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投资野史,陈宫篇

三国投资野史,陈宫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格隆汇 访问量:2792 更新时间:2023/12/18 17:11:13

189年,董卓废少帝、立献帝,以确立权威。

眼看大汉集团就要ST,各地股东联合起来,组成十八路联军,誓与空头决一死战。

可惜的是,联盟面和心不和,内讧不断,谁也不肯全力注资,吃了大败仗。

经过这次失败,曹操看透了人性的薄凉,只带着500人,辗转来到东郡落脚,决定成立公司自己单干,只是苦于动资金不足。

这不巧了吗。老同学陈宫,恰好是东郡土豪,这就去找他帮忙。

两人一见面,歌舞酒肉整起来,大饼画得圆又圆,事儿就这么定了。

对创业者而言,陈宫是最完美的天使投资人。

他不仅出钱给曹操招兵买马,还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配合一流的口才,成功说服东郡及周围郡县的氏族,入股新成立的曹氏公司。

曹操就这样拥有了整个兖州。

陈宫觉得不够,光有钱不行,咱们还得有人。

当时,兖州地界流窜着一只来自青州的黄巾军,能战之士加上老弱妇孺多达百万之众。陈宫拼命出谋划策,协助曹操打败这支部队,并逼得对方无条件投降。

曹操一下又获得了百万人口,挑选其中青壮三十万人,编入军队,史称“青州军”。

转眼间,就从一个落魄中年人,成为市面上一流公司的大老板。

可以说,如果没有陈宫这样的天使投资人,曹操绝无可能获得日后的成就。

曹操待陈宫也不薄,用吕布老婆的话说就是,“曹操对待陈宫犹如父母对待怀抱中的幼儿”。

这本是一段很好的关系:投资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创业者也离梦想越来越近。

但人心这玩意,太复杂了。

任何甜蜜的关系,一旦在利益上产生分歧,就会破裂。

曹氏集团新得的百万人口,都是被黄巾军从全国各地裹挟而来的流民。其中30万精壮可以收编直接使用,剩下70万怎么处置?

毕竟这也算一股庞大的生产力,曹操决定将他们安排在兖州境内屯田生活,还能给自己贡献粮食。

战略上是没错的,但曹操忽视了一个大问题。

在古代,耕地是最珍贵的资产,大半都掌握在氏族手中。曹操的屯田政策,本质上是动了股东们的基本盘。

这其中也包括陈宫的家族。

于是,原始股东们纷纷减持,现象级妖股曹操,开始下跌。

这个时候,只有陈宫依然看好这只票的未来,直到发生了一件让他忍不了的事情。

曹操的父亲曹嵩,在投奔儿子的途中,被徐州陶谦的部将杀害。曹操恨极,立刻带领流民出身的青州军报仇,一路上鸡犬不留,屠尽十多个城池的男女老少。

尸体堵塞河道,“泗水为之不流”。

这种反人类的行为,陈宫无法接受。他觉得是自己看错了曹操,这样的杀神不可能有长久的成长价值。

做出决断后,陈宫立刻联合其他股东一起清仓,导致曹氏公司差点ST。

后院失火,曹军不得不从徐州撤退,白白让刘备捡了现成的。

事实证明,陈宫最开始并没有看错曹操,这确实是一只潜力无限的大牛股。

动氏族的耕地和徐州屠城,这两件事相当于曹氏公司的两次利空。陈宫顶住了第一波冲击,却没有坚守住第二次。

当然,这是以投资的角度看。如果陈宫的理想,就是辅佐一位仁君,以上两句话则不成立。

但这也不对。如果想找仁君,干嘛不去找刘备,反而勾搭上了吕布呢?

在他看来,草创的吕布公司有一个难掩的亮点,拥有一万并州骑兵,战斗力极其强悍。

吕布所缺少的,只是高明的谋士。陈宫觉得自己就挺高明的。

绝世的武力+高明的智慧,这公司还能不上道?

更加之,对方正处于人生低谷期,自己这个时候雪中送炭,岂不是抄底的良机?

