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威震华夏的关羽,竟然在樊城之战中败给了徐晃,其中的原因何在?

威震华夏的关羽,竟然在樊城之战中败给了徐晃,其中的原因何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笑春风 访问量:429 更新时间:2024/1/26 2:29:25

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在震惊之余,竟然要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曹操手下的谋士司马懿等人劝阻了曹操,并建议联合东吴救援樊城。曹军救援樊城的统帅是徐晃,在史书上记载他击败了关羽,获得了曹操的嘉奖。那么关羽为何会败在徐晃手下呢?

一、徐晃打败关羽的经过。

当关羽水淹七军,歼灭于禁庞德的三万援军时,徐晃正率领一万新兵屯驻在宛城。当时宛城刚遭受过曹仁的屠城,徐晃无法在这里抵挡住关羽。于是他率领部下选择地势险要的阳陵陂驻扎。曹操在采纳大家坚守襄樊的建议后,派将军徐商、吕建去增援徐晃。

为了防止重蹈过去兵力分散的覆辙,曹操还特意嘱咐徐晃,要等到兵力集中之后,才能前去救援襄樊。徐晃采取虚张声势的策略,迫使关羽在偃城的军队撤走。在夺取偃城后,徐晃又继续进逼,在距离关羽的围城三丈的地方扎营。

曹操又给徐晃派遣了大批兵力,这些人马由殷署、朱盖等将领率领,达到十二营之多。关羽在围头、四冢都有营寨,徐晃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法,扬言要攻打围头,秘密攻打四冢。关羽见四冢坚持不住,便率领步骑军五千人出战。

徐晃与关羽交战,击退了关羽的反击。他还趁着关羽军队撤退的机会,对他们穷追猛打,一起进入了营寨。关羽的营寨防御牢固,围堑鹿角十重,但是在徐晃的猛攻下,被曹军击破。关羽的部下有的无法逃脱,自己投到汉水里淹死。

曹操因为这一次胜仗,对徐晃大加赞扬。他说自己带兵打仗三十年,包括古代善于用兵的人,都没有长驱直入敌人重围的。更何况襄樊被围困,险恶程度超过战国时莒、即墨之围,徐晃的功劳,超过了孙武和司马穰苴。在徐晃凯旋后,曹操还在庆功宴上向徐晃敬酒,说襄樊得以保全,完全是徐晃的功劳。

二、徐晃能够击败关羽的原因。

就拿徐晃和关羽的战斗来说,徐晃能够在战场上击败关羽,最主要的原因是战场形势有利、陆战兵力远比关羽强大。在关羽取得水淹七军的胜利后,一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为了尽力扩张战果,将兵力使用到了极限。

关羽一方面围攻樊城,一方面派军队向宛洛方向进攻。他的兵力一度到达了郏下,使得曹魏的腹心统治区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可是,这也让关羽的战场形势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关羽的兵力仅有三万多人,其中还包括了一部分水军。这些步军一面要围攻樊城,一部分要向北进攻,造成了关羽兵力分散的恶果。

当徐晃前来解围时,由于曹仁的顽抗,关羽的主力被牵制在樊城一带。他一方面要围困樊城,一方面还要迎战徐晃,这使得关羽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关羽被迫完全转入防御态势,在战术上变得极端被动。在这种有利的战场形势下,徐晃当然会作战比较顺利了。

在襄樊之战前期,由于曹操率领曹军主力身在汉中。这使得他派往救援襄樊的兵力不足,而且还是分批投入战场。这使得关羽能够抓住战机,将曹军各个击破。曹操在率军回到关东后,汲取了失败的教训,决定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击溃关羽。

因此,曹操给徐晃派出了大批援军。这些援军是曹操从汉中带回的主力,战斗力很强。他还特别叮嘱徐晃要等兵力到齐后再发动进攻。由于有曹操坐镇摩陂,徐晃得以没有后顾之忧,带领绝对优势的兵力向关羽发动攻势。

我们看徐晃向关羽的进攻中,由于兵力占优,他可以采取各种战术进攻敌人。由于手中的兵力不足,使得关羽顾此失彼,疲于应付。在四冢之战中,关羽在亲自向徐晃发动反击时,只带了五千人马。由此可以看出,关羽兵力不足的窘况。

正是拥有了战场的主动权,拥有了绝对优势的兵力,徐晃才在战场上击退了关羽。当然,这也与关羽已经经过了几个月的战斗,将士疲惫有一定的关系。徐晃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战场上击败名将关羽,挽救曹魏危局,当然要受到曹操的嘉奖了。

三、徐晃的胜利不是关羽撤军的主要原因。

《三国志》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关羽是如同战神一样的存在,只要有曹魏将领能够在与关羽的战斗中占到一点便宜,便大肆宣扬。这一次徐晃在战场上取得了对关羽作战的胜利,而且战果累累,当然更要大书特书一番了。

