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名闻名天下的谋士,人称卧龙先生。在没有出山的时候,乃是一介布衣,耕于南阳,还不为世人所知,在刘备得到水镜先生的推荐后,三顾茅庐,诸葛亮被他诚恳的态度所打动,最终答应刘备出山,刘备也拜诸葛亮为军师,诸葛亮也开始了他一生为光复汉室的目标。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是非常之高的,他曾说道:先生如水,我好似鱼儿,鱼儿永远都离不开水。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建立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初水镜先生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时,当时就反悔了,这是为何?
水镜先生
那么,水镜先生究竟是谁呢?他为何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后,又马上后悔了呢?水镜先生姓司马,名徽,字德操。是东汉末年的隐士,精通奇门八卦和兵法,为人知识渊博,有鉴别能人的眼光,是当时天下所有能人异士拜师的首选人选,很多人都想拜他门下,同他学习。更有甚者,想请他出山完成一统天下的雄伟目标。可见他在当时是被世人所极其敬重的。但此人一生不愿出仕,甘愿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因此有了“水镜先生”的称号。
要说诸葛亮到底和他是怎样的一个关系?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他们二人亦师亦友,可能在旁人眼里,他们两是师生关系,而在他们眼中,他们是相见恨晚的朋友。刘备也是在一个机缘巧合的时间遇见了司马徽,他想请司马徽辅助他完成大业,但是司马徽没有答应刘备的请求,而是向他推荐了两个人,而其中一人便是诸葛亮,可是在推荐后不久,他便后悔了。
刘备虽是汉室后裔,但他手中无兵无钱,用现在的话说他是白手起家,而也是诸葛亮去了之后,刘备的势力才一步步扩大。司马徽曾说过一段话:孔明虽得其主,但不得其时也,可惜,可惜!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司马徽他对于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已经初见后悔了。
事实也不然,在三国后期的时候,自关羽被东吴杀害后,蜀汉便慢慢衰弱,一步步走向灭亡。北伐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纵使诸葛亮倾尽了全身之力,奈何外忧内患,未能实现光复汉室的目标,郁郁而终,最后病逝于五丈原。因此司马徽在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后,他反而变得后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