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前208年李斯上书保命,秦二世转怒为喜,看过文章秦国灭亡不怨谁

前208年李斯上书保命,秦二世转怒为喜,看过文章秦国灭亡不怨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阿森侃文 访问量:2742 更新时间:2024/6/15 10:12:14

前208年,一个被折磨得如同死狗一般的老人,走上了刑场。这老人有多惨,答案是已然面目全非,只等最后腰斩。人生最后时刻,悲戚的老者,看着自己的儿子,哀伤地说出了遗言:吾欲与汝,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在岂可得乎的念想之后,这个老人遭遇了腰斩之痛!这个人就是曾经的大秦宰相,秦始皇心腹,力主推行郡县制大一统的李斯。

(最后的遗言)是什么让一代人杰惨死?答案要从李斯最后的雄文中去找,因为这篇奇葩文章,跟李斯一生相得益彰。李斯,楚国上蔡人,按史书说法是,少有才名,聪慧无比,后师从荀子,学习儒家经典,成了饱学之士。学有所成之后,入仕楚国成了一名小吏。不甘于平凡一生的他,为了人生仕途,建功立业,决定去往秦国追求功业。刚到秦国的他,成了广纳门客的秦相吕不韦门下一舍人,虽然衣食无忧,但过的依旧郁郁不得志。正在寻思人生变局时,秦国遭遇了郑国渠事件,一个韩国奸细的出现,让客居秦国的六国士子人人自危。

(秦始皇)盛怒的秦始皇决定驱逐外国客卿,这属于典型的矫枉过正。而悲催的李斯,也在被清退之列。肉眼可见的凄惨命运,让李斯发出了人生最光耀的呐喊,一封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成了李斯成名之作。在这激昂的谏书中,流放路上的李斯遍举秦国史上著名的外国客卿为秦国做的贡献。证明了秦国的强大,最关键的就是这群外国人。随后笔锋一转,明确提出人才,才是秦国的强大本源,只有兼容并蓄,才能更好地完成统一大业。文采飞扬的《谏逐客书》,先摆事实,后讲道理,有理有据有节,让嬴政明白了自己的孟浪,收回了驱逐客卿的命令。李斯也因这篇雄文,受到嬴政信任,从默默无闻变炙手可热,成了嬴政帐下红人,在后续的统一天下中出力良多,最终成了秦皇副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虽然仕途一帆风顺,但李斯切实地说,是一个道德水准特别低下的人。文笔出众,出生儒家的李斯,并没有一点王道理想,反而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霸道主义者,法家践行者。在主持秦国统一后政务时,李斯沿用被自己诬陷杀死的师兄韩非思路,搞愚民政策,提焚书建议,将坐而论道的儒家传统彻底颠覆。

(法家李斯)按李斯的想法,所有人不需要学什么流派思想,只需要明白律法,以吏为师就行。所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拥有知识的人和拥有武力的人一样可怕,一样不受待见!在如此高压政策下,秦帝国强力推行,完成了一系列大一统的举措。可讽刺的是,这依旧没有挽救秦帝国,反而在秦始皇死后迎来了彻底的叛乱。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不读书的刘邦和项羽,用充满讽刺的宿命论,推翻了秦帝国的统治。而这一切的起源,就跟秦始皇死后的一场政治斗争有关。横死沙丘的秦始皇一走,秦国就乱了。接受遗命,应该成为皇帝的大公子扶苏,遭遇阴谋构陷。为了能让胡亥登上皇帝大位,赵高篡改遗旨,并拿着虚假的遗诏寻求李斯的配合和支持。

(从还是不从)一看遗诏,深知秦始皇本意的李斯明白,这是忽悠人的矫诏!初开始,他断然拒绝胡亥和赵高的阴谋,准备坚守人生最后的底线,忠于秦始皇。但这底线,依旧没有坚持住。深谙李斯秉性的赵高,找到了李斯的弱点,那就是贪念权力,不可自拔。