但是虽然历史上明确记载了徐晃击败关羽的战绩,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当时的战况,就会发现徐晃的战绩里水分太大。我们从战场分析可以看出,徐晃取得的胜利只是战术胜利,远没有达到战略上的胜利。他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但是想要解樊城之围,还是困难重重的。

我们从历史记载的几个细节来进行分析。细节一,徐晃在关羽水淹七军后,率领部下向前推进,在阳陵陂屯扎。这个举动看似徐晃主动迎击关羽,可是他的动机却是在宛城无法迎战关羽。由此可见,徐晃的这个举动主要是为了自保,这也是他无法阻挡关羽部下北上曹魏后方的原因。

细节二,徐晃在夺回偃城后,向前推进到离关羽围城三丈远的地方扎营。有人曾就此对关羽嘲讽,说徐晃的军队推进到离自己营垒如此之近的地方都不能驱离,可见关羽已经陷入困境。还说关羽窘迫到这种程度,早就应该撤军了。

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徐晃拥有那么优势的兵力,能够在这么近的地方扎营,为何不干脆攻下关羽的围城?由此可以看出,关羽包围樊城的工事十分坚固巧妙,使得徐晃根本就不可能打破关羽对樊城的围困。

细节三,徐晃夺取的四冢只是关羽军在陆地上的一个营寨。我们看《徐晃传》中大书特书的四冢大捷,可以看到徐晃在这场战斗中,击退了关羽的反击,并且趁势夺取了四冢营垒。这个营垒对于关羽军队的重要性,却没有看到提及。

而且从战役的过程可以看出,这个营垒与关羽围困樊城的工事没有说明联系。因为从这个营垒逃出来的关羽士兵,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跳入了汉江。如果这个营垒是围城工事上的据点,这些士兵就不可能有这样的举动了。

细节四,关羽在战后依然没有撤军。在徐晃夺取四冢后,关羽依然没有撤军。甚至在曹军故意把孙权要袭击荆州的信件射进关羽军中,关羽闻讯后也不为所动。直到关羽撤军为止,徐晃和樊城的联系只能依靠弓箭和书信。这说明徐晃根本没能打破樊城的包围。

其实,要依靠徐晃解樊城之围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因为在洪灾之后,樊城就被洪水包围。关羽拥有优势的水军,依托洪水建成的围城工事,是徐晃无法克服的障碍。因此,即便是徐晃的军营离围城工事只有三丈远,即便是他和樊城能够依靠弓箭联络,他们依然无法会合。

关羽撤军的真正原因,是孙权夺取了荆州。失去后方的关羽,实在无法再把仗打下去了。因此,关羽在得知荆州失守后,马上率领全军南撤,樊城之围因此得解。当然,这并不能妨碍曹魏一方大肆宣扬徐晃的战术胜利,给我们造成了徐晃解除樊城之围的错觉。

结语:

徐晃在解樊城之围的战斗中,击败关羽的主要原因是,关羽主力被樊城牵制,在徐晃的攻击下腹背受敌,战场形势十分不利。再加上关羽兵力不足,分散布置,被徐晃的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同时,关羽的部下长期作战,体力疲惫也有一定的关系。

徐晃虽然取得四冢之战的胜利,但是他并没有打破樊城的包围。这是因为关羽拥有水军优势,这是徐晃无法克服的障碍。徐晃的胜利只是遏制了关羽向北的攻势,并不是关羽撤军的主要原因。只是因为孙权出兵袭取荆州,失去后方的关羽才匆忙撤军。

标签: 关羽徐晃樊城曹操孙权曹军

更多文章

  • 曹魏的野望游戏剧情07:张辽徐晃连克东吴两重镇,还顺手拿了连弩

    历史解密编辑:奕道君心本尊标签:张辽,徐晃,曹魏,周泰,甘宁,东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FC曹魏的野望游戏里的曹操在赤壁之战还是没能摆脱宿命,依旧被剧情安排狠狠地吃了败仗。好在剧本的设定也没让他立马撤回北方,曹魏的主力只是转移到了巴陵城,对东吴继续保持着攻势。尽管曹魏大军在赤壁遭受了惨败,却依旧坚持同时对刘备和孙权下手。张辽、贾诩二人加入主角团队

  • 同样是投降,为何张绣的待遇比徐晃张辽要好很多?有三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忽如远行客船标签:张绣,徐晃,张辽,曹操,吕布

    曹操能够在东汉末年一一扫平北方强敌和他手下众多能臣猛将有很大关系,曹操的用人理念和用人策略比起其他诸侯要高明很多,他基本上能做到知人善任,而且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看中的大将曹操是掏心窝的对人家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关羽。而且曹操为了收服降将之心,可以说是不吝封赏,新降之人绝大部分最少都能官升一到

