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为什么要扣留王陵之母?是什么用意

项羽为什么要扣留王陵之母?是什么用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16 更新时间:2024/3/15 12:50:21

还不知道项羽为什么要扣留王陵之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前195年,刘邦在平定英布叛乱时遗留的箭伤复发,回到长安后病情加重。吕雉在刘邦生命的最后一刻,询问刘邦对身后事的安排。

吕雉问:“萧何死后,谁来接替他做相国呢?”

刘邦回答:“曹参!”

吕雉:“曹参之后呢?”

《史记·高祖本纪》云:

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憨,陈平可以助之……”

刘邦的意思是说:我死后,萧何继续担任丞相,萧何死后,由曹参接任。曹参死后,由王陵接任,只是,王陵智谋不足,应该让陈平来辅佐于他。

在刘邦心中,王陵是大汉丞相的第三顺位人。公元前189年,曹参去世后,王陵任右丞相,陈平任左丞相,一切正如刘邦所料。其实,当年刘邦和王陵的关系并不融洽,楚汉之争时,王陵坐岸观火,项羽为了拉拢王陵,将王陵之母逼死后烹杀,王陵被逼无奈,才投奔刘邦。但刘邦不计前嫌,重用王陵,可见刘邦有容人之量。

王陵和萧何、曹参一样,都是刘邦的沛县老乡。刘邦做亭长时,王陵是沛县的豪族,刘邦为了巴结王陵,以“兄长”称呼王陵。但刘邦的热脸贴的却是王陵的冷屁股,王陵十分瞧不起刘邦这样的“混混”。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萧何和曹参等人鼓动沛县百姓起义,刘邦参与其中,后来他们联合起来杀掉县令,大家推举刘邦为首领,成为“沛公”。刘邦立即派人去邀请王陵入伙,谁知,王陵不屑与刘邦为伍。王陵自己聚拢数千人马,占据南阳,成为秦末义军首领之一。

刘邦攻入咸阳,鸿门宴之后,楚汉之争爆发,当时天下最强的两股义军,当数刘邦和项羽。王陵身居南阳,他没有选择投奔老乡刘邦,也没有投奔项羽,而是选择坐山观虎斗。直到刘邦攻打楚地,王陵才发兵协助刘邦。表面上,王陵协助刘邦,实际上,王陵此时仍在观望。

项羽听闻王陵归附刘邦,十分生气,于是出兵攻打南阳,不过这场战争并未获胜。为了能让王陵倒向自己,项羽使出计谋:

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

项羽把王陵的母亲接入楚军中,王陵派人到项羽军中打探消息时,项羽就让王陵的母亲坐在东面的尊位上,以表示对王陵的尊重。

等王陵的使者离去,项羽便不理王陵之母。王陵之母看出了项羽乃虚情假意之人,便在送别使者的时候哭着对使者说:

“你回去转告我儿王陵,告诉他,项羽必败,汉王刘邦必胜。让他专心辅佐刘邦,不能对刘邦抱有二心。”然后,王陵的母亲为了不拖累儿子,挥剑自杀了。《史记》:

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为老妾语陵,谨事汉王。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

得知王陵之母自杀,项羽勃然大怒,为了发泄怒火,项羽竟然将王陵之母的尸体放到油锅里烹煮。王陵本就因母亲之死而投奔刘邦,项羽烹煮王陵母亲的尸体,更坚定了王陵的决心。

刘邦得到王陵的归附后,对王陵信任有加。王陵因之前看不起刘邦,害怕刘邦报复,但刘邦从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反而多次夸王陵质朴耿直。因此,王陵更加感激刘邦,他一生忠于刘邦和汉朝,再未有二心。公元前189年,曹参去世,吕雉任命王陵为右丞相。汉惠帝去世后,吕后要立吕氏一族为帝,王陵以丞相的身份公然反对,可见他对刘邦的忠心。

笔者观点:王陵早年便结识刘邦,但他迟迟不愿归附刘邦,是因为他对楚汉之争的结局尚未有明确判断。而王陵之母从项羽的行径中早已看出项羽必败,后来果然应验。王陵之母不惜自刎来让儿子投奔刘邦,这才成就了王陵。

东汉末年,曹操为了逼徐庶归附,派兵“接”走徐庶之母。徐庶顾忌母亲安危,只得进曹营。徐庶虽然成就了孝子的名声,但他的才华却没机会施展。天下母亲都很伟大,但和徐庶之母相比,王陵的母亲更让人佩服!

