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和白起都是杀神 项羽和白起的名声为何完全不同

项羽和白起都是杀神 项羽和白起的名声为何完全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8 更新时间:2023/12/17 4:30:3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和白起,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前言:

春秋战国至秦朝末期,在这段乱世中群强并起,有众多闪耀的将星在史册上留下煌煌一笔。秦国的统一天下,当然不能只靠一人之力,所谓奋六世余烈,秦始皇只是那位最后摘果子的人。在这段历史中“能打”之人非常多,例如为秦始皇奠定胜利基础,秦昭王麾下的大将白起,与秦末时期的霸王项羽,都是威名赫赫的猛人。然而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他们一个是替秦国立下不世功勋的功臣,一个是为了推翻秦统治而生的人。而且世人提及白起,评价都不太高,他似乎成了滥杀的代名词。可是项羽也曾屠杀过平民,屠灭三秦的史实不容忽视,杀的人也未必比白起少,但大家对项羽的印象,都是一个悲情英雄,很少有人骂他滥杀无辜。那么白起与项羽这两位“杀神”,为何评价却有着印泥之别呢?

素有凶名的白起

“杀神”白起在公元前279年的鄢郢之战中,引水淹没楚国国都郢城,此战不仅毁掉了楚国的宗庙社稷,与历代的楚国帝王陵,还有几十万的楚国百姓命丧其中,《水经注》记载:“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白起此战的罪过,甚至超过了长平之战中,坑杀四十万的俘虏,加上白起一手造就的“臭池”,足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他被骂也在情理之中,白起为何如此残暴,动不动就随意杀了几十万的人命呢?各国哪来的那么多士兵?其实这与战国时代的战争方式有关联。因为白起的狠毒,楚国与秦国乃至后来的秦朝,也结下了血海深仇,秦朝末期最早反秦的义军,也是由楚国人组成。

战国全民皆兵的快速动员能力

自从商鞅在秦国完成变法之后,秦国便变为了一个只以耕战为目的的“战争机器”,无论统治阶级还是平民百姓,举国上下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多耕地多打仗,而且耕地也是为了支援对外扩张,或者掠夺它国的战争。其它诸国为了在残酷的战争时代活下来,也对自己的体制做出了顺应潮流的改变,慢慢的发展到全民皆兵的地步。即国内每名15岁到60岁的男丁,都必须要经过严格,且过硬的军事训练,并无条件无从国家的征发命令,定期到军队服役,平日即使未到军中,也可算作是随时可以参军的预备役。一旦帝国进入战斗状态,本着“三丁抽一”的原则,迅速组成大军为国而战。而国内的生产事业,则交给了妇女与儿童接替起来。

各国组建大军的原因与条件

正是因为如此养兵募兵体系,在战国七雄互相攻打兼并的战争中,动辄就能出动十万大军,其中包括战斗兵种,与辅助兵种和民夫,可将全国十分之一的成年人口,投入到战争之中。如果前线战事吃紧缺少兵员,那么常规的战斗士兵,与后方的辅助预备士兵之间的差别,便没有那么严格了,到了关键时期,辅助兵种与民夫,一样要拿起武器杀敌。甚至一些妇女也要参加战争,她们要担任后勤运输与守城任务。不过战国七雄的动员能力看似强大,但是他们进行的大多都是短距离战役,远不如后世王朝中的长途远征。例如著名的长平之战中,在秦国与赵国打得白热化的关键时期,《史记》记载:“秦王闻赵食道绝……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秦邵襄王直接将河内郡,所有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集结,就地动员投入到战场之中,任务是担任狙击军,阻断赵国的粮道。

关键时期集结大军的实证

又比如蒙恬与李信带领二十万大军攻楚,秦国宰相昌平君原是楚国公子,他从后方起兵反秦,断掉了秦军的后路,以至于秦军被楚国大将项燕杀得大败。在数年前秦国大将桓齮,也曾带领十万大军伐赵,在赵国名将李牧的手下,又吃了大亏。这两场战役使得秦国损失了近三十万的兵力,所以秦王嬴政令全国举“空甲士”,又快速集结了六十万的大军,由王翦率领,打败了项燕的四十万楚军。王翦的这六十万大军,当然其中不全是战斗人员,而是加上了辅兵和民夫的总和。但辅兵与民夫也随时可以变为,货真价实的战斗兵士。这都有赖于秦国的全民皆兵的政策,每一位男丁都受过军事训练,待到关键时期,随时可集结成军参加战斗。熟悉宋朝与明朝的网友,对他们募兵制应该不陌生,他们与战国时代的征兵战斗方式差距,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白起屠灭无辜的原因

