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杀了陈宫,为什么还供养陈宫一家老小?

曹操杀了陈宫,为什么还供养陈宫一家老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慢聊的历史 访问量:1852 更新时间:2023/12/13 17:31:03

曹操陈宫,这两个人在演义里的故事耳熟能详。

曹操因刺杀董卓而被捕,然而在狱中却遇到一位清士,没有将他献给董卓求得利禄而是协助他逃出生天,而且还打算与他一同成事。

然而路上在吕伯奢家中,曹操因为多疑杀了好心招待两人的吕伯奢全家,激起陈宫的愧疚之心也就罢了;曹操展露为人的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更是让陈宫听得惊心,发现两人为人处世之道恐怕差距甚远,于是不辞而别。

演义中两人再见是在曹操立足北方已稳,攻打吕布之时,这时陈宫已经是吕布的谋士。曹操围下邳,杀吕布,陈宫也在此坚持人格,坦然赴死。

正史虽然和演义略有出入,但陈宫确实事过曹操、吕布二主。其实陈宫是做过曹操的谋士的,曹操早年攻打兖州时,陈宫前往兖州陈情利害,用才智帮曹操不废一兵一卒拿下了这个地方,在其他曹操积累实力的战役中也出力不少,两人关系之好也一度为曹操阵营中的群臣所乐道。

然而在士族政治走上舞台的历史背景下,出身寒族的曹操对于世家既可以礼让三分,也可以辣手无情。陈宫身为名士,年少时也与知名之士相互结交,比如写下《章华赋》的名士边让,他们的阵营应该都属于世家大族。

为什么呢?

从汉代开辟的的察举制演变到汉末时,都是官家举荐官家,士族推举士族来做官;再加上汉魏时经济不够发达、纸质书成本不够低,也没有好的印刷技术,所以只有士族才能够传承“家学”,文化是被垄断在“士”这个阶级以上,能凭借举荐做上官的都是士族。曹操父亲是宦官的养子,虽然能够触及文化,但士族从来就没瞧起过宦官,曹家也由此从不在高门以内。

曹操出于恩威并施之道,杀过不少名士,占据兖州后也下令处死一干兖州名士,而这当中有不少陈宫的好友被杀,陈宫不忿;加之曹操打压世家,陈宫免不了看得心内不安,曹操后来征讨徐州大肆杀戮无辜百姓也与陈宫的理念相悖,于是陈宫决定背叛曹操。

由此陈宫在兖州叛乱,迎吕布立足。后来又跟随吕布到徐州,以为以吕布的勇武和自己的谋略应能成事。但吕布在智慧上和曹操毕竟差了太远,在到徐州以后,吕布首先是被本地谋士离间,疏远陈宫,后来陈宫也给吕布手下的叛将出过策,吕布虽出于尊敬而不追究,但两人关系降到冰点。

所以最后即便陈宫出的计策是唯一的正确选择,吕布也一句都没听进去过。也许陈宫事到如今也明白了主公的知人之智是何等重要,然而他已经没有选择了。

陈宫死前确实和曹操有过一段对话:

太祖笑曰:"今日之事当云何?"宫曰:"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太祖曰:"卿如是,奈卿老母何?"宫曰:"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存否,在明公也。"太祖曰:"若卿妻子何?"宫曰:"宫闻将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太祖未复言。宫曰:"请出就戮,以明军法。"遂趋出,不可止。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宫死后,太祖待其家皆厚于初。(《典略》)

陈宫这样说,是出于对曹操的了解。

他了解曹操心中自有一套评判人的章法,而他的最终品级恐怕会影响所有和他有关的人事在曹操那里的待遇,而他的回答彰显了他最大的优点:智略和气性。生死临于眼前,他镇定对答,出口仍然成章,是智;而把一切交给一个“在明公也”,则是在和曹操讲士者之间的气度。

他首先拿准曹操顾及“气度”。“将以孝治天下”、“将施仁政于天下”、“明公”,虽然是好听话,但这时候讲又不失气节,曹操必然不会当众打自己脸说“非也,我不是,我将杀你全家”这样的话来把残暴奸邪相往自己脸上挂吧?

第二,曹操厚待其家人,会显得曹操深明大义,士人会更愿意归顺他,也符合当时的“战争道德”。交战相争,本来是男人之间的事,各为其主罢了。遵守礼节虽然不会带来多大的实质性好处,但更容易得到好一点的名声,让人愿意合作;做的太过则相反,可能其他人慢慢会把“除祸”作为共识,而曹操对外平衡得一向很好。

再来就是两人确实有过交情。陈宫是曹操早年的功臣,曹操抛开权谋之举,确实算是性情中人,这份挣家底的情谊他不会完全不顾。

这样去死,确实应该是最明智的选择了。跟将死之人一诺,背信恐怕显得更为可耻,曹操又不会供不起这一家人的饭吃,故而“待其家皆厚于初”。至于陈宫之子长大后,首先毕竟陈宫先背叛曹操,后来又死于自己的选择导致的错误立场;曹操又厚待于他。陈宫与曹操并非仇敌,其子复仇的动机也确实不很充足。即便想要复仇,以曹操的戒心和能力,谋士之子又有多大的可能近身成功呢?

