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三顾茅庐前,水镜先生为何会说卧龙虽得明主,然不得其时?

刘备三顾茅庐前,水镜先生为何会说卧龙虽得明主,然不得其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信箱 访问量:4363 更新时间:2024/2/4 3:56:29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军事谋略样样精通,可谓是个全才。当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相助时,诸葛亮欣然同意,然而水镜先生司马懿却说“卧龙虽得明主,然不得其时”,这是为何呢?

卧龙得明主

诸葛亮原本是琅琊人,因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他才跟随叔父来到荆州,之后便在荆州扎下了根。诸葛亮的岳父是黄承彦,而黄承彦是荆州名士蔡讽的女婿,刘表的老婆也是蔡讽的女儿,所以说其实黄承彦和刘表是连襟,诸葛亮和刘表是有沾亲带故的关系的。有这层关系在,按理说诸葛亮是很容易为官的,随随便便也可以在刘表手下谋下一个差事,加上他本身才能颇大,只要愿意出手,说不定还能够成为荆州的顶级幕僚。不过令人奇怪的是,诸葛亮虽有关系在身,但他却并没有出山做官,而是一直耕作于南阳,似乎就打算这样躺平了。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后来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所以说他并不是一心想要归隐,只是在等待机会而已。我们从诸葛亮和朋友的对话中就可以看出,诸葛亮这个人,其实是自视甚高的,轻易不愿意出山,他在等待着一个能让他全力施展才能的主公!

原文:徽曰:“其人乃琅琊郡人也,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并徐元直,为友甚密,常一处学业。此四人务于精熟,惟孔明独观其大略。每晨夜相随,孔明自抱膝长啸,而指四人曰:‘汝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众皆问孔明其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可见其人之志也。”

诸葛亮点评朋友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元直四人,说人家的才能可以做刺史或者郡守,然而当众人问他,他可以当什么官时,他直接笑而不语,可见他这人其实是自视甚高的,他认为刺史、郡守根本不足以施展他的才华!诸葛亮真正用以自比之人,乃是管仲乐毅,可见在诸葛亮内心深处,他认为自己乃是经天纬地之才,而非区区地方的刺史郡守。

诸葛亮的这份志向,司马徽也是知道的,但是当刘备第一次和司马徽碰面时,司马徽却并没有直接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这是为何呢?

当时刘备被蔡瑁追杀,无意中闯入了司马徽的居住地,于是和司马徽产生了一番交谈。司马徽知道刘备仁义,有一统天下之志,于是和刘备谈起天下大事。刘备颠簸半生,想到直接霸业未成,年纪已大,发出命运多舛的感叹。而司马徽见刘备有点灰心,便提点了刘备一句,说刘备你之所以奔波这么多年,却一事无成,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人才。刘备一听不对啊,自己手下有关羽张飞等名将,哪里缺人了。于是司马徽又说,你刘备缺的是通晓谋略之人,缺的是为你规划天下之人。刘备一想,司马徽说得很对,于是询问谁可以帮助刘备完成这个目标?结果司马徽只是说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得天下,之后便沉默不语了。

原文:玄德急问曰:“奇才安在?果系何人?”水镜曰:“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玄德曰:“伏龙、凤雏何人也?”水镜抚掌大笑曰:“好!好!”玄德再问时,水镜曰:“天色已晚,将军可于此暂宿一宵,明日当言之。”

刘备求才若渴,但司马徽却只是说出卧龙凤雏可以帮助他,并没有告诉刘备卧龙是谁,凤雏又是谁,令人非常奇怪,司马徽干嘛不直接言明,这样诸葛亮不就可以早一点加入刘备集团了吗?事实上,司马徽之所以说话吞吞吐吐,故意隐瞒诸葛亮的信息,乃是他想试探一下刘备,看看刘备是否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胸怀包容诸葛亮!

