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杀曹爽三族的时候 曹氏中人为何没有反抗

司马懿杀曹爽三族的时候 曹氏中人为何没有反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969 更新时间:2024/3/15 12:52:0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懿曹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古以来政治权利的斗争都是十分残酷的。而司马懿夺取魏国权柄的一系列操作,可以说是神机妙算。那么当司马懿杀曹氏宗亲夺权的时候,为什么他们不选择反抗?本文将依据相关资料,分析这究竟是为什么。

首先了解一下司马懿进入曹魏势力政治中心的过程。

在魏文帝曹丕去世之后,魏国的第二位皇帝曹叡就位。曹叡为了平衡朝堂,一边扶植宗亲曹爽,一边扶植来自世家大族的司马懿。这两个人也就成为了曹叡倚重的肱股之臣,在曹叡因病去世之前,把曹芳托孤给二人。在这时候,其实司马懿的权利远远没有身为宗亲的曹芳强大,毕竟单看二人对于皇帝曹芳的联系就能看出来。

年轻的曹芳显然更信任身为宗亲的曹爽,故而对司马懿多有疏远之意。与此同时,掌握大权的曹芳对于司马懿也是步步紧逼,把司马懿从实权部门调离,可以说司马懿当时的情况十分的危险。面对曹芳和曹爽,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就在这个时候,司马懿毅然决然的发起了高平陵之变。据史书记载:

春,正月,甲午,帝谒高平陵,大将军爽与弟中领军羲、武卫将军训、散骑常侍彦皆从。太傅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出屯洛水浮桥;召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据爽营。

可以说司马懿这招,彻底和曹爽掀桌子了。毕竟曹芳曹爽步步紧逼,司马懿不愿意束手就擒那就只能放手一搏了。于是他就动用自己的关系,趁着曹芳曹爽出门扫墓,直接占领了洛阳城,逼迫二者就范。

事实证明司马懿果真料事如神,曹芳曹爽这两个人可以说就是两个草包。明明可以去许昌召集兵马杀回洛阳,偏偏选择进城投降。最后曹爽被司马懿杀死,曹芳的皇位名存实亡。同时为司马氏族取代曹魏,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其次再来说一说,那么为什么曹爽面对司马懿的政变,居然就这样失败了呢。

要知道高平陵之变之前来说曹爽才是朝堂上最具有权柄的那个人,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世家大族跟随司马懿反对他呢?

曹氏宗亲高平陵政变不反抗,其实这与曹爽这个人有很大的关系。按照史书当中记载,曹爽这个人可以说是个贪婪的人。在掌握权利之后,他不光侵占世家大族的财产。还平日里奢靡无比。可以说早就被人给记恨上了,而世家大族可以说是“苦曹爽久矣”。巴不得有人带头出面把曹爽给搞下台。

而在这个时候,司马懿选择挑头干这个事情,肯定是被世家大族给支持的。这也就不难看出为什么高平陵之变,最后是司马懿取胜了。毕竟相对比于我们曹爽,司马懿显然更得人心。司马懿身后,站着曹魏的世家大族。

最后再来说一说,司马懿夺取权利之后,发生的三次叛乱,正是对司马懿有力的声讨。

其实不然,要说起来这曹操旧部,为了夺回权利可是没少给司马懿添堵。而这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淮南三叛。

说起来这淮南三叛,其实就是三国后期曹魏势力的三次叛乱。这三次叛乱分别为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及诸葛诞之叛。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氏所平定。

据史书记载:

凌、愚密协计,谓齐王不任天位,楚王彪长而才,欲迎立彪都许昌。嘉平元年九月,愚遣将张式至白马,与彪相问往来。

不过显然太尉王凌还是玩不过司马懿,被人告密了,而他最后也被司马懿击败,落得一个自杀的下场。

而第二次叛乱,发起者是文钦毌丘俭二人。这次是因为当时曹芳被废立,因此十分不安,从而选择直接起兵造反。俩人率领部队打到项县一带,被司马师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击溃,毌丘俭被杀,而文钦逃亡东吴。可以说这次叛乱完全就是没有谋划的莽夫行为,当时驻守扬州的军士家小大多在北方,也就导致了军队将领不齐心,最后失败。

