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纪念刘备白帝城托孤,纪念廖化逝世周年,纪念日何其多?有些担忧

纪念刘备白帝城托孤,纪念廖化逝世周年,纪念日何其多?有些担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 访问量:2715 更新时间:2023/12/7 8:59:03

昨天偶尔看到一篇文章,其中内容是准备开展一个活动,并征集歌颂文章、诗词等,还用了个流行词汇,名曰“征偶”。

为谁征呢?为纪念蜀汉廖化将军逝世1760周年征集,查了下资料,廖化逝于公元264年,1760周年就是2024年,这是提前一年开始准备了。

这个活动还有个主旨:

纪念廖化将军逝世1760周年,弘扬其功德英名,消除《扫迷帚》(清末壮者著)对其污名化及造成的不良影响。

廖化哪有什么污名?即使有,也造不成什么影响,这一点我还是知道的,我写历史文章的,廖化在历史名人中根本够不上被重点研究的档次,写他没流量的,就算在三国时期,他的知名度也是第三梯队。

谁在搞这么个活动?再看了看发文人名字和里面提供的一些诗词作者的名字,全部姓廖,于是知道了,这应该是廖化后裔在纪念先人,觉得自嗨不够热闹,干脆搞个大活动出来。

不过,这个文章及其发起的活动似乎没有多少热度,别说上热搜了,文章下的评论都没有几个,显然,廖化的影响力不够。

这让我想起2022年年底时有不少人讨论的一个关于三国名人的活动,即“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该研讨会准备在2023年召开。

这个是当时上了热搜的,还有一些正规媒体专门发文说了这个事。

刘备的名气自然大过廖化,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也是三国时期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搞这么个活动掀起的波澜远比纪念廖化逝世周年要大得多。

“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学术研讨会”同样有征文活动,格调就要高大上得多,比如征文是为了探讨:

刘备托孤的文化意蕴及现代价值研究。

刘备托孤与蜀汉政治格局研究。

刘备托孤的人才思想研究。

托孤现象的历史解读与评论。

然而,说得再高大上,这个活动同样是个无聊的活动,这些玩意研究出来有什么看得见的好处?有什么值得传承的内容?

哪怕承办方“重庆市三国文化研究会”的住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旅游文化局内,勉强给自己套了个官方的手套,也避免不了会受人质疑。

纪念廖化是私人组织的活动,私人自己出钱,即使花再多钱也没人说什么,可“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学术研讨会”应该是有拨款的,或者以此为由找一些赞助。

那么就会有人质疑,花钱搞这么个研讨会有意义吗?

毫无意义,就像当时有网友评论,这是把当初刘群的相声《巧立名目》中的桥段给搬到现实中来了。

在1988年春晚,刘群表演的相声中,故事主线是说某单位某科为了出去吃烤鸭,以“纪念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诞辰139周年”的名义拟定吃喝预算,全科去全聚德吃烤鸭,说白了,就是找个理由利用公款吃喝。

现在不比80年代,吃顿好的早就不是什么稀罕事,“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承办方自然不会为了吃喝折腾出偌大的动静来,但实际意义不是差不多?

承办方能说出多少真正让大众认可的有利民生,有利历史文化传承的意义出来?最终给人的感觉还是劳民伤财,实在是乱折腾。

这种现象很让人担忧,我国有五千年历史,其中有多少历史事件?有多少历史名人?是不是都可以用类似方式来一遍?

都别说上下五千年了,光一个三国就能把一年365天给占满了,三国名人的名气还特别大,这是罗贯中的锅,谁让他写了本无人不知的《三国演义》?

想象着未来有那么一天,每天都是纪念日,比如:

周一是周瑜小乔纪念日、张飞遇害纪念日……

周二是诸葛亮首次北伐纪念日、庞统忌辰纪念日……

周三是官渡之战胜利纪念日、张飞偶遇夏侯氏纪念日……

周四……

如此种种,大家开不开心?

韩国已经在为烟花爆竹申遗了,我们还在不停的纪念些无意义的东西,只能是一声叹息。

更多文章

  • 廖化是黄巾起义军,却战到蜀国灭亡,他活了上百岁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夕笙歌标签:廖化,黄巾起义,蜀汉,姜维,关羽,刘备

    以前和朋友讨论《三国演义》,朋友就说过这样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是真厉害,最开始参加黄巾军,后来跟关羽,关羽死后他跟刘备,刘备死后他又跟诸葛亮,而诸葛亮死后,他又继续与姜维并肩作战。最后姜维死了,蜀汉灭了,廖化还活着呢!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再到蜀汉灭亡,三分归一,廖化简直是一部活着

  • 此人深受刘备和诸葛亮赞赏,如若不死,成就至少不在王平廖化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石头人呦标签:刘备,诸葛亮,王平,廖化,蜀汉,向宠

