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变法改革给北宋带来希望的宋神宗赵顼,最后结局怎样了?

变法改革给北宋带来希望的宋神宗赵顼,最后结局怎样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823 更新时间:2024/1/27 16:03:35

有为皇帝羞愤而死,北宋振兴希望破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宋神宗赵顼是英宗赵曙的长子,母亲是高皇后,从小就有大志向,继承皇位顺理成章,没费什么周折。但赵顼继位时,立国已近百年的大宋朝虽说表面上欣欣向荣,其实内里已经破败丛生,国库长期亏空,百姓生活困苦,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官场腐败盛行,冗官多如牛毛、办事效率低下;军队缺少训练、战备松弛,辽、西夏在边境虎视眈眈……这一切都等着20岁的新君赵顼去解决。

宋神宗赵顼

当然,他也可以当一个养尊处优、守成不变的皇帝,把烂摊子甩给后人处理。但赵顼显然不是此类,而是一位满腔热血、求变图强的上进青年,正如《宋史》说他“不治宫室,不事游历,励精图治,将有大为”。他即位不久,就勇于打破传统,变革“祖宗之法”,授命王安石主持,开始了一场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全方位的变法运动,史称“熙丰变法”,也叫王安石变法。

“熙丰变法”涵盖面很宽,以“理财”、“整军”为中心,设置了统筹财权的“置制三司条例司”,推行了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将兵法、保马法、三舍法等一系列举措,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宏大的变革运动。

但是,变法中的有些举措搞了“一刀切”,没有因地制宜,有些举措推进太急,没有先行试点、循序渐进、及时纠偏,再加上各级官吏执行中的不良运作,把“好经念歪了”,竟使一些利民之措变成了扰民害民之举,在部分地区激化了社会矛盾。加上新法触动了权贵阶层、大地主阶层的根本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其中包括神宗母亲高太后、向皇后以及一大帮皇室宗戚,甚至司马光、苏轼黄庭坚等一批名士也都反对新法,给神宗和王安石施加了强大压力。

应当说,面对强大压力,神宗赵顼并没有一触即溃、改弦易辙,而是在可以承受的限度内,对改革进行了大力支持和推动,不惜将很多反对改革的大臣罢免或是调出朝廷。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矛盾越来越激化,反对势力越来越庞大,捏造出了许多“变法害民”的案例,再加上改革派内部之间的纷争,使神宗赵顼推动变革的决心受到了侵扰,与变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也是渐行渐远,从深入推动变革逐渐转向了维持现有局面。

“熙丰变法”从1069年开始,到神宗赵顼1085年去世结束,历时17年,中间经历了王安石主持的“熙宁新法”和神宗赵顼走上前台亲自主持的“元丰改制”两个阶段。这一长时间的变法运动,使得大宋朝重新恢复了生机与活力,国家财政收入大大增加,社会生产力有了蓬勃发展,全国高达七亿亩耕地,农作物产量普遍提高,多种矿产品产量为汉代、唐中期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城镇商品经济取得了空前发展。

但后世很多史家认为“熙丰变法”存有很大弊端,最主要的就是变法以后,政治空气迅速恶化,各类政治集团打着“变法”旗号拉帮结伙,将政策分歧转化为党同伐异的政治斗争,导致了国家管理层的彻底分裂。这一流毒侵袭后世,形成了极其恶劣的政治文化,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神宗皇后向氏

尽管后世对“熙丰变法”的评价莫衷一是,但神宗赵顼励精图治的决心是不可否认的。他在推进变法的同时,也很想在外交、军事方面有一番作为。他继位不久就任用王韶出兵抗御西夏,拓地五州,史称“熙河开边”。公元1081年,西夏皇室内乱,赵顼趁机五路出兵攻打西夏,但深入西夏境内后,因为后援不利、粮草不济,只能无功而返。仅隔一年,赵顼又听从大臣徐禧的计策,筑起永乐城。不料西夏聚集30万大军围攻永乐城,宋军战败,神宗赵顼攻夏雪耻、节省“岁赐”的计划无奈破产。

公元1085年正月初,由于对西夏战事惨败,神宗赵顼羞愤异常,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一病不起,北宋改革振兴的希望就此破灭。他将六子赵佣改名为“煦”,立为太子,国家大事由高太后暂为处理。同年三月,年仅38岁的神宗赵顼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九岁的儿子赵煦继位,史称宋哲宗

