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佗明明有着角逐天下的实力,为何却选择偏安一隅在南越终老?

赵佗明明有着角逐天下的实力,为何却选择偏安一隅在南越终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2316 更新时间:2024/1/2 6:46:42

秦朝末年,先有陈胜吴广起义,后有各路诸侯兴兵灭强秦,再之后楚汉争霸,汉朝一统天下。那是一个百姓凄苦,英雄辈出的时代。在哪个云诡波橘的大时代里,却有一个名叫赵佗的小人物创造了一段大历史,当然严格来讲赵佗也并不是一个小人物,但是在哪个英雄辈出争霸天下的时代里,赵佗为何明明拥有着角逐天下的实力却选择偏安一隅在南越终老呢?

一、赵佗与南越

在高考必考经典古文里面,有个叫贾谊的人写了一篇名篇《过秦论》,记载“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派往前去取百越之地的将领就是赵佗。当时赵佗任副将,带领着五十万大军去平定百越之地,也就是如今的岭南地区以及越南北部。当时的赵佗意气风发,深受朝堂信任,不仅领兵亲征,还被秦始皇委以重任,让他在攻打下来之后全权负责岭南地区的一切事务,包括军政大权。这也让他充满动力,尽管当时已经连续三年战败,主将被杀,赵佗也没有放弃,继续进攻,最后在公元214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

这个时候的岭南还有另外一个权利比赵佗大的人,叫做任嚣,是赵佗的老首长,他们关系还行,不过任嚣寿命不长不久之后便病死了,将南海郡托付给了赵佗。除此之外赵佗还实行了任嚣临终前的最后一道命令,以兵力隔绝五岭通往中原的道路。从这之中也可以看出来任嚣赵佗这对官场老搭档已经把南海郡看成了自己的私有资产!

乱世出英雄,也出占山为王的枭雄。秦二世时期,各地农民起义频繁爆发,只因苛捐杂税沉重,刑法极严,农民起义一爆发各地纷纷响应,前有在秦朝压榨下苦苦求生的无数农民,后有秦统一六国后剩下的六国旧贵族推波助澜,整个天下一夜间再度成为乱世。在陈胜吴广起义被镇压后,又再次有数路大军起兵攻打咸阳,其中刘邦、项羽最为出名,最后楚汉相争,项羽乌江自刎,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我们今天不讲楚汉相争的历史,只讲一下在大历史的洪流下冲击出来的小小支流,南越国。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大爆发,严格来说,赵佗也赶了一波历史潮流,他吞并了旁边的桂林、象郡,最后自立为王建立南越国。 从时间上来看,赵佗建立南越国是公元204年,那个时候项羽和刘邦还在争霸,尚未决出胜负。而比较赵佗在南越国的实力综合来看也并不是不能和刘邦项羽抗衡一二,那么为什么赵佗就是不出兵北伐角逐天下呢?

二、赵佗不从南越国兴兵的原因分析

岭南之地自古以来被称为蛮夷之地,在秦朝没有南下攻打百越之地之前,岭南各地还是以部落酋长为主,并没有像秦朝一样一统天下的君主政权,是秦朝的入侵才给岭南各地带入了郡县制。而在部落群居生活的时候相互之间并没有像中原大地上征伐不断,反而相对来讲保持着平衡稳定,百姓之间并没有那么大的纷争。

并且和中原地区饱受强秦的压迫和侵害不同的是岭南地区的百姓因为距离秦朝的行政中心咸阳较远,加上赵佗在入侵南海郡之后实行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让岭南的百姓受到压迫,反而处在一个想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之中,百姓没有起义的理由。

