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进关中的刘邦为何能轻易杀入咸阳,这是为何?

西进关中的刘邦为何能轻易杀入咸阳,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496 更新时间:2024/2/10 20:26:45

刘邦西进关中时为何毫无抵抗,轻易杀入咸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时,当可谓名将辈出,其兵力更是一度多达上百万,然而短短十余年时间,到秦朝末年天下大乱之际,面对各路义军,秦军兵力却捉襟见肘,而刘邦杀入关中更是毫不费力,那么曾经纵横天下的秦军都去哪儿了呢?

秦国主力:南征百越的秦军未曾回援,其余秦军于巨鹿战场损失殆尽

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其主力军队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南征百越的秦军、驻守上郡的边军和全国各地驻军,而这些军队在秦朝末期,早已成为了往日云烟。

1、南征百越的秦军。根据《史记·王翦列传》的记载,秦将王翦在率军攻灭楚国之后,便又率军攻打百越,不过秦国正式攻打百越的时间,目前尚有争议,而根据《淮南子人间训》的记载,秦军攻打百越先后动用了60万兵力,其中第一次动用兵力50万,以屠睢为主帅兵分五路南下,但这次进攻却遭到了百越的顽强抵抗,因水土不服、补给困难等原因,除攻占东瓯和闽越地区之外,其余四路秦军损失惨重(据推测高达30余万),就连主帅屠睢也阵亡在了前线,剩余秦军只得退往北部边界,而两广人口也因此战锐减一半左右。

秦始皇认为秦军的战败乃是由于补给困难造成,于是征调军民开凿灵渠,当灵渠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建成后,秦始皇再次征调10万大军,任命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再次进军百越,并一举攻占岭南之地,并在此设置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秦末天下大乱之际,由于百越之地尚未彻底平定,再加上秦二世所作所为不得人心,驻守此地的秦军并未回援。

2、驻守上郡的边军。根据《史记·蒙恬列传》的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曾派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并于此设立九原郡,之后蒙恬便率领这支军队驻守上郡十余年,在修筑长城的同时,震慑防御匈奴。但根据《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载,蒙恬当时只是率领了十万军队北击匈奴,之后“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也就是说除了十万秦军主力外,其余二十万其实只是“适戍边者”。

此外,《史记·匈奴列传》有载,“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也就是说,蒙恬被胡亥杀死之后,那二十万“适戍边者”便都逃散了,剩下的十万秦军则交由蒙恬的副手王离统率。秦末天下大乱之时,王离奉命率领边军回援,然而这十万边军却最终在巨鹿战场被项羽所歼灭。

3、驻守各地的秦军。除了岭南和边军之外,秦国其实更多的主力被分别派驻关中和全国各地,但由于秦国统一之后领土迅速膨胀,再加上各地叛乱频发,这部分秦军虽然不少,但分派各地之后自然也就捉襟见肘了,在秦末天下大乱之初,这些军队便在各地义军的进攻中损失殆尽了。

后来,章邯率领骊山刑徒剿灭叛军,由于刑徒在交战中不断损耗,各地残余秦军也在秦二世的命令下不断补充了进去,例如丞相李斯之子、担任三川郡守的李由,麾下曾有2.5万秦军,先是在与义军交战过程中损失了一部分,之后又奉命归入章邯麾下,负责驻守雍丘,结果最终在与刘邦的交战之中,被其部将曹参所杀,而司马欣董翳也是奉命支援章邯的部将。事实上,章邯虽然最初率领的是骊山刑徒,但最后随着秦军的不断补充,巨鹿战场上章邯统率的其实已经基本算是以关中子弟组成的秦军主力了。可惜的是,由于秦国内部李斯被杀等变故,章邯最终率军投降了项羽。

以上便是秦军各支主力在秦末天下大乱时的动向,除了南征百越的秦军最终未能回援之外,上郡边军和驻守各地的秦军主力,其实都参与了最终的战争,并基本全部被调往了巨鹿战场,而这也是造成刘邦率兵西进并未遭到剧烈抵抗的主要原因。

关中子弟:秦二世所作所为不得人心,关中子弟不再支持秦国

战国时期,由于战乱频发,而生产能力又极为有限,因此当时各国推行的都是征兵制,即除了少量常备军队之外,为保证战争动员能力,并组织农民在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战时奉令参军作战。

根据《云梦秦简·编年纪》的记载,秦国百姓乃至于小吏都要轮流参军,从而保证每个成年男子都能够受到充足的军事训练。此外,根据《戍律》的记载,当时服役采取的方式是每年轮换一次,这被称作“过更”。

商鞅变法之后,由于彻底废除了分封制的原因,使得国君的管理足以深入每个家庭,这保证了秦国在战争时期强大的动员能力,这也是秦国能够保证庞大兵力的原因。例如《商君书·兵守》便有“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的记载,可见一旦国家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基本是举国为兵的状态。

根据推测,战国时期各国的终极动员能力,根本不是后世的“二十抽一,十五抽一”,而是达到了恐怖的“十丁抽一”,而像长平之战这种关乎两国生死的大战,甚至达到“六丁抽一”,也就是说每六个人,便有一个人要上前线参战,这种战争动员能力是极为可怕的。

然而,这种强大的动员能力,是以百姓对朝廷的支持为前提的,然而到了秦二世时期,由于胡亥和赵高的胡作非为,导致秦地百姓对秦国的支持下降到了冰点。尤其是李斯为了自保上了一道《上书对二世》之后,秦二世对各级官吏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以谁收的税多、谁抓的囚犯多来评价官员是否负责,结果搞得各地百姓怨声载道。

