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乐进传》记载,关羽曾经被魏将乐进击败,有这回事吗?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曹魏“五子良将”中的乐进确实曾经与关羽有过交锋。
如果按照《三国演义》的记叙来看,乐进与关羽的交锋是在演义的第31回,那场著名的穰山之战。
按照演义的描述,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后,挟胜势到直逼占据汝南的刘备。双方在穰山附近展开一场厮杀。曹操初战不利,就派夏侯渊去袭击为刘备运送粮草的龚都,又派夏侯惇率领一支人马去攻打刘备后方的汝南城。刘备大惊,派关羽去救汝南,张飞去支援龚都。
关羽到达汝南之时,城池已经被夏侯惇攻破。刘辟弃城而逃。另一路张飞去支援龚都,遇到夏侯渊,龚都已经被夏侯渊杀死,张飞奋力击退夏侯渊,率兵追击,却被乐进领兵围住。关羽撤退途中,遇到败退下来的士兵,就“寻踪而去,杀退乐进”,与张飞合兵一处回见刘备。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与乐进只有这一次交锋,关羽是获得了完胜。
那么在正史《三国志》中,关羽和乐进有过交锋吗?确实有过,就在“绝北道”的战役中。
在《三国志·关羽传》中没有关羽“绝北道”的记载,但在其他人的传记中,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
赤壁之战后,曹军主力北还,留曹仁固守南郡。而东吴乘此良机,发动向外扩张的行动,周瑜率兵直取南郡,与曹仁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
东吴方面负责攻坚,那盟友刘备方面呢?就是关羽负责打援,阻止北方曹魏部队前来支援曹仁。这就是“绝北道”。
咱们看一下《三国志·乐进传》中关于此事的记载:
“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
根据《三国志·乐进传》这个说法,似乎是驻守襄阳的乐进率部去支援曹仁,打退了关羽和苏非,收降了关羽统战来的少数民族游击队。
那么,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恐怕未必。咱们再来看看曹军另一位猛将的记载。
《三国志·李通传》中是这样描述:
“围曹仁于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通道得病薨,时年四十二。”
根据《三国志·李通传》这个描述,说是李通也奉命前来支援曹仁,他“勇冠诸军”,下马步战,破坏了关羽修筑的工事,步步前行,终于打通了道路,与曹仁汇合。在路上,李通突然得病而死。
从这个记载来看,李通也与关羽交锋,效果也还是蛮不错的。
这场“绝北道”战役还有其他人参加吗?还有,咱们再来看看《三国志·文聘传》中的记录:
“与乐进讨关羽于寻口,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又攻羽辎重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
说是文聘也参加了这次支援曹仁的战斗。在战斗中,文聘向汉津的关羽辎重队伍发动攻击,烧掉了一部分船只。
看来,文聘也是有功之臣,他打的是关羽的后勤补给。
除了以上这几位以外,曹军还有位猛将也参加了这次战役,他就是徐晃。《三国志·徐晃传》中是这样描写的:
“又与满宠讨关羽於汉津,与曹仁击周瑜于江陵。”
根据《三国志·徐晃传》的说法,徐晃和满宠也参加了这次战役,在汉津地界与关羽进行了战斗。
那么,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几个信息。
1.周瑜率领东吴兵马攻打南郡的曹仁,关羽负责阻止曹操援军。
2.为了支援曹仁,曹军派出的将领有乐进、李通、文聘、满宠、徐晃。
3.南郡之战打了将近一年,曹仁孤立无援,伤亡惨重,弃城逃走。
按照曹军这些将领的传记来看,他们都揍了关羽,立了战功。但是,没有谁对孤守南郡的曹仁起到支援作用。南郡还是丢了。
曹军各路援军打了整整一年,孤守南郡的曹仁一个援兵也没盼来,只得弃城而逃。
大家说说,到底是曹军众将围殴蹂躏了关羽,还是被关羽把他们一个个揍得寸步难进?
所以说,关羽“万人敌”的称号可不是白给的,在三国时代,能被誉为“威震华夏”唯一一人,军事水平之高绝不是吹出来的。至于《三国志·乐进传》中说乐进击败了关羽,纯粹就是一种粉饰和安慰。
结论:和关羽相比,无论正史还是演义,乐进他还差着一个很大的层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