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萧何为何能追回韩信?韩信本来想去投靠谁?

萧何为何能追回韩信?韩信本来想去投靠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833 更新时间:2024/1/16 13:22:0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萧何为何能追回韩信?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韩信在从刘邦那里逃走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无路可去了。

为什么说他无路可去呢?因为当时天下最强的两个主公,也就是项羽和刘邦。其它的那些诸侯虽多,不过是一些庸碌之徒。在巨鹿之战的时候,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后来,项羽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唯一提防的人,也只有刘邦。这两件事都说明,刘邦与项羽作为最强的,也是唯一像样的主公,已经成为当时所有人的共识。

既然天下就只有这两个主公,韩信先已经去过项羽那里了。而且他也看出来,项羽刚愎自用,绝对不可能用他。现在他又觉得刘邦不重用他而逃跑。那也就意味着,他离开刘邦后,不可能再回到项羽那里去。他确实是无路可走了。

(韩信剧照)

既然韩信无路可走了,他为什么还要跑呢?难道韩信想单干?或者他想从此隐姓埋名,做一个隐者?

显然,这两点都不是韩信的选择。因为韩信其实就是一个将才,最多是一个帅才,他是当不来一个主公的。他要是能当成主公,当初遇到淮阴少年的时候,就会像刘邦一样,把他们招募至麾下,而不是从人家的胯下钻过去。

韩信也不可能去过隐居的生活。他要是愿意过隐居的生活,他当初就不会不愿意种庄稼,而是整天背着一把剑,在街上晃来晃去。他这样做,就是想建功立业的表现。而现在天下未统一,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韩信却又跑了,这怎么解释呢?

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他并不想走。只不过是想用这种方式,引起刘邦的注意。

夏侯婴已经向刘邦推荐过他了,萧何也已经向刘邦推荐过他了,但是刘邦就是不用他。那是因为,他没有打动刘邦。

韩信当初因为受连坐之罪,正要被军法处置的时候,他说了一句“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的话,震动了夏侯婴。夏侯婴凭着他是刘邦车夫的关系,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让韩信当了一个管粮的官。刘邦用韩信,不是他认可韩信,而是买夏侯婴的面子。

(夏侯婴剧照)

接着,韩信与萧何接触,和萧何纵论天下大事,讲他的兵法。萧何很认可韩信,向刘邦推荐韩信。可是刘邦却并不提拔。之所以不提拔,是因为刘邦本来就不懂军事,再加上经过不懂军事的萧何转述,肯定刘邦没觉得韩信讲的那些有多厉害。

说不定由于之前夏侯婴推荐过韩信,接着萧何又推荐韩信,在刘邦看来,这个韩信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会搞关系而已。就像当年陈平贪污钱来搞关系一样。

总之,韩信实在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吸引刘邦的注意。所以,他要下一步有点力量的棋。这一步棋,就是逃跑。

有人可能会说,逃跑算什么有力量的棋?当时因为刘邦被封为汉王,要到偏僻的汉中去上班,很多人都不愿意跟着他去。逃跑的人,每天都有十多个。你一个韩信,跑了就跑了,谁在乎你啊!

这个说法很多道理,如果韩信就那样逃跑了,肯定不会引起刘邦的任何注意。

(萧何剧照)

但是,如果韩信逃跑了,刘邦的宰相萧何去追他,而且是连夜去追他,这件事是不是不同寻常了呢?是不是就能引起刘邦的注意了呢?

有人可能又会说,你讲得有道理。萧何月下追韩信,确实是一件轰动性的事件。但韩信怎么就料定萧何一定会连夜追他呢?如果萧何不去追他,韩信不就白跑了吗?世上可从来就没有后悔药卖。跑了没人追,可就不好意思再回来了。

不错,韩信完全没有把握萧何会去追他。不过有一种可能,萧何一定会去追他。这就是萧何与韩信提前合计好。先让韩信跑,接着萧何月下去追。这样不就肯定追得到了吗?

也就是说,很可能这是萧何与韩信联合起来唱的一出双簧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刘邦觉得这件事不同寻常,因而重视起来。

有人说,你所讲的这些,只是一种推理。虽然很符合逻辑,但有没有其他证据呢?

