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益州之战后,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严颜在历史上失去了踪迹?

益州之战后,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严颜在历史上失去了踪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笑春风 访问量:2729 更新时间:2024/2/13 5:42:05

在《三国志张飞传》中,记载着张飞义释严颜的故事。严颜作为刘璋的部下,勇于抵抗张飞的进攻,即便是被俘之后也毫不屈服。最后张飞对严颜的气节十分钦佩,释放了他并引为宾客。但我们对此有一个疑问,为何在益州之战后就再也没有见到严颜的踪迹呢?

一、关于严颜是否投降刘备的疑问。

在《三国演义》中,严颜被张飞俘获后,面对暴跳如雷的张飞毫不畏惧。他不但反驳张飞的怒斥,还指出刘备一伙做事不讲道义,侵夺益州。声称益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最后,在张飞下令拉出去斫头的时候,还讽刺张飞说,斫头就斫头,你发什么怒呢?

张飞对严颜的气度十分钦佩,于是将严颜扶回堂上,亲自解开绑缚,让严颜坐在椅子上。张飞自己向严颜下拜赔礼,这让严颜十分感动,于是投降了张飞。在此后,严颜作为张飞的先锋,喊开沿路的关隘,使得张飞赶在诸葛亮之前来到雒城与刘备会合。

因为张飞及时赶到雒城,解了刘备的燃眉之急,刘备还解下身上穿的黄金锁子甲赏赐给严颜。在此后,严颜还作为黄忠的副将,在葭萌关之战中迎战曹军名将张郃。在这场战斗中,两员老将用诈败计打得曹军丢盔弃甲,为老将们争了一口气。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严颜不但投降了刘备,还为刘备出力,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严颜此举与他当初说的“但有断头将军,没有降将军”的话自相矛盾。我们知道张飞爱敬君子,像严颜这样言行不一的人,怎么会让他爱敬呢?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说法,难以让人感到认同。

我们知道文天祥写过一篇名作《正气歌》,其中他把“严将军首”作为正气凛然的事件写入诗中。在那首名篇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坚贞不屈,宁死也要捍卫理想道德的人,严颜这样屈膝投降的人,怎么能与其他人并列呢?

而且我们看《三国志》中严颜的事迹,通篇没有提到一个“降”字。我们看刘备在夺取益州后,对益州的那些降将都进行了任用。对于严颜这种有地位威望,有能力的将领,却没有看到他的踪影,这是一件很反常的事。这不禁让我们对严颜投降这件事产生疑问,严颜真的投降刘备了吗?

二、保持气节没有投降的严颜。

其实,在《三国志张飞传》中,对这个疑问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严颜并没有投降。可是在那种情况下,严颜不投降却能够保住性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据《张飞传》中记载,张飞对严颜的处理是释放了他,而严颜对张飞的回报则是做了张飞的宾客。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张飞对于敢于顶撞自己,正气凛然的严颜十分钦佩。他并没有强迫严颜投降自己,而是释放了他,任其自由离去。张飞的这种气度自然让豪侠一生的严颜十分感动,严颜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留下来做了张飞的宾客。

在古代的时候,凡是有一定地位的人都有豢养门客的习惯。这种风俗来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在那段历史中,门客曾经严重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在这种风俗中,主人为门客提供生活条件,门客为主人排忧解难。而且主人与门客之间的关系十分宽松,门客如果不满意自己的待遇,随时可以离开另寻高就。

严颜的待遇比门客更高一筹,是宾客的待遇。这样,他与张飞之间的约束关系更为宽泛。这体现了张飞“爱敬君子”的性格,不忍心让严颜遭受屈辱。而严颜能够屈尊在张飞门下做一位宾客,自然也有他自身的考量。

严颜在被张飞俘获的时候,是刘璋的巴郡太守。巴郡是益州最重要的战略要地,是益州的交通枢纽。严颜能够担任这个重要职务,自然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严颜受到刘璋极度的信任,另一个条件是严颜拥有过人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对张飞悍然抵抗。

可惜的是,严颜不是张飞的对手,未能完成刘璋的重托。不但江州落入张飞手中,自己也成为张飞的阶下囚。在这种情况下,严颜决心以一死报效刘璋。严颜一心求死,自然对张飞的威胁置若罔闻。谁知道他的表现,却得到了张飞的钦佩。张飞因此释放了他,让严颜进退两难。