相比后世王朝乱世中,诸袁绍袁术、窦建德、王世充、陈友谅这些军阀,连一次失败都不能承受,战国七雄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所以战国七雄指望后世那样,一方占据优势便发动大决战,一鼓作气拿下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此战国时代打仗,不在于攻城略地,而在于屠杀一个国家的百姓。只有将一个国家的男丁都灭掉,才能损伤到此国家的国力,在战国时代战役之中,动辄就有斩敌几十万首级的辉煌战绩,也是能让人想通了。长平之战中,被白起坑杀的四十万的俘虏,肯定是战斗人员与辅兵、民夫的总和,白起定不会慈悲到只杀战斗人员。因为白起的目标不在于长平一战,而是在于赵国的根本,即使一战杀不了,赵国潜在的所有战斗兵员,那么越要尽可能的去削弱。所以在“杀神、人屠”白起的眼中,无论是赵国还是楚国与其它国家,一切人丁不分平民士兵与男女老幼,统统都算他的敌人,他可以毫无负罪感地犯下那么多暴行。

楚虽三户能亡秦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做出许多努力将各国混合为一,然而统一之后不到二十年,秦始皇就离开了人世,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无法将各国撮合成整体。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数楚国的抵抗最坚决,最后一任楚国国君与项燕,甚至都是以身殉国。对楚国人而言,秦国从来都不是他们的国家,而是毁掉自己家园的侵略者,“楚虽三户能亡秦”的信念,已经深深刻入了每一位楚国人的血脉之中。最早起兵反秦的陈胜吴广都是楚人,后期反秦主力的项羽也是楚国贵族,他们不同于其它国家满足恢复疆土,而是一心想攻进秦关报血海深仇。楚国人还特意立了楚怀王熊槐的孙子为楚王,以此激发楚国人的复仇雄心。即使在项梁战死楚军惨败之时,楚王熊心仍豪情许诺先入关中者王。派遣刘邦直击秦国本土,而下令剩余五万精兵,全部向赵国增援,与附近的秦军主力打大决战。

楚人项羽终报国仇家恨

最后项羽神兵天降,在巨鹿杀败王离带领的二十万秦军,还在新安坑杀了章邯的二十万降军。武关守军投降刘邦之后,萧何攻入秦宫,大秦帝国就此覆亡。项羽进入关中之后,为了报百年的血仇,与两位至亲项燕与项梁的家恨,在三秦地区乱杀无辜尽情发泄。秦国与楚国的世仇可以说是不死不休,秦国也是其它国家持续了几百年的噩梦,其它国家若要复仇,灭绝秦国死灰复燃的可能,唯有诛尽秦王室贵族,摧毁秦国的贵族世家,而历史选择楚国贵族项羽,来执行这个复仇任务,屠灭三秦火烧秦宫,这对于楚国人来说,实在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复仇。

秦始皇统一六国却获低评价

到了汉朝甚至否定了秦国的合法性,主张继承周朝的法统,在汉朝“五德回轮”中,周为木德,汉为火德,而秦属水德,不合次序自该短命灭亡。秦始皇在后世两千多年中,一直被当作反面典型做警示,汉高祖、文帝与光武帝、唐太宗,才算历代王朝公认的明君楷模。如果有某位大臣,胆敢称自己的皇帝是秦始皇,那就是嫌自己命长了,杀头、流放任选一样,再轻也是免职的下场。到了明朝朱元璋建历代帝王庙时,甚至清除了秦始皇的“祖龙”牌位。连那些受尽屈辱,丢掉江山的窝囊东晋傀儡皇帝,都能得到后世王朝的供奉,只因为东晋是合法的正统王朝,而秦始皇首创帝制却没有份。

尾声

秦始皇没有大规模屠杀平民与俘虏,也没有加害功臣,但却一直受到后世贬低。连秦始皇这种功盖寰宇,奠定大统一的帝王,都没有得到历史的公正评价,白起这个滥杀无辜行事残暴的将军,评价更是不会好到哪里去。宋太祖曾说过:“此人杀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所以赵匡胤不齿白起杀俘胜之不武的行为,遂将白起逐出了武庙。而项羽虽然同样行事残暴,屠杀了三秦百姓,但到底是推翻了秦朝的首功之人,况且他算是为楚国报了家仇国恨,是一个英勇的复仇者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功过参半。加上后世文艺作品,将项羽塑造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与虞姬的凄美爱情也是广为流传,所以比起白起,项羽自然要挨骂的少多了。