妥了妥了,吃大肉了!

但故事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

吕布有一定实力,但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能以情感代替策略,往往凭着直觉行动。

比如在辕门射戟中,袁术只是个外地诸侯,刘备才是与他争基本盘的人。但吕布分不清谁才是真正的敌人,单纯就为了一个面子,强行帮刘备解围。

性格是他最大的硬伤。

这种小牛股,看上去很完美,什么概念都能蹭一下,但不具备长牛的先决条件。

这是吕布公司最大的缺陷,陈宫可能是没有分析到,也可能是刻意忽略了。

毕竟在他眼里,连曹操那种货色都能涨起来,更强的吕布,有自己的支持,没理由不行。

就算吕布狂跌,他也坚定持有绝不抛售,执着等待行情翻转的那一刻。

这种极度自我的幻想,直到他人生最后一天,才彻底湮灭。

徐州城破之日,墙头阴风猎猎,曹操与故友陈宫又见面了。

回想二人初见时,陈是曹的座上宾,彼此都以为他们将成就“伯牙子期”的佳话。

而今,一人却将要成为另一人的刀下鬼。

曹操有感恩惜才之心,他想挽留陈宫,不必随吕布一同赴死。但陈宫去意已决,以妻儿老母相托之后,慨然赴死。

曹操送别陈宫这一段,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场景之一,令人不忍卒读。这也是小说《三国演义》对两人爱恨情仇的一个交代。

人生中有很多事,错过一次就真的错过了。

投资也是同样。只要一只股票,具备以后走牛的特点,就不必再为市场的起伏而去担忧,复杂的市场环境,就像乱世,跌宕多变,非人力可以左右。

而一不小心买进垃圾股,如果不及时止损,就可能是陈宫这样的最后一次,最后不得不在市场中消亡。

许多时候,投资,就像在识人;许多时候,识人就像在投资。

千金易得,一票难求。买进,是卓绝的远见;丢弃,也是难得的智慧。

更多文章

  • 曹操杀了陈宫,为什么还供养陈宫一家老小?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曹操,陈宫,吕布,董卓

    曹操与陈宫,这两个人在演义里的故事耳熟能详。曹操因刺杀董卓而被捕,然而在狱中却遇到一位清士,没有将他献给董卓求得利禄而是协助他逃出生天,而且还打算与他一同成事。然而路上在吕伯奢家中,曹操因为多疑杀了好心招待两人的吕伯奢全家,激起陈宫的愧疚之心也就罢了;曹操展露为人的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

  • 三国枭雄多如牛毛,陈宫为何会选择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陈宫,吕布,曹操,董卓,枭雄,三国

    文/寂寞的红酒陈宫,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是三国里数得着的杰出人物。陈宫最初跟随曹操,和曹操是至交好友。早年陈宫曾救过曹操,为了曹操不惜放弃官位和曹操亡命天涯。曹操起家时,陈宫没少给他出谋划策,他为曹操的崛起出了不小的力。不过由于利益冲突以及陈宫看不惯曹操为人,所以两人最终分道扬镳。当时天下枭雄

  • 陈宫与曹操之间,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历史解密编辑:让风替我保密标签:陈宫,曹操,吕布,董卓,三国演义

    曹操,作为《三国演义》主角之一,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出神入化之能。“挟天子而令诸侯”的他,更是把自己的理想付诸于行动,达到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无法企及的顶峰!但上帝给你开一扇门的同时,自然也就要关一扇窗,有些能人异士一辈子不愿意与其为伍,也因此,他并没有完成统一全国的霸业。这其中,陈宫和他的羁绊最深,也

  • 吕布关键时刻都不听陈宫,陈宫做错了三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快乐就是我呦呦标签:吕布,陈宫,曹操,袁绍,董卓,刘备