严颜对张飞的气度十分感动,如果一死反而对不起张飞的厚意。但是,如果投降刘备集团,与刘璋刀兵相见,又对不起自己的初心。因此,严颜和张飞做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那就是严颜成为张飞的宾客,这样严颜既对得起张飞的厚意,也保持了自己的初心。

这也就是严颜最后的倔强,刘备对此也无可挑剔。因为在刘备集团里有先例可循,那就是徐州之战时关羽的选择。关羽被曹操困在土山之上,为了保护刘备的家眷,也让自己有继续追随刘备的机会,关羽对曹操“土山约三事”。

在这“三事”中,关羽明确说明自己“降汉不降曹”,自己是汉朝的臣子,而不是曹操的部下。曹操为了收服关羽,答应了关羽的要求。关羽在斩颜良报答了曹操的恩义后,便离开曹营回到刘备的麾下。由于关羽不是曹操的部下,他离开曹营也无亏道义。

今日的严颜也是如此,他做了张飞的宾客,没有担任刘备的官职。这实际上表明,严颜并没有投降刘备,而是被张飞释放后,以自由之身做了张飞的宾客。这样一来,此后蜀汉的历史上,再也看不到严颜的踪影了。

不过,严颜的名字虽然在史书上消失了,他的身影还是伴随着张飞,影响着蜀汉的历史。比如在后来的巴西之战中,就有严颜的贡献。在那一战中,张飞与曹军名将张郃对战。双方对峙五十余日不分胜负。最终张飞采取后路包抄,前后夹击的战法,使得张郃遭受了一生中最大的惨败。

在这一仗中,张飞能够战胜张郃,必定有严颜的功劳。因为张郃此人善于观察战地,利用地形,不可能让自己的军队处于不利的地形之中。张飞和张郃对峙五十余日不能取胜,就说明了这一点。要想战胜张郃,非要采取奇谋不可。以张飞在这五十多天的表现来看,他是难以想出对策的。

因此,张飞采取利用小道保持张郃后路,前后夹击的战法,一定是有人为他出谋划策。这个人对益州的地形十分熟悉,并且身经百战,作战经验极其丰富。在张飞身边,除了严颜就不会再有他人了。严颜帮助张飞击败张郃,就是为了报答张飞对他的恩义。自然,出于对自己初心的坚守,他不会去领这份功劳,出山为刘备效力,宁可隐姓埋名度过余生。

结语:

严颜在益州之战后之所以会默默无闻,是因为他根本没有投降刘备。因此,他不可能会出现在刘备集团官员的名单中,在历史上留下名字。严颜对刘备背信弃义攻打益州感到深恶痛绝,决心以一死报答刘璋,当然不会与刘备集团合作。

谁知道严颜的英雄气概感动了张飞,他居然当场释放了严颜。张飞的所作所为同样感动了严颜,让严颜进退两难。最终,严颜决定做张飞的宾客,不担任刘备的官职。这样,既回报了张飞的厚意,又保持了自己的初心。他在张飞门下为他出谋划策,隐姓埋名地度过了余生。

标签: 严颜益州张飞刘备张郃关羽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蜀中名将严颜遇到张飞不到十合就被擒,是否浪得虚名

    历史解密编辑:夏觅一年标签:严颜,张飞,张郃,黄忠,魏延,赵子龙

    《三国演义》中,张飞和诸葛亮兵分两路入川进抵巴郡时,手下探马回报,镇守巴郡的严颜是蜀中名将,虽然年纪大了,可是还能开硬弓使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坚守城池不肯投降。张飞初期不以为意,不想屡次去城下叫阵,严颜只是紧闭城门,不和他厮杀,搞得张飞也是无可奈何。后来还是张飞假意绕城而走,偷偷在路上设下伏兵,才

  • 三国演义中,严颜投奔张飞后,为何再没有什么大作为了?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严颜,张飞,刘备,黄忠,张郃,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严颜投奔刘备后,之所以没啥大作为了,原因很简单!演义中的严颜在三国演义中,严颜虽然武功算不上是多么的厉害,但是他的气节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令众人颇为钦佩!面对超级猛将张飞,严颜没有丝毫惧怕,坚决反抗,即便城池被张飞攻破,他也不愿意直接投降,而是据理力争,这一表现,足以碾压大多数人。 原文

  • 严颜:小说中宁死不屈却又降于张飞的武将,历史上实际没有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严颜,张飞,刘备,刘璋,黄忠,太守,曹操手下