而第三次叛乱魏征东将军诸葛诞反于寿春,这个人是诸葛亮的族弟,但是能力实在是一般般。他向东吴称臣,随后攻掠淮河南北郡县。司马昭督军26万征讨,诸葛诞兵败被杀。自此以后,支持曹魏的将领被杀得差不多了,也就没人再敢于反对司马氏族。让人感慨万千。

标签: 司马懿曹爽

更多文章

  • 孙传庭一生几乎没有败仗 孙传庭是怎么败给李自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孙传庭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传庭败给李自成,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农民军包围开封,焦头烂额的崇祯帝,只能将牢房里的孙传庭放出,命他再度出任三边总督,扛起“剿灭李自成”这口大锅。大概直到这时,崇祯帝依然没弄明白:这位之前三年里,被他折腾得死去活来,连耳朵都失聪

  • 盘点历史上五位著名外交官,他们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外交官

    说到古代外交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说起外交,从古至今,对于一个国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次成功的外交可能就会避免两国无端的战争,带来互惠互利的好处。历史上不乏那些能言会道的人,但是外交就不一样,不仅要能言善辩,还要考虑到多方因素,给两国达到一个

  • 忽必烈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分别有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忽必烈,元朝

    说到忽必烈,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孛儿只斤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作为元朝的开国皇帝,他完成了祖父的心愿,实现了蒙古帝国与中原的大一统,结束了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战争之殇,让百姓在战乱中逐渐稳定下来。政治上忽必烈并没有实行一刀切的政治制度,相反他很

  • 岳飞取得了哪些成就?他为什么能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岳飞,南宋

    说到岳飞,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岳飞是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的事迹一直在广为流传,岳飞是人们敬佩的大英雄。岳飞不仅善于大涨,而且岳飞的文化水平还很高,写出了一些著名的诗词。岳飞19岁的时候就投军抗辽了。他的军龄还是很长的。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

  • 关羽和诸葛亮曾违抗刘备的重要命令,能说明他们有二心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三国

    对关羽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云长义薄云天,诸葛亮忠昭日月,这是我们大家公认的事实,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一代枭雄刘备眼里,任何人都不可以百分之百的信任——丁原董卓要不是太相信吕布,也不会一个身首异处,另一个被做成了油灯。曹操跟荀彧分道扬镳,孙权跟

  • 一场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 建文帝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建文帝,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建文帝下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1402年,朱棣率军杀入南京城,结果蹊跷的事情发生了,皇宫突然火光四起,被烧得面目全非。等扑灭大火后,朱棣连忙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结果只发现了一具烧焦的尸体。而这尸体被烧得连男女都难以分辨,更何况辨别到底是不是建文帝。这种结

  • 抛夫弃女的王娡,为何能入宫为妃,最后母仪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王娡,汉朝

    孝景皇后王娡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中国古代,女子如果一旦改嫁,在社会上会受到很大的非议与舆论。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女子,她甚至已经生过孩子,但是却入宫成为了皇帝的宠妃,最终母仪天下。这位传奇的女子就是汉景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景皇后王娡。王娡的母亲是一个十分

  • 虎豹骑的统帅分别都是哪些人?他们都有哪些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纯,三国

    你们知道虎豹骑的统帅分别都是哪些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曹操征战四方,少不了精锐之师的帮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作战时像虎豹一样勇猛的“虎豹骑”了。“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在别处都能够担任指挥百人的将领,而在虎豹骑中仅仅只是一个大头兵,其实力可见一斑。据《三国志》记

  • 后世史官为何认为再让宇文邕活一两年,他必定使天下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宇文邕,天下一统

    众所周知,是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而结束了乱了将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但我们却忽略了这样一位拥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即使他是鲜卑族人,而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后世史官为何认为再让宇文邕活一两年,他必定会天下一统?宇文邕是北周第三位皇帝,他年仅十七岁就被立为了皇帝,但在当时,他却是很低调,没有因为大权在握而

  • 作为初汉三杰之首的张良,为何从未被刘邦怀疑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西汉

    “君威莫测”、“伴君如伴虎”等常被我们用来形容君王的猜忌之心,这仿佛已经是每位皇帝的共同性格特点了。 而我们今天要谈到的同样是一位在晚年充满猜忌之心的帝王,而就是刘邦。他曾因为怀疑就一个个杀掉了曾经共创山河的七个异姓王,甚至最后还猜忌到了最他最为忠心的萧何身上,屠尽功臣,幸而他得到张良的指点才逃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