(硕鼠之论)这点上,也有典故为证!话说李斯还是楚国小吏时,有一次看见粮仓里面的老鼠肥硕无比,厕所里的老鼠却瘦骨伶仃,就顿悟了一个真理。人所处的环境,决定人的价值。身处粮仓的老鼠,衣食无忧,安享富贵。身处厕所的老鼠,担惊受怕,忍饥挨饿。同样是老鼠,命运为何不同?不过环境不同而已。这也坚定了李斯去往秦国的决心,也让李斯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富贵的本质,是让自己处于好的环境中,然后让自己一直保持最优的位置。简言之,唯有权力才是安逸富贵的根本。一路走来,他背弃了吕不韦给的衣食无忧,背弃了同门韩非,背弃了儒家理念,在实用主义道路上一往无前,走到了终点,从白衣变成了丞相。“硕鼠理论”,让李斯身居高位,同样也让他在关键时刻,走上了歪路。在赵高一句,扶苏称帝,必定信任蒙恬,到时候你怎么办之后,李斯慌了!是啊,一朝天子一朝臣,扶苏称帝,蒙恬高升,自己何去何从?没有富贵和权力,自己不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吗?寻思明白这一切后,自以为聪明的李斯,伙同胡亥和赵高,用一纸伪诏逼扶苏自杀,也让生无可恋的蒙恬自杀。

(一场阴谋)胡亥也在这阴谋之后,成了秦始皇之后的新帝王,秦二世。干完这一切后,为确保地位李斯还跟赵高、胡亥一起,将秦始皇留下的20多个子女赶尽杀绝。斩草除根后,李斯如愿保住了自己的权位,继续悠哉地当着丞相。只是这悠哉悠哉的日子并不持久!始皇死而地分,如同诅咒缠绕着秦帝国。陈胜吴广的呼喊,还有远处此起彼伏的呐喊,响彻整个帝国,灭亡的六国纷纷复兴,开始作乱天下。反观秦二世,则在赵高的忽悠下,整日沉迷温柔乡中不见人影。唯一干的事情,就是继续倒行逆施,让百姓的负担更重,怒火更盛。星火燎原后,陈胜部将周文率数十万大军杀到了函谷关。迫在眉睫的威胁,终于让秦帝国惊醒。关键时刻,少府章邯在李斯举荐下,成了领军统帅,带着释放的十多万奴隶,还有少部分秦国精锐,完成了对于起义军的反杀,稳固了局面。局面虽稳固了,可战况依旧没完。陈胜、吴广死了,项梁也死了,但项羽和刘邦还在,楚怀王还在,各路诸侯王还在,他们依旧在叫板秦帝国。

(楚汉骄雄)看着乱象迭起的帝国,自觉责任重大的李斯,开始践行政治家本能,上书秦二世说:你要励精图治,你要轻薄于役,你要勤政爱民,你要学习禹,重振江山。从劝诫来看,李斯是明白秦帝国问题根本的。山东六国如火如荼的起义,根源就在苛政猛于虎。明白问题根本的李斯,虽然道德水准不行,但还是个聪明人。但奈何自己主子,还有所谓盟友傻叉啊!秦二世见到李斯上书,没有悔过和反思,反而勃然大怒,斥责李斯说:什么鬼尧,舜,禹,他们住着破房子,整日跟奴隶一样过活,这那是帝王做派?如果帝王不能自由自在,不能安逸快乐,统治天下有何乐趣?这混账话出口,足见秦二世成色,不过一彻头彻尾的昏君。

(昏君胡亥)但话还没完哦!在说完昏君言语后,他还斥责李斯说,你身居高位,却为盗贼长目,居心何在?这就是诛心之言了!原因无他,当时的李斯家族,可是朝堂大势力,李斯是当朝丞相文官之首,李斯儿子李由是三川郡郡守,地方军政一把手。更让李斯难堪的是,他儿子李由因为跟起义军作战不给力,屡战屡败早被人诟病多时,不少人都说他因为楚国人的身份,跟项羽、刘邦暗通款曲,有不臣之心。

(赵高反水)秦二世诛心之言,让李斯惶恐。这言外之意,是要杀我吗?为了给自己言行找补,自以为深谙人性的李斯,立马将仅有的良知和底线抛诸脑后,变回了那个实用主义者李斯。大秦江山不重要,自己的命和富贵更重要,为了保命,他连夜写出了一篇歌功颂德的《行督责书》。这雄文中,将秦二世胡亥的胡言乱语,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文采飞扬的《行督责书》,前期虽有一点点劝诫之言,但核心主题却是用韩国改革家申不害的话语,为秦二世助威。说帝王就该享受,就该无所事事,还道出治国核心,从不是仁义和付出而是督责!督谁的责,答案是帮帝王治理国家的人。为了阐述自己理念,李斯还说:庶民就如君王子女,必须用严厉态度对待,如果用仁义道德,庶民就会松懈就会有恃无恐。进而推导出,君王最该做的事,应该是严厉督促臣子和百姓,只要把这点做好了,国家就能安稳,君王就能享受。总之一句话,只要不讲仁义道德,就能享万世太平。

