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最热血的一场战争,13人坚守城池最终被接回家

汉朝最热血的一场战争,13人坚守城池最终被接回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25 更新时间:2023/12/8 1:52:27

象棋古谱中有个著名的残局叫做“耿恭拜井”,指的是一方的棋子通过车马炮兵联攻,最终在另一方的井字格附近斩将夺旗取得胜利的一种战术手法。

惊心动魄的棋局战术固然令人流连忘返,但棋局背后的历史故事更加令人热血沸腾。

带着古谱残局,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去看看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匈奴来袭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振聋发聩的声音,久久回荡在大漠草原上。匈奴人为大汉气势所慑,数年不敢东进,汉匈战争暂时划上了一个休止符。

可惜,西汉覆灭后,匈奴人又蠢蠢欲动,再度大举兴兵来犯。

东汉戊已校尉耿恭听说后,急忙领兵百人驻守车师后国金蒲城,与驻守车师前国柳中城的关宠互为犄角之势,牢牢卡住天山通往北匈奴的咽喉要道。

哪知匈奴眼见汉兵占据要道,竟不退兵,反而派出两万人马,将耿恭一行团团围住。

面对数百倍于己的敌人,耿恭毫不退缩。他站在城头对匈奴喊话说:“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试图用心理战的战术逼匈奴退兵。

可匈奴抱着踏平西域的野心而来,如何肯单凭耿恭一句话便走。

耿恭的话还没说完,匈奴主帅便下令攻城,霎时间,汉军城头箭矢如蝗,城下匈奴血染大漠,映衬着落日也失去了色彩。

这时,一些受伤的匈奴突然觉得伤口先是一阵剧痛,继而快速溃烂,联想起耿恭刚才的喊话,匈奴军心顿时涣散。

其实,哪里有什么神箭,这不过是耿恭预先让人在箭上涂了毒药而已。事实证明,这场心理战十分成功,数万匈奴都陷入“神箭”的阴云中。

就在匈奴深陷“虏中矢者,视创皆沸”的恐惧中不能自拔之际,耿恭又率军夜袭匈奴大营,直杀得匈奴哀鸿遍野,死伤惨重。

匈奴首领只能一边感慨“汉兵神,真可畏也”,一边带着败兵狼狈而逃。

匈奴撤兵后,耿恭一边率军撤退回疏勒城中,一边做好迎接匈奴猛烈反扑的准备。

二、困守孤城

匈奴的反攻很快开始了。他们疯狂地展开一次又一次攻城战,但每次都被耿恭率领着汉军打退了。

眼看着强攻不行,匈奴又派人截断了城中的水源,想把汉兵活活渴死在大漠里。

断水后,汉军一度只能“笮马粪汁而饮之”,但即便是这样恶劣的条件,汉军也从未想过投降,大汉的旗帜,一直在疏勒城的上空迎风飘扬。

渐渐地,汉军连马粪汁也饮尽了,只得试着打井取水,可西域常年干旱,汉军的水井一直打了十五丈深,也没有找到丝毫水源。

传说,只见耿恭长叹一句:“闻昔日贰师将军(西汉李广利)拔佩刀刺,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会将我等困死于此”,说完,耿恭便对着这口不出水的水井一遍又一遍叩拜。

原本干涸的水井变得飞泉涌现,断水数日的汉军得救了!

有了水,耿恭又与匈奴打起了心理战。他站在城头上朝匈奴泼水“炫富”,见此情形,匈奴首领郁闷坏了,他恼羞成怒的喊道:“不等啦不等啦,明天便继续攻城”!

惨烈的攻城战又打响了,汉军守兵虽少,但耿恭指挥有方,众将一心,再加上汉军占据着地利的优势,因此匈奴虽然多番进攻,却都无功而返。

匈奴首领眼见攻城无望,决定转变策略改成围城,将汉军困死在城中。

漫长的围城就此开始。大漠狼烟中,一纛汉家旗帜飘扬在烈烈西风中,大旗下,是耿恭率领的一支孤军,誓死守卫一座孤城。

在匈奴的围城策略下,耿恭的军粮越来越少,最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靠着吃弓弩上用动物筋腱做的弦和盔甲上的皮革,汉军依旧坚持在与匈奴战斗的第一线。

然而,坏消息还在接连不断的传来,先是汉明帝驾崩朝中一片混乱,汉廷无暇发兵援助,跟着又传来车师国趁乱背叛汉朝的消息。

此时,耿恭的守军也已经快到极限了,汉军士兵一个个的饿死,侥幸存活的人也是饥肠辘辘,几乎没有战斗力了。

匈奴觉得汉兵快不行了,便打算招降耿恭,谁知匈奴的使者还没来得及劝降,就被耿恭做成了烤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三、壮士归来

就在耿恭困守孤城之际,东汉朝中也展开了一场是否派遣援军的辩论赛。这场辩论赛最终以司徒鲍昱的一番话一锤定音:“此际若不救之,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

公元75年,汉廷派出七千援军,纵横千里顶风冒雪去救援被困住的耿恭孤军。

这是一出东汉版的“不抛弃,不放弃”,当援军历尽艰辛终于找到耿恭时,史书上只留下寥寥7个字:“开门,共相持涕泣”!