何况三国乃至先秦乱世时的战争本就往往如此,朋友之间也可能有刀戈相向的一天,不论生前立场如何,照顾朋友的老幼遗孀也算是某种共识。

就像春秋时的道义如今谈论起来会显得很惊人一样,三国时代也存在着某些“过时”的礼义。在生死纷争实在太过平常的时代,身怀智慧的人明白善因可贵,所以懂得妥协。

标签: 曹操陈宫吕布董卓

更多文章

  • 三国枭雄多如牛毛,陈宫为何会选择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陈宫,吕布,曹操,董卓,枭雄,三国

    文/寂寞的红酒陈宫,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是三国里数得着的杰出人物。陈宫最初跟随曹操,和曹操是至交好友。早年陈宫曾救过曹操,为了曹操不惜放弃官位和曹操亡命天涯。曹操起家时,陈宫没少给他出谋划策,他为曹操的崛起出了不小的力。不过由于利益冲突以及陈宫看不惯曹操为人,所以两人最终分道扬镳。当时天下枭雄

  • 陈宫与曹操之间,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历史解密编辑:让风替我保密标签:陈宫,曹操,吕布,董卓,三国演义

    曹操,作为《三国演义》主角之一,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出神入化之能。“挟天子而令诸侯”的他,更是把自己的理想付诸于行动,达到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无法企及的顶峰!但上帝给你开一扇门的同时,自然也就要关一扇窗,有些能人异士一辈子不愿意与其为伍,也因此,他并没有完成统一全国的霸业。这其中,陈宫和他的羁绊最深,也

  • 吕布关键时刻都不听陈宫,陈宫做错了三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快乐就是我呦呦标签:吕布,陈宫,曹操,袁绍,董卓,刘备

    吕布作为一方诸侯,曾经因和王允一起诛杀董卓名动天下,后因郭汜李榷进攻长安,被迫逃走,投袁绍、张扬、张邈。在张邈出遇到了陈宫,当时的陈宫是张邈的谋士,陈宫给张邈出谋,趁着曹操进攻陶谦的时候,袭击曹操的老家山东,张邈便派陈宫和吕布一起去攻打山东。这一仗开局不错,打的曹操丢盔卸甲。其实这个时候,陈宫和吕布

  • 陈宫为何与曹操分道扬镳

    历史解密编辑:孔夫子旧书网标签:陈宫,曹操,吕布,太守,袁绍,张邈

    作者 | 莫雨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不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陈宫都是个与曹操密为可分的悲剧性人物,先与曹操志同道合,后与曹操分道扬镳,跟随吕布逐鹿,落得身首两异。《三国志•武帝纪》记载陈宫与曹操的首次交集,是在初平三年(192年)夏。《武帝纪》裴注引《世语》说:刘“岱既死,陈

  • 聪明过人的陈宫, 为何要屡屡害人害己!

    历史解密编辑:宋岚说生活标签:陈宫,曹操,吕布,刘备,董卓,袁术,陶谦,汉朝

    陈宫无疑是三国舞台上的配角,貌不出众,位不显贵,但在坑人上,却造诣颇深,效率甚高,他先后坑过曹操、张邈、刘备、吕布等,将其列为三国首席坑人专家也毫不为过,陈宫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坑人?陈宫,字公台,东郡东武阳人,据称也是个“官二代”。陈宫自小就喜欢舞文弄墨,交结名士。初平元年(190年),曹操在与

  • 三国顶级谋士阵营,为何没有陈宫?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陈宫,曹操,吕布,三国,周瑜,关羽

    三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也是一个天才的时代。除了魏蜀吴的三个诸侯国之外,更多的是文臣武将在这个社会舞台上的表现。将军系列,有吕布,典韦和关羽等一系列著名将领展示了他们的能力。文臣代表呢?人数不会少,可以轻松做一个长滑单。当然,这里所谓的文士,主要是关于谋士的。三国初期,有这样一位谋士,名叫陈宫。武将有

  • 陈登暗献徐州,郭嘉献计水淹下邳,吕布不听陈宫言,命丧白门楼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陈登,吕布,郭嘉,汉朝,三国,陈宫言,曹操手下

    曹操与吕布大战,引军至萧关,令曹仁引三千兵马攻打小沛。吕布同陈登往救小沛,令陈珪守徐州。陈登对其父言,如果吕布兵败回徐州,您与糜竺守城,勿放吕布入城。我有脱身之计。陈登使计让吕布将家小,粮草移至下邳。陈登与曹军联系,使计令吕布与陈宫夜里相互残杀,与曹军攻占小沛。吕布回徐州时,徐州已易主曹操,吕布与陈

  • 曹操杀了陈宫,为什么还要供养陈宫的一家老小?他不怕被寻仇吗?

    历史解密编辑:夏雪NNN标签:陈宫,曹操,吕布,董卓,太守

    在正史中,陈宫为曹操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操能做大,必须得感谢陈宫!然而立下大功的陈宫最后却选择了背叛曹操,并不是因为演义中曹操那句“宁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而是另有原因!至于为何曹操不杀陈宫一家老小,不担心陈宫的儿子报仇,原因则很简单了!曹操的大功臣——陈宫在演义中,曹操诛杀董卓失败,

  • 曹操杀了陈宫,却供养陈宫一家老小,不怕陈宫的子嗣报仇吗?

    历史解密编辑:酸奶别加热标签:曹操,陈宫,吕布,董卓

    三国众多谋士中,陈宫是令许多人感到惋惜的人才。作为曹操曾经的手下,他却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死在了曹操的手中。在其死后,令人惊讶的一幕发生了,曹操竟然选择了继续供养他的一家老小。难道曹操不怕陈宫的儿子长大之后报复自己吗?曹操选择继续供养陈宫一家老小的原因非常简单。作为曹操曾经的手下,陈宫与曹操之间的感情非

  • 宁奉庸主,不媚奸贼——陈宫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陈宫,曹操,吕布,董卓,荀彧,曹魏

    在三国时期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是武将在战场厮杀的豪勇还是谋士引以为傲的谋略,亦或是各路豪雄鲸吞天下的野心抱负。三国的乱世太精彩了,在演义的渲染之下更是将其中的人物活生生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主角就是曹魏阵营中的一位谋士,他的名字叫做陈宫。陈宫字“公台”,是东汉末年的著名谋士之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