标签: 宋朝赵顼

更多文章

  • 出嫁最远的公主阔阔真,光是路程就用了两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阔阔真,蒙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阔阔真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我们古代时期,一直都一个战乱的年代,所以说很多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领地和势力,就会采用一种联姻的方式,来巩固这个地区的和平。而且这种和亲的事情,一般都是落在自己的女儿,也就是公主身上。也就是说,公主在当时封建时期很多人都跳不

  • 宋仁宗赵祯知道自己的生母不是刘娥之后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宋仁宗

    “狸猫换太子”故事中的千古仁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公元1022年,做了25年皇帝的宋真宗赵恒驾崩,年仅13岁的太子赵祯即位,他就是有名的千古仁君—宋仁宗。关于宋仁宗的身世,有一个“狸猫换太子”的传奇故事,最早出自古典名著《三侠五义》,清代以后被搬上了戏台子,现在有以此

  • 自己最器重的两个儿子都意外身亡,赵光义最后选了谁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赵光义

    这位皇帝长子疯癫、次子暴毙,真是遭报应了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宋太宗赵光义有九个儿子,其中,他最喜欢、最器重的是大儿子赵元佐和二儿子赵元僖。可惜造化弄人,这两个儿子都出了意外,不但未能继承皇位,还成为赵光义心中永远的痛。宋太宗赵光义大儿子赵元佐从小就很聪明懂事,而且长得跟父亲

  • 岳飞死后南宋是谁在坚守?这些将领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岳飞,南宋

    岳飞死后,南宋是谁在抵御侵略者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说到南宋名将,相信很多人都能够说出同样的一个名字,那就是岳飞。的确,岳飞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抗金名将,又因为他的死给人一种千古奇冤的感觉,因此也是他的很多事迹也是广为流传。不过,逝者已矣,岳飞毕竟已经死了,那么南宋后来又是谁

  • 拓跋宏与冯太后的关系怎么样?表面一团和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拓跋宏,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拓跋宏与冯太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对于皇帝魏孝文帝拓跋宏而言,冯太后恐怕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老妖婆。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冯太后与西汉吕太后、西晋贾皇后也没有什么区别。(注:此时的冯太后应该是太皇太后,她是拓跋宏的奶奶。为方便书写和记忆,我在后文统一用冯太后称呼

  • 盘点三国时期六位“镇军将军”,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主要分为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这两个类型。其中,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但是数量有限,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因此,由于重号将军的名额相对较少,所以自西汉时期开始,朝廷就册封了

  • 出身于草根阶层的杨行密,是如何创建了南吴国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五代十国,杨行密

    南吴是十国之一,它的创建者叫杨行密,史称南吴太祖,是今天的安徽合肥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出身于草根阶层的他,虽然条件很差,但杨行密属于喝凉水也长肉的主,长得很壮实。史书记载他除了“长大有力,能手举百斤”还能“日行三百里”,典型的超人体魄,这也是他乱世称雄的资本。十国第一人、南

  • 令妃为什么能专宠这么多年?她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令妃,清朝

    你们知道令妃的身份卑微,却被乾隆专宠多年,她是怎么做到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都知道清朝的乾隆皇帝是个多情的帝王,其实,乾隆一生中也有钟情的妃子,此人就是他的嫡妻,富察氏。只可惜富察在乾隆称帝几年之后就因为连续失去两个嫡子抑郁而死了。在富察离世后,乾隆也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令妃(之

  • 姜维为什么守不住汉中?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姜维,三国

    姜维为什么守不住汉中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汉中这个地方对刘家汉室来说,是个意义非常的地方,是刘姓王朝的发源地。刘邦当初被封为汉中王,在这天府之国的地方,积蓄实力,然后出关一统江山。刘备也是在占领汉中之后,才得以进而建立蜀汉。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驻守汉中的都是

  • 汉宣帝真的是被历史低估了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宣帝,汉朝

    对汉宣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华2000多年的历史之中,一共出现了1000多名称帝的人,而封建正统王朝的皇帝一共有494位,而在这么多皇帝之中,有一位皇帝最不为大家所熟知,也最被大家所低估,那就是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他是汉朝的第9位皇帝,他没有开国皇帝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