特别是在赵佗一统南越诸地之后,他和汉朝一样实行的都是郡国并行制,并且加上中央的统治力度,保证了赵佗的有效统治。最为重要的是赵佗并没有实行以中原人统治当地越人的方式,反而在清楚的认识到如果由中原人统治的话越人必会相争,影响南越政权的稳定,因此广泛招募当地越人之中的有威望有能力的首领进入中央,掌握权力,这样一来,赵佗一下子便收买了绝大多数的南越人,将分裂的矛盾扼杀在萌芽之中。在这上面,最能体现的一件事就是在后来汉朝建立南越称臣之后的自称“蛮夷大氏老”。从这上面其实也可以看出赵佗的心思不在北方,而只想在南越做自己的帝王。

志不在北方的赵佗之所以只占据南越一国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南越有江河山川为界,易守难攻,在地理位置上占有优势。而且虽然赵佗最终没有去和刘邦角逐,但他在后来的表现里却对自己有着格外的信心,并不认为自己比刘邦差,反而认为如果自己当初起兵出南越未必不能和刘邦一样。

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记载,陆贾代表刘邦出使南越商讨南越和平归顺汉朝一事,陆贾曾指责赵佗“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间,譬若汉以郡,王何乃比于汉!”赵佗听后不卑不亢的说“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从这句回答中便可看出赵佗自认为不输刘邦只是没有起兵而已。

仔细分析看开,从出身、能力上来看赵佗其实并不输于刘邦、项羽,彼时刘邦是沛公,只在沛县当一小头目;彼时项羽正起兵,武功高强但却智谋缺乏;彼时赵佗还是一将领,手下掌有不多的军队。后来项羽败了,刘邦建立汉朝,赵佗建立南越朝,两人各自实施的政策都促进了当时的文化发展,增强了国力。从这上面来看赵佗似乎并不比刘邦差,倘若赵佗出兵,历史也可能只是曲折了一段便回到正轨,也有可能就成了另外的样子。

三、结语

不过赵佗比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人幸运的是他得以善终,并且活到了103岁的高龄,这也能够看出来赵佗的高明之处吧。在刘邦建立汉朝后的那些年里,赵佗先后两次向汉朝称臣,而刘邦和后来的文帝都对南越实行的是仁政和平的政策。赵佗这个人算不算是在历史奔涌着的浪花中激流勇退的呢?应该算是吧,毕竟相比于无数人的黄土埋忠骨,赵佗的善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M〕.韩兆琦,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2〕李权时,岭南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3〕祁庆富,西南夷〔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标签: 赵佗刘邦任嚣项羽嬴政

更多文章

  • 神秘的赵佗陵墓:人人皆知它藏身广州闹市,为何至今无人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赵佗,嬴政,陵墓,先祖,墓穴

    坟墓能够埋葬一个人与所有往事,却无法彻底掩埋那一段段令人惊艳的历史,从历史典故中人们往往能学到更多知识,其中关于古老的观念才是重中之重。封建时代与现代处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空,但是曾笑傲于亚洲之巅的华夏文明却并未因此而陨落,相反华夏文明历经沧桑却能做到始终屹立不倒。就算内容与真正古时候有所出入又能怎样

  • 国泰乘务员歧视内地被开除,朱家健:中国蓝天不应出现对国人不敬行为

    历史解密编辑:环球网资讯标签:旅客,航班,朱家健,国泰航空,航空公司,中国蓝天,国泰乘务员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记者 陈青青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李耀】近日,有内地网民在网上曝光香港国泰航空乘务员歧视不说英语的乘客。23日晚,国泰航空行政总裁林绍波发声明,向受影响乘客及社会各界致歉,并对3名涉事乘务员予以解聘。据香港“01”网23日报道,有内地网民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自己在21日搭乘

  • 民间传说:朱家坟

    历史解密编辑:酒歌说文标签:族长,村长,朱家坟,算命先生,民间传说

    明朝初年,朱元璋先是打败了各路枭雄,而后讨伐蒙元,终于统一了天下,结束了群雄争霸的战乱。老百姓虽说日子过得还是不容易,但总算是能松口气,得以休养生息,过上得之不易的太平日子。在湖北武昌府地界,有个名叫朱家村的地方,这一天来了一个南方模样和口音的算命先生,能掐会算,铁齿铜牙说得头头是道,不用多问,只要

