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为什么不逃跑去南方?原因是什么

崇祯为什么不逃跑去南方?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45 更新时间:2024/2/9 12:32:08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崇祯如果逃到南方,肯定比南明的那些皇帝有作为,他为何不跑的章,希望你们喜欢。

朝覆灭的时候,很多末代皇帝都会选择逃跑。但是,有些皇帝却不愿意逃跑,要和他的王朝一起覆灭。比如崇祯皇帝,当李自成打进北京城来的时候,他在隆隆的炮火声中,逼迫他的嫔妃们自杀,又亲手砍杀他的女儿们。最后他跑到煤山上吊自杀。

崇祯皇帝的举动,也在后世获得一些赞扬。有人甚至用“君王死社稷”来称赞他,把他和迁都北京城的“天子守国门”的朱棣合起来,作为明朝皇帝有骨气的表现。

其实,如果崇祯皇帝不吊死,而是往南方逃跑。到了南方后,由他出面组建南明政权,带领大家抗击李自成起义军和清军,未尝没有胜算。就算终究无法收复全部国土,像南宋、东晋一样,在南方建立割据政权,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崇祯皇帝却非常坚决地吊死了。那么,崇祯皇帝当时是一种什么心态,他为什么不继续拼杀下去,而是要非常干脆地吊死自己呢?

一、傲气。

傲气伴随着崇祯皇帝一生,是他最大的心理状态。

当年松锦大战之后,实际上明朝关外的土地已经丧失殆尽,只剩下吴三桂带着三万残兵,守在宁远孤城。当时皇太极想和崇祯皇帝谈判,让崇祯皇帝承认自己的合法地位,承认自己打下来的地盘。

其实承认不承认,皇太极都实际拥有了。崇祯皇帝如果手段灵活一点,不妨就假装承认。假装承认,还可以寻到战机,说不定还能反败为胜。但是他绝不这样做,就算直接和皇太极对话他也不愿意。而是要他的大臣发布诏令,让大臣去给皇太极传话。这种傲气让皇太极很不高兴,因此最终谈判没有成功,皇太极加强了进攻。

还有,当李自成打进到北京城的时候,也是想和崇祯皇帝谈判。他对崇祯皇帝说,如果崇祯皇帝愿意封他为西北王,他愿意带着农民军前去攻打满清。不管李自成这个说法是真情还是假意,总之崇祯皇帝其实并不吃亏。毕竟人家已经打到北京城下了,所有结果,肯定都比被李自成攻破皇宫夺位好。但是崇祯皇帝就是不答应。

这两个事例,都包含着崇祯皇帝瞧不起别人的意思。在崇祯皇帝的眼里,皇太极不过是个胡人,李自成不过是个土匪。这样的人怎么有资格和他对话呢?所以他不屑于使用谋略,不屑于表达议和。

而往南方跑,显然会让崇祯皇帝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他怎么还会这样做呢?

二、绝望。

崇祯皇帝不往南方跑,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感到了绝望。

崇祯皇帝认为,就算是跑到南方去,也是没有用的,依然打不赢李自成的农民军及满清军队。崇祯皇帝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并不是他认为李自成和满清的军队有多么厉害,而是他对大明的大臣和军队感到失望。

直到他去世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说,他本人不是亡国之君,但是大臣们都是亡国之臣。他认为之所以失败,都是大臣们不努力,大臣们贪生怕死,大臣们爱财贪贿。总之,都是大臣们害了他。

正因为他对大臣们感到绝望,因此,他认为,就算逃到南方,还是那么一帮大臣的话,显然是没有希望的。

三、声名。

很多古人并不怕死。不怕死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认识观和我们不太一样。他们认为,死只不过是换一种活法。身体虽然腐败消灭了,但是灵魂却还存在。当一个人死后,他是可以见到那些早死的祖先的。

正因为是这样的认识,所以,古人特别注意自己活着时候做的事情。因为所有这些事情,不但需要接受历史的检验,接受历史的评价,还会在去世后,接受祖先的评判。

崇祯皇帝如果逃跑,首先他认为逃跑的结果肯定也是死,这样的话,不但在历史上会留下耻辱的名声,而且到地下后,也无法向祖先交代。

既然如此,不如干脆自杀,达到“君王死社稷”的效果。那样的话,其悲壮惨烈的行为,肯定能得到原谅和同情,说不定还能得到夸赞。

出于以上几方面的考虑,因此崇祯皇帝做了那样的事情。

标签: 崇祯明朝

更多文章

  •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是怎么来的?萧何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萧何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是怎么来的?萧何做了什么?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出自宋朝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意思为韩信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