这时,守城的汉朝士兵只剩下26人了,等到这些将士们一路翻越雪山抵抗追兵好不容易回到玉门关时,便仅剩下13人了,史称“十三将士归玉门”。

将士们归来后,受到玉门关守军热烈的欢迎。中郎将郑众不仅亲自帮十三将士沐浴更衣,还上表朝廷为他们请功。

请功的奏折中,有这样一句话:“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

不为大汉耻,这不但是对十三位将士最中肯的评价,也是对战死沙场的英雄们最好的告慰。这支英雄的部队,用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书写下汉军威武的恢弘篇章。

标签: 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问西瓜甜吗?三位小妾是怎么回答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三国,曹操,野史秘闻

    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曹操之所以能够将汉献帝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心之中,不仅仅是因为曹操的谋略过人,还因为曹操的行事准则令人胆寒。想当初曹操逃亡的时候,他寄居在吕伯奢家中,只是因为听到了磨刀霍霍的声音,于是曹操就率人将吕伯奢一家灭口,并且还大言不惭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可见曹操杀人

  • 高湛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杀害侄子,欺侮皇嫂的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湛,南北朝,风云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算是比较混乱的时期,群雄割据,朝代更迭,这期间的出现的君主虽然曾经有雄心壮志,但是到了后期都会沉迷享乐,今天我们来说说北齐的皇帝高湛。很多人对高湛的印象都是影视剧中那个风度翩翩,为国为民的长广王殿下,但是历史上的高湛恰恰和影视剧中相反,唯一的共同点大概就是都长得非常俊美了。高湛,

  • 刘伯温犹如汉朝的张良一般,但为何他的待遇这么低?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伯温,张良,文史百科

    1370年,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六人被封为国公,二十八人被封为侯,几天后又加册封两人为伯爵。在这些功臣中,.刘伯温的爵位竟然最低,俸禄也是最少的。按理说,刘伯温对明朝开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可以说是功勋卓著,犹如汉朝的张良一般,但为啥他的待遇这么低呢?其实里面暗藏着玄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后世如何评价曹操统一北方之战?曹操的表现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

    东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先后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史称“北方统一战”、“曹操统一北方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战争历时17年,是曹魏的立国之战,并为后来西晋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评价曹

  • 蜀国的丞相不是只有诸葛亮吗 为什么有蜀汉四相的说法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蜀国,历史解密

    蜀汉四相是怎么回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蜀汉丞相,其只有诸葛亮一个,因为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就废除了丞相之位。一般说的“蜀汉四相”指的是诸葛亮、蒋琬、董允、费祎。蒋琬、董允、费祎在诸葛亮之后,虽然不是丞相,但都事治国能臣、都有丞相之才,事实上也都

  • 慈禧为什么让李莲英从金井取自己的镇墓之宝?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野史秘闻

    清朝的时候,民间是不允许随便使用珍珠的。就方向而言,产于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三江流域的珍珠叫东珠,这里的珍珠很正,是正珠,比别的珍珠都要珍贵,所以只有皇家才可以使用。这种珍珠晶莹剔透、粒大圆润,清朝的皇帝、后妃们都非常喜欢。慈禧也不例外,她在这些珍贵的珍珠当中,挑拣出最上乘的18颗,制成了一条珍

  • 曹操辜负了很多的人 可唯独两人没有被辜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三国,风云人物

    曹操算的上是时期当中最具有争议的任务了,有人说他是奸雄,也有人说他是枭雄,而曹操自己却说:也许你昨天看错了我,今天又看错了我,但是我仍然是我,不管世人是如何看待我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付我。这并不是说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他那种枭雄的人格魅力。曹操本是汉室的一名普通官员,因为董卓独权,导致

  • 在唐朝名将樊梨花征西过程中,她是如何与李仙师斗法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樊梨花双刀架住说:“原来是道符师叔,既是上古神仙,该识天命,也不该来助恶为虐。该命你弟子改邪归正,教番主降唐纳款,自然唐主收兵,各分疆界。何劳师叔到关前与我为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仙师听了大怒说:“樊梨花,你说那里话!来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唐王坐了中原,贪心不足,夺取

  • 古代中国对外战争中除了卫青外还有哪些名将呢?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春秋,李牧,战史风云

    1,李牧或许是因为《史记》是汉朝人写的,所以对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多名将的记录就显得淡化了。事实上,在春秋战国时代,李牧是一个绝不能被忽视的人物。战国时代他是赵国对秦作战最具战功的将军,廉颇赵奢皆不及他。不过今天讲的是对外战争。对秦的作战就不必赘述了。李牧的赫赫功业是对匈奴的战绩上,此前的赵国一直受匈

  • 福帝姬是宋徽宗的女儿,她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有关柔福帝姬的疑团,最不可思议的就是真假柔福帝姬的问题了,没有人知道南宋初期那个自称从北方逃回来的赵多富是真是假,明明所有人都验证过是真的,但是韦太后回来之后却说,真正的柔福帝姬早就已经死了,现在这个是假的,于是假公主被斩首。看似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在怀疑这件事情呢?柔福帝姬是宋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