此外,为了确保自己安心享乐,秦二世不仅征召了五万人马驻守咸阳,而且还养了狗马禽兽等动物,然而人吃马喂之下又导致咸阳仓的粮食不够,只得从各郡县调运粮食和饲料,而为了保证粮食够用,还下令严禁押运粮草的军队必须自己准备干粮,不准动用押运的粮草。

可以说,秦二世和赵高的胡作非为,不仅搞的朝廷乌烟瘴气,很多有能力又负责的官员遭受排挤,反而以大量溜须拍马之徒充斥其中,更是导致民间百姓怨声载道,百姓对于朝廷的支持度不断下降,即使后来子婴也很难短期内改变这一状况。这种情形下,百姓又岂肯再参军替秦国打仗。

楚汉争霸之中,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很大程度源于他取信于关中百姓,从而使得关中子弟成为了刘邦的兵源保障。因此,如果关中子弟仍然支持秦国,那么凭借秦国强大的动员能力,秦二世显然能够抽调出足够的兵力来应对刘邦的进攻,然而事与愿违,由于秦二世的不得人心,反而导致秦国兵力捉襟见肘,造成关中城防空虚。

如上所述,由于秦军主力被吸引到了巨鹿战场,使得秦国根本没有足够兵力应对刘邦军团,而秦二世的不得人心,则导致秦国丧失了后备兵员,造成了关中城防空虚。如此一来,自然使得刘邦兵进关中并未遇到太大抵抗,轻易便杀入了咸阳。

标签: 刘邦汉朝

更多文章

  • 多尔衮明明实力强可以做皇帝 多尔衮为什么只做摄政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多尔衮,清朝

    你真的了解多尔衮不做皇帝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努尔哈赤先后立过三位后金的继承人,舒尔哈奇,褚英,代善。有过三次选择汗位继承人的失败,绝对由八位主旗和硕贝嘞共同商议继承人,到了皇太极死后也是如此。由于豪格的谦虚过度,导致继承皇位化为泡影。最有利的局势来到多尔衮这边,八旗当中的

  • 隆庆帝为明朝做了哪些贡献?他对明朝有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隆庆帝,明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隆庆帝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前有嘉靖,后有万历,身处明朝两个最有名的皇帝中间,隆庆皇帝在历史上显得有些暗淡,史书称他的统治“清修无为”。但实际上,“无为”两个字用在隆庆身上并不是那么合适,虽然他在位只有短短的六年,但是如果没有这段时期,嘉靖年间留下的种

  • 正史上李信的一生有何功绩?曾参与秦灭六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信,战国

    正史上李信的一生有何功绩?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大秦赋》中,嬴政就是自带主角光环,他的感情线也很明朗。在他的身边出现了三位佳人,他一见钟情的芈华,还有对他一见钟情的齐国公主,另外一位就是陪着他一起长大的冬儿姐姐。这三个女子,前两个已经成为了嬴政的夫人。在冬儿去

  • 左宗棠第一次向朝廷上奏折时,写的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左宗棠,清朝

    左宗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晚清名臣左宗棠第一次向朝廷上奏折,为何激动到笔都拿不稳?他到底写了什么?其实,左宗棠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他40岁进入官场,但都是在巡抚衙门里当一名料理兵事的文案师爷。在给别人当了整整8年时间的师爷里,通过左宗棠的手,向朝廷写了无

  • 刘备原本是皇室中人 刘备是怎么沦落成为卖草鞋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卖草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有一句古话:“时势造英雄”。确实,在过去的历史中,很多我们所熟悉的人物,都是身处乱世之中,而其中最为典型也是现在的人们最为熟悉的乱世大概就是东汉末期。也许是受书籍《三国演义》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很多人,我们当代的人都耳熟能详。更有

  • 孟尝君田文的后世评价如何?是人才还是奸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田文,战国

    孟尝君田文的后世评价如何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你可能不知道战国时期一些国君的名字,但一定听说过战国四公子的大名,孟尝君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名叫田文,是齐国人,父亲是靖郭君田婴。(田婴是齐威王之子,齐宣王异母兄弟)据史料记载,田文继承父亲的爵位和封地后,散尽家财收养三

  • 水淹七军关羽能做到只因对手是于禁?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能水淹七军是因为对手是于禁?如果换成张辽等人就不行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19年,关羽率领大部分荆州将士发动了襄樊战役,当时关羽一路北上,攻打到襄樊两城前,就此让大军包围了襄阳和樊城,由于关羽主要攻打的是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

  • 三国最低调的三位名将,他们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甘宁,三国

    说起三国的名将,人们脱口而出的,往往是张飞、关羽、吕布、赵云这些名将,他们能力出众,名气也大,所以大家对他们是耳熟能详,但是三国中也有些名将,能力很强,但是由于为人比较低调,所以他们的名气反而一般,难以和关羽、张飞等人相提并论,但实力并逊色于他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

  • “三让天下,两次登基”,唐朝皇帝李旦为何要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李旦

    李旦为什么“三让天下,两次登基” 李旦真的是一个废材皇帝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旦是唐朝皇帝中属于平庸的皇帝,他治不了国,对于这一点,他的内心十分明了。然而,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废材,相反,他绝对是一个超级聪明的人。他看清了几个哥哥因为对皇权的追求而造成的悲剧

  • 李渊到底有没有胡人的血统?李渊的身世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渊,唐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渊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朝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的王朝,但是也有很多人对于李渊的真实血统有很大的质疑,所质疑的无非就是李渊究竟有没有胡人的血统。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血脉血统就非常重视,很多时候不是能力不够,而是血统不够纯正,因此可能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