  • 董诰 录《黄石公三略》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董诰,黄石公三略,书法,楷书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董诰(1740~1818),字西京,号蔗林、拓林,浙江富阳人。董邦达子。乾隆二十八年传胪,官大学士,工古诗文词、书法、绘画。书法宗二王,画承家学,雅秀绝尘,晚宗宋元,有“大小董”之称。旧配供盒,盒面题识:清董诰书黄石公三略楷书。

  • 《素书》是部托伪之书,不是黄石公送给张良的《太公兵法》

    历史解密编辑:一老沈一标签:张良,素书,三略,兵书,司马迁,黄石公,太公兵法,太公六韬

    在头条上,看到有官媒的官方账号发“软文”,推销《素书》。官媒带货卖书未尝不可,但既然是受众信任度高的官媒,就更应该行文严谨、准确、客观,而不该夸大其词、以讹传讹。不得不说,此篇推销文章,是比较令人失望的。其开篇所说,如下图——这也未免太不着边际了。《素书》,大概率就是一部出自宋代张商英之手的托伪之书

  • 真没想到传授给张良绝世兵法的黄石公,真实身份居然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张良,黄石公,刘邦,赵括,白起,嬴政,兵法

    张良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刘邦手下的谋臣之首,号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大战略上规划了刘邦集团的前行方向。刘邦入关中后,张良即让刘邦约法三章,而后又在鸿门宴上救下刘邦。此后张良奇谋不断,终于帮助刘邦开两汉四百年之基业。其功劳之大,只有镇抚后方的萧何与百战百胜的韩信可媲美,三人被刘邦赞誉为

  • 传授张良兵书的黄石公,他最后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独立寒秋舞芳香标签:张良,刘邦,韩擒虎,吕雉,史记,魏征

    读史有时候要抱着一种“娱乐”心态,毕竟对于有些确切记录在历史上的事,还是一笑了之为好。比如前面说过多次的刘邦的一些事迹,还有啥后来隋朝的大将韩擒虎在魏征的笔下,临死前被接走,那架势俨然就是死后成了“阎王”。这些都看看就得了,不必认真。因为对这类记录,只能是“领会精神”。那么严肃史料中为何出现这种奇幻

  • 黄石公:吉莫过于知足,苦莫过于多愿

    历史解密编辑:爱读书的陕北大叔标签:刘询,霍光,汉昭帝,刘弗陵,刘彻,刘贺

    今日中午晒太阳的时候,突然想起黄石公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吉莫过于知足,苦莫过于多愿,仔细想想,这句话是真有道理。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有关于西汉大臣霍光的,大叔想假如霍光也曾读过黄石公的著作,是不是就能够避免掉被灭族的命运。公元前八十七年,汉武帝刘彻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遗留之际,汉武帝刘彻立自己喜爱的

  • 避祸得书:张良为何会受到黄石公的青睐,传授张良太公兵法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张良,刘邦,周处,黄石公,太公兵法,避祸得书,秦始皇嬴政

    张良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失败后,趁乱逃走。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拿,改名换姓,逃到了下邳。到了下邳后,张良闲游的时候碰到了隐居于此的黄石公。经过黄石公的三次试探,最终经过了黄石公的考验,被黄石公授予《太公兵法》这本书。张良获得此书后惊喜异常,经常阅读。后来辅佐刘邦夺得天下,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本书。张良一个

  • 俄专家建议核爆黄石公园,引发末日火山,这样真的能打败美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关先森故事标签:美国,核弹,俄罗斯,黄石公园,火山喷发,末日火山

    文|夜谈俄专家建议核爆黄石公园,引发末日火山,这样真的能打败美国吗?作为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总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搅动风云,并且乐于制造一些惊世骇俗的毁灭性计划。然而,别的国家一般也那他们没有办法。不过最近俄罗斯专家倒是提出建议,往美国的黄石火山扔个核弹,引发火山爆发来毁灭美国。这真的可以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