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繇缘何出任扬州刺史?或为制衡割据势力袁绍袁术

刘繇缘何出任扬州刺史?或为制衡割据势力袁绍袁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哎哎哟呀 访问量:3524 更新时间:2023/12/8 10:04:46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刘繇,一个东汉末年的官场异类,一个奢求名声的刘氏英才(其兄长刘岱,曾官至侍中、兖州刺史,亦是汉末群雄之一。),在汉室式微的情况下被推上诸侯争霸的浪尖上,有心无力地兵败身亡在扬州牧任期上。

在避乱之际,刘繇被朝廷任命为扬州刺史,绝非表面原因(其为汉室宗亲以及刘岱之弟)那么肤浅,而是有更深层次、更耐人寻味的用意。分析刘繇被任命为扬州刺史时的扬州内外环境,不难发现东汉朝廷提拔刘繇为一州诸侯的用意所在。

具体如下。

其一,扬州态势。

初平三年(193年),东汉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陈温或被杀死(《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记载陈温是被袁术杀死,即(袁)术以馀众奔九江,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或病死(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引《英雄记》:(陈温)先为扬州刺史,自病死。)。

陈温,无论是被杀死,还是病死,反正都是死,也都是死在193年这一年中。陈温死后,偌大的扬州(六郡,九十二县邑(侯国))顿时陷入无主状态,周边州牧、军阀等势力纷纷渗透进来。尤其是后将军袁术就凭借“四世三公”的家族背景和“汝南袁氏嫡子”的特殊身份,控制了大部分江东地区,扬州的江北地区已是其占据地盘,而江东地区已为其势力范围。而占据冀州的袁绍未坐视扬州刺史空缺且让袁术肆意占据淮南,派从兄、山阳太守袁遗领扬州刺史。

裴松之注《三国志》引《英雄记》:袁绍遣袁遗领州,败散,奔沛国,为兵所杀。袁遗到扬州上任,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袁术轰走。袁术就更换陈瑀为扬州刺史。(《英雄记》:袁术更用陈瑀为扬州。)

扬州刺史,无论是袁绍派遣袁遗担任,还是袁术更换陈瑀充任,都是割据诸侯自行任命,没有法理依据。毕竟东汉朝廷虽然日渐式微,但是天下共主,照样代表官方,是有法律效力。

其二,朝廷形势。

刘繇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之前,整个东汉及朝廷,如用一个字来总结,莫过于“乱”。尤其是朝廷,更是乱上添乱:初平三年(192年)四月,董卓被刺杀,结束近三年的董卓之乱;才经王允近两个月的治理;当年六月,董卓部将李傕郭汜贾诩计谋夺取了长安,成为继董卓之后把持汉献帝的凉州势力。李傕郭汜虽掌控朝政,但危机重重:西北韩遂马腾有东进之势;(《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三:孝献皇帝丙兴平元年(甲戌、194)》:马腾私有求于李傕,不获而怒,欲举兵相攻;帝遣使者和解之,不从。韩遂率众来和腾、傕,即而复与腾合。)长安种邵、马宇有内应之状;(《资治通鉴》:谏议大夫种邵、侍中马宇、左中郎将刘范谋使腾袭长安,己为内应,以诛傕等。)

关东联军虽在相互攻打,但也会有西进之嫌。因而,李傕郭汜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最佳办法就是让关东诸侯忙于争抢地盘而有心无力地放弃西进来进攻自己。这样,李傕郭汜就可全力投入打退东进的马腾、韩遂及清除内应的种邵、马宇。故避乱的刘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李傕郭汜挑中,接到被朝廷任命为扬州刺史的诏书,单枪匹马到扬州赴任。

刘繇,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不是来自汉献帝刘协的和善本意,而是来自李傕郭汜的险恶用意,而用刘繇也不是看重非凡才能,反是充当关东诸侯间的“搅局者”,搅混关东大地,让关东诸侯无法顾及关中,给李傕郭汜赢得征讨东进之敌的时间。

笔者按:不同凡响,指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刘繇,在避乱期间,被朝廷任命为扬州刺史,绝不是表面,诸如刘岱之弟、素有盛名之类冠冕堂皇的理由,主政扬州一地;而是实质,例如扬州态势、朝廷形势此类不可告人的秘密,搅混关中诸侯。正所谓:搅局者,当枪使。

标签: 刘繇袁绍袁术董卓马腾

更多文章

  • 扬州刺史刘繇为什么要欺负“小霸王”孙策、孙权的舅舅吴景?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刘繇,孙策,孙权,吴景,袁术

    兴平元年(194年),孙策以救援被刘繇欺负的舅舅吴景的名义离开了袁术,开始了平定江南的辉煌人生,东吴更是在孙策奠定的基础上与曹魏、蜀汉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孙策也是东吴实际上的开国之君。可以说刘繇欺负孙策、孙权的舅舅吴景直接促成了东吴的建立与后来的三分天下,也间接导致了袁术的败亡,算是典型的“蝴蝶效应”

