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三国乱世各家人才各地跳槽的事情非常常见。不但汉末乱世的时候,这种人才流动的非常频繁,即使是后来三国鼎立局面基本稳定,各家之家还是有不少叛逃转投事件的发生。比如蜀汉在中后期就遇见了一个上门来投的人,因为他身份不一般,被蜀汉重用。此人就是曹魏的宗室子弟,当年汉中守将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曹操起兵,主要依靠的就是宗族的力量。比如曹仁和曹洪,夏侯惇和夏侯渊,这些宗族兄弟被曹操非常看重,毕竟靠结义笼络人才的技能曹操学不来,实打实的骨肉兄弟才是他觉得可信赖的。不管后来曹操招揽了多少将才,统领大军的权力往往还是交到了宗室武将手中,这些宗族成员成为了曹魏早期稳固统治的核心力量。
至于这位夏侯霸,他的名字很霸气,而出身也很霸气。他的父亲夏侯渊是曹操视作左膀右臂的人,当初就被委任镇守汉中,基本上相当于现在一个大军区的司令员。夏侯渊也是一代名将,夏侯霸这个名将之子,既是曹魏皇帝的亲戚,还有个如此显赫身份的老爹,按理说在曹魏集团混的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为何选择叛逃投降效力魏国的死敌蜀汉呢?最叫人费解的就是,蜀汉不仅是魏国的死敌,更和他夏侯霸有杀父之仇。因为夏侯渊镇守汉中,后来汉中被刘备打了下来。黄忠老当益壮刀劈夏侯渊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这么一搞,对于夏侯霸来说蜀汉是国仇家恨都凑齐了,何以叛逃蜀汉啊,走个东吴不香嘛?
再从蜀汉这边看夏侯霸,这夏侯霸作为前劲敌头目的儿子,对蜀汉的战争可没少参加。当八年大司马曹真大举进攻蜀汉的时候,夏侯霸就在军中,还被蜀汉围困,要不是援军急救,估计要和他父亲一样死于蜀汉军队。而且后来夏侯霸逐步成长,曹魏也比较照顾他感情,任命他为征蜀护军,隶属于征西将军麾下,出于对蜀汉作战的前沿。那么是什么缘故导致的夏侯霸叛逃呢?其实是因为曹魏内部发生巨变,夏侯霸有了性命之忧。这便是引发了曹魏政坛地震的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变以后,司马懿大肆清洗曹魏宗室的实权派,并且还把和曹魏宗室走的很近的大臣打压排挤出权力核心。作为曹魏宗室子弟还在边境统兵的夏侯霸,自然是司马懿名单上要干掉的人。当自己的上级夏侯玄被司马懿解除军职召回的时候,夏侯霸就感知到了威胁近在咫尺。新上任的郭淮,一贯和夏侯霸不和,日后帮着司马懿给自己穿小鞋是小事儿,要是谋害自己可就完蛋了。于是夏侯霸下决心要逃离魏国保全性命,因为他的驻地距离东吴太远了,所以最终选择摒弃前嫌投靠了蜀汉。蜀汉看见这么一个对他有杀父之仇的敌国高级将领投奔了,自然大喜过望,夏侯霸在蜀汉也得到了很高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