出卫国。

卫献公听说孙文子反叛自己,很害怕,就让子蟜、子伯、子皮和孙文子在丘宫订立盟约,孙文子哪里肯答应,将三人都杀掉,吓得大夫子展赶紧逃到齐国。卫献公打不过孙文子,就跑到了鄄地,又派子行去向孙文子求和,孙文子一不做二不休,把子展一刀剁成两段。卫献公见求和不成,只得逃往齐国。

明知实力不济,根基浅薄,还公开向豪强挑战,逞口舌之快,卫献公是在自寻绝路,这种事在春秋还真不少。

标签: 卫献公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的“天象”是真是假?为什么伟人诞生都有天象?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商朝,野史秘闻

    古代的史书上记载,历朝历代很多伟人在诞生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很奇怪的天象,这些天象要多奇怪就有多奇怪,就好像本身就在预示着这个人会有所作为一样。但其实,真实的历史上,他们出生的时候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异象,也的确是不好说了,没有人知道这些事情的真假,就算是史书记载也未必都是真的,那么,如果是假的,为什么

  • 康熙南巡和乾隆南巡相比 百姓为什么将乾隆视作瘟神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乾隆,风云人物

    对康熙南巡和乾隆南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和乾隆都进行过南巡,百姓在对待两个人上面,百姓为什么反应完全不同?清代十二个皇帝中,康熙和乾隆都有南巡的经历,所谓南巡就是下江南,皇帝亲自南下,各地官员和百姓都事先知晓,这跟微服私访完全不同。据说康熙他每次南下都有官民无不扶老

  • 李牧与白起同为秦国的名将,他们两人之间谁更厉害一些?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秦国著名两大战神李牧与白起都是百战百胜,两人谁更胜一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先说我个人观点,我觉得李牧完胜白起。先说两人最擅长的战略战术:李牧擅长战略性防守,然后寻找到敌人最佳破绽,经过精密计算,再予敌人精准的致命一击,属于典型的稳中求胜,没有100%把握必胜,就完求立于不

  • 糜芳守卫的是荆州最难攻打的南郡,为何却不战而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糜芳,战史风云

    不论是看《三国演义》还是看《三国志》,看到关羽丢荆州这里时,都会异常的难受。关羽丢荆州这件事情,正史和小说记载基本一致:那就是关羽举兵北伐,樊城还没攻下,反被吕蒙偷袭了荆州。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糜芳直接投降,导致关羽夺回荆州的希望彻底破裂。要知道,糜芳守卫的是荆州最难攻打的南郡,当初

  • 许由为什么不接受尧帝的传位?究竟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许由,上古,历史解密

    吕氏春秋《慎行论·求人》有云:昔者尧朝许由於沛泽之中,曰:“十日出而焦火不息,不亦劳乎?夫子为天子,而天下已治矣,请属天下於夫子。”许由辞曰: “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於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於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陽,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

  • 谁是杀害关羽的罪魁祸首?怎么也想不到竟然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刘备,野史秘闻

    说起关羽“大意失荆州”和“败走麦城”,人们首先觉得关羽存在决策性失误、蜀汉的粮草供给不足,而后就会说曹操恩将仇报,当年关羽放他一马,换来的确是曹操大兵压境,给了关羽极大的压力,最后被骂的就是东吴的老大孙权,因为当时东吴和蜀汉本来是盟友,一起抗击曹操,结果东吴不去抗曹,直接偷袭关羽,最后杀了关羽之后为

  • 典韦郭嘉死后曹操是什么反应?为什么要哭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汉朝,风云人物

    典韦在三国时期是一位名将,在 曹操阵营中首屈一指。不幸的是,在 张绣降反的战斗中亡故。在同一场战争中,曹操的长子 曹昂、侄子 曹安民也未能逃过此劫。不过,曹操并没有为自己的儿子和侄子落泪,而是为失去了爱将典韦大哭。这一哭感动了身边的众人,也让这些文武铁了心的辅佐曹操。郭嘉,曹操手下一谋士。郭嘉为曹操

  • 梁武帝萧衍虽是雅爱文士,但他也有着怎样的政事能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梁武帝,萧衍,文史百科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埤城镇东城村)人。南朝梁开国皇帝(502年4月30日-549年6月12日在位),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勤于政事萧衍称帝之后,初期的政绩是

  • 襄樊之战于禁大败,为何曹仁却见死不救呢?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

    在汉末三国时期,水淹七军,是一场经典的战役,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成为关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生涯。一方面,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水淹七军反映了关羽的勇武,指挥作战能力也很强,进行了决堤蓄水。另一方面,在《三国志》等正史记载中,关羽并没有决堤水攻,之所以能够淹没于禁率领的七郡,是因为霖雨导

  • 汉景帝的长子刘荣有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汉景帝的长子刘荣有后代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荣到底有没有子嗣,并没有确切的直接记载,但是最大的可能就是,没有。刘荣,汉景帝所册立的第一位太子,汉景帝的发妻薄皇后不得宠,并没有孩子,其侧室栗姬生下了景帝的头三个儿子,长子就是刘荣。既然皇后没有儿子,那么刘荣这个长子也就成了优先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