  • 刘繇麾下有三位人才:一位勇猛不输孙策,一位评价曹操为奸雄!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刘繇,孙策,曹操,太史慈,袁术

    刘繇(156年~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东汉末年宗室大臣,汉末群雄之一,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和刘备、刘表一样,刘繇也是割据一方的汉室后裔。兴平元年(194年),刘繇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他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一度被朝廷加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但最终还是败归丹

  • 聊一聊孙权手下青州出身的官员,扬州刺史刘繇留下的遗产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孙权,刘繇,太史慈,青州,孔融,孙策

    宿刘温书斋(张乔)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 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 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 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提到东吴内部的政治环境,很多人会想到江东世家、淮泗集团、东吴宗室这样几支力量。其中江东世家和东吴宗室的组成比较单纯,而淮泗集团就比较复杂了。淮泗集团顾名思义,是江北的淮水流域和泗水

  • 汉末诸侯刘繇家世暗藏啥秘密?地位或不亚刘备,太史慈是他部将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刘繇,刘备,刘邦,部将,陈寿,三国,汉朝,太史慈,汉末诸侯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三国志·吴书四·刘繇太史慈士燮传》中,以刘繇打头,与刘基(刘繇长子)、太史慈、笮融及士燮士徽两父子列在一起,并为一传。陈寿对刘繇等人这样的立传安排,起初着实有点让人费解。对刘繇而言:刘基是儿子、太史慈及笮融是部将。四人放在一起,倒无可厚非。而士燮与刘繇是八杆子打

  • 汉末皇族刘虞刘表刘璋刘繇为啥不出头称霸?反而条件差的刘备敢?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虞,刘表,刘璋,刘繇,刘备

    刘虞、刘表、刘璋、刘繇在东汉末年是与皇族刘氏有正正式式亲近血缘关系的四大宗亲占据一方的地方势力。刘虞是幽州牧,刘繇是扬州牧,刘表是荆州牧,刘璋是益州。4人都是坐拥一方的地方大员。但是,面对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失控,朝廷威望不再,号令难行,各地豪强四起,各自施令,自立为王。这4人也都只是满足于自保,不但不

  • 五大刘姓州牧刘繇、刘虞、刘焉、刘表、刘备,他们都是谁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燕归游记标签:刘繇,刘虞,刘焉,刘表,刘备

    刘表、刘焉(刘璋)、刘虞、刘繇(刘岱)是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四大州牧,刘备后来占了刘表和刘焉的地盘。“诸刘”之间的血缘关系01.刘岱、刘繇:刘邦庶长子齐王刘肥之后02.刘焉、刘璋:刘邦之孙汉景帝刘启之后03.刘表:刘邦之孙汉景帝刘启之后04.刘备:刘邦之孙汉景帝刘启之后05.刘虞:刘邦八世孙光武帝刘秀

  • 刘繇孤身入扬州,周瑜卧底助孙策,小霸王终于挺进江东!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刘繇,周瑜,孙策,袁术,太史慈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10攻占庐江后,扬州的江北部分已经尽数为袁术所得。按照原定计划,他应该去几被打成废墟的徐州分一杯羹了。然而此时袁术还不能这样做,因为江南的丹阳郡出了大问题,使得他很难去双线作战。当然,并不是孙贲和吴景已经与袁术决裂,这个时候孙家虽然对袁术有所不满,但是矛盾并

  • 是被低估的名臣之后,还是扶不起的汉室宗亲,刘繇因何殒命乱世?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繇,袁术,孙策,刘表,太守,笮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百姓揭竿而起力争太平,为了不让士大夫与民众一同造反,汉灵帝下令解除党人禁锢,打算借助可以利用的一切力量保证江山稳固。除了重用士人和世家,有能力的汉室宗亲也得到擢升,刘繇就是其中之一。因勇斗劫匪救出叔父闻名,力战对汉室怀有异心的袁术、孙策等人,刘繇本来能够匡扶汉室,为何最终殒命乱世?

  • 拥有荆州治中从事、东吴太常身份的潘濬,为何有截然相反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潘濬,荆州,孙权,刘备,蒋琬,蜀汉

    在汉末三国时期,跳槽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无论是为了前程主动跳槽,还是说原有的主公被击败了,从而投靠新的主公,这些都是常有的事情。黄权先后服务过刘璋、刘备、曹丕三个主公,但是他投降都是迫不得已,也没有见到调转枪口帮助新主公对付旧主公的行为,所以他的评价还是不错的;吕布手刃丁原投奔董卓,手刃董卓投奔王

  • 班子不团结导致失荆州,刘备该派哪三人去替换关羽、糜芳、潘濬?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刘备,关羽,糜芳,潘濬,荆州,麋芳,三国,五虎上将

    关羽痛失荆州,原因是多方面的。关羽没有搞好和孙权的关系,也没有跟刘备保持畅通的联络,更没搞好内部团结,荆州四位重要人物先后叛变投降,断绝关羽归路,也断送了整个荆州,让诸葛亮和刘备的兴复汉室理想化成了泡影。荆州丢失、关羽败亡,内因外因同样重要,易中天先生说只有关羽才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但是我们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