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劫刘备妻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之前,曾有这么一个小插曲。
当时关羽刚辞别曹操,骑着赤兔马独自北上,准备去寻在河北的刘备,突然路上被数百人拦住。
云长举目视之,只见一少年,黄巾锦衣,持枪跨马,马项下悬着首级一颗,引百余步卒,飞奔前来。
这个少年虽然身后有数百人,但是一看到独行的关羽,纳头便拜,二人通过姓名之后,关羽才得知,此人名叫廖化,原本襄阳人,早年曾参加过黄巾,后来又聚众五百多人,在此地以劫掠为生。
廖化之所以拦住关羽,是因为他与同伙杜远刚刚劫了两个大美人。
杜远本计划二人刚好一人一个,有福同享,可是廖化得知这两人竟然是刘皇叔的夫人之后,当即翻脸,一刀将杜远砍死。
又听说这两个夫人原本是关羽护送的,料定关羽必然会前来寻找,这才专程将二位夫人送来。
廖化欲以部下人送关公。关公寻思此人终是黄巾余党,未可作伴,乃谢却之。
不仅如此,廖化还准备带着部队一起投靠关羽,却因为曾经是黄巾的身份,被关羽嫌弃,只能继续落草为寇。
在《三国演义》中,廖化是黄巾军出身,黄巾之乱始于184年,同年被镇压,也就是说他大概在184年就已经成年,大约于164年出生。
而廖化又是在蜀国灭亡之后(264年)才死,那么说来,廖化大概是活了100岁。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廖化西归
关于廖化出身黄巾,以及劫掠刘备老婆的事都是出自《三国演义》,正史上并无此事,相反,在正史上廖化的出身可是不凡。
廖化,本名廖淳,世代为沔南的豪门世族,在关羽镇守荆州之时出仕,担任前将军关羽的主簿,起点非常高。
廖化,本名淳,中卢人也。世为沔南冠族。——《襄阳耆旧记》
在正史上,廖化的经历却比参与黄巾起义还曲折。
公元219年冬,关羽大意失荆州,自身也兵败而亡,整个荆州系的文武官员要么死于战争,要么就是随着糜芳、傅士仁等人投降了东吴。
廖化也不例外,在此时归入孙吴。
但是与糜芳等人不同的是,廖化投降并非本心,而是迫于无奈,他心依旧是向着刘备。
投降孙吴之后,背主之人的待遇并不好,看看于禁和糜芳被虞翻喷的体无完肤便可知一二。
廖化虽是无奈,可是也不会受到东吴的特殊对待,跟其他背主之人一样处处受人白眼。
终于有一天,廖化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思蜀之心,于是他开始处心积虑谋划了一条西归之路。
廖化开始装病,对外宣称思念故主刘备而病倒,随着准备就绪,他便“撒手人寰”,开始诈死。
当乡亲们还在为他的英年早逝而感叹的时候,他却趁着夜色,独自背着年迈的老母亲,踏上了西行之路。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222年春,刘备率军伐吴,在秭归境内,突然有人禀告,有一位衣衫褴褛的壮士自称是蜀将,求见刘备。
刘备询问此人姓名,一听是廖化,顿时便龙颜大悦。
当见到廖化本人,辨明真假之后,刘备更是欣喜若狂,伐吴大战才刚刚开始,便有旧将来投,无不预示着此番伐吴乃是众望所归,必将大胜。
刘备大手一挥,当场任命廖化为宜都郡太守。
别看这个官职不显眼 ,可是地位与之前的主簿却不可同日而语,从此步入蜀汉上层官员行列。
此后四十多年里,廖化为蜀汉建功立业,出生入死,一直战斗在最前线。
自魏延死后,不仅老一辈随着刘备打江山的武将已经凋零殆尽,甚至年轻一辈的都死了不少,包括关羽、张飞之子都死在了北伐之中。
而廖化却一直鼎立军中,在姜维掌权时代,已经七十多岁的廖化还老当益壮,数次出任先锋,跟随姜维北伐。
廖化在蜀汉地位虽然不及关羽、张飞等人,也不及李严、魏延,但是在后期也是中坚骨干。
所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并不是说廖化不配做先锋,而是用来形容蜀汉的人才凋零。
要知道,这时候的廖化至少已经七十多岁,却依旧要身先士卒,作为先锋出战,可见蜀汉已经没人到什么程度了,年轻一代后继无人,还只能靠这么一个糟老头子撑场面。
廖化的忠义
在三国众多武将中,廖化是一个相对平凡,并不那么耀眼的武将,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年龄与做先锋两件事上。
可事实上,他年龄并没有像演义中说的那般活过了百岁,而做先锋也不是讽刺他无能,而是蜀汉后继无人。
廖化在蜀汉历史上,真正合适的标签应该是“忠义”,而非长寿与无能。
关羽失荆州之后,廖化并非一地主官,也非一军主将,以从属的身份投降东吴,本无可厚非,但是他却能独自带着老母,义无反顾地从东吴逃回蜀汉,忠心可嘉!
不说跟糜芳、傅士仁之流相比,在三国时代,他比起大部分武将都担得起“忠义”二字。
正因为心中有忠义 ,蜀汉灭亡不久,原本还精神矍铄、能亲自上战场杀敌的老将,终究是难以咽下这口“亡国”之气,死在了从成都迁往洛阳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