【参考资料:《史记》,《“亡秦必楚”的历史探究》】

标签: 项羽白起

更多文章

  • 揭秘:嘉庆杀了和珅15年后就后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嘉庆,清朝

    如果说起历史上最大的贪官,那非和珅莫属,想必很多人都会认同清朝这个有名的大贪官。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当中,和珅老奸巨猾,不仅贪财,还跟纪晓岚是个死对头。那么历史上乾隆为何在世期间明知道和珅贪得无厌,却一直不处置?并且乾隆在临终前还嘱咐嘉庆要善待和珅?以至于嘉庆不服从乾隆临终嘱咐,抄家和珅,为何

  • 玄烨出生三年了,顺治帝为何还要说自己没有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顺治帝,清朝

    你们知道康熙皇帝玄烨都出生三年了,为什么顺治帝却说自己没有儿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清朝的第一位入关皇帝就是顺治皇帝,当年顺治皇帝登基的时候还只有六岁,所以并没有亲政,大权也一直掌握在多尔衮的手里,直到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才开始亲政。之后顺治帝也大婚,把孝庄太后定下的皇后也迎娶进宫,同时为

  • 七步成诗的曹植,他的一生更为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植,三国

    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在整个历史的长河当中,留下了相当大的足迹,而且三国时期的每一个人物,都让后人特别的感叹,他们可谓是传奇,一生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征战沙场。在这样的战乱年代当中,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也出现了很多奇才,就比如说曹操的儿子曹植就被称为旷世奇才,他的人生真的是特别传奇,而且也很值得我们去感

  • 金人的心腹之疾曹成是什么结局?他为何会投降韩世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成,宋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曹成的故事。当女真铁骑蹂蹋中原大地的时候,原本应该保家卫国的南宋军队中出现了众多为祸一方的败类。这些武装成为抗金事业的污点和阻碍,给家国人民带来了惨痛的灾难。宋高宗赵构在杭州建立“行立”后,南宋

  • 曹操当初采取“唯才是举” 曹丕继位后为什么会选择“九品中正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丕,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丕和曹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操死后,曹丕上位,而后司马氏夺权。司马氏的夺权,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不少学者认为,司马氏夺权的机会,其实是曹丕给的,因为曹丕上位以后,没有继承曹操的“唯才是举”,而是实行了一项新政策,“九品中正制”。就是这个制度,让司马氏有了夺权的

  • 金兀术兵败黄天荡后为何又要大笑?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金兀术,宋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金兀术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这事要从金兀术兵败黄天荡说起,由于韩世忠在黄天荡以几千人马,围困住了号称十万的金兵,打得金兀术无路可退。他甚至主动跟韩世忠议和,送上不少礼物,只求韩世忠放自己一命,并且承诺不再侵略大宋。

  • 大周后:南唐司徒周宗长女,被后主李煜册封为国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周后,南唐

    大周后生平经历如何?大周后有哪些轶事典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周后简介周娥皇,南唐司徒周宗长女,十九岁时,入宫为妃,得到后主李煜恩宠。建隆二年,李煜继位,册封周娥皇为国后。乾德二年,周娥皇因病逝于瑶光殿,时年二十九岁,谥昭惠,葬于懿陵,史称大周后。周娥皇精通

  • 解密雍正篡位之谜 雍正即位到底有没有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清朝

    对雍正篡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事件差点酿成一场流血的宫廷政变,太子党、八爷党、四爷党、十四爷党一齐上阵,为争夺皇位斗的不亦乐乎,当然最终的赢家是四皇子胤禛,关于胤禛即位的合法性一直以来被人诟病,康熙驾崩之前究竟将皇位传给了谁我们不得而知,

  • 11岁就当上皇后,张嫣为何一生未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嫣,汉朝

    我们都知道西汉时期,在汉高祖刘邦死后,其妻子吕后开启了掌权时代。吕后为了让大权紧紧掌握在吕氏家族手中,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刘邦和吕后有一个亲生女儿,人称鲁元公主。而鲁元公主和丈夫宣平侯张敖,有一个女儿叫张嫣,这样张嫣就是吕后的外孙女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

  • 海瑞简介 明朝著名清官,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海瑞,明朝

    海瑞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诗文代表作品有哪些?最后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海瑞祠在什么地方?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海瑞简介: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他打击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