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想让张郃死,司马懿为何要借诸葛亮的手杀掉张郃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想让张郃死,司马懿为何要借诸葛亮的手杀掉张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2587 更新时间:2024/1/17 10:34:33

公元231年2月,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动第四次北伐之战,这一次诸葛亮走的祁山,首先包围了曹魏设在祁山道的堡垒,然后主力继续北进到上邽,而这个时候,曹魏关中军事主帅曹真病逝,于是魏明帝派出司马懿作为关中军事主帅领导张郃郭淮等人抵抗诸葛亮的入侵。

这一战是诸葛亮第一次与司马懿对战,诸葛亮前三次北伐,曹魏方面都是曹真负责,司马懿原本是都督荆州诸军事,这一次算是空降关中对阵诸葛亮,而张郃、郭淮等人则一直在关中及陇右与诸葛亮打交道,比如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张郃在街亭打败了马谡,张郃对诸葛亮的用兵多少是熟悉的。

在整个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间,张郃一共给司马懿提供了三个建议:

1、诸葛亮进军上邽时,张郃建议司马懿分兵驻守郿县和雍地,其中郿县是褒斜道关中这边的隘口,而雍地则是陈仓道后方的重要城池,张郃的这个建议无非就是防止诸葛亮再次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但是司马懿不同意,认为分兵没有用,没有采纳张郃的建议。

2、诸葛亮与司马懿在卤城对峙时,张郃建议司马懿派兵切断诸葛亮的退路和补给,因为蜀军远道而来,在曹魏的控制区作战,是一支孤军,只要切断诸葛亮的退路和补给,诸葛亮北伐大军就会失败,这也是张郃在第一次北伐时击败诸葛亮的原因,但是司马懿不采用,而是继续与诸葛亮在卤城对峙。

3、当诸葛亮主动撤退时,张郃建议不要追击蜀军,但是司马懿不听张郃建议,反而派出张郃追击蜀军,结果张郃中了诸葛亮军的埋伏,右膝盖中箭身亡。

张郃三次建议,司马懿三次拒绝,尤其是最后一次,明明知道诸葛亮撤退是绝对有后手,却还命令张郃追击,导致张郃被射杀,因此司马懿有害死张郃的嫌疑,那么问题来了,张郃之死,是不是司马懿的阴谋?

这里讨论的基础是正史,而不是三国演义,首先得看张郃提给司马懿的建议是不是正确的,从后来的情况,张郃的建议是正确的,第一个建议蜀军虽然没有分兵偷袭郿县和雍地,但是对曹魏来说,不排除有这样的可能,并且诸葛亮真的交代过李严上、中、下三计以对付司马懿,可惜李严不给力,要不然司马懿要吃亏的。

司马懿首次对阵诸葛亮,小心谨慎,不敢出战。部下不但不支持,反而纷纷指责,有的将领甚至当众耻笑,说司马懿胆小如鼠、畏敌如虎。这让司马懿情何以堪。此时,曹魏西北大营中最具威望的将领便是张郃。对于将领们的意见,张郃一言不发,显然是暗中支持的。不得已,司马懿派兵迎敌,结果被诸葛亮惨败而回。虽然是部下怂恿,但打了败仗,司马懿也是脸上无光,只能躲在军营里避战。

好不容易等到诸葛亮撤军,司马懿却突然来了精神,命令张郃率兵追击。此时,司马懿明知诸葛亮此时撤军并非战败,而是整建制、有步骤、有计划地撤退,不仅不做研究,匆忙做出决定,同时派出的竟然是自己的副手、名将张郃,这不禁不让人怀疑此举的真正目的。

张郃接到这个命令,立即发表异议:“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可司马懿坚持己见,依然让张郃追击,没有办法张郃只能领兵追击,结果在木门中了诸葛亮的埋伏,不幸中箭而亡。

但是,诸葛亮撤军并非战败,而是突然接到刘禅的命令。因此,诸葛亮有时间进行撤军前的各项准备。撤军途中,诸葛亮还不忘预防曹魏的偷袭,在木门道设下伏兵。不曾想前来送死的竟然是自己忌惮的张郃。

蜀军统帅诸葛亮性格谨慎,很难想象在撤退中会露出破绽,甚至会设下圈套。张郃主张不追击,是完全合理的。但是司马懿不听,强张郃追击。难道说司马懿是不知道诸葛亮的个性?还是被失败冲昏了头脑,结果在张郃面前显得有些歇斯底里的固执?这样的追击,实际上是将张郃置于必败之地,甚至是死地。张郃知道自己必死,但是还是听命了。

曹魏后期在军事上,能够压制司马懿的,而且多次跟司马懿的意见向左的,只有张郃了。张郃一死,曹魏就再未出现在智计上使司马懿处于劣势的人。所以说,司马懿借了诸葛亮的手,除掉张郃,因为原因太简单了,张郃威胁到了司马懿的地位。

更多文章

  • 三张大战,张辽、张郃双战张飞,能斩杀张飞吗?