    历史一:此人深受刘备和诸葛亮赞赏,如若不死,成就至少不在王平廖化之下蜀汉后期原本就人才匮乏,真正有大将之才者屈指可数,不过有一人却同时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赞赏,可惜却英年早逝,导致蜀汉痛失一位良将,他若不死,成就至少不在王平和廖化之下,此人就是向宠。蜀汉有四大派系:元从派、荆州派、东州军和益州本土派,

  • 廖化出身黄巾军?做先锋是因为蜀汉无人?还原历史上最真实的廖化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廖化,黄巾军,蜀汉,刘备,关羽,黄巾起义

    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啊!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廖化的形象与真实的历史是有着很大的出入的。在小说第27回,廖化以黄巾军的身份首次出现,黄巾起义失败后,廖化聚众五百余人,落草为寇,以劫掠为生。之后,关羽带着大哥刘备的二位夫人千里寻兄时,二当家杜远下山巡哨时,恰遇正在休整,且无关羽守护的刘备夫人,杜远见她们

  • “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蜀国大将廖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廖化,蜀国,关羽,蜀汉,吴国,大将

    纵观廖化的一生,他在三国所有英雄人物里,出身并不是很好的一个人物,甚至起点也不是很高 。但是后来,普通的廖化却一点一点地变得有声望。廖化勇敢地踏出了这最为重要的一步,这对于一个在战火纷争时代的普通人来说是非常勇敢的。身处在战火连天的社会中,哪里存在什么安稳,只有逃避才能活命,只有苟且才能偷生。而廖化

  • “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廖化真的很平庸吗?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廖化,姜维,蜀汉,蜀国,刘备,关羽

    三国时期,有这么一个武将,见证了黄巾起义、关关羽败走麦城、刘备兵败夷陵之战、诸葛亮北伐、蜀国灭亡等全过程,武将生涯长达近半个世纪。此人就是廖化,不过,在三国时期的武将中, 廖化的名声似乎不大好。因为民间流传着一句话:“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在很多人看来,姜维北伐时,蜀国能征善战的大将都已亡故,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真的是平庸之辈吗?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廖化,姜维,蜀汉,大将,蜀中,太守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一语出自《扫迷帚》第二十四回:“不期一日正挥毫缮写间,突来一不知姓名、宽衣博袖、满脸腐气的老儒。那人跨进书室,并不向主人致礼,便坐在那靠东椅子上,嗤的一笑道:“好,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来,怪极,怪极。”一面说著,一面伸手向衣襟上又旧又污

  •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蜀国后期真的没有可用的武将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廖化,蜀国,蜀汉,刘禅,姜维,刘备,魏国,古蜀,三国

    在魏国中期以后,当年的“五子良将”已经先后离世或者老迈。但由于他们占领地域的广大,拥有人口的众多,以及多年的战争历练,魏军里还是有很多新人崛起。在西北防线、东南防线上,魏国和蜀吴常年打架的将军中,比较杰出的人物,除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还有:郭淮、邓艾、钟会、夏侯渊、王凌、满宠、陈泰、郝昭、

  • 廖化跟关羽学到了什么?让他看不起姜维用兵,结果还被他看对了

    历史解密编辑:萌叔说历史标签:关羽,廖化,姜维,刘备,诸葛亮,刘禅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即便是没看过《三国演义》的,也想必都会听说过,这本是形容蜀汉后期人才凋零,让年龄老迈的廖化还要担任先锋,廖化最初仅仅是作为关羽手下的主簿,一个文职,是如何成长成一名大将的呢?而又是什么原因,让他看不起姜维用兵,结果还被他看对了呢?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解析一下。01《三国演

  • 蜀汉中后期“小五虎”:关兴廖化等五人,他们该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廖化,关兴,蜀汉,诸葛亮,魏延,张郃

    蜀汉的前期有著名的五虎将,他们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他们为蜀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惜夷陵之战后,这五人里就只剩下赵云了 ,不过蜀汉后期也有“小五虎”,他们又应该怎么排名呢?王平排名第一的是王平。王平其实是一个隐形的常胜将军,他的起点比较低,都是担任一些较低的职位,所以前期对他的关注度

  • 廖化在蜀汉官至“右车骑将军”,这到底是多大的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廖化,蜀汉,姜维,刘备,关羽,邓艾,右车骑将军,三国,曹操麾下

    在蜀汉后期,廖化是一位妇孺皆知的武将,这是因为民间流传着一句话:“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也即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因为蜀汉后期名将凋零,这才让普通的廖化得以成为一员大将。换而言之,受这句话的影响,大家潜意识地认为廖化水平不高,属于比较平庸的武将。不过,在笔者看来,“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只是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