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一死,蒙氏就被秦二世诛杀殆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秦始皇一死,蒙氏就被秦二世诛杀殆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嫋嫋故事会 访问量:2832 更新时间:2024/1/19 4:04:33

建议使用APP语音播报功能,随时随地收听历史故事

预计阅读本文需要5分钟

秦始皇攻灭六国,统一天下,以王氏和蒙氏家族出力为最多,得到的信任也最多。然秦始皇一死,蒙氏就被秦二世诛杀殆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赵高的挑拨和诬陷。

赵高,嬴姓,赵氏。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

蒙氏最为有名的,要属蒙恬了,他率三十万军队攻打戎、狄,把他们赶出中原,又修建万里长城,守边卫国。相传,中国的毛笔就是他所发明的。

蒙恬的父亲蒙武,功勋卓著。在公元前224年,他协同大将王翦攻楚,大破楚军,杀楚将项燕。第二年,蒙武再次攻打楚国,破楚都城,俘虏了楚王,曾称雄称霸的楚国以此灭亡。

蒙恬少年时学狱法,做了狱官。公元前221年,因父祖的功劳被拜为将,攻齐国,破齐军,由此升为内史(武官)。

就在这一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便让蒙恬带领三十万军队,向北驱赶戎、狄等少数民族部落,并修筑长城。长城东起辽东郡,西至临洮,连绵万余里,对阻止游牧部落的骑兵入侵中原起了很大作用。

蒙恬带兵守边十年,威震匈奴,很得秦始皇的信任,他的弟弟蒙毅则更受秦始皇的宠信。蒙毅位至上卿(高级执政官),出则前呼后拥,入则奏对于御前,兄弟二人一个掌兵权于外,一个掌朝政于内,满朝文武没有人敢与他们相争。但这只是因为秦始皇的宠信,秦始皇一死,蒙恬兄弟也就大祸临头了。

蒙恬,姬姓,蒙氏,名恬,齐国蒙山人。秦朝时期名将,上卿蒙骜之孙,内史蒙武之子。

蒙毅曾得罪赵高,赵高犯有大罪,秦始皇让蒙毅审理,蒙毅不敢枉法,判赵高为死罪,但秦始皇却赦免了赵高,并恢复他的官爵。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赢政死于出游的途中,赵高便阴谋立公子胡亥为帝。

赵高立胡亥为帝,一来是为了掌权,二则是“怒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想乘机报复。赵高先劝胡亥,使他动心,然后又游说丞相李斯。赵高先对李斯说,皇帝死,让长子扶苏前来发丧,明明是要扶苏继位,如果他登基,则一定让亲信蒙恬为丞相,如果李斯被免去相位,性命就难保了。

李斯心中已经同意立胡亥为帝,但仍有些顾虑,不敢答应,赵高威胁他说:“您听我的话,即可永保侯位,代代称雄。如果舍此而不从,那就祸及子孙了。”李斯只好顺从了赵高。当时秦始皇身边只有一个儿子胡亥,李斯和赵高两个大臣,所以他们三个的阴谋瞒过了所有人。

公元前212年时,活埋了四百六十多个书生,这就是历史上“坑儒”事件,扶苏因上谏劝阻,被秦始皇贬到上郡(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县东南)去监蒙恬军。秦始皇病危时,让赵高写了一封信,召扶苏给他经办丧事。

秦始皇一死,这封信和皇帝玺印就都留在赵高手中,赵高与李斯一面诈称始皇诏书立胡亥为太子,一面重写了一封信给扶苏,也假称是秦始皇的诏书,并加盖皇帝玺印。

李斯,战国末楚国上蔡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这封假诏书说:“朕巡视天下,铸祀名山诸神以延寿命。如今扶苏和将军蒙恬率数十万军队屯边,十有余年,士卒消耗很多,却没立下尺寸之功,反而数次上书诽谤我的行为,因不能罢兵回来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赐剑自裁。将军蒙恬与扶苏居外,为人臣而不忠,赐死。把兵交给将王离。”

扶苏为人忠厚刚直,见到胡亥派人拿来的诏书就要自杀,蒙恬心细,劝他说:“陛下出游在外,没立太子,让我带三十万军队守边,公子为监军,这个责任很重大。如今只不过一个使者来,你就自杀,怎知这不是假诏书?”