其实还有两点可以证明。

其一,韩信跑了,也没给人说他要去哪里。四面八方都是路,萧何怎么知道韩信走的是哪条路呢?唯有一种可能,就是两人约定好了,萧何才能准确无误把他追回来。

其二,萧何为什么去追韩信,就能把韩信追回来呢?他已经向刘邦推荐过韩信了,可刘邦不用。现在追回去,凭什么说刘邦就肯定会用呢?要不是演的戏,哪有这样的把握?

标签: 汉朝韩信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公认的女强人!三个对娘家关怀备至有一个却置之不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慈禧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的一些女强人如何处理娘家关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女性能登顶权力巅峰者,莫过于吕雉、武则天和慈禧太后。她们都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凭借自身优越的条件(皇太后)和过人的政治手腕,成了国家的实际主宰者。吕雉在汉高祖刘邦病逝后执掌中枢15年,刘汉江山

  • 乾陵为何万人“挖不动”?武则天墓有什么特别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乾陵为何万人“挖不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据《旧唐书——严善思传》中记载:“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此话之意是:乾陵的墓道门有石条堵塞,上下之间的凿则洞用铁棍贯穿,用熔化了的锡铁汁灌注到石头缝隙里,因此与石条熔为一了体,固若金汤。万人“

  • 盘点平定安史之乱的四大功臣,他们最后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古代,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唐朝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曾如是写到。公元755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河东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忧国之危”,铲除奸臣杨国忠为由,在范

  • 吴三桂的为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何会在三藩之乱中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三藩之乱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藩之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就像一部宏大的百科全书,妄图通过只言片语去了解一个人,这种思想和做法是不成熟的,不仅不成熟,甚至还有些幼稚。参差不齐的军事战争,兴衰交替的江山社稷,错综复杂的政治利益,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勾勒出一幅偌大的艺术绘画作品,

  • 历史上哪些皇帝微服私访过?汉武帝微服途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汉武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历史上哪些皇帝微服私访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到皇帝微服私访,大家一定会第一时间想到《康熙微服私访记》。其实从古代开始,老百姓就偏爱看这种皇帝或者钦差大臣来到民间惩奸除恶、伸冤平反、打击犯罪的戏剧。昏君和贪官,老百姓自然是厌恶的,而一直将“清、慎、勤”三字作为人生

  • 如果刘封没死,蜀汉还会不会灭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华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说起中华历史,那可能三天三夜都只能述说一点皮毛吧,这就是中国泱泱文化的优势所在了,那么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一个很值得后人仔细研究的年代,那就是三国时期。有人说三国时期不过是在西晋一统之前,一群正

  • 乾隆和令妃是不是真心相爱的 乾隆为什么要水银保存令妃的尸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令妃

    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和令妃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乾隆一生有三个皇后,一个是富察氏,一个是乌拉那拉氏,另一个就是死后才被追封的魏佳氏。从《延禧攻略》中大家就可以得知,魏佳氏最开始是通过内务府选秀入的宫。一开始在孝贤皇后身边做事,后来不知道为啥,孝贤皇后将其送给了乾隆皇帝。乾隆似乎

  • 李世民上位之后去了李元吉的妻子,为什么却不敢动太子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为什么不敢娶太子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帝宝座,是用鲜血浇筑而成的。当然,不是李世民自己的血,而是敌人的血,外加他的哥哥、弟弟以及侄子的血,唐太宗这一路走过来,可谓是“风光无限”。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而他的嫡长子是李建成,李渊当

  • 时势造出英雄白起!一生打赢了70多场仗最后却无缘无故死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白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战神白起的相关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古代历史上,每逢乱世,必然会产生许多猛将。在战国时期,同样涌现出很多的猛将,白起就是其中最为有名的一个猛将。他的一生指挥过许多重要战役,一生大小70多次战役,却从未有过败绩。白起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战神”的美

  • 成吉思汗有过什么磨难?少年成吉思汗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

    成吉思汗十三岁时,已经长成一个传奇般的少年了,他可以用歌声唤来天上的雄鹰,而用最硬的木头制成的弓,他一拉就折了。他每顿饭要吃一只羊,他每天都要骑着马去寻找远方仇人的影子。从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尔人用毒酒害死后,他的心里就开始被复仇的火焰给点燃了。一个十三岁孩子内心复仇的力量,是可以让草原上的草也感到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