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设机构教育太子,如何防止太子与大臣勾结?

明朝设机构教育太子,如何防止太子与大臣勾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27 更新时间:2023/12/31 11:58:25

明代将太子(俗称「东宫」)视为「国本」,十分重视太子的教育。

除了重视太子教育的内容外,还特别注重教育官员(老师)的选择和除授(拜官授职)。

因为皇帝深深知道,教育太子的官员的人品和学问,直接影响到太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明代太子的教育官员,是指对太子进行道德、文化教育并辅导其学业的官员。

虽然明初设立了太子三公(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和詹事府(主要负责皇子或皇帝的内务服务)、春坊(太子宫所属官署名,分左、右二春坊,统领司经、典膳诸局)等官员以辅导、教育太子,

但为避免太子与大臣勾结篡权,朝廷之后决定将上述机构与太子教育脱钩——太子三公、三少成为荣衔(荣誉称号),詹事、春坊成为翰林官员「迁转之地」(翰林院实官最高仅为四品,而詹事府、春坊实官则为三品,

所以翰林官员要升官,就可以从四品的翰林院官员升为三品的詹事府、春坊官员,但实际并不主事),只有获得朝廷明确指派的官员,才可能充当太子教育的重任。

明张昇行书咏梅诗 故宫博物院藏张昇,明孝宗东宫讲读官,科举成绩优异,为“成化己丑进士第一人”,殿试时“昇对称旨,擢第一”。

这些官员,可能来自詹事府、春坊,也可能来自翰林院等其他机构。

自此以后,太子的教育官员不再以「太子三公、三少」和「詹事府」、「春坊」为标识,而另有专门名称——东宫讲读。

以《明宪宗实录》所载太子讲读官任命为例:成化十四年(一四七八年)二月,皇太子(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出阁进学时,明宪宗皇帝(成化皇帝朱见深)任命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万安等三人「提调各官讲读」,属于东宫讲读的管理者;

另有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学士献、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黎淳等六人「更番侍班」,即在东宫讲读时陪侍;

明江朝宗行书诗题黄山图册故宫博物院藏江朝宗,明代宗景泰二年(一四五一年)进士,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景泰七年参加修撰《大明一统志》,书成后升翰林院编修。明宪宗时期任侍读学士,东宫讲读官,修撰《英庙实录》,被誉为“良史之才”。

而翰林院学士彭华、侍读学士江朝宗、左春坊左庶子刘健、左谕德桂敏政、翰林院侍读周经、修撰陆釴、张昇、张颐则「更番讲读」,此八人才是真正的东宫讲读官。

明朝廷要求东宫讲读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正直的人品、老成的性格、卓越的学识、不凡的气度、端庄的仪态、俊朗的仪容和清亮的嗓音。

明陆釴行书诗页 故宫博物院藏陆釴在成化年间因成稳持重而被选为太子讲官,为人“冲淡沉默,动必绳矩”,就连所写诗文也被称为“格力高古,尽洗秾艳”。

只要符合了其中的某项标准,或具有综合优势,皇帝和朝臣们才会放心地将太子交给他们去调教。

明朝君臣深知,太子的东宫讲读官事关皇储的教育和国本的安危,对他们的选择,必须要有严格的标准和很高的门槛,这样才能为大明帝国培养出合格的储君来。

标签: 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夏天的时候那么热,皇帝妃子是怎么度过的?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近几年来各种影视清宫剧不断,但是却有很多方面,是其没有显露出来的,对那个朝代的生活方面那就更少。多数是到了冬天时节,用暖炉的等等方式取暖,然而这并不稀奇,那么到了夏天在那个没有电力的年代,没有各种便利生活的科技他们是如何度过的呢?平民百姓先不说,就说各种有财力的大人物,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兴建避暑山庄,

  • 明朝中期大臣李廷机简介: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古代的暖手宝究竟长什么样子?又是靠什么来取暖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暖手宝,文史百科

    现如今到了冬天,很多人都喜欢用暖手宝,在寒冷的冬季能够获取温暖的暖手宝也成了热卖的商品之一,但其实现如今所使用的暖手宝,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古代的暖手宝不叫暖手宝,有另外一些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古代的暖手宝究竟长什么样子,又是靠什么来取暖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

  • 廉台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

    廉台之战发生在十六国时期,是前燕击灭冉魏的决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352年正月冉闵终于攻克了襄国,后赵残余势力至此基本被消灭,从而终于得以腾出手来对付此前一直无暇顾及的前燕,遂率领部队离襄国北上,活动于北方边境的常山、中山诸郡,一边四处搜集粮食,一边查看地形,准备抵御燕军

  • 为汉朝殚精竭虑的张良,论功只能排六十二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良,汉朝,历史解密

    其实这个就是我们要从汉朝当时的大背景进行分析,刘邦是一个市井小民,说实话,眼光见识其实并没有多广,当时,汉朝建立以后,开始论功行赏。在这个战争的年代,说实话,武将的功勋战绩应该显示的比较直观一点。毕竟在百姓,还有君王的眼中看到的是武将在前面厮杀打出来的江山。所以,在论功行赏时,武将的功勋一般都会很高

  • 石达开被凌迟处死后,他5岁儿子下场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石达开,清朝,野史秘闻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石达开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1856年,天京事变之后,翼王石达开率军离开了天京,从此辗转于各地与清军作战。1863年5月,石达开率部到达大渡河南岸的紫打地,此时对岸尚无清军防守。于是,石达开下令多备船筏,准备次日率部渡河

  • 南宋名臣郑性之简介:将朱熹理学上升到官方哲学的高度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元璋又是如何对待他的亲戚?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元璋出生在八辈贫农的家庭,却通过努力,成为了一国之君。所以之前的穷亲戚看到朱元璋成了皇帝,当然是纷纷的来要官做了,朱元璋会怎么做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是论功行赏,抛头颅洒热血为大明朝开国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还没封赏明白呢,你们这些亲戚倒是来的挺快

  • 也先继承瓦刺王位后,为何会与明朝发生土木堡之变?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土木堡之变,战史风云

    在当时,明朝北部地区崛起了一支强大的蒙古人部族,号称瓦剌。也先继承瓦刺王位后,同明朝就开始发生磨擦。当时的瓦刺太师也先以明廷减少赏物和求娶明朝公主未能得到允许为由,发动了对明战争,兵分四路,分别从辽东、宣府、大同、甘州等地同时向明朝进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而明朝皇帝朱祁镇

  •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又做了哪些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历史解密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了王朝的帝王,在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这之前帝这一称号其实并不普遍,是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觉得君和王无法彰显自己的地位才把称号给统一了。秦始皇还被称作是千古一帝,其对于中国的贡献和影响力是十分巨大而深远的。那么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到底做了些什么呢?首先,他开始筑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