    213年,张飞攻破江州,守将严颜宁死不降。张飞破口怒骂:“将这贼老头砍了!”严颜更怒:“砍头便砍头!你发啥怒!”一向暴脾气的张飞见这倔老头死到临头仍面不改色、声音雄壮,不禁暗暗佩服。以往敌将碰上他那声如巨雷的大嗓子,要么吓得屁滚尿流,要么吓得肝胆俱裂,即便勇武过人者亦会皱眉变色,难得碰上这种不为所动

  • 大将严颜为何投降蜀国后毫无建树,史书也没有他的主要事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兄弟标签:严颜,刘备,张飞,黄忠,关羽,蜀国,史书,赵子龙,诸葛亮,三国志战略版

    严颜生平严颜作为蜀中的一员大将,在蜀汉之中也是赫赫有名,而且他的资历和实力都很强,蜀汉的许多将军,都是严颜的弟子。张飞入蜀中,是走的是山道,赵云是从水路入蜀,按理说,赵云应该比张飞更快才对,毕竟山道崎岖,而且道路崎岖,如果他们反抗的话,张飞的速度会大打折扣!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张飞在走山路

  • 如果糜芳死守荆州,坚决抵抗东吴,关羽还会被擒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月色如遇梦标签:关羽,糜芳,东吴,孙权,荆州,刘备

    先说观点,如果糜芳死守江陵,是完全能够守住城池的,关羽可以安全返回,不会被擒杀!关羽从襄樊战场撤下来时,曹军其实并没有追击,关羽军队还是保持了较强的战斗力,只不过因为关羽手下士兵听说荆州后方被夺,没了根据地,而他们的家人也是安然无恙,所以选择了逃往,离关羽而去。最终关羽手下兵少,才被东吴士兵抓获。所

  • 如果糜芳死守江陵等回援,关羽还会被擒杀?关羽:我能改写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金中心在海边标签:关羽,糜芳,江陵,吕蒙,刘备,蜀汉

    如果糜芳死守江陵城,关羽也火速回援,那历史还真有极大的可能被改变。实际上,即使糜芳投降了,也没关系,只要关羽的后续行动得当,同样可以保命。只要关羽不死,蜀汉也可以保存更大的实力,扭转蜀汉在三国中的弱势地位。糜芳如果不降,能守住江陵么?只要下定决心,应该可以。刘备在得了荆州之后,封关羽为襄阳太守。可是

  • 关羽和糜芳不和,刘备为何还要让糜芳担任南郡太守?有三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话情谈心标签:关羽,刘备,糜芳,南郡,太守

    关羽是刘备的结拜兄弟,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两人都是刘备最亲近之人,从徐州开始就认识了,按说两人即便算不上朋友,但是关系应该不会差到哪去吧然而恰恰相反的是,两人关系很紧张,《三国志》记载“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从中看出两人不和同关羽“骄傲自矜”看不起糜芳有关。荆州的重要

  • 三国逸事:仅凭糜芳一面之词,张飞就要跟赵云拼命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张飞,赵子龙,糜芳,刘备,曹操,关羽

    刘备有一项保命技能,就是遇到危险扔下老婆孩子撒腿就跑。在小沛被吕布打的时候,刘备扔下两个老婆糜夫人和甘夫人就跑了。在徐州被曹操追击的时候,他也是扔下两个老婆撒腿就跑。在荆州被曹操追击的时候,刘备扔下两个老婆和两个女儿外加尚在襁褓中的刘阿斗就跑了。刘备逃跑的时候,把老婆孩子交给赵云保护。曹操的大军追过

  • 关羽为何看糜芳不顺眼?除了骄傲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

    历史解密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标签:关羽,糜芳,刘备,太守,曹操,孙权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出兵发动襄樊之战,在战事如火如荼进展顺利之际却后院起火,吕蒙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孙权和吕蒙之所以能顺利的拿下荆州,和两个人有很大关系:他们一个是驻守江陵的南郡太守糜芳,一个是驻守公安的傅士仁,这两个地方都是关羽控制下的荆州要地,是防守江东的最前线,糜芳和傅士仁的投降

  • 关羽北伐襄樊时,为什么留下糜芳、傅士仁这样三流将军守大本营?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关羽,糜芳,傅士仁,刘备,张飞,东吴

    正史上,关羽北伐襄樊时,为什么会留下糜芳、傅士仁这样的三流将军守大本营呢?原因很简单:其一:糜芳和傅士仁都是刘备的老部下,对刘备很忠心,忠诚度很高,谁都想不到这两人会在东吴吕蒙袭取荆州的时候会为了个人恩怨和个人得失不战而献城投降。其二:糜芳守的江陵和傅士仁守的公安都是城池坚固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