(顺心了)这篇雄文一出,秦二世开心了!立马下旨制定了更加苛刻残暴的法律,并在李斯建议下,实行“督责”之术,对于臣子更不宽容,但凡有错就训斥,但凡图谋不轨,就杀掉。民众的负担一点没减轻,反而更重了!是李斯不明白这恶政的后果吗?他当然明白,这是在燃烧的星火中添柴。但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他依旧干了,目的只有一个,保住生前的荣华。深谙“硕鼠理论”的李斯,用一生践行“硕鼠理论”,也在最后成了逃不出粮仓的硕鼠。

(硕鼠)关东局势在恶政之下没有好转,反而急转直下。巨鹿之战中,诸侯联军在项羽带领下奋战不休,一出破釜沉舟,成就了项羽人生高光时刻。随后项羽带领40万诸侯联军,浩浩荡荡杀向函谷关。同样的,善于游走的刘邦,也在四处机动之后,带领十万人马,攻向了武关。先入关中者为王,让这两个千古人杰前仆后继,秦帝国国运风雨飘摇。就在秦帝国风雨飘摇时,李斯的政治盟友赵高,也因为秦二世态度转变,开始不安起来。为了给自己误国罪行找背锅侠,赵高将嫁祸的目标锁定了李斯。在一轮阴谋构陷和屈打成招之后,李斯进了监狱,成了罪人。为了保命,李斯不断诉求上书秦二世陈述冤屈,结果却被赵高轮番教训让他认罪!最后,遭遇酷刑的李斯,被屈打成招,承认了自己的谋反罪。李斯都认罪了,秦二世当然认为,这是罪有应得,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最后的悲催)奄奄一息的李斯,跟自己的儿子一起踏上刑场,被处腰斩之刑。用生命诠释了一个真理,算计过头,误了性命。李斯的一生,就是算计的一生,就是背弃理想的一生,就是坚持硕鼠理论的一生!最后的他,终究没有逃脱硕鼠的命运,在秦帝国这个粮仓整个覆灭时,成了秦帝国陪葬品。试问,如果他当时坚持原则,坚持劝诫秦二世,会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咧?试问,如果不是李斯最后的雄文,秦帝国会不会快速覆灭?历史没有如果,只有道理,还有循环的因果,这一切随风而逝,我只有一个感悟,文人误国后果很可怕,“硕鼠理论”看似美好,其实是毒药。

标签: 李斯秦二世秦国嬴政赵高

更多文章

  • 秦朝明明有秦始皇、二世和子婴三代,为什么却说“秦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嬴政,子婴,秦朝,皇帝,周朝,先秦,秦二世,秦始皇,汉高祖刘邦

    因为子婴不是皇帝。在秦二世胡亥统治时期,国家已经动荡不安了。有了胡亥这个统治者,以及指鹿为马的赵高这个实际统治者,当然没有拨乱反正的可能性,只能坐视着时局一天天坏下去,直到糜烂不可收拾。在这个时候,他们还忘不了内斗。赵高干掉了二世胡亥,又去帝号、立子婴为王。也就是说,子婴成了秦朝名义上的统治者,但却

  • 章邯活捉陈胜的一个将军,秦二世为何非要车裂?

    历史解密编辑:地图帝标签:陈胜,秦二世,章邯,太守,周文,赵高

    公元前209年七月末,陈胜攻克陈城,称张楚王后,立即调整战略,瓜剖棋布,再次布局,分多路出兵。陈胜坐镇陈都,兵分八路。图片其中一路,以泗川郡铚县人宋留为将军,向西南攻入南阳郡。春秋时南阳是申国地盘,后成为楚国申县。楚国屡次对外用兵,都会调动申息之兵,也就是申县与息县之兵。战国时期楚国南阳与秦、韩、魏

  • 赵高权势滔天,连秦二世都被他杀害,为何却在子婴这里翻了船?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赵高,秦二世,子婴,刘邦,秦国