诸葛亮有才,而且人家条件不差,他如果真的想要主动出山的话,机会其实是非常多的!荆州刘表和诸葛亮有亲戚关系,诸葛亮可以轻松地在荆州为官,但是诸葛亮没有去。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在东吴为官,深受孙权的器重,但是诸葛亮没去。诸葛亮的好朋友庞统在周瑜手下为官,深受器重,但是诸葛亮也没去。可见,诸葛亮这人并不是没有去处,而是人家根本不想去,至于说为啥诸葛亮这么傲娇,就是不愿意去为其他人效力,其实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诸葛亮在等待一个能够让他不受限制的发挥才能的主公!

试想一下,如果诸葛亮在荆州为官,以刘表那不求上进的心态,诸葛亮能完全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吗?不可能的。那么诸葛亮去投奔自己的大哥呢?此时他哥哥诸葛瑾虽然受到重用,但毕竟还没有完全进入权力中枢,所以诸葛亮投奔过去,肯定会居于诸葛瑾之下,他并不愿意。诸葛亮把自己比为管仲乐毅一样的人物,足见他心气是非常高的,要么不出,要出的话就必须得做大!

可以说,在当时的天下,除了刘备,估计也没几个主动能提供给诸葛亮足够的施展平台!有人说,曹操实力大,平台大啊,诸葛亮要是投奔了曹操,有足够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曹操那边的平台是大,但他的职位早就被占满了,诸葛亮要是投奔过去,只能从基层一步一步地爬,最终止步于某个职位,再也上不去了,徐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其实和我们现在的求职非常相似,如果你想赚大钱,那你最好是去加入那种有潜力的创业公司,而不是加入成熟的大公司,大公司虽然福利待遇好,但你在里面根本赚不到多少钱!如果你足够努力,估计是能过上小富即安的生活,但根本不可能财务自由。真想赚大钱,真想财务自由,必须得进入有潜力的创业公司,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进入公司的核心层,才能攫取到最大的利益!当然了,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够进入大公司,已经算是不错了,毕竟有比较好的物质保障,但对于诸葛亮这种大才,人家可并不想要这种小富即安的生活!

诸葛亮真正需要的,乃是一个包容他,给他很大权力的主公,只有这样,他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实力。纵观当时的天下,其实也就刘备比较符合诸葛亮的选择,可以说,刘备就是诸葛亮理想中的主公。刘备适合诸葛亮,但刘备能不能做到放权,让诸葛亮大展才华呢?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说司马徽遇到刘备时,只是告诉卧龙可以帮助刘备,但并没有告诉刘备卧龙的具体信息。最终,诸葛亮的信息,还是通过徐庶才告知刘备的。

而刘备得知了诸葛亮的具体信息后,便主动前去拜访,于是三顾茅庐的故事便出来了。事实上,诸葛亮之所以让刘备来了三次,其实和司马徽不告诉刘备诸葛亮的具体信息一样,都是为了考验刘备,看看刘备是否真的有那个耐心。幸运的是,刘备通过了考验,最终成就了一对最佳君臣搭档!

以上便是司马徽口中卧龙得明主的由来,那么为何司马徽在卧龙得明主之后,还要加一句“不得其时”?事实上,司马徽之所以加上后面这一句话,乃是因为下面两个原因!

一、曹操强大,有吞并山河之势

诸葛亮和刘备在这里玩套路时,曹操已经彻底地击败了袁绍家族,占据了袁绍的地盘,统一了北方。此时的曹操,可以说是天下间最强的势力了,且又有天子在手,怎么看曹操都有可能一统天下。此时刘备实力弱小,诸葛亮加入刘备,想要在乱世中帮刘备做大,甚至一统天下,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在司马徽看来,凡事都要讲天时地利人和,此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占尽天时,诸葛亮很难帮助刘备翻身了。如果诸葛亮早生几年,那个时候曹操还没有一统北方,估计帮助刘备翻盘的可能性更大,所以说,司马徽才会发出“虽得明主,不得其时”的感叹。

不过诸葛亮的能力确实逆天,虽然当时情况危急,刘备很难翻身,但诸葛亮还是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的策略,夹缝中求生存,最终成功的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而且若不是关羽在不恰当的时间出兵襄樊,荆州不丢,刘备其实还是有希望争夺天下的!