  • 击败徐晃战败赵云,为什么关羽能杀两个

    历史解密编辑:美好的甜瓜标签:徐晃,赵子龙,关羽,文丑,袁绍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是一个忠义高武的典型人物。关羽给人的印象是忠勇自大,武艺高超。说起关羽的武功,我想起了杀华雄的著名人物,阎良、文丑。经过五关六将,他们把关羽演得很好。以关羽杀害颜良、处决文丑为例。颜良和文丑是袁绍手下的两位主要将领。他们成名已久,拥有一万人的勇气。颜良已经打败了徐

  • 三国演义:关羽暮年战徐晃,这段太精彩了,看了不下十遍!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灰娱乐标签:关羽,徐晃,吕蒙,曹仁,廖化,孙权

    徐公明何在?君侯,相别数载,不想君侯虚发竟以斑白啊,忆昔日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晃感谢不忘啊,公明过奖了,君侯英风威震华夏,使故人闻之,不胜叹羡,在此幸得一见,甚为欣慰。我与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是何缘故,如今却对我儿关平屡屡相逼,谁能取得关羽首级,重赏千金,公民,何出此言,今日阵前相遇,乃国家之事

  • 若张辽和徐晃没夹攻张飞,让许褚和张飞单打独斗,结果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张辽,徐晃,张飞,许褚

    许褚,是继典韦之后曹操最为倚重的护卫长。他是一个勇力绝人,作战彪悍的武将,敢和吕布单打独斗,也曾和除了黄忠之外的五虎上将之四对战过(嗯,注意一点,此篇说的是演义,不要和正史扯上关系)。其中,许褚和张飞共对战四次,每一次对战,许褚似乎都不占上风。其中,许褚曾有一次骑无鞍马来大战张飞,而后张辽和徐晃前来

  • 魏延相比于徐晃和张辽,能力如何呢?我认为他一个都比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魏延,徐晃,张辽,曹操,刘备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他骁勇善战、武艺高强,在蜀汉后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诸葛亮每次北伐曹魏时,总会带上魏延,让他为先锋。而魏延每次的表现,也都是让人非常佩服的。徐晃和张辽,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将,为曹操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曹魏政权的建立作出了杰出贡献。那么,魏延相对

  • 三十合对战关张不分胜负,与独力杀退徐晃许褚,哪个难度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许褚,关羽,吕布,张飞,关张,军事法,战争法,军事制度,曹操手下,徐晃(外交官)

    《三国演义》中,若要将武将做个武力排名,大多数人会将吕布放在榜首。吕布成名之战,便是虎牢关前迎战张飞、关羽和刘备三位英雄。这一战,是吕布在演义中的巅峰之战,是衡量吕布武力表现的重要战役。《三国演义》中武力表现可与三英战吕布中的吕奉先相提并论的也不少。例如:长坂坡赵云在百万曹军中七进七出;潼关大战,马

  • 孟达一怒之下斩杀徐晃,又曾多次另谋新主,他的结局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覃仕勇说史标签:徐晃,孟达,刘备,关羽,曹丕,曹魏

    必须澄清一下,位居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并非死在孟达手下。写徐晃被孟达施箭射杀,那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编排。实际上,查《三国志》可知,徐晃是病逝于公元227年的,属于自然死亡。由于诸葛亮就是在公元227年策反孟达的,所以,罗贯中就信手拈来,把徐晃从病床上拉起,遣发他到孟达驻守的上庸,让孟达把他

  • 程普和黄盖的武艺如何?能否与曹魏的徐晃和蜀汉的魏延相提并论?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程普,徐晃,魏延,武艺,太史慈

    喜欢读三国的广大朋友们最感兴趣的就是武将之间的交锋,其中许多战斗情节大家耳熟能详,甚至达到了能够记诵的程度,不需要翻书,就能知道许多战斗的回合数和结果。大家也都知道,在《三国演义》这部著作中,蜀汉和曹魏两方能征善战,阵前厮杀的猛将比较多,而东吴方面的武将们整体实力低一个层次,能拿得出手的猛将确实没有

  • 孙策、太史慈、张辽、甘宁、徐晃、郭淮都死于弓箭,有啥讲究吗?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孙策,张辽,甘宁,徐晃,郭淮,太史慈

    在《三国演义》中,许多名将都死在箭下。很多人的死法都透着奇端诡异。咱们一个个来分析一下。一、孙策大家都知道,孙策号称是“小霸王”,武艺高强,横行江东,所向披靡。在《三国演义》第7回,孙策随父亲孙坚出征,在邓城与黄祖交战,黄祖部将张虎出阵搦战,孙坚麾下韩当飞马迎住,两人大战三十回合,张虎力怯。黄祖的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