  • 马尔泰若曦的原型是谁?唯一留下全名的官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尔泰若曦,清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她是马尔泰若曦的原型,身份卑微,却是唯一留下全名的官女子。我相信大家现在经常会看到很多关于清朝的电视剧,比如像甄嬛传。而且在这些影视剧中都出现了很多嫔妃,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位,这一位就是马尔泰若曦,在这部影视剧中,可以说是一位非常悲剧性的女主,自己为了拯救心

  • 吴三桂叛乱为什么不渡江北上?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三桂,明朝

    对吴三桂叛乱初期节节胜利,为何不渡江北上?原来他心存幻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673年11月,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乱,史称“三藩之乱”。在叛乱初期,由于清朝方面准备不足,而吴三桂蓄谋已久,因此叛军节节胜利,兵不血刃占领贵州,接着又占领的湖南、四川等地,

  • 她是清朝第一位皇后,却29岁红颜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孟古哲哲,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孟古哲哲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说起哲哲皇后,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皇太极的妻子,但其实他的母亲也叫做哲哲,孟古哲哲才是清朝的第一个皇后。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个皇后就是努尔哈赤的妃子,其实在他身边比较有名的女子就是他的大妃阿巴亥,她曾经为皇太极生育了三

  • 大臣本想嘉靖皇帝他架空,却被其绝地翻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嘉靖皇帝,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嘉靖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朝是历史上君主专制最为严重的一个朝代,从朱元璋开始,朱姓统治者们实行的就是皇权专制化,他们将朝中大权完全抓在自己的手里。但皇权专制确实一柄“双刃剑”,雄才大略的君主如果可以专制皇权,那一定可以大展拳脚,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但如果昏

  • 托孤大臣为什么是霍光?汉宣帝对霍光是什么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霍光

    托孤大臣为什么是霍光?汉宣帝对霍光是什么态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临终之前任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位为托孤大臣,共同辅佐时年八岁的汉昭帝。拜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为托孤大臣首位。新君年幼,托孤大臣更要谨慎选择,那么汉武帝为何选择的是霍光,为何如此信任霍光呢?霍光同父异

  • 嘉靖皇帝心计有多厉害?大臣本想将他架空,却被其绝地翻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嘉靖,明朝

    嘉靖皇帝的手腕不亚于朱元璋,大臣本想将他架空,却被其绝地翻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是历史上君主专制最为严重的一个朝代,从朱元璋开始,朱姓统治者们实行的就是皇权专制化,他们将朝中大权完全抓在自己的手里。但皇权专制确实一柄“双刃剑”,雄才大略的

  • 宋江到底有什么厉害的能笼住梁山好汉的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江,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何德何能:宋江凭什么能笼住梁山好汉的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行事以义,是中国民间社会尊崇的基本人际交往原则,这一点在江湖好汉中体现得最为突出。可以说,讲义气就成为江湖人士的基本行事要求。《水浒传》中的梁上英雄之间,义不仅是他们人格的基本特征,也是他们共同的行事准则

  • 张居正的改革真的是把明朝推向了地狱的大门,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居正,明朝

    你们知道为什么说张居正的改革,是把明朝推向了地狱的大门,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古代帝国财政的基础就是把人口、土地搞清楚,再加上点盐茶专卖,税收就有了。但是被张居正一把改革让大明王朝的税收基础彻底崩溃掉。这是为什么呢?图源来自网络有人说怎么可能?他死后推行的改革不都被废止了吗?还有些人都很吹

  • 朱元璋的儿子那么多 为何此人能够稳居太子之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朱元璋

    还不知道:为什么朱标能够稳居太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家一直让皇帝比较头痛的,就是皇子之间的皇位争夺。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就册封了他的长子朱标为太子,根据书上记载,朱元璋有很多儿子,但是朱标当了太子,为什么却没人和他争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古