二、罗贯中借司马徽之口表达感叹

站在我们后人的角度,都知道诸葛亮必败,即便能力再逆天也打不赢曹魏,毕竟双方国力差距太大。但是站在当年的角度,蜀汉未必没有击败曹魏的机会!赤壁之战时,曹操多么的厉害,最终不也败在了周瑜手上?官渡之战袁绍多么的猖狂,最终不也败在了曹操手上?历史上这种以少胜多的战绩并不少,这其实就是诸葛亮的希望,是蜀汉的希望!只要诸葛亮一战击溃了曹魏的主力,曹魏内部的反对势力和外部东吴势力群起攻之,曹魏未必就没有失败的可能!

站在诸葛亮的角度,他当年确实是有获胜的希望,只是很可惜,诸葛亮去世得太早,最终星落五丈原,令人遗憾。一千多年后,当罗贯中得知了诸葛亮的最终结局,为之叹息,于是在刘备和诸葛亮相遇之初,借司马徽之口,便说出了这句“卧龙虽得明主,然不得其时”,感叹良久……

结语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才能非常高,已经到了多智近妖的地步,不过他为人志向远大,想要做管仲乐毅一样的经天纬地之才,所以他并没有随意出山,而是一直在等待一个能够让他全力施展才能的明主,而这个明主便是刘备。司马徽听说刘备要去请诸葛亮出山时,说“卧龙虽得明主,然不得其时”,其实一方面是在为诸葛亮找到明主高兴,一方面则为诸葛亮已经错失天时而感叹,要是诸葛亮早生几年,曹操未成气候该多好啊。不过事实上,跳出演义本身,这句话很有可能是罗贯中对诸葛亮一生的感叹,因为他知道诸葛亮的最终结局,知道诸葛亮最终也未能帮助刘备匡扶汉室一统天下,所以借司马徽之口发出感叹!

标签: 刘备明主诸葛亮水镜先生曹操刘表

更多文章

  • 水镜先生告诉刘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何没提到司马懿呢?

    历史解密编辑:云心似我心呐标签:刘备,司马懿,诸葛亮,庞统,蜀汉,徐庶

    作为诸葛亮的小迷弟,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把诸葛亮半仙化了,不但会奇门遁甲这类的八卦五行之术,还会延年益寿、呼风唤雨等等神技。整个给人的感觉就是,得诸葛亮之前,刘备啥也不是,三顾茅庐请了诸葛亮后,直接走上人生巅峰。当时有一句话特别生动,也特别让人迷惑,一直都在说“卧龙、凤雏二者得一

  • 三国中,那个推荐卧龙凤雏的水镜先生,能力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梦回遇景标签:水镜先生,庞统,诸葛亮,徐庶,刘备,曹操

    喜欢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水镜先生这个人,也就是司马徽。很多人说司马徽和司马懿有一定的关系,甚至说三国就是他下的一盘棋。不管诸位如何解析,个人认为觉得这个说法言过其实。影视剧中的水镜先生赫然一老者,看上去就给人睿智、博学的感觉。而实际上水镜去世在公元208年,对于173年出生的水镜来说,仅仅享年35岁。

  • 曹操没有伏龙凤雏而得天下。只因他悟透了水镜先生预言的下半句!