    历史解密编辑:趣知史馆标签:张辽,张飞,张郃,吕布,曹操

    千百年来,汉末三国一直都是个热门话题,谋士武将们的斗智斗勇,直到今天仍旧让人们津津乐道。而说起那个时代名人猛将最多的姓氏,那莫过于张姓了。张姓猛将在那个时代也是非常多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五虎上将”之一的张飞和“五子良将”中的张辽,张郃了。按照武力排行,绝大多数人看来张飞的武力是大于张辽和张郃的

  • 张辽武艺不输关羽,张郃不怕张飞,双张联手能打败张飞吗?

    历史解密编辑:浮意落尽标签:张辽,张飞,张郃,关羽,武艺,吕布

    演义中,单论武力值的话,吕布算是独一档的最强大存在,其次就是五虎将了。环顾整个三国时代,能够单挑吕布100回合不败的人也就只有张飞了。三爷曾在小沛城外独斗吕布100回合,又在长坂桥头一嗓子吓退了百万曹兵,整体表现可说仅次于于吕布。相比较而言,曹操那边的猛将就有点似乎有点拉了,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都不是三

  • 前期张郃那么菜,为什么后期强无敌?

    历史解密编辑:饮冰者标签:张郃,赵子龙,徐晃,马超,黄忠,魏延

    很多人说是因为后期猛将都死了,所以张郃才能出风头,但是其实不是这样,我认为是张郃自有一套生存哲学。在三国前期,张郃面对谁不是平手就是被虐。尤其是五虎上将,每次见到张郃都像打了鸡血似的,完全不把河北四庭柱之一的他放在眼里。当年张郃在袁绍手下时何其风光,与高览、颜良、文丑并称为河北四庭柱。他辅佐袁绍南征

  • 张郃之死,司马懿能脱开干系么?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张郃,司马懿,诸葛亮,曹叡,魏明帝,魏略,三国,汉朝

    据《三国志·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记载:“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张郃追击诸葛亮到木门道,与诸葛亮交战,中箭身亡。而《魏略》关于张郃之死则记载得比《三国志》详细得多: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

  • 街亭之战,马谡如何才能挡住张郃10天?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马谡,张郃,诸葛亮,李陵,骑兵,蜀汉

    只要当道下寨就可以了,街亭正面款不过二公里,两侧是山,蜀军只要在当道挖几条壕沟,把土堆在自己一侧就成为临时营垒,在壕沟前面设置几排拒马,阻挡骑兵的快速冲击,自己则可以隐蔽在壕沟的土梗后门用弓弩射杀魏军,即使魏军能攻破前面的壕沟,蜀军还可以撤到下一条壕沟继续防御,在这样的防御工事前面打阵地战,骑兵根本

  • 以张郃为参照,证明马超武力强于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郝人故事标签:马超,张郃,张辽,许褚,关羽,赵云,三国,赵子龙,曹操手下

    最近应网友的建议,小编有幸读到了嘉靖版的《三国演义》。这个版本的演义予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论述相对客观公允一些,尤其在人物描写上,保留了对张辽、臧霸等曹魏武将的外貌描写,比如说张辽“面如紫玉,目若朗星”,这些在毛版的演义里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毛版的三国,毛宗岗父子出于私心,恶意掩盖历史真相,将曹魏、东吴武

  • 张飞、张任、张辽、张郃、张绣五位张姓将领,谁最强?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张飞,张任,张辽,张郃,张绣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武艺高强的人存在,这时不乏就会有一些人对武艺难分高下的人进行排名。那么今天我就来给张飞、张任、张辽、张郃、张绣这五位姓张的将领进行排序。那么为什么会把这五位放到一块来进行排序,原因之一就是这五位将领都是姓张,原因之二就是因为这五位将领在武艺上的道行的确难分高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

  • 三国中,张郃和张辽谁更强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笔墨史书标签:张郃,张辽,曹操,孙权,乐进,李典

    第一,张辽善于观察,仔细分析,制定解决方案。这一点可以参照张辽平定东海郡昌豨之乱。张辽和昌豨都是吕布旧将,下邳城吕布覆灭后,张辽投入了曹操麾下,昌豨却不愿投降,于是张辽率军前来平叛。张辽通过观察发现,每次张辽巡视东海城的时候昌豨都盯着他看,似乎有话要说,而且昌豨只是守城,并不出击,也不放箭。张辽仔细

  • 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后,张郃成为名将,而高览为何默默无闻?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张郃,曹操,高览,袁绍,张辽,徐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当以占据青、并、幽、冀四州的袁绍势力最大强大,袁绍得以壮大不仅靠的是家世显赫、还有谋臣武将倾心的辅佐。袁绍帐下有鞠义、颜良、文丑、淳于琼、张郃、高览、吕旷、吕翔、韩猛等名气较大的将领。在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高览为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之一,武力与张飞相若,

  • 张郃到底牛在哪里?为啥能位列五子良将,正面阻挡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乡野的小宋标签:张郃,袁绍,刘备,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夏侯渊,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战火纷飞,起到这个时期,很多人第一个能想到就是三国,而提到三国时期,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又大多都是曹操与诸葛亮。而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他既是曹操的心腹武将,又是诸葛亮数次北伐的最大阻碍。他几经波折,几次换主,最后因为官渡之战,来到了曹操身边,他是曹操部下的“五子良将”之一;他在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