胡亥派的人数次催促他们,扶苏自杀身亡,蒙恬却不肯自杀,使者便将他关押在阳周(今陕西子长县西北)的监狱中,回去答复。胡亥见扶苏已死,很高兴,就想放了蒙恬。

但赵高怕蒙恬再掌权,就挑唆胡亥,说:“臣听说先帝要择贤者立为太子,已很长时间了,蒙毅都阻止说不行。他知道您贤达却不想立太子,是不忠而惑主,以臣愚意,不如杀了他。”

他是想将蒙恬兄弟都杀死,胡亥听信了他的话,把蒙毅关进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的监狱,但仍没杀蒙恬兄弟。

胡亥到了咸阳(秦都城),给秦始皇下葬,自立为秦二世。赵高因立胡亥为帝的功劳最大,被封为郎中令(掌管宫廷宿卫的高级官员),最受秦二世的信任,乘机

“日夜毁恶蒙氏”(《史记·蒙恬列传》)

他又弹劾蒙氏兄弟的过错,催促秦二世杀他们。

胡亥听从赵高的话,派御史曲宫去代县,带命令给蒙毅说:“先主欲立太子而你进行阻拦,如今丞相认为你不忠,将祸及宗族了。朕不忍心,赐卿自杀,这也是你的大幸了。卿照我的话办吧!”

蒙毅对曲宫说君主不应无故杀大臣以招天下的非议,但曲宫奉秦二世胡亥之命而来,根本不听他的话,将他杀了。

秦二世杀了蒙毅后,又派使者带着命令去阳周,对蒙恬说:“你的过错太多了,而你的弟弟又犯有大罪,法律上连及到你。”蒙恬自知必死,仍忠心耿耿地印证了一番枉杀大臣必将亡国的例子,让使者带回去给秦二世听。

他又说道:“臣所说的话,并非想求免死,而是要上谏再死,愿陛下为万民着想,走正直之道。”他的这些话只是白说,使者明白地告诉他:“我只是受诏对将军执法,不敢将将军的话告诉陛下。”

蒙恬听了之后,叹息道:“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过了一会儿,他若有所悟地说:“我的罪是该死啊。长城从临洮到辽东,城墙万余里长,这其中能没有绝地脉的地方吗?这就是我蒙恬之罪呀。”于是服毒药自杀。

蒙恬死后,历代都有避责他助纣为虐、草菅人命以修长城的,司马迁更称他为当死。然而,蒙恬带兵屯边,并不管朝中之事,况且也管不到,秦始皇的暴政不能让他来负责任。而且从军事角度上考虑,修长城也不是百无一利的。蒙恬、蒙毅兄弟,正所谓“死非其罪”。

秦始皇嬴政 ,嬴姓,赵氏。 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蒙恬造毛笔之说,近来已被否定,大概是他曾对商周旧式毛笔进行过改造,制出后来沿用近两千年的竹、木为竿的毛笔,这也可以说是他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

拙文一篇,文笔不成熟,恳望列位看官见谅或赐教。谢谢!

历史是永不落幕的舞台上演绎着生生不息的故事

标签: 嬴政秦二世蒙氏蒙恬赵高

更多文章

  • 前208年李斯上书保命,秦二世转怒为喜,看过文章秦国灭亡不怨谁

    历史解密编辑:阿森侃文标签:李斯,秦二世,秦国,嬴政,赵高

    前208年,一个被折磨得如同死狗一般的老人,走上了刑场。这老人有多惨,答案是已然面目全非,只等最后腰斩。人生最后时刻,悲戚的老者,看着自己的儿子,哀伤地说出了遗言:吾欲与汝,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在岂可得乎的念想之后,这个老人遭遇了腰斩之痛!这个人就是曾经的大秦宰相,秦始皇心腹,力主

  • 秦朝明明有秦始皇、二世和子婴三代,为什么却说“秦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嬴政,子婴,秦朝,皇帝,周朝,先秦,秦二世,秦始皇,汉高祖刘邦

    因为子婴不是皇帝。在秦二世胡亥统治时期,国家已经动荡不安了。有了胡亥这个统治者,以及指鹿为马的赵高这个实际统治者,当然没有拨乱反正的可能性,只能坐视着时局一天天坏下去,直到糜烂不可收拾。在这个时候,他们还忘不了内斗。赵高干掉了二世胡亥,又去帝号、立子婴为王。也就是说,子婴成了秦朝名义上的统治者,但却

  • 章邯活捉陈胜的一个将军,秦二世为何非要车裂?