标签: 项羽秦朝

更多文章

  • 论实力张士诚比朱元璋还要强 张士诚为什么还会败给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张士诚

    对张士诚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徐达、常遇春霸占姑苏,生擒张士诚,张士诚的很多部将遵从。九月的一天,朱元璋在戟门召见这些降将,给他们训话。梳理一下朱元璋发言的内容,能够分为如下几点:第一,你们束手无策,我收容你们,是对你们的”膏泽“,

  • 如何准确评价唐睿宗李旦?他的一生就是一个“让”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旦,唐朝

    说到李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玄宗开元四年六月癸亥(716年6月22日)上午,皓日当空,长安城外,百姓营营,一片祥和气象。太极宫百福殿内,却是一片压抑的气氛,太上皇李旦龙体欠安,已如燃油将近的枯灯,捱不了多长时间了。李旦55岁,在李唐皇族中,这个

  • 东吴大将陆逊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陆逊.东吴

    在三国后期阶段的时候,吴国和蜀国之间的联盟断开了,孙权在曹操的支持下面,开始带着军队攻打蜀国,想要拿回来之前被蜀国占领的荆州。那个时候蜀国还有很大的势力,关羽还在那里守着,想要拿下荆州并不是特别的容易,东吴那里也有陆逊,他当时想要直接去战场,去把关羽给打败,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孙权派吕蒙和陆逊一起去攻

  • 苏洵的个人成就有哪些?儿子的降生改变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苏洵,北宋

    说到苏洵,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苏洵,北宋文学家,擅文论,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门三父子在唐宋八大家里占得三席,冠绝古今,成千秋佳话。当然,在三苏之中,大多数人最熟悉的大概是苏轼,北宋文坛领袖,扛起宋词半壁江山,开豪放词派,留下名作无数。其弟苏

  • 贺铸的仕途之路如何?他的词作有着怎样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贺铸,北宋

    说到贺铸,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贺铸,北宋词人,又称方回,此人最大的特点便是“丑”,陆游曾说他:“状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宋史》的记载则是:“身高七尺,面色铁青,眉目耸拔,其貌不扬。”其实不难发现,单就描述而言,似乎谈不上丑,也只是面貌粗狂似武

  • 欧阳修的一生有多惨?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欧阳修,北宋

    说到欧阳修,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什么叫不枉此生?或者说,什么是最好的人生状态?我想,大概就是哪怕生活平凡到毫无新意,甚至充满着苦难和不堪,你依然可以过得风生水起。就像罗曼罗兰所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再看古之文

  • 张辽的晋阳侯和关羽的汉寿亭侯哪个职位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羽,三国

    东汉末年,关羽暂时投于曹操营下,张辽与关羽为好友,曹操便派张辽以关羽私交好友的身份去询问关羽的去留之心。关羽表明只会跟随刘备,对此,张辽在担忧关羽安危的同时,依然坚持履行臣子的责任,而且,张辽还为关羽担保“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在此基础上,关羽斩杀颜良,为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才选择离开曹操,也即做到

  • 刘备最不该放走的大将,投靠曹魏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田豫,三国

    东汉末年,汉室昏聩无能,造成了混战的局面。而有三个人趁势而起,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为何三国中能人异士众多,智慧超绝的也不在少数,可为何却只有三个人分得了天下,没有战国七雄相争的猛烈呢。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真正能握住权柄的人都是那些伯乐,善于识别各种有才之士然后化为己用。而蜀汉的集团的刘备就因一

  • 曹丕继位之后 曹丕又是怎么对待他的兄弟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丕,曹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丕继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操最终把世子的位置传给了曹丕,而不是曹植。成为新的统治着的曹丕,曾经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曹植,这个曾经曹操想传位的人是他,而不是曹丕。可想而知,两人的交恶也是有缘由的,为了这个位置,曹丕在登位之后,理应是不会留下曹植的性命,当初曹操要

  • 邵氏初为明宪宗的贵妃,她后来又是怎么成为皇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孝惠皇后,明宪宗

    孝惠皇后(15世纪?-1522年)邵氏,明宪宗朱见深贵妃,明世宗朱厚熜的祖母,杭州昌化人。父为邵林。嘉靖元年,上尊号曰寿安太后。十一月逝世,世宗本来想在第二年二月迁葬茂陵,大学士杨廷和等说道:“祖陵不当数兴工作,惊动神灵。”不从,还是葬入茂陵。谥曰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祐圣皇太后,别祀奉慈殿。嘉靖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