    赵高权势滔天,连秦二世都被他杀害,为何却在子婴这里翻了船?秦始皇去世之后,作为中车府令的赵高联合丞相李斯,将本来与皇位无缘的胡亥强行推上了政坛。1.赵高如何在秦二世时期发家赵高凭借自己是胡亥老师的的身份获得了他的信任,设计害死了李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权独揽。又因为胡亥本身就没有什么政治智慧,所以

  • 怀王之约:秦二世和赵高是什么样的下场,秦帝国又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子忆青衿标签:赵高,秦国,子婴,先秦,周朝,秦二世,书法家,怀王之约,汉高祖刘邦

    秦帝国时期,章邯因为迫于咸阳宫内赵高对自己虎视眈眈的压力,无奈之余率领着手下二十万秦军向项羽及其手下诸侯盟军投降了。正当项羽和章邯在安阳举行会盟仪式的时候,秦帝国的首都咸阳也有两方力量正在暗中秘密地沟通。但是,说起咸阳方面双方正在秘密联系的人,大家一听肯定会觉得非常别扭,其中一方就是“楚怀王”熊心(

  • 探讨秦二世而亡的史实说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秦二世,秦王朝,嬴政,赵高,李斯,先秦,周朝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新兴的封建政权,它存在了十二个年头就被以赵高为代表的奴隶主势力篡权了。人类历史从原始公社到现代社会,经过了几种生产方式的更替。每一次更替都是人类社会的伟大进步。在历史上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制社会的转变,经历了长期的深刻的改革。

  • 秦始皇时期无往而不利的大秦铁骑,为何到了秦二世就不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嬴政,项羽,秦军,章邯,秦国,前秦,周朝,先秦,秦二世,秦始皇,大秦铁骑,四大名将

    秦始皇时期无往而不利的大秦铁骑,为何到了秦二世就不行了?首先,在这里笔者要先强调一件事情,那就是秦二世时期的大秦军士也没有那么不堪一击。至少他们打败了陈胜、吴广率领的农民军。名将章邯哪怕是率领囚徒军也可以一路同行,击败田詹、邓说、伍逢、陈胜、项梁等人。所以说秦末的大秦铁骑也不是那么不堪一击,他们仍然

  • 赵高杀了秦二世后为什么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小辣椒影视标签:秦二世,赵高,嬴政,李斯,扶苏,蒙恬,艺术家,周朝,书法家

    赵高杀了秦二世后为什么不称帝?秦始皇后代被谁杀了你知道吗?传言说是赵高把秦二世给杀了,那为什么最后赵高自己不称帝呢?赵高的身世是什么呢?这些你们都知道吗?如果还不知道现在就来一起看一下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揭开种种谜团吧。为什么赵高杀了秦二世后不称帝?秦国军队在各路诸侯的进攻下节节败退。纸包不住火,秦二

  • 秦始皇灭六国时重用的名将,在刘邦项羽灭秦时,为何没助秦二世?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生活菌标签:嬴政,项羽,六国,先秦,秦二世,秦始皇,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秦人先祖乃是嬴姓部族,在殷商之时,他们只是负责在西戎镇守,并为曾有自己的诸侯国。秦人正式开始有自己的土地和国家是在公元前905年,当时,秦非子在周天子手下任职,负责给周天子养马,随后,便因为其自身之功绩被周天子封以附庸国。秦人之壮大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即便是由附庸国变为正式的诸侯国,都经历了百余

  • 湖南益阳遗址出土秦二世继位文告,这份文告,揭开三个秦朝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雅彝果果标签:秦国,秦朝,嬴政,先秦,周朝,秦二世,湖南省,汉高祖刘邦

    在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附近,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一份特殊的竹简,该竹简是一份秦二世继位后颁布的文告,它为我们揭开了三个历史秘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兔子山遗址位于湖南

  • 秦朝的一个县令,熬死秦始皇、秦二世、刘邦、汉惠帝,最终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嬴政,秦二世,刘邦,汉惠帝,赵佗

    公元前181年,此时是我国西汉时期,汉惠帝已经去世,吕后掌握大权。这一年统治南越的赵佗正式称帝。很多人对赵佗并不熟悉,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我们看完赵佗的生平就能发现,这个人可以说非常厉害。他是秦朝的一个县令,在熬死秦始皇、秦二世、刘邦、汉惠帝这些皇帝之后,最终称帝。赵佗出生于公元前240年,是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