    吕布作为一方诸侯,曾经因和王允一起诛杀董卓名动天下,后因郭汜李榷进攻长安,被迫逃走,投袁绍、张扬、张邈。在张邈出遇到了陈宫,当时的陈宫是张邈的谋士,陈宫给张邈出谋,趁着曹操进攻陶谦的时候,袭击曹操的老家山东,张邈便派陈宫和吕布一起去攻打山东。这一仗开局不错,打的曹操丢盔卸甲。其实这个时候,陈宫和吕布

  • 陈宫为何与曹操分道扬镳

    历史解密编辑:孔夫子旧书网标签:陈宫,曹操,吕布,太守,袁绍,张邈

    作者 | 莫雨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不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陈宫都是个与曹操密为可分的悲剧性人物,先与曹操志同道合,后与曹操分道扬镳,跟随吕布逐鹿,落得身首两异。《三国志•武帝纪》记载陈宫与曹操的首次交集,是在初平三年(192年)夏。《武帝纪》裴注引《世语》说:刘“岱既死,陈

  • 聪明过人的陈宫, 为何要屡屡害人害己!

    历史解密编辑:宋岚说生活标签:陈宫,曹操,吕布,刘备,董卓,袁术,陶谦,汉朝

    陈宫无疑是三国舞台上的配角,貌不出众,位不显贵,但在坑人上,却造诣颇深,效率甚高,他先后坑过曹操、张邈、刘备、吕布等,将其列为三国首席坑人专家也毫不为过,陈宫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坑人?陈宫,字公台,东郡东武阳人,据称也是个“官二代”。陈宫自小就喜欢舞文弄墨,交结名士。初平元年(190年),曹操在与

  • 三国顶级谋士阵营,为何没有陈宫?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陈宫,曹操,吕布,三国,周瑜,关羽

    三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也是一个天才的时代。除了魏蜀吴的三个诸侯国之外,更多的是文臣武将在这个社会舞台上的表现。将军系列,有吕布,典韦和关羽等一系列著名将领展示了他们的能力。文臣代表呢?人数不会少,可以轻松做一个长滑单。当然,这里所谓的文士,主要是关于谋士的。三国初期,有这样一位谋士,名叫陈宫。武将有

  • 陈登暗献徐州,郭嘉献计水淹下邳,吕布不听陈宫言,命丧白门楼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陈登,吕布,郭嘉,汉朝,三国,陈宫言,曹操手下

    曹操与吕布大战,引军至萧关,令曹仁引三千兵马攻打小沛。吕布同陈登往救小沛,令陈珪守徐州。陈登对其父言,如果吕布兵败回徐州,您与糜竺守城,勿放吕布入城。我有脱身之计。陈登使计让吕布将家小,粮草移至下邳。陈登与曹军联系,使计令吕布与陈宫夜里相互残杀,与曹军攻占小沛。吕布回徐州时,徐州已易主曹操,吕布与陈

  • 曹操杀了陈宫,为什么还要供养陈宫的一家老小?他不怕被寻仇吗?

    历史解密编辑:夏雪NNN标签:陈宫,曹操,吕布,董卓,太守

    在正史中,陈宫为曹操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操能做大,必须得感谢陈宫!然而立下大功的陈宫最后却选择了背叛曹操,并不是因为演义中曹操那句“宁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而是另有原因!至于为何曹操不杀陈宫一家老小,不担心陈宫的儿子报仇,原因则很简单了!曹操的大功臣——陈宫在演义中,曹操诛杀董卓失败,

  • 曹操杀了陈宫,却供养陈宫一家老小,不怕陈宫的子嗣报仇吗?

    历史解密编辑:酸奶别加热标签:曹操,陈宫,吕布,董卓

    三国众多谋士中,陈宫是令许多人感到惋惜的人才。作为曹操曾经的手下,他却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死在了曹操的手中。在其死后,令人惊讶的一幕发生了,曹操竟然选择了继续供养他的一家老小。难道曹操不怕陈宫的儿子长大之后报复自己吗?曹操选择继续供养陈宫一家老小的原因非常简单。作为曹操曾经的手下,陈宫与曹操之间的感情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