    历史解密编辑:名家十讲标签:曹操,水镜先生,徐庶,刘备,庞统,诸葛亮

    水镜先生司马徽在《三国演义》里的出场可谓颇具神话色彩。话说当时刘备赴了蔡瑁的鸿门宴,被追杀至一山涧,的卢马一跃而过,刘备还在暗自心惊,遇到一个小牧童,小牧童早已知道刘备的身份,水镜身旁的小牧童的修为可见一斑。水镜一看到刘备就说“公今日幸免大难!”,司马徽早已洞悉一切!司马徽又说刘景升将逝,天象显示荆

  • 三国中,水镜先生明知汉朝气数已尽,为何还把诸葛亮举荐给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意国倾城标签:诸葛亮,刘备,水镜先生,徐庶,刘表,曹操

    水镜先生司马徽确实是一个很有能耐的隐士,他看遍红尘,超脱于天下,已经知道汉室将亡,不可逆转,而且他本人也并不想再参与这天下纷争之中去了。不过他虽然不想卷入红尘,却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搅动了天下大势!那么水镜先生明知汉朝大势已去,为何还要举荐诸葛亮给刘备呢?其实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水镜先生看好刘

  • 水镜先生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为啥当时就反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诸葛亮,刘备,水镜先生,蜀汉,关羽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名闻名天下的谋士,人称卧龙先生。在没有出山的时候,乃是一介布衣,耕于南阳,还不为世人所知,在刘备得到水镜先生的推荐后,三顾茅庐,诸葛亮被他诚恳的态度所打动,最终答应刘备出山,刘备也拜诸葛亮为军师,诸葛亮也开始了他一生为光复汉室的目标。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是非常之高的,他曾说道

  • 刘备在荆州,水镜先生司马徽向其荐诸葛亮,为何不是同姓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刘备,诸葛亮,司马懿,司马徽,水镜先生,天文学家,曹操手下,荆州(古代)

    每次提到三国,都会想到那个时代的群雄逐鹿、战火纷飞、残酷却又令人血脉偾张的时代,英雄们想要在旧朝覆灭以后,建立独属于自己的新江山,自然离不开战争。战争需要人才,因此,对于人才的争夺,一点儿不必战争烈度低。以仁义起家的刘备,他的身边除了那些立下赫赫战功的将臣,最不能忽视的就是诸葛亮。小时候都学过刘备“

  • 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卧龙凤雏,为何没提及司马懿?这8字道破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听趣闻史标签:刘备,司马懿,水镜先生,庞统,诸葛亮,曹操,水镜,卧龙凤雏,三国,汉朝

    三国时期诞生很多名人,最知名的当属诸葛亮、司马懿、庞统三人。诸葛亮和庞统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的高徒,水镜先生感叹两人的才学和能力,特意授予"伏龙"、"凤雏"称号并到处为两人打广告。而司马懿作为河东青年才俊,他在当地同样有着"冢虎"的称呼,当地人也认为他可以安定天下。有不少朋友认为水镜先生和司马懿都复姓司

  • 刘备落魄的时候,水镜先生给他推荐诸葛亮,为何不推荐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备,诸葛亮,司马懿,水镜先生,曹操

    导语:在古代因为信息封闭,而且长期处于权贵所垄断的社会,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没有机会出头,也没有机会进入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平台,所以伯乐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三国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也是顶级武将、谋士进行对抗的平台,当时被称为水镜先生的司马徽,他就把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然后把司马懿推荐给了曹操。水镜

  • 三国高人水镜先生如何预言刘备、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Mz传媒标签:刘备,丞相,预言,汉朝,诸葛亮,水镜先生,天文学家,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精通玄学、算命的高人,其中水镜先生也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他出生于东汉末年,是一位聪明智慧,精通天文、地理、算学等方面的人才,而他的预言能力更是惊人,预言的内容涉及到许多国家级重大事件,如汉末三国之间的历史事件。在这些预言中,水镜先生曾经预言了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无一不准确。其中

  • 水镜先生把徐庶卧龙凤雏介绍给刘备,为何不介绍司马懿给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徐庶,刘备,司马懿,水镜先生

    这是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水镜先生司马徽本人是隐士、布衣,其结交的徐庶、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也是隐士、布衣,而当时的刘备只是拥有一支军队、四处征战、没有自己地盘的将军,将来能不能成就大业还在未定之天,虽然当时刘备在社会上有贤名,但实际上出身门阀世家的知识分子并没有几个投奔刘备。诸葛亮、庞统、徐庶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