    历史解密编辑:地图帝标签:陈胜,秦二世,章邯,太守,周文,赵高

    公元前209年七月末,陈胜攻克陈城,称张楚王后,立即调整战略,瓜剖棋布,再次布局,分多路出兵。陈胜坐镇陈都,兵分八路。图片其中一路,以泗川郡铚县人宋留为将军,向西南攻入南阳郡。春秋时南阳是申国地盘,后成为楚国申县。楚国屡次对外用兵,都会调动申息之兵,也就是申县与息县之兵。战国时期楚国南阳与秦、韩、魏

  • 赵高权势滔天,连秦二世都被他杀害,为何却在子婴这里翻了船?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赵高,秦二世,子婴,刘邦,秦国

    赵高权势滔天,连秦二世都被他杀害,为何却在子婴这里翻了船?秦始皇去世之后,作为中车府令的赵高联合丞相李斯,将本来与皇位无缘的胡亥强行推上了政坛。1.赵高如何在秦二世时期发家赵高凭借自己是胡亥老师的的身份获得了他的信任,设计害死了李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权独揽。又因为胡亥本身就没有什么政治智慧,所以

  • 怀王之约:秦二世和赵高是什么样的下场,秦帝国又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子忆青衿标签:赵高,秦国,子婴,先秦,周朝,秦二世,书法家,怀王之约,汉高祖刘邦

    秦帝国时期,章邯因为迫于咸阳宫内赵高对自己虎视眈眈的压力,无奈之余率领着手下二十万秦军向项羽及其手下诸侯盟军投降了。正当项羽和章邯在安阳举行会盟仪式的时候,秦帝国的首都咸阳也有两方力量正在暗中秘密地沟通。但是,说起咸阳方面双方正在秘密联系的人,大家一听肯定会觉得非常别扭,其中一方就是“楚怀王”熊心(

  • 探讨秦二世而亡的史实说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秦二世,秦王朝,嬴政,赵高,李斯,先秦,周朝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新兴的封建政权,它存在了十二个年头就被以赵高为代表的奴隶主势力篡权了。人类历史从原始公社到现代社会,经过了几种生产方式的更替。每一次更替都是人类社会的伟大进步。在历史上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制社会的转变,经历了长期的深刻的改革。

  • 秦始皇时期无往而不利的大秦铁骑,为何到了秦二世就不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嬴政,项羽,秦军,章邯,秦国,前秦,周朝,先秦,秦二世,秦始皇,大秦铁骑,四大名将

    秦始皇时期无往而不利的大秦铁骑,为何到了秦二世就不行了?首先,在这里笔者要先强调一件事情,那就是秦二世时期的大秦军士也没有那么不堪一击。至少他们打败了陈胜、吴广率领的农民军。名将章邯哪怕是率领囚徒军也可以一路同行,击败田詹、邓说、伍逢、陈胜、项梁等人。所以说秦末的大秦铁骑也不是那么不堪一击,他们仍然

  • 赵高杀了秦二世后为什么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小辣椒影视标签:秦二世,赵高,嬴政,李斯,扶苏,蒙恬,艺术家,周朝,书法家

    赵高杀了秦二世后为什么不称帝?秦始皇后代被谁杀了你知道吗?传言说是赵高把秦二世给杀了,那为什么最后赵高自己不称帝呢?赵高的身世是什么呢?这些你们都知道吗?如果还不知道现在就来一起看一下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揭开种种谜团吧。为什么赵高杀了秦二世后不称帝?秦国军队在各路诸侯的进攻下节节败退。纸包不住火,秦二

  • 秦始皇灭六国时重用的名将,在刘邦项羽灭秦时,为何没助秦二世?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生活菌标签:嬴政,项羽,六国,先秦,秦二世,秦始皇,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秦人先祖乃是嬴姓部族,在殷商之时,他们只是负责在西戎镇守,并为曾有自己的诸侯国。秦人正式开始有自己的土地和国家是在公元前905年,当时,秦非子在周天子手下任职,负责给周天子养马,随后,便因为其自身之功绩被周天子封以附庸国。秦人之壮大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即便是由附庸国变为正式的诸侯国,都经历了百余

  • 湖南益阳遗址出土秦二世继位文告,这份文告,揭开三个秦朝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雅彝果果标签:秦国,秦朝,嬴政,先秦,周朝,秦二世,湖南省,汉高祖刘邦

    在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附近,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一份特殊的竹简,该竹简是一份秦二世继位后颁布的文告,它为我们揭开了三个历史秘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兔子山遗址位于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